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目的:探究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自2015年4月3日至2017年2月28日收治的33例初诊为冠心病患者,对他们的心电图资料及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心电图检查及冠脉造影结果.结果:33例患者中25例为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8例为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在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中出现心电图改变的有14例,在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有3例出现了心电图改变,相对比,P<0.05;在14例冠状心电图阳性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有4例,合并高血压患者10例,在心电图阴性中有1例合并糖尿病,有5例合并高血压,相对比,P <0.05;在25例冠状动脉造影中,多支病变患者有17例,8例为单支病变.在多支病变中,出现心电图ST-T改变的有10例(58.82%);在单支病变中出现心电图ST-T异常者有4例,占50.0%,相对比,P<0.05.结论:诊断冠心病进行心电图检查有参考价值,但不可以此为诊断依据,可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进行. 相似文献
2.
从心电图ST-T的改变,阐述影响ST-T异常的生理因素与病理因素以及药物影响的鉴别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具有指导价值的心电图诊断。 相似文献
3.
4.
采用心得安试验、运动负荷试验,核素负荷心肌断层灌注显影(ECT)、冠状动脉造影(CAG)、心脏超声检查(UCG)等方法,对海员体检检出62例无症状ST-T改变患者的临床意义及远航能力进行初步评定。结果表明:38例(61.3%)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5例(8.1%)确诊为冠心、高心、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等;3例(4.8%)已排除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11例(17.7%)初步诊断为冠心可能很小患者;5例(8.1%)判断为冠心病可能患者。 相似文献
5.
关于心电图ST-T改变的诊断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心电图ST-T的改变,阐述影响ST-T异常的生理因素与病理因素以及药物影响的鉴别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具有指导价值的心电图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症状高血压患者ST-T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无症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心电图表现分为ST-T改变组(28例)和无ST-T改变组(20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结果 与无ST-T改变组相比,ST-T改变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明显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其他检测指标在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血脂正常的无症状高血压患者中,相对较高的总胆固醇水平促使或加重心肌缺血,而高密度胆固醇对心肌损害起着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对隐匿型冠心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09-2011年无症状健康体检人员心电图存在ST-T改变的167例,同时段健康体检人员心电图无异常的100例,为267例人员行双源CT检查,对比两组人员冠心病的发生率,比较两组结果是否有差异.结果心电图ST-T改变的人员冠心病患者103例,占61.7%,心电图正常的人员冠心病患者7例,占7%,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心电图ST-T改变可做为隐匿型冠心病的筛查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在早期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鹰潭市余江区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高血压伴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心电图诊断结果将出现ST-T变化的28例分为动态变化组,未出现ST-T改变的32例分为无动态变化组。对所有患者施行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分析冠心病阳性检出率,同时对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心率(heart rate,HR)、血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血脂[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糖、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进行比较。结果 动态变化组中的冠心病阳性检出率高于无动态变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患者HR、SBP、DBP、TG、血糖、BMI均高于阴性患者,而HDL-C低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心电图 ST-T改变在缺血性心肌病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经临床确诊的35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心电图资料.结果 35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检查,均不同程度显示存在持续性ST-T改变.结论 心电图ST-T在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心电图具备操作简单、无创性以及经济性等优势,可将其作为初步诊断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通过分析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ST-T改变结果,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08年5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拟诊断为冠心病患者106例,回顾性分析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常规心电图资料,并将诊断结果分组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冠脉造影阳性者82例,其中心电图ST-T改变者48例;而冠脉造影阴性者24例,其中心电图ST-T改变者11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冠脉造影阳性者38例的单支病变中有12例出现心电图ST-T改变,44例多支病变中有15例出现心电图ST-T改变,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冠心病不能单纯依靠心电图ST-T改变,因其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均较高,应早期行冠脉造影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痛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拟诊断为冠心病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常规心电图资料与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本研究中,出现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80例,其中,45例出现心电图ST-T改变,2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中,9例心电图ST-T改变,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脉造影阳性者36例单支病变中10例出现心电图ST-T改变,44例多支病变中出现14例心电图ST-T改变,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患者心电图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均较高.结论:心电图ST-T改变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其假阴性与假阳性率均较高,临床诊断中应对采用冠脉造影进行患者的确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健康体检人群的心电图分析,观察心电图ST-T改变在健康人群中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与年龄的关系及性别间差异,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1102例,就其心电图中的ST-T改变,以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出现ST-T改变者占体检总人数的32.67% (360/1 102),其发生率随年龄递增而递升(P<0.05),且女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39.17%vs 26.09%,P<0.01).结论 心电图中出现ST-T改变时,须结合各方面情况及其他相关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临床结论. 相似文献
14.
15.
动态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引起的原因、类型及诊断标准进行了简述,进而对近3年来收治的118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ST-T改变与心肌缺血的关系作考察。经过大量的对比研究,发现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对诊断心肌缺血有很大决定作用,在临床应用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心电图上S-T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过程时的电位变化.
ST-T改变是非特异性心肌复极异常的共同表现,可以说S-T段和T波的改变可以见于任何一种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脏损害、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脏传导阻滞等.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医生或者患者将心电图上出现S-T段或T波的改变称为心肌缺血,或干脆认为就是冠心病,或认为有点冠心病,这是极端错误和极其有害的,必须结合临床资料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孟庆威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1):35-37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对于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杏花岭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52例常规心电图ST-T改变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2例ST-T改变的患者中,ST-T出现动态变化时冠心病确诊率达到68.06%,无ST-T动态变化的患者确诊率为3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确诊的76例冠心病患者中,单支病变者ST-T动态改变的发生率为68.75%,多支病变ST-T动态改变的发生率为61.3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电图ST-T改变对于诊断冠心病具有局限性,临床应当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18.
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对心绞痛型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对诊断心绞痛型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将120例拟诊为心绞痛型冠心病的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的患者都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其发生ST-T改变的情况。结果冠心病组出现ST-T改变的阳性率为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33%(P<0.01),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对诊断心绞痛型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5%、61.67%、62.90%。结论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可以作为诊断心绞痛型冠心病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明确妇女围绝经期与动态心电图ST—T改变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年龄在45—55岁,并有胸闷、气短、心悸、心慌、烦躁等相应症状的围绝经期妇女122例,与同年龄段的男性122例,进行动态心电图ST—T动态改变的对比观察。结果动态心电图ST—T改变率与性别的关系显示,女性122例中ST—T改变者48例。为39.34%;而男性122例中ST—T改变者仪2例,为1.63%;ST—T改变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两性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1)。结论围绝经期妇女ST~T动态改变与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多考虑为功能性ST—T改变,而冠心病可能性较小。诊断时应慎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