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形成中的变化情况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将其分为2组,即模型组与药物组,模型组造模后不给任何处理,药物组用罗格列酮合二甲双胍干预治疗。检测大鼠造模第2、4、6、8周末的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空腹血糖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和药物组在造模后第4周肝脏病理均检测提示形成NAFLD。模型组在造模后前两周没有出现明显的IR,从第4周末开始出现明显的持续外周IR状态;药物干预组在前4周无明显的IR,但第6周末和第8周末,出现了持续的IR。结论IR可能并不是NAFLD发生的唯一启动因素,可能是NAFLD产生的一个结果;运用胰岛素增敏剂对肝脏病理的改善并不确切,不能阻止NAFLD疾病的发生,需要进行深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罗扬拓  朱承睿  武元 《医学综述》2011,17(12):1781-178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有关NAFLD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普遍认为胰岛素抵抗(IR)是NAFLD发生的关键环节之一,大量研究表明脂肪细胞因子与IR关系密切,并可通过参与IR等途径来影响NAFLD的发生、发展,深入了解脂肪细胞因子与IR在NAFLD中的作用,对NAFLD的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高脂饲料对小鼠体重、肝脏重量和胰岛素指数的影响以及脂肪细胞瘦素(Leptin)基因在小鼠胰岛素抵抗(IR)伴随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形成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探讨 Leptin基因对IR伴随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饲以高营养饲料,饮用水添加甲硫氨酸)和对照组(喂饲正常标准饲料,饮用水未添加甲硫氨酸),设15、30、45及60 d 4个观察时点.各组小鼠取心血和肝脏,测定小鼠体重、肝脏重量、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并采用半定量RT-PCR对各时点小鼠脂肪组织Leptin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小鼠15天后的体重、肝脏重量均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小鼠脂肪细胞中Leptin基因的表达量随饲养时间逐渐增高;15~30 d增长幅度最大,45 d以后增长幅度减小.结论 IR与Leptin抵抗在小鼠IR伴随NAFLD动物模型中同时存在,共同参与了NAFLD的病理过程.Leptin抵抗可能是诱发IR伴NAFLD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全球患病率约为30.05%~32.40%,并且与多种其他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miRNA(microRNA,miRNA)作为无创生物标志物在NAFLD的发病机制和诊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miRNA是一种小分子RNA,通过控制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来调节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miRNA在脂肪代谢和胰岛素抵抗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并在NAFL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具体的调控角色。就miRNA在脂肪代谢、胰岛素抵抗、NAF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药物因素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临床指标与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NAFLD患者,采用干预前后自身对照研究,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6~60岁。所有患者均接受连续6个月非药物干预。具体包括:①心理指导;②饮食指导;③运动指导;④定期总结。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评估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临床指标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干预前后NAFLD患者的血糖、TG、TC、HDL-C、LDL-C、ALT、AST等临床指标明显改善,HOMA-IR程度明显减轻[2.75(1.78~5.21)与1.69(1.12~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药物因素干预能明显改善NAFLD患者的临床血糖、减轻IR。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高脂饮食诱导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的几种标志物蛋白的表达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进一步探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ERS在NAFL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内在联系.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20)、高脂组(HF组,n=20).NC组用普通饲料喂养,HF组用高脂饲料喂养.于实验的第16周、20周分别将NC组和HF组大鼠处死.观察各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oacetic transaminase,AST)、氨基酰胺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甘油三酯(total glycerin,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的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半定量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78,GRP78)、转录因子X盒结合蛋白-1(X box binding protein-1,XBP-1)、C/EBP转录因子(C/EBP homology protein,CHOP)、半胱胺酸蛋白酶蛋白-12(caspase-12)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16周HF组和20周HF组HOMA-IR分别为9.2±1.00和18.05±2.69,均较NC组1.29±0.14和1.37±0.10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脏酶学指标ALT、AST、GGT水平,HF组与NC组相比较明显升高(P<0.01).HF组TG、TC在与NC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HF组大鼠肝脏中GRP78、XBP-1、CHOP、caspase-1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高脂喂养时间的延长GRP78、XBP-1、CHOP、caspase-12 mRNA表达更加明显.结论 ERS可能是通过影响胰岛素信号传导,降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产生IR,启动NAFLD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NAFLD患者60例,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并与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相结合,判定脂联素在NAFLD中的作用.结果 NAFLD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2.69±2.83)mg/L vs(22.83±4.61)mg/L,P<0.01)];Spearman分析提示脂联素与ALT(r=-0.643)、AST(r=-0.472)、GGT(r=-0.489)、HOMA-IR(r=-0.752)、TG(r=-0.671)、FBG(r=-0.710)、WHR(r=-0.732)、BM(Ir=-0.719)呈负相关(P<0.05),与HDL-C(r=0.567)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脂联素与HOMA-IR(β=-0.495)、BM(Iβ=-0.314)呈独立负相关(P<0.05).结论 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脂联素可能是NAFLD发病过程中起保护作用的脂肪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8.
朱超慧  陈东风 《重庆医学》2007,36(15):1546-1548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脂肪肝是一个病理学概念,指肝脏弥漫性脂肪浸润,肝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储积大于肝湿重的5%,光镜下每单位面积>30%的肝实质细胞出现脂变,称为脂肪肝(fatty liver,FL).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a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脂肪肝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肝硬化[1].  相似文献   

9.
张茂华  梁志清  秦青  李胜联  周冬生  唐灵 《广东医学》2012,33(21):3205-3208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血清抵抗素和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对SD大鼠进行造模,造模4周后用槲皮素灌胃治疗,槲皮素治疗组分为高剂量组[300 mg/(kg·d)]和低剂量组[75 mg/(kg·d)],疗程为2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抵抗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槲皮素治疗组大鼠血清抵抗素、TG、FBG、FINS、HOMA-IR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且高剂量治疗组上述指标低于低剂量治疗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抵抗素表达量与HOMA-IR和肝脏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槲皮素能降低NAFLD大鼠血清TG、FPG、FINS、HOMA-IR和抵抗素水平,改善IR,而且剂量越高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儿童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胰岛素抵抗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地区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情况,探讨NAFLD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2006-2008年9所中小学收集的252例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进行体格测量(身高、体重和腰围)、血液生化检测(空腹血糖、血脂、丙氨酸转氨酶、胰岛素)和肝脏超声检查,既有NAFLD影像学改变又有丙氨酸转氨酶升高者为A组,只有NAFLD影像学改变而无丙氨酸转氨酶升高者为B组,即无NAFLD影像学改变也无丙氨酸转氨酶升高者为C组,分析NAFLD与IR的相互关系.结果 252例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中检出NAFLD患儿141例(56.0%).A、B、C组间的体质指数、腰围、血脂、丙氨酸转氨酶、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和敏感指数等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1、0.05).A、B、C组的假性黑棘皮病检出率分别为70.3%、55.2%和16.2%,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95,P<0.000 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OMA-IR为NAFLD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标准偏回归系数=-6.471 4,OR<0.001,P=0.036 2).结论 川沙地区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伴发NAFLD较普遍,NAFLD患儿存在严重IR.IR是影响NAFLD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病理变化、临床特征与血脂改变的关系。方法共有45例患者的肝脏病理学标本,对其进行脂肪变分级、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研究肝组织脂肪变程度与B超、血脂、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45例病理标本,按脂肪变分级:12例为F0,设为对照组;19例为F1,即轻度脂肪肝组;13例为F2,即中度脂肪肝组;1例为F3,即重度脂肪肝。肝组织脂肪变程度与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肝组织脂肪变程度与总胆固醇(TC)(r=0.484,P=0.004)、甘油三酯(TG)(r=0.388,P=0.02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0.476,P=0.005)、载脂蛋白B(ApoB)(r=0.515,P=0.003)呈正相关。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在对照组与脂肪肝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轻度与中度脂肪肝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脏B超未见异常的患者也可能有脂肪肝;血脂中ApoB与NAFLD相关性高,可作为常规检测指标;NAFLD患者的肝脏脂肪变程度与炎症及纤维化并非平行进展;病理学检查在NAFLD的诊断中的地位无可取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肥胖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内脂素的变化。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30
例(NAFLD 组),同期年龄、BMI 与NAFLD组相匹配的肥胖但无脂肪肝者30 例(肥胖组),与健康体检者30 例(对照组)相比较,
ELISA 法测定血清内脂素水平,并与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 T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空腹血糖(FB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相结合,从而判定内脂素在NAFLD 中的作用。结果NAFLD组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0.47±4.10)mg/L
vs(22.93±5.44)mg/L, P< 0.05)],肥胖组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9.61±5.17)mg/L vs(22.93±5.44)mg/L, P< 0.05)],
而在NAFLD 组和肥胖组之间内脂素水平无差异( P>0.05);Spearman 分析提示内脂素与ALT、GGT、HOMA-IR、TG、FBG、WHR、
BMI呈正相关,与HDL-C 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内脂素与HOMA-IR 呈独立正相关( =0.548, P< 0.01)。结论
NAFLD 患者及肥胖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均升高,内脂素与胰岛素抵抗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新发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liver disease,NAFLD)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关系并明确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1年4月我院就诊的新发T2DM患者共218例。根据有无NAFLD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NALFD组140例,无NALFD组78例。收集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空腹C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γ-谷氨酰胺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GG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并计算稳态模型(homeostasis model,HOMA),明确上述指标与IR之间的相互关系及T2DM合并NAFLD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无NALFD组患者比较,NALFD组患者BMI、HbA1c、AST、ALT、GGT、TG、LDL-C及HOMA2-IR等指标高于无NAL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LFD组患者HDL-C水平低于无NAL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GGT、TG、HDL-C、LDL-C、HOMA2-IR为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与NAFLD关系密切并相互影响,治疗NAFLD要积极治疗IR,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筛选NAFLD患者78例,采用病例自身对照方法,给予二甲双胍500mg口服治疗,每日3次,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生化指标、胰岛素抵抗稳态指数(HOMA-IR)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NAFLD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空腹胰岛素(FINS)及空腹血糖(FPG)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酰甘汕(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无明显变化;NAFLD患者的HOMA-IR显著降低,分别为(3.35±1.19)和(1.95±1.27),P〈0.01。结论:二甲双胍治疗能改善NAFLD患者的FPG、FINS及肝功能等临床指标,并减轻IR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4月7日-2010年1月9日湖南省人民医院体检个体共4 076例,排除过量饮酒、乙肝标志物阳性、严重感染及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资料不全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以NAFLD患者和正常对照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研究对象血清IL-18、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NAFLD组体质指数(BMI)、血清中IL-18、TG、TC、AST、ALT和HOMA-I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NAFLD组血清中HDL-C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IL-18是影响NAFLD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IL-18和BMI可能在NAFLD的胰岛素抵抗和疾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特殊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特殊人群2006年查体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NAFLD组收缩压、舒张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体重指数显著高于无NAFLD组(P均〈0.05)。(2)NAFLD组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或肥胖以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显著高于无NAFLD组(P均〈0.05)。结论NAFLD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针对NAFLD患者应及时筛查和干预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几种人体测量学参数对脂肪肝的预测作用,探索有效的筛查脂肪肝指标和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3~12月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2139例成年人。脂肪肝采用B超确诊,以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判定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和身高腰围比(WHtR)对脂肪肝筛查的切点、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结果该研究人群中,男性患脂肪肝人数显著高于女性(35.4%vs.17.4%,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BMI、WC和WHtR均对脂肪肝的预测有显著意义(P<0.05)。在男性中,BMI为24.8kg/m2,WC为88.5cm,WHtR为0.50为预测脂肪肝存在的切点,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BMI(0.841,0.756)、WC(0.757,0.844)和WHtR(0.900,0.73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6、0.880和0.883;在女性中,BMI为23.0kg/m2,WC为75.5cm,WHtR为0.47为预测脂肪肝存在的切点,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BMI(0.876,0.720)、WC(0.868,0.741)和WHtR(0.959,0.68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9、0.882和0.903。在男性和女性中,WHtR的曲线下面积在3个参数中均最大。结论人体测量学指标在脂肪肝的筛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脂肪肝的预测,WHtR可能优于WC和BMI。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入选患者6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服用益肝灵片1次2粒,1日3次。治疗组加用罗格列酮1次4mg,1日1次,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结果: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9%,对照组8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影像学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53.3%,对照组4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ALT、AST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TC、TG、HOMA.IR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罗格列酮通过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调节血脂,从而减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肝损害。  相似文献   

20.
自噬是在基础或应激状态下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机制,是细胞的自我消化过程,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均有重要作用。现认为自噬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发展相关,自噬功能异常可能是NAFLD的根本病因,与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的发生及肝星状细胞的激活等密切相关,故自噬有可能成为NAFLD防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