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 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 ,B-NHL)患者行化疗或免疫化疗后发生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IP )与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的相关性,并分析IP 发生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0年1 月至2015年5 月期间266 例初治CD20+B-NHL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所有病例分为美罗华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分析IP 的发生与美罗华使用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的临床特点。结果:化疗联合美罗华组中IP 的发生率9.6%(13/ 135)较单纯化疗组2.3%(3/ 131)高(P < 0.05),与IP 发生相关的临床特征包括老年、男性、初诊时淋巴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值、既往糖尿病史、病理亚型为弥漫性大B 细胞性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 );淋巴细胞绝对值超过正常范围(HR= 14.685,95%CI:3.137~63.234,P = 0.001)、糖尿病(HR= 8.811,95%CI:1.907~40.720,P = 0.005)、病理亚型为DLBCL (HR= 0.078,95%CI:0.012~0.489,P = 0.006)及美罗华的使用(HR= 6.769,95%CI:1.359~33.710,P = 0.020)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不需要特殊处理。结论:美罗华可导致IP 的发生,可能与免疫力的降低及真菌感染相关,激素冲击疗法联合或不联合抗真菌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治疗后发生间质性肺炎(IP)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1163例B细胞NH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94例发生IP(病例组),另随机抽取未发生IP的9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主要治疗方案包括R-CHOP、CHOP、R-CDOP和CDOP。归纳总结IP治疗转归,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IP发生的因素。结果 B细胞NHL患者治疗后IP的发生率为8.1%(94/116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心肺基础疾病,IPI评分,结外侵犯部位数量,应用含利妥者单抗(RTX)和聚乙二醇脂质体阿霉素(PLD)的方案,治疗前后乳酸脱氢酶(LDH)、红细胞沉降率(ESR)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变化与IP的发生有关(P<0.05); 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应用含RTX的方案,治疗前后LDH和ESR水平变化以及IPI评分是影响IP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前后LDH变化预测IP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58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  相似文献   

3.
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CTX)、多柔比星(E-ADM)、长春新碱(VCR)和强的松(PDN)组成的R-CHOP方案已成为CD20阳性弥漫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1]。随着利妥昔单抗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文献报道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IP)的发生率有所上升,且有致死性病例的报道,应引起关注。现将我  相似文献   

4.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易发生出凝血障碍,以急性白血病为代表,其中淋巴瘤出凝血障碍发生率也较高,凝血异常所致静脉血栓栓塞(VTE)是其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淋巴瘤血栓栓塞症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发生率明显高于霍奇金淋巴瘤,VTE的发生可形成凝血瀑布从而促进肿瘤生长,提示患者疾病进展及病情恶化。淋巴瘤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特点可作为临床早期用药干预的依据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极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由于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中的广泛应用,与其相关的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IP)陆续报道,后者诊断和治疗的特殊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探讨B细胞NHL患者在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化疗后发生IP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以期分析早期诊断的方法和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徐汇区中心医院肿瘤科103例初治的B细胞NHL的临床资料,其中61例接受R-CHOP方案化疗,42例接受CHOP方案化疗。结果:初治接受R-CHOP方案化疗后IP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用CHOP方案化疗(14.8% vs 2.4%,Ρ<0.05)。R-CHOP方案组男性吸烟(38.1% vs 2.5%)、有B症状(发热、盗汗、6个月内体重减轻10%,33.3% vs7.0%)的患者发生IP的发生率明显增高(Ρ<0.05)。IP的主要症状是发热、胸闷和干咳,胸部CT检查目前是主要诊断依据。10例IP患者全部使用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9例患者症状和肺部体征明显改善,1例患者因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混合性感染治疗无效而死亡。R-CHOP组发生IP患者与未发生IP患者比较化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化疗后CD4、CD4/CD8值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CD8值(化疗前37.11±8.87,化疗后42.44±6.52)则明显增高(Ρ<0.05)。结论:B细胞NHL患者在应用R-CHOP方案化疗后应警惕IP的发生,尤其是吸烟、有B症状的患者。早期诊断和激素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化疗前、后监测T细胞亚群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吉非替尼致间质性肺炎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吉非替尼(Gefitinib)又称ZD1839,商品名易瑞沙(Ires-sa),系AstraZenica公司开发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日本最早将该药正式应用于临床,适应证为既往接受过化疗失败或不适于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后相继在美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地区获得了批准上市,2005年在我国上市。我科1例晚期NSCLC患者服用Iressa后发生间质性肺炎,现报告如下:1病案摘要患者男,81岁,因咳嗽、咯痰8个月,喘憋加重2周于2005年9月7日入我院。患者于2005年1月因咳嗽、痰血在其它医院行支气管镜检及痰涂片均见腺癌细胞,因高龄未行手术及化疗,同年8月在其他…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77岁,退休工人,因诊断肺癌1个月余,胸闷、喘憋22 d,加重1 d于2014年10月1日入院。既往无吸烟史和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患者2014年9月1日PET-CT检查提示:(1)左肺上叶软组织肿物,考虑周围型肺癌,伴周围炎症;(2)右枕叶低密度影,考虑转移可能性大;(3)双肺多发结节,考虑转移;(4)左侧胸膜增厚,考虑转移,伴左侧胸腔积液;(5)纵隔内多发结节,考虑为淋巴结转移;(6)骶骨密度不均,考虑转移;(7)右锁区多发小结节,可疑淋巴结转移。因患者年龄大,肺功能差,考虑其对支气管镜及肺组织穿刺活组织检查术耐受性差,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临床诊断为左肺癌Ⅳ期。因患者既往无吸烟史,女性,考虑腺癌可能性大,故给予吉非替尼250 mg/d靶向治疗。服用吉非替尼约10 d后患者开始出现躯干部皮疹、腹泻、口腔溃疡等,第27天时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喘憋,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间质性炎性改变,左肺病灶较前缩小。考虑患者为吉非替尼所致间质性肺炎,立即停用吉非替尼并给予甲泼尼龙40 mg静脉滴注口服及吸氧、平喘、化痰等治疗,5 d后患者胸闷、喘憋减轻,改甲泼尼龙40 mg静脉滴注为泼尼松25 mg每日1次口服,8 d后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间质性炎症样改变较前明显吸收、减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挽救性治疗老年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致间质性肺炎(IP)的发生情况,并明确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221例老年难治DLBCL患者,均接受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治疗,统计IP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上述危险因素对IP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221例老年DLBCL患者经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挽救性治疗后IP的发生率为11.8%(26/2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肺实质侵犯、Ann Arbor分期、乳酸脱氢酶(LDH)水平、IPI评分、肺部感染史和吸烟史是影响IP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统计分析数据集,根据预测值和真实值绘制ROC曲线,AUC为0.924(95%CI:0.869~0.979),预测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84.62%。结论 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挽救性治疗老年难治DLBCL患者的IP发生率为11.8%,主要与...  相似文献   

9.
李锋  王旭丽  赵茜  闫晴  翟勇平 《肿瘤》2023,(5):428-435
目的:探讨R-CDOP方案使用后利妥昔单抗相关间质性肺炎(rituximabassociated interstitial pneumonia,RTX-IP)的疾病特点、风险因素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R-CDOP方案化疗过程中出现RTX-IP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的临床特点、免疫表型和治疗。结果:6例患者在诊断为RTX-IP前1周内均有中性粒细胞缺乏或减少,并且诊断的中位时间为第3个疗程。免疫表型均为双表达淋巴瘤(double-expressor lymphoma,DEL)或三表达淋巴瘤(triple-expressor lymphoma,TEL),其中4例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淋巴瘤(germinal-center B-cell-like lymphoma,GCB),2例为非GCB(non-GCB)。除1例转化型淋巴瘤(transformed lymphoma,TL)以外,其余患者的Ki-67阳性率均>70%。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1周左右,所有患者的胸部CT均显示炎症吸收。1例患者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发...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1岁.因"结肠癌术后6月余,反复咳嗽、气促1个月"于2009年12月1日入院.2009年6月2日在全麻下行右半结肠根治术,术后病理显示:右半结肠隆起型中分化腺痈伴坏死,浸润至浆膜外,脉管内癌栓形成,癌组织侵犯阑尾全程并累及神经,两切端阴性.淋巴结清扫:肠周6/18个转移,肠系膜癌结节2枚形成.术后诊断为结肠癌(右半结肠中分化腺癌T4N2M0).  相似文献   

11.
健择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肺炎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健择(gemcitabine)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目前研究发现其单药或联合用药对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晚期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等均有较好的疗效。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皮疹、神经毒性等,由健择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肺炎国内尚未见报道。患者,女,45岁。因“左乳腺癌术后左腋下复发放化疗后两肺转移,胸腔积液化疗后4个月”入院。患者1993年因发现左乳疼痛性肿块2个月余确诊左乳腺癌,行左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左乳腺单纯癌,左腋下淋巴结1/6阳性。术后予CMF方案化疗8个周期。1994年10月发现左腋下复发,左腋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经含脂质体多柔比星CHOP样方案治疗后间质性肺炎(IP)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45例初诊初治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含脂质体多柔比星的RCDOP方案治疗73例,RCHOP方案治疗72例。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中利妥昔单抗相关间质性肺炎(rituximab-induc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ILD)的发生率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血液内科诊治的110例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含利妥昔单抗的一线治疗方案,具体方案根据患者自身差异进行调整,每21 d为1个周期。在化疗第2、4个周期后及利妥昔单抗第8个周期治疗结束后分别通过胸部CT或PET-CT检查评估RILD的发生情况。通过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ILD的危险因素并拟合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列线图模型对RILD发生率进行预测。结果 110例DLBCL患者经治疗后终末完全缓解率达84.2%。21例(19.1%)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RILD,中位发生时间为一线治疗的第4个周期(范围:2~8个周期);治疗RILD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0 d(范围:5~60 d);除5例无明显症状或轻症的患者未予药物...  相似文献   

14.
伯基特淋巴瘤(BL)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近年来,随着短周期、高强度免疫化疗在临床的应用,BL的治愈率明显提高,但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在成年患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BL患者中仍然十分显著。同时,复发难治BL患者尚缺乏有效的免疫靶向新药,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难题。如何优化治疗方案以减轻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开发有效的免疫靶向新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现结合第59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报道,对BL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霍奇金淋巴瘤的综合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奇金淋巴瘤(HL)的治疗根据临床分期及预后因素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模式预后良好的Ⅰ或Ⅱ期以2~4周期化疗加局部IF放疗;预后不良的Ⅰ或Ⅱ期采用4~6周期化疗加局部IF放疗的综合治疗;晚期HL治疗则以化疗为主放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模式.解救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考虑化疗或大剂量化疗加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单克隆抗体治疗恶性淋巴瘤因其靶向性、能达到体内肿瘤细胞的微量残留及不良反应小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并极具前景的治疗手段.其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单抗单药治疗、联合化疗、结合免疫毒素治疗、放射免疫治疗等.  相似文献   

17.
18.
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后发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后发生非霍奇金淋瘤的病理类型、生物学行为及临床治疗与病理的关系。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肿瘤医院1983-1992年收治的4例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后发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4例患者治疗前均为霍奇金淋巴瘤,但在放射治疗和化疗过程中或治疗结束后,病变演变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临床表现也与相应的 病理类型相符。结论: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或化疗后可以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可以同时发生。  相似文献   

19.
滤泡淋巴瘤(FL)是起源于滤泡生发中心的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第58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多篇研究报道了FL治疗的最新进展。 GA101联合化疗、苯达莫司汀(BR)联合90Y替伊莫单抗(90YIT)治疗中晚期FL的临床试验结果鼓舞人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与非清髓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序贯治疗给复发、难治的FL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PI3K抑制剂、bcl-2抑制剂、抗体-药物共轭物等新药接连涌现,复发、难治FL的治疗效果和缓解程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61岁。2003年2月22日行"左肺下叶切除术",术后病理:肺鳞癌,支气管旁淋巴结转移(1/5)。术后给予4周期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化疗及纵隔放疗,病灶控制良好。2004年11月因"左肾上腺转移癌"行左肾上腺切除术,病理检查示:差分化鳞癌,送检肾门淋巴结未见癌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