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孕妇多环芳烃(PAHs)暴露水平与胎盘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的相关性,为孕期PAHs暴露对子代健康潜在影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1-10月在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分娩的200名孕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时间分为采暖期组(1-4月)和非采暖期组(7-10月),收集年龄、民族、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肠道菌群变化与非吸烟女性肺癌风险的关联,为非吸烟女性肺癌的防控提供干预依据。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所收集的192例研究对象(病例组n=92;对照组n=100)的粪便样本进行测序,利用多样性云分析平台分析肺癌患者肠道菌群特征。运用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差异肠道菌群分值与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关联。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肠道菌群丰富度(Wilcoxon检验,P<0.05)和β多样性的差异(ANOSIM分析,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经LEfSe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共有22个差异菌属,其中病例组特征菌属为拟杆菌属(Bacteroides)、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乳梭菌属(Lachnoclostridium)、无害芽孢梭菌属(Clostridium innocuum group)、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等11个菌属,对照组特征菌属为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Agathobacter、多利菌属(Dorea)、柯林斯菌属(Collinsell...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随机森林探索非吸烟女性肺癌风险因素,为非吸烟女性肺癌的预防提供更多参考.方法 2017年8月-2021年8月,在辽宁、江苏、安徽及青海省,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多中心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1 315名研究对象,以三级及三级以上医院确诊的非吸烟女性肺癌新发病例为病例组(679人),以同家医院就诊或体检的女性非癌症...  相似文献   

4.
中国非吸烟女性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国非吸烟女性患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1∶2配对的病例对照方法,收集2001年9月~2004年2月在北京、上海和成都指定医院经病理诊断确诊的非吸烟女性新发肺癌住院病例157例,按照性别、年龄(±2岁)、不吸烟等配对因素选取医院对照和人群对照。利用统一调查表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病例和对照有关危险因素的暴露史等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28个暴露因素与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被动吸烟指数≥50人年(OR=1·77,95%CI为1·07~2·92)、经常吃动物内脏(OR=1·85,95%CI为1·06~3·22)、职业接触粉尘(OR=2·47,95%CI为1·21~5·03)和工作场所通风不良(OR=4·02,95%CI为1·74~9·29)为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常吃蔬菜(OR=0·26,95%CI为0·12~0·59)、经常服用维生素(OR=0·53,95%CI为0·30~0·93)、结婚后家庭人均月收入≥500元(OR=0·50,95%CI为0·28~0·91)和初次生育年龄在24~30岁之间(OR=0·53,95%CI为0·32~0·90)为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生的保护因素。趋势性检验发现,被动吸烟与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相对危险度之间存在一定剂量反应关系。结论被动吸烟、职业接触粉尘、经常吃动物内脏和工作场所通风不良会增加非吸烟女性患肺癌的危险性。常吃蔬菜和经常服用维生素等因素可以降低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妇女被动吸烟的健康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妇女的健康影响.方法于2002-2004年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妇女被动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孕妇被动吸烟与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关系进行研究.妇女被动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北京、上海和成都指定医院经病理诊断确诊的肺癌新发住院病例157例,以1(肺癌病例):2(医院对照 人群对照)配对;孕妇被动吸烟与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北京市足月分娩小于胎龄儿产妇155例,以1:1配对.结果妇女被动吸烟显著增加发生肺癌的相对危险性(OR=2.95),在24岁以前开始被动吸烟者发生肺癌的相对危险性显著增加(OR=4.12),经常吃动物内脏(OR=1.91)、职业接触有害物(OR=3.16)、职业接触粉尘(OR=3.41)、工作场所通风不良(OR=4.02)为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危险因素.常吃蔬菜(OR=0.24)、常喝牛奶(OR=0.53)、经常服用维生素(OR=0.53)为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保护因素.趋势性χ2检验显示,随着被动吸烟指数和被动吸烟年限的增加,肺癌的发生显著增加(P<0.001).多因素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被动吸烟指数≥50人·年、经常吃动物内脏、职业接触粉尘、工作场所通风不良是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常吃蔬菜、经常服用维生素是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保护性因素.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孕期体重增加少、孕期被动吸烟、工作场所通风不良、配偶身高较低和孕期进行胎教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妇和配偶文化程度高、产妇孕前体重指数高、家庭总月收入高和孕期进行胎教等可能是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保护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孕前体重低(OR=2.08)、孕期体重增加少(OR=2.83)、被动吸烟(OR=3.42)及孕期饮茶(OR=2.72)、孕期及怀孕之前3个月内进行染发、烫发或焗油(OR=5.67)、配偶身高较低(OR=2.92)等因素均使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相对危险性显著增加,是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主要危险因素;产妇孕前体重指数高使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相对危险性显著降低(OR=0.41),是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保护因素.结论被动吸烟是非吸烟女性发生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孕期被动吸烟是足月出生小于胎龄儿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张俊平 《职业与健康》2006,22(12):897-898
目的了解多环芳烃接触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探讨职业性肺癌的早期预警指标。方法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GE)分别检测43名多环芳烃接触者(接触组)和21名非接触者(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断裂情况。结果接触组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率为3.27%,对照组为0.67%,二者相比,P〈0.01;损伤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环芳烃接触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外周血淋巴细胞已出现损伤,应用SCGE方法检测多环芳烃职业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可作为职业性肺癌发生的一种早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寻找评价多环芳烃致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新的效应性生物标志物.方法 采集158名焦炉工和69名非多环芳烃暴露者肘静脉血1 ml,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制备涂片,计数核质桥和核芽发生率,评价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损伤水平;收集研究对象的职业史、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等信息.结果 焦炉工外周血淋巴细胞核质桥率为(9.41±3.73)‰,高于对照组的(1.88±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P<0.01);其核芽率为(7.13±4.01)‰,与对照组[(2.20 4-1.7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9,P<0.001).发现核质桥和核芽率与多环芳烃暴露等级具有剂量.效应关系.与男性焦炉工相比,女性焦炉工具有较少的核质桥[(7.14 4-3.04)‰比(9.63±3.73)‰,t=-2.62,P=0.01]和核芽[(4.71±2.73)‰比(7.36±4.05)‰,t=-2.33,P=0.02]发生率.未发现年龄、吸烟和饮酒等对焦炉工的核质桥和核芽率的影响.结论 多环芳烃可致暴露工人染色体损伤增加,核质桥和核芽可以作为焦炉工染色体损伤的效应性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月经史、生育史及避孕药的使用与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关系.方法对沈阳市区内非吸烟女性肺癌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共收集了新诊断的非吸烟原发性肺癌病例409例及按配比年龄与性别在一般人群中选对照436例.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特征、月经史、生育史以及避孕药服用史.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妊娠总数大(趋势检验P=0.018)、绝经年龄大(趋势检验P=0.065)的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生的危险性大.使用口服避孕药可增加肺癌发生的风险,其OR值为1.56(P=0.05).结论雌激素可能在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焦化工人尿中多种多环芳烃单羟基代谢物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焦化工人多种多环芳烃(PAHs)的内暴露水平。方法于2006年11月采集我国南方某焦化厂工人及对照人群尿样。尿液经过酶解、固相萃取(SPE)富集和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检测多环芳烃羟基代谢物(HO-PAHs)。结果在尿样中共检测出8种多环芳烃羟基代谢物。除两组人群4-羟基菲浓度中位数接近外,工人组其余HO-PAHs水平均为对照组1倍以上;其中工人组尿中1-羟基芘(1-OHP)浓度是对照组的7倍。吸烟会对受试人群萘和芴的内暴露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工人组尿中1-OHP浓度与2-羟基萘(2-HON)、2-羟基芴(2-HOFlu)、9-羟基菲(9-HOPhe)、ΣHOPhe和ΣHO-PAHs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吸烟和非吸烟工人r值范围分别在0.638~0.998和0.805~0.990之间,但在对照组中,1-OHP与其他尿HO-PAHs的相关性低于工人组,r值在0.436~0.993之间,且1-OHP与2-HON的浓度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值为0.346)。结论在职业高暴露环境下,1-OHP能很好地指示PAHs内暴露水平;仅用1-OHP并不一定能反映一般人群实际PAHs的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豆类食品的摄入及EGFR、ESR2基因多态性与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调查收集非吸烟女性肺癌患者和对照,分析豆类食品与女性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对非吸烟女性肺癌患者和对照组进行SNPS检测,分析EGFR和ESR2基因多态性与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关联关系,并对大豆异黄酮的摄入、EGFR和ESR2基因多态性与非吸烟女性肺癌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分析发现豆类食品的摄入能够降低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发病风险(P=0.015),随着膳食豆类食品摄入量的增加,女性肺癌的风险效应值减少。经Bonferroni校正后,发现EGFR基因的rs11534100位点与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发生之间存在关联。未发现豆类食品的摄入与EGFR、ESR2的SNPs在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生的交互作用。结论豆类食品能降低女性非吸烟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膳食大豆异黄酮的摄入量能减少女性肺癌的风险效应值。EGFR、ESR2基因多态性与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发病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本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6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良性肺部疾病患者26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吸烟、被动吸烟、家族恶性肿瘤史、呼吸系统疾病史、精神创伤史、职业暴露史、BMI等一般临床资料和相关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BMI、吸烟、被动吸烟、家族恶性肿瘤史、呼吸系统疾病史、职业暴露史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OR=4.361,P=0.005)、被动吸烟(OR=2.229,P=0.009)、家族恶性肿瘤史(OR=1.413,P=0.01)和职业暴露史(OR=2.883,P=0.009)。结论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预防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北京市交通警察和郊区居民多环芳烃暴露水平,探讨1-羟基芘(1-OHP)作为多环芳烃环境暴露生物标志物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07年6—8月进行调查。以62名交通警察和35名郊区居民为调查对象,连续两天采集调查对象所处环境空气中PM2.5,以超声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10种多环芳烃含量,评价研究人群外暴露水平;收集研究人群班后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环芳烃暴露标志物1-OHP的浓度;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年龄、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等信息,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调查因素对尿1-OHP浓度影响。结果交警组环境空气中苯并(a)芘、芘、多环芳烃总浓度分别为3.20、6.48、38.32 ng/m3,高于郊区居民组相应值(1.54、4.05、25.43 ng/m3);两组人群尿中1-OHP浓度分别为(0.56±0.48)和(0.37±0.28)μmol/mol肌酐,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的郊区居民和吸烟量≥20支/d的交警尿中1-OHP浓度显著高于相应的不吸烟个体。未发现年龄、饮酒、锻炼习惯等调查因素对1-OHP浓度的影响。结论北京市交警和郊区居民具有较高的多环芳烃暴露水平,环境空气暴露和吸烟是影响研究人群尿中1-OHP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吸烟对焦炉工人尿中10种多环芳烃代谢物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吸烟对焦炉作业工人尿中多环芳烃(PAHs)代谢物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工人工作环境中颗粒物载带上的PAHs浓度;通过职业健康体检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某焦化厂1401名男性焦炉工人的职业信息,并采集尿液;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尿样中10种羟基多环芳烃代谢产物(OH-PAHs)的浓度.按照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PAHs浓度的差异分成对照组、低暴露组、中暴露组和高暴露组4组,采用协方差分析分别比较各组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尿中10种OH-PAHs的浓度差异.结果 工作环境中16种PAHs的检测结果均显示高暴露组>中暴露组>低暴露组>对照组,高暴露组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低暴露组和中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低暴露组、中暴露组和高暴露组中,吸烟者尿中1-羟基萘(1-OHNa)和2-羟基萘(2-OHNa)的浓度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组中,吸烟者的1-羟基芘(1-OHP)浓度与不吸烟者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焦炉作业人群中,尿中1-OHNa和2-OHNa可以作为评价吸烟对工人尿中OH-PAHs浓度影响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铀矿工氡职业暴露与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1958—2000年在某铀矿山工作,且由当地省市级医院确诊为肺癌的72例男性死亡病例为病例组,以与病例组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同性别、1∶4配比方法选取的288例铀矿工为对照组,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对职业性氡暴露与肺癌关系进行分析,并计算氡致肺癌的危险系数[每工作水平月(WLM)引起的肺癌风险增量]。[结果]病例组及对照组的氡暴露量几何均数分别为171.8 WLM和127.5 WLM。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首次下井年龄、坑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OR=1.88,95%CI:1.07~3.31)和氡职业暴露(OR=1.61,95%CI:1.19~2.16)增加肺癌风险。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及氡暴露仍是矿工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致肺癌的OR为2.27(95%CI:1.26~4.09),氡致肺癌的OR为1.62(95%CI:1.18~2.24)。使用OR=1.62计算出氡致肺癌的危险系数为0.36%WLM-1,即每WLM的职业氡暴露可使铀矿工患肺癌死亡的风险增加0.36%。[结论]除吸烟外,氡职业暴露是铀矿工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对手足口病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通过比较激素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病情严重程度变化的差异,以揭示早期使用激素对手足口病患者病情的影响。结果暴露组病情加重比例22.73%高于非暴露组10.45%(U=20 096.5,P=0.00);早期暴露组病情加重比例28.24%高于非早期暴露组11.65%(U=6 669,P=0.00)。暴露组轻型病例病情加重者比例16.05%高于非暴露组轻型病例7.80%(U=4 799.5,P=0.01);早期暴露组轻型病例的病情加重比例20.83%高于非早期暴露组轻型病例8.05%(U=3 367,P=0.00)。暴露组重症病例病情加重比例62.59%高于非暴露组重症病例15.19%(U=4 612.5,P=0.01);早期暴露组重症病例的病情加重比例32.53%高于非早期暴露组重症病例16.30%(U=4 550.5,P=0.00)。暴露组病情加重程度与激素的使用剂量呈正相关(rP=0.30,P=0.046),与使用天数正相关(rP=0.32,P=0.02)。结论轻型及重型手足口病病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尤其是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对病情进展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建议轻型病例勿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而重型病例应慎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浙江省非吸烟女性患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浙江省30个县(区)2005年11月-2008年12月期间发病的新发非吸烟女性肺癌病例229例;配对对照选取患者,女性邻居、年龄&#177;3岁、无吸烟史。通过面访调查收集有关危险因素的暴露史,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拟合,筛选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有15个暴露因素与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发生有关。多因素及因子分析发现,被动吸烟(OR =1.598,95%CI:1.016~2.512)、家族肿瘤史(OR =5.359,95%CI:1.658~17.326)、呼吸道病史(OR =24.427,95%CI:6.111~97.642)、精神心理因素不良(OR =2.622,95%CI:1.149~5.983)、人际关系不佳(OR =3.041,95% CI:1.534~6.032)、做饭时自感油烟重(OR =1.856,95%CI:1.043~3.301)、常食用腌晒食品(OR =1.724,95%CI:1.205~2.466)和初潮年龄晚(OR =1.565,95%CI:1.086~2.253)等因素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收入水平高(OR =0.650,95%CI:0.484~0.873)和常食用新鲜蔬菜(OR =0.683,95%CI:0.504~0.926)是肺癌的保护因素。趋势性检验发现,非吸烟女性被动吸烟与肺癌的相对危险度之间存在一定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针对非吸烟女性肺癌的相关危险因素,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降低肺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端粒长度与职业性多环芳烃暴露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环芳烃(PAHs)暴露与端粒长度的关系,以寻找评价多环芳烃致外周血遗传物质损伤的效应性生物标志物.方法 以145名焦炉作业工人(炉顶工30名、炉侧工76名、炉底工39名)作为暴露组,68名医护人员作为对照组,收集其工作周末班6 h后的尿液和1 ml肘静脉血.测定研究对象工作环境空气中苯溶物和颗粒相苯并(a)芘浓度、尿中1-羟基芘(1-OHPyr)水平;应用定量PCR方法测定其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的相对端粒长度(RTL),分析端粒长度与PAHs外暴露水平和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 暴露组空气中苯溶物和颗粒相苯并(a)芘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328.6 μg/m3和926.9 ng/m3,均高于对照组区域[苯溶物为97.8 μg/m3,颗粒相苯并(a)芘浓度为49.1 ng/m3].暴露组尿1-OHPyr水平(12.2 μmol/mol Cr)高于非暴露组(0.7 μmol/mol 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71,P<0.01).暴露组RTL为1.10 ±0.75,短于非暴露组的1.43±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3,P=0.026),校正每日吸烟量和尿1-OHPyr水平后的协方差分析也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校正=5.496,P校正=0.020).分层分析中发现PAHs暴露对RTL的影响在男性(暴露组:1.08 ±0.73;非暴露组:1.51±1.10;F=9.212,P=0.003)和不饮酒(暴露组:0.96±0.38;非暴露组:1.26±0.46;F=6.484,P=0.012)的工人中更为显著.非暴露组的RTL与年龄呈负相关(r=-0.284,P=0.019).结论 PAHs暴露可对工人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的端粒长度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在男性和不饮酒的焦炉工中更为明显,提示端粒长度可能是PAHs暴露致遗传物质损伤的效应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河南省沈丘县人群多环芳烃(PAHs)暴露水平进行生物监测,评价PAHs暴露与消化道癌症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别募集自河南省沈丘县肿瘤高聚集区和低聚集区的41例食管癌、26例胃癌、17例肝癌患者和19例健康对照,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中3种致癌性多环芳烃苯并(a)芘(BaP)、苯并(g,h,i)苝[B(g,h,i)P]、二苯并(a,h)蒽[DB(a,h)A]暴露水平和尿中2-羟基萘(2-OHN)、2-羟基芴(2-OHF)、1-羟基芘(1-OHP)3种羟基多环芳烃代谢水平,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66.9%的研究对象尿中1-OHP高于一般居民生物暴露限值(0.11μmol/mol Cr)。肿瘤高聚集区和低聚集区人群间多环芳烃暴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聚集区病例组血中B(g,h,i)P暴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体内B(g,h,i)P暴露水平的增加,消化道癌症的发病风险增加。结论该地区研究人群的PAHs暴露水平普遍较高,食管癌、胃癌及肝癌的发病可能与某些致癌性多环芳烃的暴露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进行证实。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分析台州市居民膀胱癌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加强膀胱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2017年在台州医院确诊的500例膀胱癌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在该院诊疗的非肿瘤、非泌尿系统疾病患者504例为对照组,采用结构式问卷回顾性调查两组患者入院前1年的人口学信息、职业暴露(工作中是否暴露于芳香胺、多环芳香烃、烟草、烟草烟雾和重金属等环境)、健康行为和饮食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膀胱癌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有职业暴露史分别占31.60%和24.60%;超重/肥胖分别占37.60%和31.74%;吸烟分别占55.80%和46.23%;高蔬菜摄入频率分别占43.80%和52.58%;高水果摄入频率分别占55.40%和62.70%;体力活动活跃分别占24.60%和31.7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职业暴露史(OR=1.861,95%CI:1.229~2.836)、超重/肥胖(OR=1.374,95%CI:1.021~1.863)、现在吸烟(OR=1.664,95%CI:1.101~2.503)和曾经吸烟(OR=1.454,95%CI:1.016~2.066)是膀胱癌患病的危险因素;高蔬菜摄入频率(OR=0.731,95%CI:0.566~0.947)、高水果摄入频率(OR=0.659,95%CI:0.463~0.927)和体力活动活跃(OR=0.566,95%CI:0.403~0.798)是膀胱癌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职业暴露、超重/肥胖、现在吸烟、曾经吸烟是膀胱癌患病的危险因素;高蔬菜摄入频率、高水果摄入频率和体力活动活跃是膀胱癌患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