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菌(CRO)感染是血液病患者的重要威胁。CRO感染的治疗选择非常有限,目前临床已用方案包括多黏菌素E、多黏菌素B、黏菌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替加环素、大剂量碳青霉烯类及磷霉素等。《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中推荐CAZ-AVI用于治疗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CRE)感染[1]。本研究中,我们回顾性分析了CAZ-AVI治疗粒细胞缺乏(粒缺)期感染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脓毒症合并感染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XDR)革兰阴性菌的患者使用多黏菌素B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30例以多黏菌素B为基础联合抗感染治疗合并XDR脓毒症的数据.记录患者临床特征,细菌感染的部位、种类,使用多黏菌素B...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国产静脉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重症感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2020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资料,分析硫酸多黏菌素B的用药情况、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纳入29例患者,17例医院获得性肺炎(HAP)、11例腹腔感染、1例深部软组织感染。29例中继发性血流感染11例。共检出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36株,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27株(75.0%)、鲍曼不动杆菌6株(16.7%)和铜绿假单胞菌3株(8.3%)。静脉使用硫酸多黏菌素B治疗,平均剂量为(150.0±41.7)mg/d,平均疗程(17.6±11.1)d。最后,总细菌清除率为36.1%,其中血液中细菌清除率达90.9%,总临床有效率44.8%,28 d病死率为24.1%。出现可能药物相关的肾损伤2例(6.9%)、皮肤色素沉着11例(37.9%)、皮疹3例(10.3%)和外周神经毒性4例(13.8%)。结论静脉使用国产硫酸多黏菌素B对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具有一定疗效,但不同感染部位的疗效存在差异。在不良反应方面,肾毒性表现较少,而以皮肤色素沉着、皮疹和外周神经毒性更多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硫酸多黏菌素B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CR-GNB)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2年1月郴州医院收治的93例以硫酸多黏菌素B为基础的联合抗感染方案治疗CR-GNB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临床特征、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抗菌药物种类及疗程、感染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住院病死率等。结果 93例CR-GNB脓毒症患者中,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占65.6%);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占58.3%和25.2%)。经硫酸多黏菌素B联合治疗后,有效率为79.6%(74/93),患者细菌清除率为68.8%(64/93),28 d全因死亡率为36.6%(34/93),90 d全因死亡率为52.7%(49/93)。多黏菌素B使用时间越长,治疗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越高,3~5 d、6~10 d、11~15 d、>15 d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2.1%(18/29)、84.4%(38/45)、93.3%(14/15)、100%(4/4),χ2=7.415,P=0.04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48.3%(14/...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多黏菌素E静脉制剂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2006年5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10例多重耐药(MDR)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患者,在其他抗生素治疗均无效和药敏试验显示这些耐药菌仅对多黏菌素B敏感的前提下,选用多黏菌素E静脉制剂治疗,观察和评估其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本组10例患者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应用多黏菌素E治疗12例次,达到较理想的临床有效率(75.0%)和细菌学清除率(73.1%)。未发生药物相关的肾毒性、神经毒性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对MDR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的患者,在其他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时,多黏菌素E是敏感和有效的治疗药物,但仍需注意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正1前言目前耐多药革兰阴性菌所致感染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少,新抗菌药物的紧缺导致多黏菌素类抗生素(多黏菌素E和多黏菌素B)越来越受到重视。多黏菌素类抗生素于20世纪50年代获准上市,当时药物研发的审查标准较简单,可用于指导其临床使用的信息很少。近年来,随着多黏菌素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药理学研究的进展,为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外科患者多重耐药(MDR)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特点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外科ICU收治的61例MDR革兰阴性菌严重感染患者的细菌学特点、抗菌药物选择及疗效。结果 61例患者共出现肺部感染34例、腹腔感染31例、尿路感染2例和继发性血流感染11例,其中12例同时存在2个或2个以上部位感染。共检出MDR鲍曼不动杆菌33株、铜绿假单胞菌19株、大肠埃希菌8株、肺炎克雷伯菌6株和阴沟肠杆菌2株。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分别为31例和28例,临床有效率分别为54.8%和60.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38.7%和53.6%。其中15例治疗无效患者接受了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E治疗,临床有效率73.3%,细菌清除率53.3%。总病死率24.6%。结论外科ICU患者MDR革兰阴性菌感染以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中泛耐药(PDR)菌株占50.0%左右。头孢哌酮-舒巴坦对MDR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鲍曼不动杆菌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一定疗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其敏感的革兰阴性菌感染疗效较好,国产硫酸多黏菌素E亦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学、耐药情况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62例合并血流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菌种分布、耐药情况等临床资料,以30 d病死率为主要终点确定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162例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62株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112株(69.1%)、革兰阳性菌42株(25.9%)、真菌8株(4.9%)。在革兰阴性菌中排名前4位的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阴沟肠杆菌阴沟亚种;共发现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8例次,其中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杆菌占比最高。总30 d病死率为28.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0 d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疾病状态、粒缺持续时间、Pitt菌血症评分。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的种类较多,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的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应根据本地区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黏菌素被用于治疗多耐药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甲磺酰黏菌素(colistin methanesulfonate,CMS)静脉滴注后能被水解为具活性的黏菌素。目前关于黏菌素的药动学资料还很有限。本文报道CMS和黏菌素在危重感染患者群体中的药动学特征。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MDR—GNB)感染患者(排除接受。肾功能替代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多黏菌素B属于多肽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相关的感染,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沙门菌、巴斯德菌、志贺菌,尤其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有报道发现静脉使用多黏菌素B诱发皮肤色素沉着过度的病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头颈部的肤色变黑,不伴疼痛或瘙痒。目前关于这种色素沉着的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组胺参与的机制假说证据较多。本文对多黏菌素B诱发色素沉着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多黏菌素通常是唯一对多重耐药(MDR)革兰阴性菌有效的药物。临床上可选用的多黏菌素类有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可能由于多黏菌素E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临床上应用更广泛。但文献中对这2种多黏菌素类的肾毒性发生率的报道很不一致。本研究旨在比较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的肾毒性及患者使用后发生肾毒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两组哺乳动物的肾脏细胞系比较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两者的细胞毒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多重耐药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临床医师被迫放弃使用多种抗菌药物,而重新使用多黏菌素类,包括黏菌素(黏菌素甲磺酸钠,CMS)和多黏菌素B(PB)。尽管半个世纪前多黏菌素类药物就已问世,但我们对两者的药动学特点、安全性、最佳剂量、安全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一项回顾性列队研究,比较静脉使用多黏菌素B与其他抗菌药物在治疗医院获得铜绿假单胞菌所致血流感染的疗效。评估多种潜在混杂因素。本研究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18岁以上并接受48 h以上抗菌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使用多黏菌素B或其他抗菌药物的疗效及肾毒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细菌性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和药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8年4月发生细菌性血流感染AL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学及药敏结果资料。结果:共353例患者发生血流感染,分离出病原菌37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89株(76.9%),革兰阳性菌87株(23.1%)。革兰阴性菌中前3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替加环素、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100.0%、98.2%和98.1%,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100.0%、98.3%和94.4%。主要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患者初始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调整率为3.8%;初始应用非碳青霉烯类药物调整率为74.3%(P 0.05)。革兰阳性菌对糖肽类抗菌药、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100.0%,对304(87.9%)例感染的控制均好。结论:AL患者发生细菌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多见。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和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均高,初始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调整率低。革兰阳性菌对糖肽类、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均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细菌耐药性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37例确诊为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多重耐药(MDR)菌株感染相关因素。根据28 d预后分为死亡组(40例)和生存组(9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纳入137例患者,28 d病死率29.2%。单因素分析显示外科手术、动静脉置管、导尿管留置、高白细胞计数、低白蛋白血症、起病时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与MDR菌株感染有关(P值分别为0.023、0.015、0.019、0.013、0.005、0.0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起病时高APACHEⅡ评分(OR=1.167,P=0.025)、低白蛋白血症(OR=0.785,P=0.004)、感染性休克(OR=5.434,P=0.036)是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MDR菌株血流感染患者抗菌治疗方案中,含有多黏菌素B的治疗组28 d病死率与不含多黏菌素B的治疗组28 d病死率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病死率高,起病时高APACHEⅡ评分、合并低白蛋白血症、感染性休克提示预后差。多黏菌素B治疗MDR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有待大样本临床数据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近5年来,黏菌素(多黏菌素E)用于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严重感染增多,但研究发现目前推荐的黏菌素给药方案在多数严重感染患者体内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如果提高该药的每日剂量,可能使肾毒性发生率增加,但低于有效药物浓度,可能增加细菌对黏菌素耐药性,采用单药治疗亦可增加其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已出现黏  相似文献   

17.
刘延新  张伟  陈华夏 《新医学》2022,53(4):278-282
目的 对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患者进行常见感染病原菌及常见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为烧伤及各种创面感染患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患者中创面分泌物标本共310份。选用法国生物梅里埃 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 VITEK MS 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进行病原微生物的鉴定, 采用纸片扩散法及仪器法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检测。使用 WHONET 5.6 软件分析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 310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179例阳性标本, 阳性率为57.74%。革兰阳性菌84例,占阳性标本数的46.93%,革兰阴性菌91例,占阳性标本数的50.84%,真菌4例,占阳性标本数的2.23%。其中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为主, 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检出的革兰阴性菌中, 铜绿假单胞菌对黏菌素、多黏菌素B、阿米卡星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80.40%;鲍曼不动杆菌对黏菌素、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等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96.70%;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88.9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替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92.90%。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可达100.00%。肠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四环素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亦达到100.00%。结论 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患者创面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对创面培养检出的菌种对于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不同,应当引起必要的关注。临床医师在治疗感染时,选用抗菌药物之前应留取细菌培养标本并正确送检,依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及早以明确治疗代替经验用药,达到抑制耐药菌株产生、提高抗菌药物治疗有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多黏菌素属多肽类抗生素,临床常用静脉剂型为多黏菌素E甲磺酸盐(以下简称"多黏菌素E")和多黏菌素B硫酸盐(以下简称"多黏菌素B"),二者抗菌谱、抗菌活性基本相似,均为针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窄谱抗生素~([1])。多黏菌素E为前体药物,需在肾内转化为黏菌素,起效较慢,而多黏菌素B为活性药~([2]),可直接发挥作用。多黏菌素可致肾脏、神经系统严重不良反应,使  相似文献   

19.
多黏菌素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难治性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重要药物,在国内临床应用也呈增多趋势,但对该类药物的认识尚有不足。日前美国临床药学院(ACCP)、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病学会(ESCMID)、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国际抗感染药学会(ISAP)、重症医学会(SCCM)和感染病药师学会(SIDP)等6家国际权威学会联合发布多黏菌素类合理应用共识指南[Pharmacotherapy,2019,39(1):10–39. DOI:10.1002/phar.2209],其中基于近年来新的循证依据,对品种和剂型的选择、给药剂量及其调整、药动学/药效学治疗靶值等作了推荐。现将其中要点作成编译,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多重耐药(multiple drug resistance,MDR)革兰阴性菌所致的重症感染日渐增多,是导致医院感染患者预后不佳的重要原因[1]。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医院难治性感染的MDR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较为常见和重要[1-2]。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被认为是治疗该类感染较为有效的药物。然而,近年国内外耐药监测的结果显示,临床分离的不发酵糖菌对其耐药率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可供选择的抗菌药物极为有限,但对多黏菌素耐药率较低,促使了对其临床应用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再评价[3-4]。临床观察资料显示,多黏菌素B或E可能是目前对碳青霉烯类抗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