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立凤  俞琦  于红红  田维毅 《中成药》2020,(10):2695-2698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心血管疾病人群中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有效调控其发生发展进程可对相关疾病进行早期防治。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发现的天然纳米载体和细胞间信使,在调节细胞间通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细胞间通讯将所携带的内容物运输至邻近或远距离的靶细胞,并通过多种方式影响靶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从而干预AS。中药能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整合起效防治AS,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相关外泌体中的miRNA有关。本文旨在探讨外泌体衍生的miRNA在AS中的调控作用及中药干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外泌体是一种具有双分子磷脂结构,直径为30~100μm的囊状小泡,表面含有DNA、RNA、蛋白质、脂质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以远距离传递生物信息,因此被称为"天然药物载体",在心血管领域具有重要价值。传统中医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虽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因其有效成分溶解度低、生物利用度不高,治疗过程长,见效慢等缺点,限制了药物充分利用。而利用外泌体这种新型药物载体,能使药物的有效成分直接递送至靶细胞,更好、更快的发挥药物的作用。本文就外泌体的生物学特征、功能特点及其作为中药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一些特异性治疗性外泌体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治疗的新靶点,本文旨在研究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新介质对于IS的诊断及对于受损脑组织的保护作用,讨论外泌体中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s,miRNA)作为缺血性中风的新兴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的潜在临床应用。进一步探讨针灸对外泌体的影响,外泌体对针灸刺激的应答作用,为阐述针灸治疗IS的机制提供新思路,为发挥针灸治疗优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是发病率最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总体5年生存率不高,且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等的改变,大肠癌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故研究大肠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及有效防治方法有重大意义。外泌体是一类由细胞分泌的直径约30~100 nm的有被小泡,表面携带特定分子,可通过受体-配体结合方式或通过内吞作用被内在化,或与靶细胞膜融合,将囊泡中的物质释放至靶细胞胞液中,诱导靶细胞生理状态发生改变,在细胞与细胞间的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肿瘤组织中,外泌体作为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促使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引导肿瘤细胞器官特异性转移、诱导结直肠癌细胞耐药及参与抗肿瘤免疫效应等影响结直肠癌的发展,对结直肠癌外泌体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寻找防治结直肠癌的有效方法。同时,由于外泌体自身通常包含多种特异性分子,有望作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用于结直肠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医药治疗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本原则,可通过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起效,在降低大肠癌的复发转移率、改善大肠癌患者预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大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泌体对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影响的广泛性,与中医药防治大肠癌的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性相契合,以其为切入点,或许可更全面地研究中医药防治大肠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之一,探寻其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囊泡,携带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可透过血脑屏障,能介导细胞间的通信,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本文在对外泌体分离、鉴定和生物特性全面介绍的基础上,对外泌体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生物标志物、药物载体的前景以及干预血管新生、神经再塑、轴突髓鞘再生、炎症而抗缺血性脑卒中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做借鉴。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目前已成为全球死亡原因首位。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共同病因是血管狭窄、粥样硬化及梗死造成的局部供血减少,而其复杂的病理过程涉及炎症、焦亡、凋亡、自噬等多种机制,干预单一的病理环节治疗作用有限,亟需寻找可同时干预多个病理环节的新的治疗策略或药物。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其旁分泌效应起到组织修复的作用,外泌体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具有与母细胞相似的免疫调节和修复特性,同时可减少干细胞直接应用后的不良反应及输注毒性,其在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中药及组方具有多成分、多靶标、多层次系统调节的作用特点,中药可通过对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的调控改善细胞微环境从而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挥治疗作用,体现现代中医微观辨证的观点,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又一重要领域。该文对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综述,同时讨论了中药调控间充质外泌体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作用,为中医药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外泌体是内膜衍生的,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并由大多数细胞分泌而来的纳米级小囊泡,内含DNA、小RNA、蛋白质等物质,具有沟通细胞间通讯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动物外泌体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外泌体研究已成为生物学、医药学等研究的热点。最近,植物外泌体也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尤其是药用植物外泌体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为此,本文整理了近些年药用植物外泌体研究的相关文献,对药用植物外泌体的提取、分离、鉴定及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期为将来中药外泌体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任文静  李朝霞  仇峰 《中草药》2022,53(22):7234-7241
传统中药作为肿瘤现代疗法的主流补充和替代疗法已被广泛接受。然而,目前很多有确切抗肿瘤疗效的中药却无法用对抗医学的思维明确其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外泌体作为一种内源性物质,可参与肿瘤微环境以及其他组织、器官的相互通讯,也可作为中间媒介物质影响肿瘤治疗。系统综述了中药通过外泌体间接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以及外泌体用作中药载体拓展抗肿瘤中药的临床疗效与应用,旨在基于外泌体发掘更多的抗肿瘤中药药效成分,进一步阐释中药抗肿瘤的复杂机制,推动中医药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血管新生与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血管因素造成的疾病关系密切,而外泌体经研究发现与血管新生息息相关,外泌体可以修复血管损伤,促进血管新生从而延缓病理进程及病发预后等,本文旨在总结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特性及研究外泌体中的微小核苷酸(microRNAs,miRNAs)在血管损伤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对于血管新生的作用及一步探讨针灸对外泌体的影响,外泌体对于针灸刺激的应答作用,为临床针灸治疗血管因素疾病及发挥针灸的优势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外泌体是糖尿病肾病潜在的病理介质、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具有广泛性、组织源性、靶向性和生物功能性等特点。目前发现尿液外泌体中miR-145、miR-15b、miR-34a和miR-636等miRNA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标志物;尿液外泌体中的miR-29c以及参与TGF-β1信号通路相关外泌体表达的改变可为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提供更加客观的指标参考。外泌体的发现,不仅可为今后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预防诊断、证候研究、治疗、药物载体等方面提供新的切入点,也会成为今后糖尿病肾病中医药诊疗的重要研究方向。其中,中药单体及复方均可通过改变miR-192等外泌体表达来介导包括TGF-β1在内的多条信号通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11.
外泌体通过扮演胞间信使的角色,传达着上下级细胞信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研究其与肾脏疾病的关系.本文综述了外泌体与急慢性肾损伤、糖尿病肾病、肾细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也介绍了外泌体作为糖尿病肾病、透明细胞肾细胞癌、肾移植检查等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研究,并阐述了外泌体传递特殊信息的特性及用于肾脏治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50 nm的脂质双层膜囊泡,其含有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外泌体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可通过传递各种蛋白质、生物活性脂质和遗传信息来改变受体细胞的表型和功能,与癌症、感染性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直接靶向外泌体以抑制其在介导疾病中的作用,或开发外泌体作为载体运送生物大分子和天然药物分子进入细胞,有望成为疾病新的治疗策略。外泌体生物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受体细胞识别、结合并内化外泌体,而这一过程依赖于外泌体膜蛋白的种类和功能。本文聚焦于外泌体的膜蛋白,对这些膜蛋白进行分类并阐述其功能。  相似文献   

13.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并不令人满意。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外囊泡,内含丰富的蛋白质与核酸分子。外泌体在血清中的含量及外泌体内miRNA的差异性能够反映ONFH的发生阶段;而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能够通过调控信号传导和相关基因表达影响骨细胞、血管细胞的增殖分化,进而影响骨重塑。因此,外泌体在ONFH的诊治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对外泌体进行了概述,对外泌体在ONFH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间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已被证实具有促进血管生成、修复细胞、调节免疫及抑制纤维化等作用,但因分化不稳定、移植成功率低以及成癌风险,在临床治疗中存在诸多争议。其分泌的外泌体可特异性识别靶细胞、进行信号转导,继而起到与间质干细胞相同的治疗作用,目前被作为替代性手段而备受关注。在肺病治疗领域,间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急性肺损伤、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哮喘等疾病中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或能成为中药治疗肺病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16.
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血管新生、血运重建是治疗心肌梗死的有效途径。中药在促血管新生、改善心肌缺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潜力,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单体及有效成分可通过不同靶点、不同途径介导心肌梗死后促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梳理文献总结出中药具有增强干细胞血管修复与新生能力,可以调控促血管生成因子分泌及其受体表达,并且靶向调控外泌体传递与血管新生相关的miRNA,激活下游信号,增加内皮细胞存活、迁移、成管能力,提升促血管新生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还可以激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信号通路,调控微血管生成过程和间充质干细胞的Notch信号通路,活化蛋白激酶D1/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抑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β-连环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信号通路等介导心肌梗死区域的血管再生功能。后续还需深入探讨中药促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为中医药防治缺血性心脏病的再生医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是主要来源于女性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是全球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常规采用的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药物治疗等治疗方式,因其无法避免的毒副作用及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中药因其多靶点、多通路、低毒、增效、经济的独特的优势,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对具有抗乳腺癌功效的中药单体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查阅整理国内外近10年相关文献,将中药单体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增殖、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抑制乳腺癌的侵袭转移、诱导乳腺癌细胞周期阻滞、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逆转多药耐药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综述中药单体体外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求为中药单体治疗乳腺癌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特有药物,具有悠久历史。随着偱证医学的发展,中药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成了目前中药研究的热点。肝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恶性肿瘤,中药治疗是肝癌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药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也快。综述近三年来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外泌体是一种来源于细胞、直径为40-130 nm的纳米级囊泡结构,能够携带大量的蛋白质、核酸和 脂质等生命信息,在细胞与细胞通讯之间发挥重要的作用。外泌体不仅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具有重要的功能,在 疾病状态下如肿瘤转移等过程中外泌体同样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也是肿瘤 复发、治疗失败和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因分子机制复杂,转移灶隐匿及药物难以到达等导致肿瘤转移治疗困 难。本文介绍了外泌体与肿瘤转移的关系,以及从源头、功能和信号抑制等角度探讨如何利用外泌体达到治 疗肿瘤转移的策略,重点介绍了外泌体作为药物载体治疗肿瘤转移的前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靶向 外泌体,有望建立器官靶向性载药系统、外泌体介导信号切断等治疗体系,将为肿瘤转移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