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MDS/AML)患者应用含地西他滨的化疗方案缓解后继续维持治疗的效果及高危AML在allo-HSCT后进行预防性输注地西他滨的疗效。方法:对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行allo-HSCT术后的10例MDS/AM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AML 4例,MDS 2例,MDS转化的AML(t-AML)4例。10例患者中移植后复发8例,高危AML移植后应用地西他滨预防2例。复发组患者应用地西他滨+化疗达完全缓解(CR)后,继续应用地西他滨维持治疗;预防组患者在移植后30至45 d、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前提下,给予预防性地西他滨输注。8例患者辅以G-CSF动员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地西他滨维持治疗及预防性输注的剂量为5 mg/m2×(7-10)d,每4-6周为1个疗程,共3-7个疗程。结果:随访至2018年11月30日,10例患者中7例无病存活,平均生存期为15.5±1.9个月,1年总生存(OS)率为64.0%。10例患者中发生急性GVHD及慢性GVHD者分别为6例和4例。结论:应用地西他滨+DLI治疗allo-HSCT后复发MDS/AML及高危AML患者在allo-HSCT后预防应用地西他滨,可延长无病生存期,降低复发率,为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含地西他滨(Dec)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MDS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MDS-AM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21年11月本中心收治的接受allo-HSCT治疗的93例MDS和MDS-AML患者的病例特征及疗效。所有患者均予以含Dec(25 mg/m2/d×3 d)的清髓预处理方案。结果:93例患者中男63例、女30例; MDS 77例,MDS-AML 16例。I/II级预处理相关毒性反应(RRT)发生率为39.8%,仅1例(1%)患者发生III级RRT。91例(97.8%)患者粒系植入成功,中位植入时间为14(9-27) d; 87例(93.5%)患者血小板植入成功,中位植入时间为18(9-290) d。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Ⅲ/Ⅳ度a GVHD发生率分别为44.2%和16.2%;慢性GVHD(c GVHD)、中重度c GVHD发生率分别为59.5%和37.1%。93例患者中54例(58%)发生移植后感染,其中肺部感染(32.3%)和血流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伴TP53基因异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8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接受allo-HSCT的42例伴TP53基因异常的MDS/AML患者,根据TP53异常情况分为TP53缺失组、TP53单基因突变组和TP53多打击组,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移植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全部42例患者中包括MDS、AML患者各21例,中位移植年龄为41.5(18~63)岁,中位随访时间为34.0(7.5~75.0)个月。移植后3年总生存(OS)率为66.3%(95%CI 53.4%~82.4%),3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为61.0%(95%CI 47.7%~78.0%)。TP53缺失组、TP53单基因突变组、TP53多打击组移植后3年OS率分别为82.5%(95%CI 63.1%~100.0%)、60.6%(95%CI 43.5%~84.4%)、57.1%(95%CI 30.1%~100.0%)(χ^(2)=3.100,P=0.200),EFS率分别为80.8%(95%CI 60.0%~100.0%)、55.0%(95%CI 37.8%~80.3%)、50.0%(95%CI 25.0%~100.0%)(χ^(2)=0.900,P=0.600)。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复杂核型、共突变、移植前原始细胞阳性、移植后原始细胞阳性为OS、EFS的共同预后不良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原始细胞阳性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7,HR=33.40,95%CI 1.24~901.17)。结论allo-HSCT可改善伴TP53基因异常MDS/AML患者的不良预后,但伴有复杂核型的TP53异常患者预后较差。移植前末次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原始细胞对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治疗AML1-ETO+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植入、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生存等临床结果。方法:2010年7月-2018年4月,单中心进行单份UCBT治疗高危难治性AML1-ETO+AML患者45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应用环孢素A(CSA)联合吗替麦考酚酯(MMF)预防GVHD。结果:输注脐血总有核细胞(TNC)中位值为5.21(1.96-12.68)×10~7/kg受者体重,CD34+细胞数为5.61(0.56-15.4)×10~5/kg受者体重。42 d中性粒细胞及120 d血小板植入率分别为95.6%及86.7%,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 0.5×10~9/L和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6(12-18)d和37(17-140) d。移植后100 dⅠ-Ⅳ度急性GVHD(aGVHD)的累积发生率为48.9%(95%CI 33.5%-62.6%),Ⅱ-Ⅳ度aGVHD 12例(33.3%)(95%CI 20%-47.2%),Ⅲ-Ⅳ度aGVHD 8例(20%)(95%CI9.8%-32.8%)。40例患者中5例于移植后100 d出现慢性GVHD(c GVHD),其中4例为局限性,1例为广泛性。3例复发,2年累积复发率为9.5%(95%CI 2.4%-22.8%)。中位随访时间23.5 (0.9-89.67)个月,死亡10例,2年无病生存率(DFS)及总生存率(OS)分别72.7%和75.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Ⅲ-Ⅳ度急性GVHD影响总生存。结论:UCBT是高危难治性AML1-ETO+AML的一种有效解救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减低强度预处理(RIC)、更换供者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二次移植)治疗移植后复发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于北京高博博仁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接受RIC、更换供者二次移植的44例移植后复发恶性血液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①全部44例患者中男21例,女23例,中位年龄25(7~55)岁;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23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1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例;首次allo-HSCT供者类型包括无关供者12例、单倍体供者32例,所有患者在二次移植时均更换了供者;两次allo-HSCT间隔的中位时间为19.5(6~77)个月;二次移植前33例(75.0%)患者原发病为完全缓解,11例(25.0%)为未缓解;预处理方案包括全身放射治疗/氟达拉滨(38例)、白消安/氟达拉滨(4例)、全骨髓照射/氟达拉滨(1例)、白消安/克拉屈滨(1例);采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短程甲氨蝶呤及抗胸腺细胞球蛋白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②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Ⅱ~Ⅳ度、Ⅲ~Ⅳ度急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20.5%、9.1%,局限型、广泛型慢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20.5%、22.7%,巨细胞病毒、EB病毒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9.5%、6.8%,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为15.9%(均为Ⅰ~Ⅱ度)。③中位随访14(2~39)个月,移植后1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72.5%(95%CI 54.5%~84.3%)、80.6%(95%CI 63.4%~90.3%),累积复发率为25.1%(95%CI 13.7%~43.2%)。8例患者死亡,7例死于复发,1例死于感染,非复发死亡率为2.3%。④二次移植前完全缓解组、未缓解组移植后1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6.8%、48.1%(P=0.026),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9.9%、51.9%(P=0.072)。⑤单因素分析显示二次移植前原发病是否完全缓解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采用RIC方案、更换供者及移植后维持治疗等策略的二次移植治疗allo-HSCT后复发的恶性血液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疗效。影响二次移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是二次移植前的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HLA配型不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亲缘单倍体相合骨髓输注,探讨降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的方法及其临床的意义。方法:亲缘半相合及非亲缘HLA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亲缘单倍体相合骨髓输注共30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8例(其中1例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7例(其中合并BCR/ABL融合基因阳性者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 2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3例。第一供者来源亲缘单倍体相合移植20例,非血缘不全相合移植10例。预处理方案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马利兰、阿糖胞苷、司莫司汀、环磷酰胺/氟达拉滨)+抗人胸腺T细胞免疫球蛋白。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采用短程甲氨蝶呤+环孢素A或吗替麦考酚酯的方案。结果:30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及血小板≥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4(8-26)d及11.5(10-24)d,植入证据检测为100%第一供者造血,100 d内Ⅰ-Ⅱa GVHD的累计发生率是22.3%(95%CI 9.9%-34.7%),Ⅱ-Ⅳ和Ⅲ-Ⅳa 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2.7%(95%CI,10%-35.4%)和12.7%(95%CI 6.9%-15.5%)。11例1-2个位点不合移植患者中有4例发生Ⅱ-Ⅳ度a GVHD(13.3%),19例3-5个位点不合移植患者中有5例发生Ⅱ-Ⅳa GVHD(16.7%)。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组和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组复发率、2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Ⅰ-Ⅱ和Ⅲ-Ⅳc GVHD累积发生率为13.3%(95%CI,1.4%-26.8%)和3.3%(95%CI,0%-12.2%),其中1例(3.3%)为广泛慢性GVHD。2年预计总生存率(OS)及2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68.2%(95%CI 51.0%-85.4%)和81.1%(95%CI 66.0%-96.2%)。结论:两种HLA不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a GVHD发生率低,在缺乏HLA相合供者时,联合亲缘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伴TP53基因异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8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接受allo-HSCT的42例伴TP53基因异常的MDS/AML患者, 根据TP53异常情况分为TP53缺失组、TP53单基因突变组和TP53多打击组, 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移植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全部42例患者中包括MDS、AML患者各21例, 中位移植年龄为41.5(18~63)岁, 中位随访时间为34.0(7.5~75.0)个月。移植后3年总生存(OS)率为66.3%(95%CI 53.4%~82.4%), 3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为61.0%(95%CI 47.7%~78.0%)。TP53缺失组、TP53单基因突变组、TP53多打击组移植后3年OS率分别为82.5%(95%CI 63.1%~100.0%)、60.6%(95%CI 43.5%~84.4%)、57.1%(95%CI 30.1%~100.0%)(χ2=3.100, P=0.2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细胞因子IL-2、IL-6、TNF-α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17例SAA接受allo-HSCT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总体生存率(OS)、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细胞因子水平与OS及主要移植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纳入的SAA患者包含同胞HLA全相合allo-HSCT 78例(66.7%),非亲缘供者allo-HSCT 12例(10.2%),单倍体相合供者alloHSCT 27例(23.1%)。所有患者5年OS率为76.0%(95%CI:64.4%-87.5%)。a GVHD累积发生率为49.6%(95%CI:40.4%-58.8%);c GVHD累积发生率为31.6%(95%CI:23.1%-40.2%)。接受同胞HLA全相合allo-HSCT的患者,其5年OS率明显优于替代供者(82.3%±6.6%vs 61.3%±11.7%)(P0.05)。HLA匹配程度、供者年龄、移植后巨细胞病毒/EB病毒(CMV/EBV)血症是影响a GVHD发生的重要因素。移植前血清IL-6增高的患者,移植后血小板植入较快(14.6±1.8 vs 18.3±2.6 d)(P=0.05);血清TNF-α增高的患者,移植后CMV/EBV血症发生率较低(37.8%±11.1%vs 58.8%±16.8%)(P=0.029)。结论:HLA匹配同胞供者allo-HSCT是SAA患者有效治疗手段;供者选择仍然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移植前血清IL-6和TNF-α水平增高可能预示allo-HSCT后患者血小板植入加快,CM V/EBV血症发生率减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多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纳入2014年1月至2022年11月因继发AML在浙江省造血干细胞移植协作组4个中心接受allo-HSCT的18岁以上的成人患者, 并进行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95例患者, 其中66例(69.5%)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AML(MDS-AML), 4例(4.2%)为MDS/骨髓增殖性肿瘤(MPN)转化AML(MDS/MPN-AML), 25例(26.3%)为治疗相关AML(tAML)。所有患者的3年累积复发率(CIR)、无白血病生存(L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18.6%(95%CI 10.2%~27.0%)、70.6%(95%CI 60.8%~80.4%)和73.3%(95%CI 63.9%~82.7%)。M-AML(包括MDS-AML、MDS/MPN-AML)组和tAML组的3年CIR分别为20.0%和16.4%(P=0.430);3年LFS率分别为68.3%和75.4%(P=0.176);3年OS率分别为69.7%和7...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HRA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干细胞移植中心接受allo-HSCT的HRA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间至2022年10月30日。结果①共纳入接受allo-HSCT的HRAA患者28例, 男18例(64.3%), 女10例(35.7%), 中位年龄25.5(9~44)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17例, 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SAA)10例, 输血依赖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TD-NSAA)1例。28例患者中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15例, 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MSD-HSCT)13例。②移植后100 d Ⅱ~Ⅳ度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为25.0%(95%CI 12.8%~45.4%), 2年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为4.2%(95%CI 0.6%~25.4%)。③移植后2年总生存(OS)率为81.4%(95%CI 10.5%~20.6%), 无失败生存(FFS)率为81.4%(95%CI 10.5%~20.6%), 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热带地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013年4月至2018年11月期间行allo-HSCT的12例患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7例。3例接受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8例接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接受非血缘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9例接受改良的BU/CY+ATG预处理方案,3例接受BU/CY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均采用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短程甲氨蝶呤方案。通过观察移植后患者的造血重建、GVHD、感染、复发及生存情况,分析热带地区allo-HSC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粒系重建和巨核系重建,粒系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1.5(6-14) d,巨核系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2.5(10-22) d。移植后100 d内,8例患者发生急性GVHD,其中Ⅱ-Ⅳ度急性GVHD 6例,Ⅲ-Ⅳ度急性GVHD 2例。11例患者移植后存活超过100 d,1例发生慢性GVHD,为轻度局限型。7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6例发生巨细胞病毒血症,6例发生EB病毒血症,5例发生出血性膀胱炎。2例患者复发并最终死亡,其余10例病人截止到随访日期均无病存活,中位随访时间为4(1-68)个月,83.3%(10/12)无病存活,16.7%(2/12)复发。结论:allo-HSCT是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方法,白血病患者应在取得缓解状态后尽早进行HSCT,热带地区的移植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加强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移植前微小残留病(Pre-MRD)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是否较全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MSDT)具有生存优势,以及该作用是否受Pre-MRD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998例移植前处于完全缓解(CR)的B-AL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haplo-HSCT组788例、MSDT组210例,移植前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检测MRD水平。结果①全部998例B-ALL患者中,997例获得持续的完全供者嵌合状态,移植后100 d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植入率分别为99.9%(997/998)、95.3%(951/998),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为26.6%(95%CI 23.8%~29.4%),3年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为49.1%(95%CI 45.7%~52.4%),移植后3年白血病累积复发率(CIR)为17.3%(95%CI 15.0%~19.7%),非复发死亡率(NRM)为13.8%(95%CI 11.6%~16.0%),移植后3年无白血病生存(LFS)率、总生存(OS)率分别为69.1%(95%CI 66.1%~72.1%)、73.0%(95%CI 70.2%~75.8%)。②Pre-MRD阳性组(282例)患者移植后3年CIR高于Pre-MRD阴性组(716例)[31.6%(95%CI 25.8%~37.5%)对14.3%(95%CI 11.4%~17.2%),P<0.001]。③在Pre-MRD阳性组中,haplo-HSCT患者(219例)移植后3年CIR低于MSDT患者(63例)[27.2%(95%CI 21.0%~33.4%)对47.0%(95%CI 33.8%~60.2%),P=0.002]。④全部998例患者按照Pre-MRD结果分为阴性组(716例)、<0.01%组(46例)、0.01%~<0.1%组(117组)、0.1%~<1%组(87例)、≥1%组(32例);5组患者中,<0.01%组haplo-HSCT患者(40例)移植后3年CIR低于MSDT患者(6例)[10.0%(95%CI 0.4%~19.6%)对32.3%(95%CI 0%~69.9%),P=0.017],0.01%~<0.1%组haplo-HSCT患者(81例)移植后3年CIR也低于MSDT患者(36例)[20.4%(95%CI 10.4%~30.4%)对47.0%(95%CI 29.2%~64.8%),P=0.004];其他三组中,haplo-HSCT和MSDT患者移植后3年C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在Pre-MRD<0.1%组(163例)中,haplo-HSCT患者(121例)移植后3年CIR低于MSDT患者(42例)[16.0%(95%CI 9.4%~22.7%)对40.5%(95%CI 25.2%~55.8%),P<0.001],3年LFS率、OS率均高于MSDT组[78.2%(95%CI 70.6%~85.8%)对47.6%(95%CI 32.2%~63.0%),P<0.001;80.5%(95%CI 73.1%~87.9%)对54.6%(95%CI 39.2%~70.0%),P<0.001],两组3年NR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95%CI 1.6%~10.0%)对11.9%(95%CI 2.0%~21.8%),P=0.188]。多因素分析显示,haplo-HSCT是Pre-MRD<0.1%组移植后低CIR(HR=0.248,95%CI 0.131~0.472,P<0.001)、高LFS率(HR=0.275,95%CI 0.157~0.483,P<0.001)和高OS率(HR=0.286,95%CI 0.159~0.513,P<0.001)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haplo-HSCT治疗Pre-MRD<0.1%的B-ALL患者较MSDT具有生存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年轻(≤50岁)高危多发性骨髓瘤(HRMM)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接受allo-HSCT的14例具有高危细胞遗传学改变或高危疾病生物学因素的年轻(≤50岁)HRMM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中, 男7例, 女7例, 移植时中位年龄为39.5(31~50)岁。患者移植前中位治疗线数为2(1~6)线, 移植前6例患者未达完全缓解(CR), 5例患者微小残留病(MRD)阳性。14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 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中位植入时间分别为11(10~14)d、13(9~103)d。5例患者发生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2例患者发生中重度慢性GVHD。移植后3个月疗效评估, 所有患者均为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CR)。移植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8.9(4.1~72.5)个月, 移植后2年移植相关死亡率为7.1%(95%CI 0%~21.1%), 总生存率为92.9%(95%CI 80.3%~100.0%);移植后1、2年无进展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地西他滨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接受allo-HSCT的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随机抽取25例接受地西他滨桥接allo-HSCT的MDS患者为桥接组,以同期33例未接受地西他滨行allo-HSCT的MDS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患者疗效、总生存(OS)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情况.结果 桥接组患者移植前骨髓完全缓解率为64.0%(25例中16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1%(33例中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移植相关死亡率低于对照组(4.0%对18.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桥接组移植相关死亡率及2年OS率分别为12.0%及83.0%,与对照组的30.3%及59.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桥接组14例患者发生急性GVHD(aGVHD),其中Ⅰ度7例、Ⅱ度3例、Ⅲ度4例;对照组16例患者发生aGVHD,其中Ⅰ度7例、Ⅱ度8例、Ⅲ度1例.结论 地西他滨桥接allo-HSCT治疗MDS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减低强度预处理(RIC)方案单份非血缘脐带血移植(sUCB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科接受sUCBT的63例SAA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移植预处理均采用RIC方案:全身放射治疗(TBI)/全骨髓照射(TMI)4 Gy+氟达拉滨(Flu)(总量200 mg/m2, 分5 d给药)+环磷酰胺(Cy)(总量120 mg/kg, 分2 d给药), 其中11例患者在上述预处理方案基础上加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rATG)2 mg/kg(rATG组)。以环孢素A(CsA)联合霉酚酸酯(MMF)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rATG组与非rATG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移植物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ATG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 非rATG组5例患者发生原发性植入失败。两组移植后42 d中性粒细胞累积植入率及60 d血小板累积植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TG组Ⅱ~Ⅳ度急性GVHD发生率低于非rATG组[10.0%(95%CI 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H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allo-HSCT的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HC的发生率、发生中位时间及治疗转归。利用多因素分析观察患者性别、年龄、诊断、移植前疾病状态、移植类型、预处理方案中是否含有ATG、预处理方案中是否含有CTX、干细胞来源、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血小板植入时间、CMV感染、EBV感染、BKV感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是否为发生HC的高危因素。结果:153例allo-HSCT患者中,25例发生HC,发生率为16.34%,发生的中位时间为31 d,治疗后全部好转,无1例遗留膀胱刺激症状及膀胱挛缩。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移植类型、预处理中含ATG、CMV血症以及a GVHD 4项因素(R值分别为1.036、3.234、3.298、2.817)是H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C患者尿BKV检测均为阳性,主要发生在移植后13-56 d。HLA配型半相合、含ATG的预处理方案、CMV血症及a GVHD是allo-HSCT后发生HC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两种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rATG)预处理给药方案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MSD-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液科接受含rATG 5 mg/kg预处理MSD-HSCT的32例患者, 按照rATG给药方案分为4天给药组(4d-rATG组, 16例)和2天给药组(2d-rATG组, 16例), 4d-rATG组移植前5~2 d给药, 2d-rATG组移植前5、4 d给药。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比较两组移植结局、移植前4 d至移植后28 d患者血清活性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浓度及移植后30、60、90 d淋巴细胞亚群重建情况。结果①4d-rATG组、2d-rATG组移植后100 d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5.0%(95%CI 7.8%~47.2%)、18.8%(95%CI 4.6%~40.2%)(P=0.605), 1年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5.9%(95%CI 8.0%~48.6%)、21.8%(95%CI 5.2%~45.7%)(P=0.896), 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含氟达拉滨的预处理方案对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单倍型HSCT,其中标危4例,高危16例,复发未缓解15例,所有患者改良预处理用氟达拉滨取代静脉环磷酰胺,氟达拉滨用量为40 mg·m-2·d-1,连用5 d,供者接受rhG-CSF后采集造血干细胞,1例外周血HSCT,1例骨髓移植,33例骨髓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移植后观察预处理方案相关不良反应、植入、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和无病生存状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植入成功,34例患者第1次取得持久植入;1例患者排斥母亲植入物后再进行父亲供髓移植后取得持久植入.所有患者均能较好耐受该预处理方案,无一例因预处理相关不良反应而早期死亡,无肝静脉闭塞病发生.Ⅲ~Ⅳ度急性GVHD 4例,Ⅲ度以上急性GVHD累计发生率为12.1%,慢性GVHD累汁发生率为31.7%.随访时间为8~25个月,死亡6例,复发死亡3例,而非疾病复发死亡3例,其中急性GVHD死亡例,真菌感染死亡1例,其余29例患者仍无病存活,Kaplan-Meier分析无病生存率达79.7%.结论 单倍型移植预处理用氟达拉滨取代静脉环磷酰胺安全可行,降低了方案相关不良反应,且未增加复发和感染率,有利于减少严重急性GVHD、提高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供患者性别组合对基于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单纯外周血干细胞(PBSC)来源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20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接受清髓性haplo-HSCT的64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63例(56.0%),女285例(44.0%),中位年龄32(14~62)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42例(37.3%),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93例(45.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56例(8.7%),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7例(4.2%),其他恶性血液病30例(4.6%)。结果①所有患者移植后3年总生存(OS)率为(73.10±1.90)%,无病生存(DFS)率为(70.80±1.90)%,Ⅱ~Ⅳ度、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3.96±1.87)%、(13.08±1.33)%,3年中/重度慢性GVHD、重度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5.10±2.14)%、(10.66±1.38)%,累积复发率(CIR)为(19.43±1.67)%,非复发死亡率(NRM)为(9.80±1.24)%。②供患者性别相合、性别不合组haplo-HSCT后28 d累积中性粒细胞植入率、血小板植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0,P=0.842),Ⅱ~Ⅳ度、Ⅲ/Ⅳ度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及移植后3年OS率、DFS率、CIR、NRM率、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男供女、女供女、男供男、女供男组haplo-HSCT后28 d累积中性粒细胞植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Ⅱ~Ⅳ度、Ⅲ/Ⅳ度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及移植后3年OS率、DFS率、CIR、NRM、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供男组移植后28 d累积血小板植入率[(91.45±2.63)%]低于男供女组[(94.77±1.75)%,P=0.004]、女供女组[(95.54±2.05)%,P=0.005],与男供男组[(95.08±1.41)%,P=0.2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在≤35岁患者中,姐妹供者组、兄弟供者组移植后3年重度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6.71±5.90)%、(10.33±4.43)%(P=0.054);在>35岁患者中,女儿供者组、儿子供者组移植后3年中重度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40.07±6.65)%、(27.41±4.54)%(P=0.084)。⑤女供男组移植后28 d累积血小板植入率低于其他组[(91.45±2.63)%对(95.08±0.95)%,P=0.037]。⑥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10 mg/kg预防GVHD方案女供男组的28 d累积血小板植入率低于其他组[(89.29±4.29)%对(94.49±1.45)%,P=0.037],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6 mg/kg预防GVHD方案女供男组与其他组移植后28 d累积血小板植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44±3.38)%对(95.62±1.26)%,P=0.404]。结论在基于ATG和PBSC来源的haplo-HSCT模式下,供患者性别组合对恶性血液病患者haplo-HSCT后主要临床结局没有影响。女供男模式与血小板植入延迟和较低的移植后28 d累积血小板植入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观察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评价其安全性.21例SAA患者(13例SAA-Ⅰ,8例SAA-Ⅱ)接受单倍体相全合allo-HSCT,供者为患者相关亲属(父母供子女12例,同胞供者9例).预处理方案包括环磷酰胺、氟达拉滨及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移植后给予短程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及环孢素A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植入成功后定期监测供体细胞嵌合率,观察感染、GVHD等合并症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患者的长期生存率.结果表明:中位随访16(3-46)个月,21例患者中15例生存,生存率为71.4%;1例患者因植入失败而在移植后43 d死于真菌败血症,2例患者分别于移植后6d及10 d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患者于移植后3个月出现排斥,后接受了第二次移植(同一供者),于移植后17d死于肺部感染,2例患者分别于移植后35 d及52天死于Ⅳ度肠道GVHD,GVHD的累积发生率为66.7%(14/21),其中Ⅲ度以上5例.结论:单倍体相合allo-HSCT治疗SAA的效果明显,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