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类异质性的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其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点及预后各异。近年来,对DLBCL进行了大量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并试图对其进一步分型。作者综述DLBCL的形态学、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NHL的35%~40%。由于DLBCL发病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治疗效果欠佳,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因此深入探讨DLBCL发病的分子机制极其重要;近年来,据报道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表观遗传、转录及转录后水平中起重要作用,它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并且有望成为预后指标或治疗靶点。回顾lncRNA在DLBCL的分子亚型、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表达模式及相关分子机制,为DLBC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恶性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临床病理学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生物学行为的复杂多样,还表现为对治疗反应的不一致以及预后的差异性.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对DLBCL的预后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其不能反映淋巴瘤分子水平上的差异.因此,在DLBCL的治疗中需要找到一些具有特异性的生物学指标来判断其预后,以助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文中就DLBCL的预后相关指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李顺义 《疑难病杂志》2012,11(8):573-574
<正>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是肿瘤工作者从事临床诊断的准则,对确定治疗方案和监测治疗效果具有指导作用。过去血液系统肿瘤诊断曾推行过法(F)、美(A)、英(B)协作组的形态学分型方案,后来随着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的进展,又推广过M(形态学)、I(免疫学)、C(细胞遗传学)的分型方案。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快由MIC分型进步为MICM(molecular biology)分型,WHO应用MICM分型技术又推出了造血  相似文献   

5.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一种B细胞淋巴肿瘤,大多数是原发的,部分是由惰性淋巴瘤转化而来,具有较高的侵袭性,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亚型.DLBCL在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临床表现上具有异质性,患者预后往往也差异比较大.目前已经根据细胞来源确定了DL...  相似文献   

6.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全部NHL的30%-40%,是目前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在临床、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等方面具有高度异质性,其治疗方案也呈多样化。近10年来,DLBCL的诊断及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现就其规范化治疗方案及最新治疗研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成人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DLBCL分型对指导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较大的意义,但各型DLBCL的发病机制及治疗、预后尚还有待深入研究。文中探索DLBCL细胞株OCI-Ly19的体外培养条件和生物学特性,肿瘤相关分子的表达及DLBCL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观察OCI-Ly19细胞生长形态及生物学特性,分析比较不同实验条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相关抗原表达,将OCI-Ly19细胞皮下接种SCID小鼠,观察肿瘤生长状况及组织学形态。结果 OCI-Ly19细胞在适当培养条件下生长良好,多数重要的B细胞和肿瘤相关标记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未经照射的SCID小鼠皮下接种107个OCI-Ly19细胞,成瘤率75%,组织学特征符合人类DLBCL的特点。结论获得了OCI-Ly19细胞株体外培养的最佳条件及相关免疫标志物表达情况。成功构建了人DLBCL的小鼠模型,为进一步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5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细胞遗传学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对所有DLBCL患者的石蜡组织进行p53?bcl-2?bcl-6及c-myc基因的检测,对其进行阳性率比较?以3例正常的扁桃体组织的石蜡切片作为阴性对照组?结果:经Cox模型似然比检验结果筛选,DLBCL患者的P53蛋白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p53蛋白检测为阳性者死亡风险高于p53蛋白检测为阴性者?结论:p53蛋白可作为DLBCL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在疾病诊断初期即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可对DLBCL的预后进行准确分析?  相似文献   

9.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约占所有NHL的40%。DLBCL在临床和病理中具有高度异质性。尽管一线R-CHOP方案能够使约60%的患者实现治愈,但仍有30%~40%的患者面临复发难治。未来DLBCL治疗疗效提高的希望需要寄托在我们对DLBCL临床和病理异质性更深认识的基础上。唯有更精确的分型,才能使不同的DLBCL患者得到精准化和个体化的治疗,从而获得超越R-CHOP方案的疗效。近年来,医学界在DLBCL的分型方面做出大量探索,且取得较大突破。本文旨在对DLBCL的临床及分子分型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lymphoma,DLBCL)是成人淋巴瘤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在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和预后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异质性。DLBCL患者的诊断、预后评估等相关实验室检查需抗凝外周血样,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DLBCL患者外周抗凝血样出现异常凝集,现报告其中1例典型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右江医学》2019,(9):707-710
<正>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一种来源于成熟B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是NHL中最常见的一个亚类,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5%~40%。据相关统计表明,DLBCL已成为发病率逐年增长的恶性肿瘤之一[1]。由于DLBCL在临床、分子遗传学及免疫表型等方面具有高度异质性,现阶段临床上主要行化疗,虽然化疗的有效性较高,但化疗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骨髓MICM分型在EBV+ NK/T细胞淋巴增生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探讨.方法 收集5例曾于外院诊断为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慢性活动性EBV感染的病例,回顾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血清学及骨髓MICM分型及随访结果,修正诊断为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及EBV+ NK/T细胞淋巴增生性疾病.对应用MICM分型在EBV+ NK/T细胞淋巴增生性疾病的诊断中的应用做初步总结.结果 5例中有3例明确诊断为淋巴造血系统恶性疾病,而不是停留在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结论 EBV检测及MICM分型有助于EBV+NK/T细胞淋巴增生性疾病的诊断.对于EBV感染淋巴增生性疾病,骨髓MICM分型具有很重要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两种主要亚型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non-GCB)与 DLBCL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LBCL 患者CD10、bcl-6、MUM-1三种蛋白的表达, 以Hans等的分型原则将其划分为GCB和非GCB亚型,比较GCB亚型与非GCB亚型DLBCL的OS.结果 70例DLBCL中,17例(24.3%)CD10阳性,24例(34.3%)bcl- 6阳性,41例(58.6%)MUM-1阳性.GCB 25例(35.7%),ABC 45例(64.3 %).GCB亚型DLBCL的OS明显高于非GCB亚型(P= 0.003).结论 免疫表型亚分型可作为预测DLBCL患者预后的指标,并可有效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4.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成人中最常见的一型淋巴瘤,占据西方国家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5%30%,发展中国家还要更高些,它在临床表现、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对化疗的反应及预后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2008年版的WHO将DLBCL定义为弥漫增生的大B细胞恶性肿瘤,瘤细胞核大于或等于正常吞噬细胞核或大于正常淋巴细胞的2倍[1]。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7):18-22+封三
目的 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表达情况,分析CDC6 mRNA表达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60例DLBCL病例,以同期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CR(real-time PCR)检测其CDC6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CDC6 mRNA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CDC6 mRNA在DLBCL中的表达量(0.441±0.070)较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0.113±0.029)显著增高(P0.05);CDC6 mRNA在DLBCL中的上调与Hans分型中non-GCB亚型存在相关性(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表达CDC6 mRNA、临床分期Ⅲ+Ⅳ期、IPI评分3~5分、LDH升高(245 U/L)、贫血(Hb100 g/L)、Hans分型non-GCB亚型均与DLBCL患者不良预后有关;多因素Cox分析显示,高表达CDC6 mRNA、贫血、non-GCB亚型是影响DLB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6;0.001;0.022)。结论 CDC6 mRNA表达与淋巴瘤关系密切,高表达CDC6 mRNA可能与DLBCL患者不良预后有关,可作为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二、原发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胃是较常见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外受侵的部位。其中部分患者为胃MALT淋巴瘤恶性转化而来,大多数患者为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但临床表现和预后方面二者差异不大。胃DLBCL预后较好,Ⅰ期总的10年生存率达90%以上,Ⅱ期总的10年生存率达60%以上。文献报告合并MALT淋巴瘤成分的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HP感染率高于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别为65%和15%。因此,抗炎治疗通常认为对胃DLBCL无效。但也有部分文献报告抗炎治疗对早期胃DLBCL有效,有效率50%~60%。但无论如何抗炎治疗在胃DLBCL的地位不如在胃MALT淋巴瘤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在CD20阳性(CD20+)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与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且接受RCHOP方案治疗的82例CD20+ 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IDO水平,分析IDO在DLCBL患者中的表达,采用COX回归分析IDO表达与RCHOP方案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82例DLBCL患者组织IDO表达阳性45例(54.88%),阴性37例(45.12%);年龄≥60岁、Hans分型为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型、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有典型B症状、治疗反应为稳定+进展的DLBCL患者IDO阳性率高于年龄<60岁、Hans分型为GCB型、Ann Arbor分期为Ⅰ~Ⅱ期、无典型B症状、治疗反应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者(P<0.05);随访截止时间2022年3月30日,82例患者随访2年PFS为19.51%,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为0~2分...  相似文献   

18.
洪佳敏  钱申贤 《浙江医学》2020,42(6):627-630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R-CHOP方案作为标准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疾病预后。维生素D参与体内钙磷调节,同时在血液恶性肿瘤方面,维生素D发挥调节细胞分化、增殖、凋亡等作用。近年研究发现血清维生素D与DLBCL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等存在相关性。本文就DLBCL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类型主要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具有高侵袭性、高复发率、高病死率等特点,且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在PCNSL的早期检测和筛查、疗效评估、预后监测等方面尚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近年来不少国内外研究显示,循环肿瘤DNA(ctDNA)在肿瘤辅助诊断、分子分型、治疗监测及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血浆ctDNA检测指导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用药已被指南推荐,血浆ctDNA在系统性DLBCL中也有不少研究,但脑脊液(CSF)ctDNA在PCNSL中报道较少。文章就PCNSL患者CSF中ctDNA及其他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表达情况及在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入医院的DLBCL患者84例.分析RDW、STAT3与DLBCL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探讨其在预后诊断价值.结果 根据ROC曲线结果,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