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产前及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择产前5~7 d入院待产的初产妇7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产前和产后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护理干预措施,最终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时间及婴儿的喂养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在产后24~48 h及48~72 h泌乳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母乳喂养情况也有明显差异.结论 对初产妇进行产前和产后护理可以明显提前泌乳时间并提高泌乳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20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实验组60例进行产前产后护理,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初产妇乳汁分泌<24 h人数以及>72 h人数的构成比并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初产妇乳汁分泌时间为24~48 h人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优势,乳汁分泌时间为48~72 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工喂养率、混合喂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通过产前产后护理,大大提前了初产妇乳汁分泌时间,母乳喂养率也得到了提高,增加了初产妇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总之,对初产妇进行的产前产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临床影响,探索能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产前49 d住院的初产妇80例,每40例一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的40初产妇采取产前产后护理干预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的40例初产妇进行常规孕妇护理。婴儿出生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初产妇产后泌乳时间和婴儿的喂养情况,计算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初产妇在进行了产前产后干预护理方式后,在分娩后249 d住院的初产妇80例,每40例一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的40初产妇采取产前产后护理干预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的40例初产妇进行常规孕妇护理。婴儿出生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初产妇产后泌乳时间和婴儿的喂养情况,计算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初产妇在进行了产前产后干预护理方式后,在分娩后2448 h、4848 h、4872 h时间段内与对照组相比能有效分泌乳汁,且母乳喂养率高达87.5%,有明显的优势。结论用产前产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初产妇进行临产期和产后护理,对于缩短初产妇泌乳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产前产后抑郁发生情况。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和分娩的高龄初产妇304例进行分娩前后抑郁状况调查,选择同期在我院例行产前检查,且年龄<35岁的初产妇326例进行相同的抑郁状况调查。结果①无论年龄,初产妇的产前抑郁发生率高于产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适龄初产妇抑郁发生率分娩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龄初产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适龄组与高龄组比较:产前抑郁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抑郁发生率高龄组明显高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高龄组与适龄组比较,妊娠结局中剖宫率高,产程长,产后出血量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产妇产前容易发生抑郁,与年龄可能无关;但产后高龄初产妇抑郁发生率高于适龄初产妇,且前者分娩多不顺利,并发症也多。  相似文献   

5.
李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217-218
目的观察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临床影响,探讨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产前6~8d住院待产初产妇6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前及产后给予常规专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加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时间及产后新生儿喂养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泌乳时间24~48h、48~72h例数和母乳喂养例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初产妇应积极施行产前及产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可缩短产妇泌乳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116例初产妇分到观察组(n=58例)和对照组(n=58例),观察组初产妇予以优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初产妇予以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及产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母乳喂养率分别为86.21%(50/58)、70.69%(41/58),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产后感染发生率为1.72%(1/58),其中乳腺炎1例;对照组产后感染发生率为13.79%(8/58),其中乳腺炎4例,子宫内膜炎4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初产妇予以优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并能有效减少产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初产妇产后乳房护理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2例初产妇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均接受产后乳房护理,其中,对照组46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6例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开始泌乳时间(15.20±1.17)h,产后48 h泌乳量(59.67±1.72)mL优于对照组的(25.86±1.64)h、(31.26±1.1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35%vs. 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护理前,观察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观察组SAS(21.05±1.69)分、SDS(20.39±2.44)分低于对照组的(39.84±2.65)分、(40.36±3.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68±4.31)分、护理依从性(93.68±4.24)分高于对照组的(71.69±1.29)分、(70.54±3.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细节优化护理在促进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及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中的1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细节优化护理。并对初产妇产后的母乳喂养情况以及产后的康复情况进行有效的统计。结果观察组初产妇母乳喂养率为81.11%,对照组初产妇母乳喂养率为51.1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伤口的感染人数、子宫内膜炎与乳腺炎的发生率都明显比对照组低(P均<0.05)。结论细节优化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与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9.
杨莉 《北方药学》2014,(9):194-195
目的:分析产后护理的基本内容,探讨产后护理对孕妇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同期收治产妇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80例予产后常规护理,而实验组8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促进乳汁分泌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间哺乳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产后乳房胀痛情况差异。结果:实验组哺乳时间明显提前,且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产后乳房胀痛者仅27例,低于对照组48例,差异显著,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护理能促进孕妇产后乳汁分泌,不但能减轻产妇乳房胀痛,亦可提高母乳喂养质量,对母婴双方有积极意义,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产前产后乳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纯母乳喂养是指在婴儿出生后的4~6个月内不给添加任何食物,单纯靠母乳来哺育婴儿的方法。一直以优点多、方便而受产妇及其家属关注。进行纯母乳喂养的关键是产前产后给乳房进行正确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护理中应用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给予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各50例。常规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综合组产妇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不同时间段(第3、4、7、24天)的恶露排出量、恶露排净时间、宫缩疼痛评分、泌乳量和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综合组产后第4、7、24天的恶露排出量分别为(34.16±0.43)、(22.25±0.28)、(13.54±0.32)ml,少于常规组的(36.93±0.85)、(29.67±0.72)、(21.75±0.9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恶露排净时间(36.62±1.67)d短于常规组的(49.97±1.29)d,宫缩疼痛评分(4.16±0.76)分低于常规组的(6.83±1.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泌乳量优于常规组,产后出血率2.00%低于常规组的1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初产妇产后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增加泌乳量,缓解其疼痛,缩短恶露排净时间,减少恶露排出量,降低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及分析产前强化培训对初产妇产后效能感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本院进行分娩的8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43例和观察组(产前强化培训组)43例,然后将两组产妇干预前及产后不同时间的效能感采用BSES量表进行评估,并将不同时间点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的BSES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产后1周及2周观察组的BSES量表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产前强化培训对初产妇产后效能感的影响更为积极,对于提升产妇产后的自我及育儿效能感发挥着积极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初产妇13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后36 h、6周的EP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36 h、6周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在商丘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28例初产妇临床资料,按照入院时间分成两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产后护理措方式,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初产妇产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疼痛、42 d盆底肌紧张度、产后出血等方面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乳腺疾病、乳房胀痛、产褥感染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康复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伤口恢复,减轻产后痛感,降低产褥病率,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5.
母乳分泌不足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乳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适当,易于婴儿消化吸收,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细胞,可增加小儿抵抗力,预防感染。母乳喂养有利母子身心健康,促进母婴感情,对婴儿心理、智力、身体发育都十分重要。但由于分娩后各种原因的影响,常导致部分产妇乳汁分泌不足,部分婴儿难以进行纯母乳喂养。克服了影响乳汁分泌的因素,即可提高母乳喂养率。笔者就影响乳汁分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有关促乳汁分泌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1首次有效吸吮和分娩前2d的喂奶次数是影响乳汁分泌的主要原因1·1分娩后尽早喂奶妊娠末期引起泌乳的激素主要是催乳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7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后14d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EPDS和SAS评分高于护理前,观察组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初产妇产后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7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后14d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后对照组EPDS和SAS评分高于护理前,观察组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初产妇产后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8.
李伟芬 《中国医药指南》2013,(18):458-458,460
目的探讨产前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对高龄初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高龄初产妇75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35例。实验组进行产前心理护理干预,产后结合乳房按摩、热敷、哺乳等护理;对照组产前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只进行产后乳房按摩、热敷、哺乳等护理。比较两组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率和胀痛减轻的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率及胀痛的程度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在高龄初产妇临床护理中效果明显,对高龄初产妇进行产前心理护理,可降低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率,胀痛的持续时间也较短。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产前检查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对孕妇进行常规孕期教育;观察组在接受常规孕期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整体健康教育,利用孕妇学校等对孕妇及家属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育观,针对存在的健康问题制定教育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分别于产后42天采用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两组进行调查。结果产后42d,研究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5.7%,对照组为18.6%,研究组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1.96,P〈0.005)。结论产前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应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和具体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0例初产妇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0例.在围产期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结果 B组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A组;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A组;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转归均非常理想,没有死亡病例报告.结论 应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