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房颤(PAF)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于201 7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PAF合并慢性心衰患者16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予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比较...  相似文献   

2.
谢美莎  何海霞  文瑞丽 《贵州医药》2022,(10):1527-1529
目的 探讨环磷腺苷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所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ACS所致急性左心衰患者90例,根据患者临床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5例。均给予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标准治疗方案,常规组在标准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继续给予环磷腺苷。两组患者连续用药2周,比较治疗前后心功能和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LVEF水平高于常规组,LVESV和LVEDV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和血浆肾素活性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ACS所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用环磷腺苷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随机纳入的102例老年慢性心衰病例,均于2022年1月~2023年3月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组别的划分依据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比索洛尔单独治疗,观察组采用比索洛尔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两组的心室重构指标、心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心室重构指标、心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指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室重构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方面,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炎症因子指标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7.84%和13.73%,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应用比索洛尔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欣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对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重庆市万州区人民医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纳入本次研究,并按照盲选法分为两组.其中,使用依那普利治疗的39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的39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观察,且就患者的BNP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上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从两组患者的BNP水平上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其BNP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彭丽芳  郭春钰 《药品评价》2023,(11):1350-1353
目的 探讨补气活血汤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于都县中医院接诊的50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汤。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的治疗效果、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就诊时与疗程结束后中医证候评分、6 min步行试验结果、Lee氏心衰计分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心悸气短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6 min步行试验结果高于对照组,Lee氏心衰计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8.00%、1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气活血汤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欣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来我院接受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欣妥)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治疗,进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情况以及BNP等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肾功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NP等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欣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BNP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与缬沙坦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6分钟步行距离(6MWD)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66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采用缬沙坦治疗的33例作为对照组,将采用沙库巴曲劼沙坦治疗的33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NT-proBNP指标、6MWD和心功能恢复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T-pro BN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T-pro BNP(980.54±381.56)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205.12±400.52)pg/mL](P<0.05);两组治疗前6MWD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MW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4.85%,高于对照组[60.6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地高辛治疗,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心率低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CHF患者89例的临床资料, 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48例、B组41例。A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 B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 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NT-pro BNP水平的差异, 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5.8%(46/48), 高于B组的82.9%(34/41)(χ2=4.05, P < 0.05)。治疗后, 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均显著上升, 且A组高于B组(t=2.19, P < 0.05)。治疗后, A组NT-pro BNP为(416.51±30.56)ng/L, 明显低于B组的(450.20±35.79)ng/L(t=4.79, P < 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CHF的疗效优于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CHF患者1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观察治疗前后LVEF、LVEDD、LVESD和NT-proBNP含量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和NT-proBNP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LVEF、LVEDD、LVESD和NT-pro BNP含量的改善幅度更为理想(P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卡维地洛治疗CHF,可降低患者NT-pro BNP含量,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效果。方法 2021年1—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液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45/50)高于对照组的74.0%(37/50),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N末端脑利尿钠肽前体及醛固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4,t=4.11、3.62、3.23、4.34、3.51;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10/50),高于对照组的18.0%(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 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衰,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因子,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2.
曾继文 《北方药学》2023,(9):137-139
目的:探讨真武强心汤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9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45例)与研究组(接受真武强心汤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45例)。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LVEF、Lp-PLA2、LVRI、RVEDV、ANG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P<0.05),ANGⅡ、LVRI、RVEDV、Lp-PLA2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Vs 75.56%)(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13.33%Vs 8.89%)(P>0.05)。结论:真武强心汤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局部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因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缬沙坦片治疗,研究组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于治疗前后对两组心功能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LVEF、BNP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明显改善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4.
马兰  于红 《黑龙江医药》2021,34(2):319-321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HFrEF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托伐普坦片,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水平、心衰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LVEDD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TnI、CK-MB及NT-proBNP指标水平均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托伐普坦可提高HFrEF临床疗效,使得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研究开始纳入病例的时间定在2023年5月,截止到2023年11月,共收集300例,均在我院心内科门诊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使用缬沙坦胶囊治疗为对照组(150例),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为研究组(150例),对比各组治疗有效率、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脑钠肽(BNP)水平、血压数值、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6.67%比对照组77.37%高(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BNP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BNP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 <0.05),其中,研究组LVEF比对照组高,研究组BNP比对照组低(P <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压值均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衰对比缬沙坦胶囊治疗疗效更为显著,可切实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运动耐量,促使患者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治疗的127例LVEF≤40%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3)和观察组(n=64)。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6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50 mg/次,2次/d。两组均治疗15 d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变异性[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NN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心脏功能指标[LVEF、6 min步行距离(6MW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血清胱抑素(CysC)、miR-451a、脑钠肽(BNP)水平。统计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治疗后,两组SDANN、SDNN、PNN50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SDANN、SDNN、PNN5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和6MWD均显著升高,LVESV和LVEDV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ysC、BNP水平均显著降低,miR-451a表达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ysC、BNP水平及miR-451a表达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环磷腺苷葡胺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治疗LVEF≤40%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心率变异性,改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延缓心力衰竭进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CHF患者11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59例和沙库巴曲缬沙坦组5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沙库巴曲缬沙坦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片治疗。分析患者服用药物12个月后相关临床指标以及随访结果有无差异。结果 治疗12个月后,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D)增加,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压(SBP)、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体质指数(BMI)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联合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或P<0.01)。以心力衰竭再入院为终点事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联合治疗组心力衰竭再入院率累积风险最低,总体生存率高于沙库巴曲缬沙坦组。2组在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各60例使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研究组各60例使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浆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P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浆BNP水平,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PCI术患者接受沙库巴曲缬沙的效果。方法 将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用药不同将接受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的51例作为常规组,将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51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PCI术,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B型脑钠肽(BNP)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有差异,且观察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分别为(35.21±1.42)mm及(54.37±5.12)mm,低于常规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69.87±5.29)%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观察组CRP、BNP水平分别为(4.34±1.31)mg/L及(281.05±13.31)pg/mL,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7.84%)相较于常规组(23.52%)明显降低,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有着显著治疗效果,是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以及培哚普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浙江省苍南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2例AMI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和培哚普利组,2组患者均接受PCI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培哚普利组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血压控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心率改善情况优于培哚普利组(P<0.05),2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但较之培哚普利组,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MI患者行PCI后的心力衰竭治疗中,沙库巴曲缬沙坦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药物选择。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改善心功能不全、降低NT-proBNP水平以及稳定心率方面,可能更优于培哚普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