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心梗患者抢救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急诊科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之间选取其中80例急性心梗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不同的急诊治疗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胸痛绿道建设前)和实验组(40例,胸痛绿道建设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的就诊时间、...  相似文献   

2.
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晓兰 《河北医药》2006,28(2):117-117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科的常见疾病,病情危急,病死率高.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治疗的"时间窗"对挽救濒死心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抢救过程中需要有一套有别于其他急诊抢救的程序以减少诊断、治疗过程中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我科自2003年以来,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确定专门的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该通道24 h开放,实施以来,共抢救急性心肌梗死5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7,(19):120-122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院前急救组和非院前急救组,且按照抢救时间划分,抢救时间在1h内的患者有36例,1~5h的患者45例,5h以上患者2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死亡率及不同抢救时间下抢救结果对比。结果院前急救组患者死亡率为10.9%,非院前急救组患者死亡率为38.18%,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时间在5h以外患者的死亡率最高,为48.27%,其次为1~5h,死亡率为22.22%,最后为1h以内,死亡率为5.5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绿色通道能够更好的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抢救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探讨急诊抢救流程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81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流程,标准组41例采用急诊抢救流程进行急救。对比两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及梗死再发情况。标准组的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梗死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急诊抢救流程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减少梗死再发。  相似文献   

5.
陈雅秀  范炎其 《中国医药科学》2023,(20):109-112+135
目的 探讨急诊脑卒中绿色通道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34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急诊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67例采取急诊脑卒中绿色通道。比较两组救治时间、抢救效果、神经功能、并发症、生活质量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各项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致残率、复发率分别为1.49%(1/67)、2.99%(2/67),均低于对照组的11.94%(8/67)、13.43%(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干预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SF-36评分比干预前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较低,SF-36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神经系统损伤、呼吸道阻塞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急救中,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预见性护理),并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4.38±3.67)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1.43±5.46)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6.237,P=0.000);观察组患者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呼吸道感染=5.374,χ~2消化道出血=9.536,χ~2尿道感染=9.536,χ~2压疮=8.536,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张继红  朱爱红 《河北医药》2013,35(5):792-79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病死率极高,其中50%以上死亡发生于发病后1 h,其主要的原因是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并给予积极治疗是降低急性期病死率、改善长期预后的关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近几年来开展的新业务,挽救了许多频危患者的生命.因此,在抢救过程中,需有有别于其他急诊抢救的程序,来减少其在诊断、转运、治疗、护理过程中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我科自2007年以来开通了AMI绿色通道,制定了急诊PCI的抢救及护理工作流程.该通道24 h开放,实施4年以来共抢救急性ST段抬高性AMI患者526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优质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到观察组(n=57例)和对照组(n=57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急诊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采血时间、急救总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采血时间、急救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有P <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抢救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可为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气管插管抢救中重度脑出血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急诊抢救的106例中重度脑出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经口鼻面罩+呼吸气囊常规给氧,研究组患者行气管插管抢救,比较两组患者抢救前后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插管后HR、BPM、DBP、乳酸、Pa CO2、Pa O2等指标较插管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生命体征更稳定,且心肌梗死、上消化道出血、高血糖、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气管插管可有效改善重度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并发症较少,疗效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率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进行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作为研究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进行抢救的患者98例作为对照组(传统急诊护理流程),对比抢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总体抢救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时间,进而提高患者的抢救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勇 《北方药学》2014,(5):132-13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急诊抢救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2年12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40例,依照患者出血量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对出血量较小的患者实施内科控制,对出血量加大的患者实施外科手术处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内科治疗中8例患者因病情控制效果不明显转手术治疗,其他治疗效果非常显著,病情得到控制。6例患者因出血量较大,就诊时间较晚导致死亡。结论:依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指标选取合理治疗方案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脑出血的急诊抢救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创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其起病急,病情变化险恶,致死亡和致残率都很高,脑出血的发病率为每年60~80人/10万人口,急性期死亡率为30%~40%,其中大脑半球出血约占80%,脑干和小脑出血约占20%,对于急性脑出血的患者的及时诊断与治疗是急诊急救中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提高愈后生存质量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医药科学》2016,(10):119-121
目的观察研究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将1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予以不同的急诊护理模式,对照组进行急诊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急诊全程优化护理,通过记录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护理有效率、住院时间及患者急救护理满意度,比较分析其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急救时间(分诊评估、心电图、静脉采血、静脉用药及急救的总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总有效率(98.2%)较高,住院时间明显较短(P0.05),患者对急救护理满意度(98.2%)较高。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程序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开设急诊绿色通道前后患者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开设急诊绿色通道前急诊救治的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9年1-12月开设急诊绿色通道后急诊救治的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均依照常规急诊抢救方法进行救治,观察组患者依照急诊绿色通道临床路径进行救治比较2组治疗效果与临床指标(输血量、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8.640,P=0.003);观察组患者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减少患者输血量,缩短止血时间与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后续治疗的疗效,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干预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某院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期间收治的39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某院实施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期间收治的39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急诊救治相关时间(转运时间、急诊室抢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观察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转运时间(17.84±5.42)min、急诊室抢救时间(15.82±3.15)min、辅助检查时间(12.11±2.85)min,均短于对照组的(33.52±5.67)min、(26.47±3.22)min、(25.35±3.14)min;并发症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20.51%;护理满意度中抢救效率(85.67±5.26)分、沟通态度(82.57±3.19)分、操作技术(86.38±4.27)分、护理服务(86.29±3.3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0.26±3.24)分、(76.34±3.15)分、(80.58±4.26)分、(79.54±3.33)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干预在心脏骤停患者中应用效果较佳,能够缩短抢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胸痛急诊整合式护理干预对于预后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为38例。实验组采取胸痛急诊整合式的护理干预,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预后质量。结果实验组转归情况35例(92.11%)明显优于常规组28例(73.68%),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2例(5.26%)明显低于常规组9例(23.68%),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胸痛急诊整合式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转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43),对照组行急诊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评估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57±0.73)min、(7.48±2.36)min、(35.4±2.2)min、(11.82±3.45)min,均高于观察组患者的评估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0.48±0.26)min、(3.84±1.17)min、(23.7±1.3)min、(8.41±2.23)min,组间比较(P<0.05),对照组院内急性心肌梗死的再发率16%、院内再PCI率22%高于观察组的2%、5%,组间比较,P<0.05。结论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缩短了评估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了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和院内PCI治疗的再发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