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俞庆恩(1885—1930, 图1), 字湛如[1], 号凤宾[2], 笔名天鸟, 江苏太仓人。俞凤宾作为近代医界领袖之一, 在其短短46年的人生中, 参与创办中华医学会, 主编《中华医学杂志》, 审订医学名词, 开展学校卫生教育与性教育、研究传统医学, 反对废止中医, 对我国近代医学事业的发展作有突出贡献。俞凤宾既是医界早期重要领袖, 又是著名医家, 为其编撰年表, 既能表彰其事功, 又可为后续开展专题研究提供史料路径。  相似文献   

2.
2022年广大神经科医师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 患者规律复诊的节奏被打乱, 更多患者寻求到急诊诊疗, 给急诊医疗服务带来了挑战。尤其在2022年底, 很多医院神经科急诊日接诊量屡创新高, 众多医生放弃休假, 相互支援, 保证了急诊的平稳运行, 展现了中国医生迎难而上、能打硬仗的风采。  相似文献   

3.
腕管综合征(CTS)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其发病率高, 危险因素多, 且疾病晚期导致的肌肉萎缩呈不可逆性, 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十分必要。目前CTS的治疗方法众多, 中医、西医治疗各有利弊, 如能中西医结合, 优势互补, 将更有利于CTS的诊疗。本共识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 综合了中西医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 形成了CTS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的推荐意见, 并制作了简要的CTS诊断流程图和治疗流程图, 希望能为同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美国癌症协会每年通过估计美国癌症新病例和死亡人数报告最新的基于人群的癌症新发和死亡的数据。发病率数据(截至2018年)由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项目, 美国国家癌症登记计划及北美癌症登记协会收集。截至2019年的死亡率数据由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收集。2022年, 预计美国将发生1 918 030例癌症新病例和609 360例癌症死亡, 其中每天约有350例患者死于肺癌, 肺癌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自2011年以来晚期疾病发病率每年增长4%~6%, 但2014至2018年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增长缓慢(每年增长0.5%),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保持稳定。因此, 在过去十年中, 诊断为晚期前列腺癌的比例从3.9%上升至8.2%。相比之下, 晚期肺癌的发病率继续急剧下降, 而局限期的发病率上升4.5%, 使得局限期诊断的比例(从2004年的17%增至2018年的28%)和3年相对生存率(从21%增至31%)升高。死亡率模式反映了发病率的趋势, 肺癌死亡率下降速度加快, 乳腺癌下降速度减慢, 前列腺癌则趋于稳定, 与癌症筛查和(或)治疗相关的医疗实践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更有针对性的癌症控制干预措施和...  相似文献   

5.
对于冠心病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能带来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介绍1例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例, 希望能提供相关的病例证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古代相关医药文献进行深入研究, 并以古代考据学研究成果、文艺作品以及观赏牡丹的栽培时间作为旁证, 对牡丹名实进行更为全面系统的考辨。经研究得出, 初唐以前, 牡丹主要是紫金牛属植物的名称;古代药物名实之间不完全是一对一的关系, 一对多的情况也十分常见, 通过开展相关考证可以为中药学研究提出新的思路与线索。  相似文献   

7.
廖平, 近代著名经学家, 不仅在经学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 且以经学思想阐释医学, 对《黄帝内经》用力颇深, 尤致力于《内经》古诊法的复原, 认为《内经》中的诊尺皆为诊皮, 自创诊皮法, 并提出皮络同诊理论以及五诊法框架。虽其诊皮新论的构建存在一定的矛盾和错误, 但在一定程度上阐发了《内经》尺肤诊的微言大义, 为后世之学者返本溯源、回归医学经典、进一步发掘《内经》的诊疗体系提供了方法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报告1例VEXAS综合征患者。患者男, 63岁。以结节红斑、耳痛、间断低热起病, 激素治疗有效, 减停后反复再发。查血色素90 g/L, 平均红细胞体积111.8 fL, C反应蛋白77.6 mg/L, 红细胞沉降率101 mm/1h。自身抗体均阴性。皮肤活检病理符合结节红斑。骨扫描见鼻骨炎性病变。尿游离λ链阳性。骨髓及外周血涂片中可见部分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存在异常空泡。综合软骨炎及结节红斑等自身免疫表现和血细胞中特征性的空泡表现, 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到UBA1基因c.122T>C(p.Met41Thr)的杂合突变, VEXAS综合征诊断明确。予甲泼尼龙24 mg/d治疗后, 患者右耳肿痛迅速消退, 听力恢复, 结节红斑好转。  相似文献   

9.
麻疹是继天花和脊髓灰质炎后第三个要在全球范围内消除的病毒性传染病。近年来, 我国麻疹的低发病率和病毒学监测数据证实我国目前正在接近麻疹消除状态;但在全球多个国家发生了麻疹复发和暴发, 甚至在已经消除的国家又重新建立了本土传播, 使我国麻疹消除面临较大挑战。为加速我国麻疹消除进程, 国家应适时调整麻疹消除相关的政策和策略, 持续保持高水平免疫接种率, 进一步加强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 并提升应对暴发疫情的处置能力, 从而为麻疹消除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疾病和心理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原因, 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心理问题, 部分患者即使花费大量精力财力进行支架或起搏器治疗, 却因忽视心理问题, 仍很难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 难以实现真正意义的康复, 因此推动双心医学发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RESCUE-Japan LIMIT研究是全球第一个大核心梗死取栓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此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阿尔伯塔卒中计划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ASPECTS)3~5分的急性大核心梗死患者, 在影像指导下接受取栓治疗后90 d, 改善的Rankin评分为0~3分的患者在血管内治疗组占31.0%, 在药物治疗组占12.7%(相对风险2.43;95%可信区间1.35~4.37;P=0.002)。大核心梗死取栓治疗增加了颅内出血转化的风险, 但是症状性颅内出血和死亡风险并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是中国的主要死亡原因。然而, 关于中国卒中负担的最新数据有限。该研究旨在探讨中国成年人群脑卒中负担的城乡差异, 包括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14.
患者, 男性, 22岁, 因上腹部疼痛伴皮肤巩膜黄染3 d于2022年6月12日入院。  相似文献   

15.
罕见病又称孤儿病, 是指发病率极低的一类疾病。《中国罕见病定义研究报告(2021)》将符合新生儿发病率小于1/万、患病率小于1/万、患病人数小于14万的疾病定义为罕见病。  相似文献   

16.
陈芥菜卤为传统中药中独特的发酵类液体入药, 其前身为齑水, 至明代陈芥菜卤的名称才逐渐确立。经考证发现古代芥菜的主要基原植物为十字花科芸苔族芸苔属芥菜(原变种)Brassica juncea(L.)Czern. et Coss. var. juncea, 而陈芥菜卤所用芥菜的基原主要为十字花科芸苔族芸苔属芥菜的栽培变种(雪里蕻)Brssica juncea var. multiceps Tsen et Lee, 属于芥菜叶芥类分蘗芥。陈芥菜卤味辛、咸, 性寒, 归肺经, 具有清热化痰, 定嗽排脓的功效, 主要用于肺痈的治疗, 还可用于肺痿、喉癣、喘胀、咳嗽、吐脓血、面肿等病症。其用法包括:直接服用(或温服)、用热豆浆冲服、加入饭菜中食用、兑入汤药中冲服、用鱼腥草捣汁兑服等。陈芥菜卤之道地产地应为浙江嘉兴地区, 尤以嘉善天凝镇天宁寺所藏出名, 常州天宁寺是为讹传。  相似文献   

17.
《民国医学杂志》1923年由侯毓汶在北京发起创办, 1933年改名为《东方医学杂志》。《民国医学杂志》办刊时间较长, 是20世纪20—30年代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医学期刊, 在推动医学进步, 尤其在推进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刊先后在北京、沈阳、长春多地办刊, 记载了当时重要的医学活动和医事经历, 呈现了医学与社会、医学与文化、医学与政治等多维度的互动与交流史实, 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抑郁症(MDD)的全球发病率显著升高。2022年MDD的研究在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突破, 本文总结了2022年度MDD研究取得的12项重要成果, 以期对MDD的诊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原发于面神经的肿瘤较罕见, 主要包括面神经鞘瘤、面神经纤维瘤和面神经血管瘤三类。面神经瘤诊治专家共识编写组在检索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 结合国内实际, 经过多次研讨建立了本共识。本共识系统阐述了面神经瘤的流行病学、病理特征和主要临床表现, 建立了面神经瘤的诊断标准, 阐明了面神经瘤的解剖分类以及主要鉴别诊断。同时, 本共识明确了面神经瘤常见治疗方式的应用原则, 制定了面神经瘤诊治的简明流程。  相似文献   

20.
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中的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具有季节流行性和极强的传染性。在目前已知的四种类型的流感病毒中, 甲型流感病毒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最大, 也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迄今为止, 已有多种小分子抗流感病毒药物陆续投入临床, 为人类对抗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提供了有力的武器。然而, 流感病毒快速突变的特点使其逐渐对传统的抗病毒药物耐药, 使得现有抗流感病毒药物的有效性降低。因此, 开发更多针对流感病毒感染的治疗药物仍然迫在眉睫。本文综述近年来新提出的小分子抗流感病毒药物, 包括长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拉尼米韦, 新型病毒聚合酶抑制剂巴洛沙韦、法匹拉韦、匹莫迪韦以及病毒核蛋白抑制剂、血凝素抑制剂等, 简要介绍药物药理作用并总结最新临床试验结果, 对未来流感治疗的研究进行展望, 为今后抗流感病毒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