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摘要】 目的 运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对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流程进行改造,以减少标本处理过程缺陷的发生。 方法 组建FMEA团队,使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对标本处理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评估、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加以改善和评价。结果流程改进后失效模式的优先风险数值及标本送检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改进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应用FMEA管理模式能有效地降低病理标本管理流程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完善手术病理标本留取及送检的流程,提高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方法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方法,查找手术病理标本留取及送检流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可能存在的失效模式,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改进方法,使手术病理标本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断完善并得以持续改进。结果系统性改进手术病理标本的各环节后,杜绝了手术标本的遗漏丢失。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前瞻性对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进行全过程分析,有效保证了手术病理标本留取、送检、接收、诊断全过程的安全与及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工作小组,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制定相应流程图,通过识别病理管理标本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针对高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之后,各项失效模式的危急值显著下降,送检病理标本的合格率得到了提高。[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运用于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提高送检病理标本的合格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6.
7.
总结了运用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的理念,对患者标本的采集、送检、检验结果的回报三个关键环节进行分析,针对不安全因素不断调整职责、制度、措施的方法,使住院患者标本管理系统的各个环节不断完善并得以持续改进.改进后使患者标本采集的准确性提高到98%,大小便标本留取的及时性由原来的不足50%提高到90%,标本送验的及时性提高到95%,检验结果的回报准确率达100%.认为运用HFMEA相关理论对住院患者标本管理系统进行全程分析,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改建计划、措施并落实,是为患者提供合理诊疗,减少医患纠纷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门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输液安全管理中未实施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前的4个月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后的4个月作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输液安全管理实施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血液透析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规范血液透析治疗全过程,降低医疗护理风险因素。方法 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测量、分析血液透析中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改进透析前、中、后的操作流程。结果 血液透析治疗及护理过程更为规范,各种风险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手术室达芬奇团队的3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7月—2020年12月15名新进达芬奇团队护士设为对照组,2021年1月—2021年6月15名新进达芬奇团队护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机器人手术护理管理。观察组护士根据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流程,运用HFMEA管理工具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找出主要的失效模式及相关原因,对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措施改进,比较实施HFMEA前后RPN值,比较两组机器人手术连台时间、医生满意度评分及护士核心能力考核评分。结果:实施HFMEA后各项指标RPN值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HFMEA实施后手术连台时间明显缩短(P<0.05),医生满意度评分明显上升(P<0.05),护士核心能力考核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将HFMEA应用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护理管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正>医疗护理行为是由高深的技术和复杂的流程互动建构而成[1-2]。活体组织的病理诊断是外科疾病的第1诊断,特别是肿瘤患者,手术标本的管理质量对患者的疾病诊断、治疗和病情预后有着重大意义。标本管理流程包括术中保管、结束时交接、手术医师送检、送检员核对和病理科接收等多个环节,整个标本管理的流程因为手术量大、接台节奏快、环节多,涉及人员广等复杂因素,使手术室病理组织标本的管理难度也日益增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错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列举了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国内外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包括在辨识患者身份、高危药品管理、患者手术、医源性感染、降低跌倒等不良事件方面的应用,并指出在护理安全中应用的局限性,以期为我国护理质量管理进行前瞻性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门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HFMEA对门诊输液工作进行流程管理,查找输液隐患,不断改进措施,使门诊输液安全性不断提高.结果:通过对输液各环节针对性的管理和系统性改进,门诊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由1.2%下降为0.4%,患者对服务满意率由90%上升到98%.结论:运用HFMEA对输液流程的各环节进行分析,查找缺陷,不断改进措施,能极大地提高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提高三级医院细菌培养标本检验前的质量管理。方法 成立院级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小组,对标本检验前质量控制中存在的失效模式进行风险评估,通过FMEA分析法确定5项影响质量的失效因子为高风险因子,制定改进措施,比较FMEA实施前后风险优先指数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及标本不合格率。 结果 FMEA实施后,标本检验前质量管理5项失效模式的RPN值均显著下降;标本不合格率由0.085%降低到0.046%。 结论 将FMEA应用于标本采集与收送流程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标本检验前合格率,确保检验分析质量,提高医院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加强医院化验标本运送的管理,规范化验标本运送的流程,避免化验标本运送错漏或不及时。方法:成立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小组,对化验标本运送进行风险评估。通过执行分析,确定4项影响标本准确、及时运送的潜在失效因素为高风险因子,制定、实施改进措施。结果:标本运送缺陷发生率由6.50%下降至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项潜在失效因素的风险优先指数由1550下降至250。结论:将FMEA模式应用于医院化验标本运送管理中,能前瞻性地发现流程中潜在的漏洞,降低标本运送错漏发生率,提高标本送检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普通外科手术室护理情况以及78名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实施常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模式,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常规模式基础上实施FMEA,比较FMEA实施前后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质量情况。结果FMEA实施后体位相关并发症、手术感染、锐器损伤、手术用物清点数目不符、外科手消毒不规范、医护患沟通不足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FMEA实施后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质量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FMEA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