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猪囊尾蚴排泄分泌抗原(Excretory secretory antigen, ESA)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结构域(Leucine-rich repeat containing 15, LRRC15)蛋白对仔猪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成熟活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正常仔猪DC体外诱导、培养,获得成熟与未成熟DC(immature DC, imDC)。在正常仔猪未成熟DC中,分别加入LRRC15蛋白、ESA刺激,将LRRC15组作为实验组;同时建立ESA对照组、LPS阳性对照组、LRRC15+LPS阳性对照组、LPS+ESA阳性对照组和培养基阴性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标志物MHC-Ⅱ、CD80、CD86的表达量;ELISA检测DC细胞培养上清TNF-α、IL-6、IL-10、IL-12的分泌水平。结果 与未刺激DC组相比,LRRC15蛋白组诱导DC表面标志物CD80、CD86、MHC-Ⅱ表达均增加。在LPS存在情况下,LRRC15蛋白也能诱导CD80、CD86、MHC-Ⅱ分子上调;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1640培养基组、LPS组和ESA组相比,L...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猪囊尾蚴排泄分泌抗原(excretory secretory antigen,ESA)对仔猪体外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成熟活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囊虫病猪动物模型,收集囊尾蚴体外培养并制备其ESA。实验分为control组、LPS阳性对照组、ESA及LPS+ESA实验组,体外用囊尾蚴ESA分别刺激仔猪DC。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标志物MHC-II、CD80、CD86的表达量;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IL-6、IL-10、IL-12、TNF-α分泌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LPS及LPS+ESA组DC表面标志物表达量及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SA组MHC-II、CD80、CD86表达量及IL-6、TNF-α分泌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及IL-12分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相比,ESA组CD86、MHC-II表达及IL-6、IL-10、IL-12、TNF-ɑ分泌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ESA组CD80、CD86、MHC-II表达及IL-6、IL-10、IL-12、TNF-α分泌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均高于LPS组及ES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猪囊尾蚴ESA可刺激DC成熟活化并分泌IL-6及TNF-α,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DC参与的囊虫病免疫发病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三组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细胞,分别采用低剂量粒细胞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导、高剂量GM—CSF诱导及脂多糖(LPS)刺激、低剂量GM—CSF诱导及LPS刺激,使其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CD11c、CD25、CD40、CD80和CD86、MHC-Ⅱ,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IL-12,初次和再次混合淋巴细胞实验检测DC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术前回输DC行同种异位心脏移植并观察术后移植心存活时间。结果显示,低剂量GM—CSF能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CD11c^+、CD25^-、CD40^low、CD80^low和CD36^low、MHC-Ⅱ^low未成熟表型DC,经LPS刺激后分化为CD11c^+、CD25^-、CD40^mid、CD80^low和CD86^low、MHC-Ⅱ^mid。半成熟表型DC;半成熟表型DC培养上清液中IL-10/IL-12明显升高,该DC可明显抑制同种异型T细胞增殖反应,较未成熟DC更能延长移植心存活时间。认为小鼠骨髓细胞经低剂量GM—CSF体外诱导可分化为未成熟DC,经LPS刺激可转化为半成熟DC,拥有更强的致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供体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联合CD40L mAbi诱导大鼠小肠移植免疫耐受.方法:体外培养供体大鼠树突状细胞(DC),实验动物分为3组,受体于手术前分别预处理后进行小肠移植.A组(n=15):注射生理盐水;B组(n=15):注射供体来源的imDC;C组(n=151:同时注射供体来源的imDC CD40L mAb.观察受体存活时间(n=6),移植小肠病理学检查,用ELISA法检测受体血清IL-2、INF-γ和IL-10水平(n=5).结果:C组受体动物存活时间明显长于A、B两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22.67±7.09 d vs7.17±1.47 d,11.00±2.61 d,P<0.01),C组移植小肠炎性细胞浸润、黏膜结构破坏程度、血清IL-2、INF-γ水平均明显低于A、B组,有统计学差异(IL-2:225.4±48.7 ng/Lvs 374.1±13.2 ng/L,353.6±10.4 ng/L;INF-γ:56.9±2.6 ng/Lvs 229.2±20.6,125.4±18.5 ng/L,P<0.05),血清IL-10水平C组明显高于A、B组,有统计学意义(186.4±10.6 ng/Lvs 91.7±5.4,162.2±8.1 ng/L,P<0.05).结论:联合应用CD40L mAb和imDC可抑制小肠移植后的排斥反应,诱导受体产生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从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分离、诱导与扩增树突细胞(DC)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分别加入GM-CSF(100 ng/ml)+IL-4(50 ng/ml)(作为对照组);GM-CSF(100 ng/ml)+IL-4(50 ng/ml)+Flt-3L(40 ng/ml)(作为实验1组);加入GM-CSF(100 ng/ml)+IL-4(50 ng/ml)+Flt-3L(40 ng/ml)+SCF(100 ng/ml)(作为实验2组)。于37℃、5%CO2环境下进行培养,动态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第6天时DC表面分子CD1a、CD83、CD80、CD86的表达水平。结果上述不同刺激物均能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成功诱导出DC,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诱导出更多数量的DC,其中以实验2组最多;培养至第6天时,两实验组DC细胞表型CD1a表达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CD83、CD80、CD8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实验2组表达水平最高(P<0.01)。结论联合应用GM-CSF、IL-4、flt-3L和SCF能有效地从食管癌患者外周血诱导培养出大量具有活性的DC,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苏木素A(PrA)对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SPF级雄性Wistar大鼠,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在脂多糖(LPS)诱导DC成熟过程中,使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筛选PrA的作用浓度。使用不同浓度PrA预处理LPS诱导的DC,分析DC表面分子CD80、CD86的表达差异;检测DC激活T细胞增殖的能力的改变,以及调节性T细胞(Treg)表面分子CD4、CD25和Foxp3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上清液中DC分泌的细胞因子白介素(IL)-10、IL-12水平。结果:与未成熟DC(imDC)组比较,LPS-DC组DC表面分子CD80[(31.50±29.04)%比(63.80±14.03)%]、CD86[(36.10±27.21)%比(62.60±12.37)%]表达明显升高,P均0.01;与LPS-DC组比较,20-DC组(即加入20nmol/L PrA的DC组)CD80[(63.80±14.03)%比(39.70±26.60)]、CD86[(62.60±12.37)%比((37.90±26.93)]表达显著降低,P均0.05。与LPS-DC组比较,5-DC组、20-DC组DC激活的T细胞增殖能力[(0.39±0.06)比(0.32±0.46)比(0.28±0.08)]、IL-12水平[(250.00±89.81)pg/ml比(176.80±49.89)pg/ml比(134.30±60.64)pg/ml]显著降低,Treg表达[(0.42±0.23)比(0.76±0.20)比(0.93±0.52)]、IL-10水平[(145.80±70.28)pg/ml比(274.00±131.93)pg/ml比(354.00±146.22)pg/ml]显著升高(5-DC组:P均0.05,20-DC组:P均0.01)。结论:原苏木素A能抑制LPS诱导的DC成熟,包括降低表面分子CD80和CD86表达、抑制激活异基因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诱导Treg增殖、并影响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顾宇峰  黄莉莉  孙伟  宗雪萍  谭晓慧  汤伟 《肝脏》2016,(10):873-876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替比夫定组和环磷酰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与环磷酰胺模型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0.2 mL/只)灌胃,替比夫定组小鼠给予替比夫定(86.5 mg/kg)灌胃,每日1次,共35 d。自第29天起,环磷酰胺模型组、替比夫定组小鼠给予环磷酰胺(30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后第2天,处死所有小鼠并取标本待检。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以GM-CSF(20 ng/mL)和IL-4(10 ng/mL)培养7 d以诱导树突状细胞(DC)。DC细胞表面分子MHC-Ⅱ、CD40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s与C57BL/6鼠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4 d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状况。小鼠血清中IL-4、IFN-γ浓度采用ELISA检测。结果替比夫定组小鼠DC细胞表面分子MHC-Ⅱ、CD4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环磷酰胺模型组(P_(MHC-Ⅱ)0.05,P_(CD40)0.01)。DCs与脾T淋巴细胞混合例为1∶10、1∶20,替比夫定组小鼠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均高于环磷酰胺模型组(P_(1∶10)0.01,P_(1∶20)0.05)。替比夫定组小鼠血清中IFN-γ的浓度高于环磷酰胺模型组(PIFN-γ0.05),但两组的血清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IL-40.05)。结论替比夫定对细胞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8.
CpG对HBV感染者B细胞及Th1型细胞因子的活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CpG-ODN 2216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B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相关分子CD80、CD86、MHC-Ⅰ和MHC-Ⅱ分子表达的影响,同时观察CpG对Th1型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取HBV感染者PBMC与CpG-ODN 2216共培养48 h,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B淋巴细胞表面CD80、CD86、MHC-Ⅰ和MHC-Ⅱ分子的表达,并与未加CpG组进行比较,同时检测培养液中Th1型细胞因子白介素-12(IL-12)和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 经CpG-ODN 2216活化刺激后,PBMC中B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相关分子CD80、CD86、MHC-Ⅰ及MHC-Ⅱ分子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CD80: 48.84%±21.29% vs 28.57%±18.7%;CD86: 50.12%±19.70% vs 13.15%±8.81%;MHC-Ⅰ:2108.88±289.04 vs 1679.22±388.22;MHC-Ⅱ:1602.77±362.61 vs 941.88±237.35;均P<0.05);并且培养液中IFN-γ及IL-12的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IFN-γ:61.38±38.81 ng/L vs 47.35±38.76 ng/L;IL-12:7.80±4.34 ng/L vs 5.56±3.56 ng/L;均P<0.05).结论:CpG-ODN 2216能够提高HBV感染者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提呈相关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同时提高PBMC分泌Th1型细胞因子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融合蛋白PTD-HBcAg诱导体外培养的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成熟及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近交系BALB/C小鼠髓源性DC加入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gM-CSF)、重组IL-4培养5 d,再加人TNF-a、HBcAg和PTD-HBcAg诱导DC成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免疫荧光在细胞中的分布及定位,流式细胞计数仪测定DC表面分子表达,ELISA法测定DC培养上清液中IL-12 p70的水平,CCK-8试剂盒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成功体外诱导培养小鼠髓源性DC,HBcAg主要定位于DC膜表面,而PTD-HBcAg能够穿透DC膜进入细胞质.PTD-HBcAg能明显上调DC表面分子CD80、CD86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I类分子表达;50 mg/L和100 mg/L PTD-HBcAg诱导DC分泌IL-12 p70水半分别为(142.50±18.31)ng/L和(124.30±15.12)ng/L,明显高于HBcAg诱导组的(42.31±4.21)ng/L(t=9.234和9.045,均P<0.05);PTD-HBcAg诱导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HBcAg组及阳性对照TNF-a组.结论 PTD-HBcAg具有穿透DC膜能力,并能促进DC分化、成熟,明显上调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增强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分泌IL-12 p70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组细粒棘球绦虫抗原mMDH(rEg.mMDH)诱导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产生的免疫应答。方法用rEg.mMDH体外致敏小鼠骨髓DC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HF组、rEg.mMDH组、LPS组、HF+LPS组和rEg.mMDH+LPS组。电镜观察各组DC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DC的吞噬功能及表面分子CD80、CD86、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I(MHCⅡ)及CD40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DC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及TNF-α的含量。结果优化条件筛选出rEg.mMDH作用DC的最佳浓度为1μg/ml,最佳时间为20 h。电镜观察rEg.mMDH和HF组DC具有突起的细胞数目少;DC表面分子CD80、MHCII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良好的吞噬能力。当加入LPS作用后,rEg.mMDH组DC表面的突起增多,含突起的DC数目从30%增加至52%,吞噬能力降低,MHCII、CD80、CD40表达量不同程度增高;ELISA检测rEg.mMDH组TNF-α、IL-6、IL-10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及LPS组(均P0.01),与LPS联合作用后IL-6、IL-10显著降低(P0.05),IL-12p70含量显著升高(P0.01);HF组与HF+LPS组各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g.mMDH促进DC的成熟能力较弱,但刺激后的DC具有良好的吞噬功能,通过释放高含量的IL-10、IL-6,可能激活Th2型免疫应答;联合LPS,诱导DC成熟的能力增强,高表达IL-12p70并降低IL-10、IL-6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成熟及免疫的影响来探讨AS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贴壁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含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 20ng/ml)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10ng/ml)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五天后收集imDC,用1、8、16umol/L的ADMA干预未成熟DC 24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吞噬能力及DC的凋亡,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成熟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用ELISA检测DC细胞因子的分泌。结果:生理浓度ADMA并不刺激DC成熟及分化;但病理浓度ADMA抑制DC成熟;抑制DC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诱导DC凋亡:抑制DC分泌IL-12细胞因子、TNF-α及IL-10细胞因子。结论:生理浓度ADMA并不刺激DC成熟及分化;但病理浓度AD-MA抑制DC成熟和免疫。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浓度胰岛素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分化、成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贴壁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含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100ng/ml)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IL-4,100ng/ml)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5天后收集细胞,重新铺板后继续在胰岛素浓度分别为0nmol/L、10nmol/L及100nmol/L的培养基中培养48小时,收集细胞和上清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40、CD80和CD83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IL-10、TNF-α的浓度;用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DC形态变化。结果:胰岛素浓度为10nmol/L、100nmol/L组的DC表面标成CD40、CD80和CD83阳性表达率较含胰岛素0nmol/L的对照组升高,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TNF-α的浓度也较对照组升高,而细胞因子IL-10的浓度则较对照组降低。结论:高浓度胰岛素促进了树突状细胞表型CD40、CD80和CD83的表达;促进了DC对细胞因子IL-12和TNF-α的分泌;对IL-10的分泌则起抑制作用。高浓度胰岛素通过促进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成熟,可能是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低温条件下小鼠树突状细胞(DC)功能改变及玉屏风散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5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室温25℃)、模型组(室温10℃)及玉屏风散小、中、大剂量组,给药第4天,将模型组及玉屏风散小、中、大剂量组置于低温容器内,连续低温处理3d,每天6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C表面分子MHC-Ⅱ、CCR7、CD86表达,RT-PCR法检测CD86、CCR7 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体温下降,MHC-Ⅱ、CCR7、CD86表达降低,CCR7、CD86 mRNA表达下降(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玉屏风散各组的MHC-Ⅱ、CCR7、CD86表达升高(P均<0.05).结论 低温可诱使DC下调MHC-Ⅱ、CD86及CCR7表达,玉屏风散可逆转上述分子表达,增强DC的信息传递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蚴抗原B (AgB)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将RAW264.7巨噬细胞培养24 h后,分为M1、 M2、 AgB、 AgB+M1、 AgB+M2和空白对照组(M0组),每组3孔。待所有巨噬细胞贴壁3 h后,AgB、 AgB+M1、 AgB+M2组均加入羊源细粒棘球蚴囊液提取的天然AgB (终浓度为1 000 ng/ml),刺激1 h后,M1组和AgB+M1组加入脂多糖(LPS,终浓度为100 ng/ml)和γ干扰素(IFN-γ,终浓度为20 ng/ml)刺激分化20 h;M2组和AgB+M2组加入白细胞介素4 (IL-4)、IL-13 (终浓度均为20 ng/ml)刺激分化20 h;空白对照组不更换培养液,同步培养20 h。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形态。提取各组巨噬细胞总RNA, RT-PCR检测刺激后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精氨酸酶1 (Arg-1)、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mRNA相对转录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巨噬细胞蛋白Arg-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相对表达量;ELISA检测刺激后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是否能作为抗原被树突状细胞(DC)直接递呈给淋巴细胞。方法以贴壁法从人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加入500IU/ml的rhGM-CSF和500IU/ml的rhIL-4,培养6d后加入LPS(20ng/ml)、LDL(10μg/ml)、ox-LDL(10μg/ml),作用48h,以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CD14、CD86和HLA-DR)的变化,与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以1∶5和1∶10的比例行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培养4d,以MTT法检测增殖反应。结果ox-LDL10μg/ml可促进DCCD86和HLA-DR的表达,有效激发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反应。结论ox-LDL可在体外作为抗原被DC递呈,ox-LDL和DC均可能参与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内脂素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C)系DC2.4细胞的活化作用,探讨内脂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DC2.4细胞分4组:正常对照组、脂多糖组(LPS,1 mg/L)、低剂量内脂素组(100 μg/L)、高剂量内脂素组(200 μg/L)。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DC2.4细胞表面MHC-II类分子、CD86和CD80的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的变化,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内脂素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内脂素组、高剂量内脂素组、脂多糖组细胞突触增多增粗,细胞体积增大,呈现成熟DC2.4细胞形态。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CD80和CD86分子表达水平增高,上清液的TNF-α、IL-12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刺激细胞∶效应细胞的比例为1∶10和1∶25时,低剂量内脂素组、高剂量内脂素组和LPS组刺激指数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内脂素可能通过激活T淋巴细胞,启动免疫炎症反应,参与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对单核巨噬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佛波酯(PMA)诱导形成THP-1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模型。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PMA浓度为50 ng/ml)、GRP78 10 ng/ml组(GRP78浓度10 ng/ml+PMA 50 ng/ml)、GRP78 20 ng/ml组(GRP78浓度20 ng/ml+PMA 50 ng/ml)、GRP78 40 ng/ml组(GRP78浓度40 ng/ml+PMA 50 ng/ml),培养72 h。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M1型特异表面标志物CD86、M2型特异表面标志物CD163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巨噬细胞M1型相关因子iNOS、M2型相关因子FIZZ-1、TGF-β、ARG-1及IL-10的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其他3组的CD163阳性巨噬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0.01);而各实验组CD86阳性巨噬细胞百分比没有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GRP78实验组中各组FIZZ-1、TGF-β的mRNA水平均有增加,其中GRP78 40 ng/ml组FIZZ-1、TGF-β的mRNA水平明显增高(P0.01);各组其他因子iNOS、IL-10和ARG-1的mRNA水平则没有明显变化。结论:GRP78可诱导THP-1单核巨噬细胞极化成M2型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细粒棘球绦虫蛋白10(antigen 10 of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Eg10)对小鼠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免疫机制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骨髓来源的小鼠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 dendritic cell, BMDC),用不同的抗原包囊囊液(hydatid fluid HF)、 Eg10、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单独或联合作用DC,共6组。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各组DC形态学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DC的吞噬能力、迁移能力的变化、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及DC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利用ELISA检测DC分泌各种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Eg10抑制DC向成熟状态发展,与囊液对照组相比,DC表面仅增多了褶皱,两者均可提高DC吞噬能力;刺激T细胞的增殖能力很弱,但是能够提高Treg细胞的含量;同时发现Eg10组DC表面分子MHCII 和CD86的表达量高于空白组,分泌高含量的IL-10, IL-6。通过给予LPS联合刺激DC形态趋于半成熟状态,细胞表面树突增加,表面分子MHCII、CD80、CD40的表达增高,CD86的表达量降低;IL-10和IL-6的含量也相应的下降。结论 Eg10诱导DC产生Th2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对单核巨噬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佛波酯(PMA)诱导形成THP-1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模型。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PMA浓度为50 ng/ml)、GRP78 10 ng/ml组(GRP78浓度10 ng/ml+PMA 50 ng/ml)、GRP78 20 ng/ml组(GRP78浓度20 ng/ml+PMA 50 ng/ml)、GRP78 40 ng/ml组(GRP78浓度40 ng/ml+PMA 50 ng/ml),培养72 h。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M1型特异表面标志物CD86、M2型特异表面标志物CD163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巨噬细胞M1型相关因子iNOS、M2型相关因子FIZZ-1、TGF-β、ARG-1及IL-10的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其他3组的CD163阳性巨噬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0.01);而各实验组CD86阳性巨噬细胞百分比没有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GRP78实验组中各组FIZZ-1、TGF-β的mRNA水平均有增加,其中GRP78 40 ng/ml组FIZZ-1、TGF-β的mRNA水平明显增高(P0.01);各组其他因子iNOS、IL-10和ARG-1的mRNA水平则没有明显变化。结论:GRP78可诱导THP-1单核巨噬细胞极化成M2型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携带泛素-HBcAg融合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包装成重组慢病毒并观察其体外诱导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成熟。方法 PCR扩增Ub-HBcAg融合基因,插入到慢病毒骨架质粒pWPXLd中,构建重组质粒pW-Ub-HBcAg。将构建的重组慢病毒质粒pW-Ub-HBcAg和包装质粒psPAX2、包膜质粒PMD2.G用脂质体共同转染293T细胞,获得携带Ub-HBcAg基因的重组慢病毒LV-Ub-HBcAg,并检测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髓源性DC,加入重组慢病毒,流式细胞仪测定DC表面分子表达,ELISA测定DC培养上清中IL-12分泌水平。结果强制泛素化HBcAg融合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经测序证实目的基因序列及插入方向均正确,W estern b lot能检测到目的蛋白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LV-Ub-HBcAg能上调DC表面分子的表达(CD86、CD80、MHC-Ⅱ类分子),并且能促进DC分泌IL-12(139.2±10.75)pg/mL,明显高于LV-HBcAg组分泌的量(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强制泛素化HBcAg融合基因的慢病毒,转染293T细胞后能够稳定表达目的基因,并且能诱导DC分化、成熟,上调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促进IL-12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