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海市嘉定区外来人口肺结核患者的社会支持、生存质量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AF)和自制问卷对2018年4月—2019年12月确诊的357名肺结核患者进行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调查,分析评分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357例外来人口肺结核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为(35.77±6.82)分,客观社会支持为(8.26±2.72)分,主观社会支持为(20.51±4.50)分,社会支持利用度为(7.00±1.81)分;与全国常模比较,社会支持总分和各维度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来人口肺结核患者WHOQOL-BREF量表各个维度的评分为:生理领域(68.52±12.84)分、心理领域(66.06±11.94)分、社会关系(68.39±12.50)分、环境领域(61.90±12.01)分。社会支持高水平组肺结核患者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评分显著高于社会支持低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社会利用度与其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客观支持与生存质量的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外来人口肺结核患者的社会支持较低。提示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其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全面了解煤工尘肺患者生存质量水平,为制定提高煤工尘肺患者生存质量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St.George's呼吸问卷(SGR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行设计的尘肺病调查表,采用面对面调查方式收集资料,用Epi Date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8.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5例煤工尘肺患者自身生存质量及自身健康状况主观感受较差,其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4个领域得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1),各领域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社会领域(12.21±2.26)、心理领域(11.59±1.38)、生理领域(11.22±2.03)、环境领域(10.68±1.49);2煤工尘肺患者SGRQ各维度实测得分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活动受限(77.04±17.81)、呼吸症状(67.47±19.44)、总分(64.86±15.07)、疾病影响(64.60±17.96);有焦虑、抑郁心理的煤工尘肺患者SGRQ各维度实测得分值均明显高于无焦虑、抑郁心理的患者(P<0.01);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煤工尘肺患者生存质量评估简表各领域得分与SGRQ各维度测得分值间存在负相关性(P<0.05),SAS评分、SDS评分与SGRQ各维度测得分值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煤工尘肺患者生存质量较差,生存质量评估简表、焦虑、抑郁心理与SGRQ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相互结合可综合评价煤工尘肺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绵阳地区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并分析患者生存质量与健康行为及CO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2015年2月—2019年6月选择经四川省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的195例尘肺病患者,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量表)、健康行为调查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根据有无合并COPD将患者分为2组,对比2组生存质量及健康行为,并对健康行为、COPD严重程度与生存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95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回收率为96.92%。观察组66例,对照组123例。观察组年龄、接尘工龄、尘肺DR片表现分期Ⅲ期占比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患者WHOQOL-BREF量表生理、心理、社会维度得分(14.05±4.11、12.69±2.11、13.02±2.59)均高于观察组(9.84±2.16、11.06±2.27、11.85±2.51)(均P0.05)。对照组患者健康行为调查表的参与活动、心理应激及生活习惯维度得分(42.07±10.35、39.16±8.51、38.82±10.63)均高于观察组(36.18±8.93、33.04±7.93、31.96±8.97)(均P0.05)。尘肺合并COPD患者COPD严重程度分级与WHOQOL-BREF量表生理、心理、社会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环境维度得分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绵阳地区尘肺合并COPD患者生存质量较单纯尘肺患者更低,COPD患者生存质量与健康行为及COPD严重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临床上可通过改善患者COPD严重程度、促进患者健康行为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尘肺病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制定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病例组174例尘肺病患者,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和St George's呼吸问卷(SGRQ)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为150名非粉尘作业正常健康工人.结果 病例组WHO-QOL-BREF4个领域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不同年龄尘肺病患者在WHOQOL-BREF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SGRQ的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及总分得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在WHOQOL-BREF的心理领域和SGRQ的活动受限维度及总分得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尘肺期别患者在WHOQOL-BREF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SGRQ的3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病年限<2年组与>5年组在WHOQOL-BREF的生理、心理领域得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并发症者在SGRQ的呼吸症状维度得分高于无并发症者(P<0.01).结论 尘肺病患者中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尘肺期别较高、患病年限较长和并发症等社会人口学特征影响其生活质量,采取针对性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等干预措施时应考虑到相关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在艾滋病病毒感染孕妇感知歧视与自杀意念关系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随机整体抽样法选择152例HIV感染孕妇(HIV组)和201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调查问卷收集受试者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Berger HIV感知歧视量表(BHSS)、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测评患者社会支持、感知歧视、自杀意念。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SSRS总分、BHSS总分、BSI-CV总分之间相关性,用线性回归检验社会支持在感知歧视和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HIV组孕妇BHSS、BSI-CV总分以及各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SSRS总分以及各个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自杀意念组SSRS总分以及各个维度得分低于无自杀意念组(P<0.05),BHSS总分以及各个维度得分高于无自杀意念组(P<0.05)。HIV感染孕妇SSRS总分与BHSS总分、最抑郁时BSI-CV总分呈高度负相关(P<0.05),BHSS总分与最抑郁时BSI-CV总分呈高度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6.
社会支持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应付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应付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符合2000年第六次中华医学会全国结核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肺结核诊断标准的7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量表测评.以社会支持评分分组.社会支持总分〈35分为低社会支持组。〉45分为高社会支持组,比较两组老年应付问卷(WOCsl、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CL-BREF)评分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7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SSRS总分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因子评分分别为:(34.68±6.35)分,(17.08±5.92)分,(12.37±4.31)分,(7.17±2.39)分。其中〈35分者(低分组)28例;〉45分者(高分组)23例;35~45分者25例。社会支持高分组老年肺结核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显著高于社会支持低分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社会支持程度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应付方式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患者采取积极地应付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48例作为病例组,同期住院治疗的48例单纯肺结核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评分。结果病例组的RP、BP、GH、VT和MH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支持的利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支持与BP呈正相关(P<0.05),支持利用与RP、VT和MH呈正相关(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在个别方面和维度低于单纯的肺结核病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和St.George's呼吸问卷(SGRQ)评价尘肺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东省3家职业病专科医院和2家慢病站的174例尘肺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各领域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社会领域(54.07±15.59)、心理领域(50.17±14.41)、环境领域(46.30±13.52)、生理领域(43.27±16.16),各个领域及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受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人群(P<0.001);生活质量特异性模块SGRQ各维度实测得分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活动受限(63.51±20.83)、呼吸症状(61.94±19.18)、总分(60.17±17.15)、疾病影响(58.07±18.60);将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简表各领域得分与SGRQ各维度测得分值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有负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 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用普适性量表(WHOQOL-BREF)和疾病特异性量表相结合评价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2量表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说明它们能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呼吸症状、活动状况、疾病的影响等多层面、综合评价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尘肺患者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特征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GS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中文版(WHOQOL-BREF)和St.George'呼吸问卷(SGRQ)对169例尘肺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尘肺患者最常采用的3种应对方式为:自己安慰自己(46.15%),患者认为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34.32%),患者认为尽量克制自己(26.04%).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与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呈正相关、与SGRQ各维度测得分值呈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与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呈负相关、与SGRQ各维度测得分值呈正相关(P<0.05);从总的社会支持状况来看,65.68%尘肺患者处于中等水平.从所获社会支持的3个方面来看,47.93%患者认为有较多的家庭支持,19.53%有较多的朋友支持,24.85%有较多其他支持,患者的社会支持各因素与WHOQOL-BREF各领域之间呈正相关、与SGRQ各维度测得分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不同的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状况可影响到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减少消极应对方式行为和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艾滋病(AIDS)患者心理社会因素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2016年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并接受治疗的28例AIDS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简表(WHOQOL-HIV-BREF)、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分析AIDS患者心理社会因素与生存质量的关系。结果 28例AIDS患者生存质量评分(63.57±12.71)分,社会支持评分(30.14±2.88)分,焦虑评分(66.14±5.99)分,抑郁评分(70.75±5.49)分;AIDS患者生存质量总分女性低于男性,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收入、服药时间与生存质量总分无相关性(均P0.05);患者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与生存质量总分均呈正相关,且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支持总分与心理领域得分均呈正相关(rs=0.388~0.696,P0.05);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与生存质量量表各领域得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rs=-0.629~-0.416,P0.05)。结论 28例AIDS患者生存质量总体水平较低,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AIDS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增强社会支持,不断提高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系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实现血压的有效控制。方法 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1年4月收治的8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等量电脑随机法分为常规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高血压知识评分、社会支持情况、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100.00%,高于常规组的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高血压知识K评分、A评分分别为(9.97±1.70)分、(6.94±0.82)分,高于常规组的(7.04±1.25)分、(5.50±0.87)分,观察组B评分为(5.35±0.57)分,低于常规组的(6.13±0.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支持SSRS评分为(41.67±2.14)分,高于常规组(39.14±2.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评分为(7.12±1.08)分,高于常规组的(5.91±1.04)分,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并分析尘肺合并COPD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WHOQOL-BREF量表及CAT问卷、mMRC问卷对135例单纯尘肺患者和68例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调查。结果尘肺合并COPD组的发病年龄早于单纯尘肺组(P0.05),Ⅲ期尘肺患者所占比例明显较大(P0.05);在生存质量得分、mMRC评分、CAT评分等方面显著低于单纯尘肺组(P0.01或P0.05)。尘肺合并COPD患者的家庭关系、食欲、兴趣爱好、尘肺期别、家庭月收入、感冒次数、医疗费用报销情况、文化水平、职业和自理能力等对生存质量均有影响。结论尘肺合并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单纯尘肺组明显减低,对尘肺治疗的同时,应提高对尘肺合并COPD患者的重视,加大家庭及社会的支持力度,增强职业能力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159例肺结核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分析和讨论两者的一般情况以及相关性,探讨二者对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 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36 条目简明量表(SF-36)对159例肺结核患者进行自评调查。资料分析使用均数、t检验,并对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SF-36量表评定患者各项得分为生理机能(70.25±26.028)分,生理职能(27.99±36.713)分,躯体疼痛(62.03±22.687)分,一般健康状况(46.26±21.553)分,精力(54.87±21.250)分,社会功能(63.99±29.344)分,情感职能(46.33±41.408)分,精神健康(59.80±18.625)分,均低于一般人群的参考水平(P<0.01)。SF-36量表与社会支持量表测得结果总分相关系数r=0.187,呈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中,患者社会支持总分、是否住院和年龄进入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得分方程(F=6.342,P<0.01)。结论 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低于一般人群,且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有密切的相关性,社会支持是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改善肺结核患者的社会支持将有助于改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翟丹 《中国校医》2023,(9):701-703+711
目的 探讨三位一体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2年2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三位一体护理结合健康教育,2组均护理3个月。比较2组护理前、护理后疾病知识掌握度、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2组的疾病知识调查问卷中TIA相关知识、治疗方法、饮食知识等方面评分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后,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度总分为(81.63±7.45)分,高于对照组的(69.15±5.80)分(t=8.464,P<0.001);护理后,2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护理前(P值均<0.05),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43.71±15.99)分,高于对照组的(119.22±13.68)分(t=7.452,P<0.001);护理后,2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各维度评分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生活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吸毒肺结核患者的社会支持现状,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46例门诊吸毒肺结核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测量,并抽取健康的患者家属42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吸毒肺结核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为23.60±2.84分,对照组社会支持总分为39.56±8.6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吸毒肺结核患者获得较低的社会支持。结论护士应加强吸毒肺结核患者及其社会支持系统的健康教育,建立广泛合作社会支持系统,帮助吸毒肺结核患者提高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专业性社会支持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专业性社会支持,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7.32±4.55)分、(49.36±3.1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0.58±5.02)分、(52.49±4.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存质量(SF-36)评分中的社会功能、躯体健康、总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专业性社会支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65例宫颈癌放疗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成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38.29±1.67)分、(39.87±2.07)分,低于对照组(45.84±2.49)分、(46.87±2.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82.67±3.28)分、(80.65±2.74)分、(79.54±3.45)分、(81.64±2.8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9±2.15)分、(69.84±3.14)分、(62.37±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专项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75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专项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及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HAMA及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HAMA及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PSQI量表7个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PSQI量表的睡眠持续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所需时间、睡眠质量、促睡眠药物、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7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评估尘肺患者的生存状况,以SS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作为尘肺患者社会支持程度的测量工具,从沈阳地区入手,尝试了解尘肺患者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合并肺结核的尘肺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分相对较低,提示他们的社会支持状况还是不甚理想,需要在加强各方面支持的同时,要把各方支持联合衔接起来,提高对支持的利用度,改善和提高合并肺结核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何传才 《职业与健康》2009,25(7):679-68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医学应对问卷(MCM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AS)对50名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研究组)和5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测评。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CMQ评定,面对分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屈服分量表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SSAS总分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与面对分量表评分及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屈服分量表评分则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