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对手术影响人体钠平衡机理的不同理解,术中应用含钠液体的处理尚有争议。Shires等曾报道手术期间不给盐和水的病人显性细胞外液量(ECV)减少。然而,有人提出非议,并由于测定方法问题致结果相互矛盾。本研究旨在再次验证从前对术后病人显性ECV改变的测定和估计术中含钠液体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2.
3.
在休克状态灌流减少会损伤细胞,但在缺血组织中重新建立血流能引起广泛的炎症反应和延长损伤周期。再灌注引起的细胞损伤会导致细胞死亡和继发的器官衰竭,这是公认的对严重出血性休克进行复苏的最不良后果。近来研究提示细胞凋亡是创伤出血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已有研究证实用乳酸林格液(LR)复苏猪能影响细胞反应。但是,用不同复苏液体恢复血流灌注形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体外不同容量比的乳酸林格液和CPD法保存的浓缩红细胞间的相容性,选用了12单位新鲜CPD抗凝的浓缩红细胞,每单位取4个样品分别用乳酸林格液和生理盐水稀释至10:1、5:1、3:1、2:1、1:1、1:2、1:3、1:5、1:10和1:20(红细胞/晶体液),然后装入硅化玻璃管在室温和37℃保存,在1、2、5、10、15、20、30、45分钟和1、2小时用肉眼和显微镜观察、检查有无血凝块形成。  相似文献   

5.
冠脉搭桥术后的早期往往需要积极地扩容才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但究竟是输晶体液还是输胶体液尚有争论。作者选用染料和温度稀释法测定肺脏血管外水量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 EVLWI),胸内血液容量指数(intra 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 ITBVI)和血液总容量指数(total blood volume index TBVI),用以比较冠脉搭桥术后病人输注林格氏液或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腰大池恒压灌注林格氏液加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选用纯种比格犬10条做成脑室内出血的模型,模型建立后4h开始治疗,实验组5条,以2.96kPa(1kPa=7.5mm Hg)的压力经腰大池灌注林格氏液,同时行侧脑室外引流;对照组5条,用侧脑室外引流的方法。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严格监测颅内压(ICP)及生命体征,记录引流量及灌注量,经12h的治疗后处死动物并收集脑室内全部残余积血,比较两组标本含铁血红蛋白的吸光度值。结果 两组动物从模型建立后至处死前生命体征平稳颅内压波动不太。经12h的治疗,实验组的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脑内残余积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以2.96kPa的压力恒压灌注林格氏液于腰大池内,同时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的方法安全可行,能更快地消除脑室内积血。  相似文献   

7.
在人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中 ,供肝的切取、灌注和保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UW液是目前较佳的供肝保存液 ,已经实践证实和得到公认 ,可有效保存供肝 2 4小时以上 ,但其价格昂贵 ,使用受到许多限制。 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6月 ,我们联合应用UW液和乳酸林格氏液对 6例供肝进行低温重力灌注 ,然后应用UW液冷保存 ,保存最长时间为 12小时 ,术后肝脏功能恢复顺利 ,现报告如下。灌注前UW液及乳酸林格氏液冷却保存 ,温度保持在0℃~ 4℃ ;使用前UW液根据要求配给青霉素、地塞米松和胰岛素。 6例中UW液用量最多 1例为 6 0 0 0ml,…  相似文献   

8.
林格氏液洗涤回收自体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应用林格氏液 (A组 )、生理盐水 (B组 )分别洗涤术中回收自体血各 3 0例 ,观察两组洗涤血细胞中RBC、HGB、HCT、Na、CI、K成份。方法 :把术中回收自体血 60例分A、B两组 ,A组 3 0例 ,用林格氏液洗涤 ,B组 3 0例 (对照组 )用生理盐水洗涤 ,设离心分离泵转速 5 60 0转 分 ,机洗血细胞泵速 40 0转 分 ,洗涤一个单位原血细胞 (2 5 0ml)用 15 0 0ml林格氏液或生理盐水。结果 :用生理盐水洗涤血细胞存在高Na+ 、高Cl- 、低K+ ,用林格氏液则使上述情况得到改善。结论 :林格氏液洗涤术中回收血细胞在PH值 ,渗透压各种离子浓度等更符合生理情况。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革兰氏阴性菌菌血症引起低血压患者死亡率高达50%。该菌的内毒素可能导致脓毒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临床经验证实,立即注入足量林格氏乳酸盐(RL)液能挽救败血症患者。但是否内毒素能使皮肤微脉管蛋白渗透性增加,尚未澄清。作者针对这一问题,对内毒素休克复苏后狗皮肤微脉管的渗透性变化加以研究。实验用15~30kg杂种雄狗。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经右颈动脉与颈静脉处插管作动脉与静脉压测定,供输注液体与抽取血标本用,并剖腹作双侧肾蒂结扎以预防输液后利尿。腘部淋巴结的远端淋巴管分离后结扎,在最大的淋巴管内插入导管。后爪的淋巴管亦插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醋酸钠林格氏液(AR)、乳酸林格氏液(LR)和生理盐水(NS)对失血性休克犬碱剩余(BE)、乳酸(LAC)水平及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犬15条随机分为3组:AR组、LR组和NS组,用放血法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于放血前、复苏前和复苏后5、30、60 min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动脉血气和血乳酸值.结果 平均动脉压(MAP)恢复至休克前的水平,AR组[(41.10±2.18) ml/kg、(28.15±0.29) min]较LR组[(54.17±2.97) ml/kg、(43.26±0.87) min]、NS组[(59.61±2.88) ml/kg、(48.19±1.23) min]所需输液量更少、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30 min后,MAP AR组[(99.25±12.13) mmHg(1mmHg=0.133 kPa)]较LR组[(84.25±11.87)mm Hg]、NS组[(81.25±13.26) mm Hg]明显升高,且AR组较其他组血液pH值、BE及LAC水平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醋酸钠林格液比乳酸林格氏液和生理盐水更适合失血性休克犬的早期紧急液体复苏治疗.  相似文献   

11.
用170例硬膜外阻滞下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健康产妇,观察静脉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林乳液)对产妇动脉血和新生儿脐带血的血气、血糖、红细胞比积、血浆电解质、血浆渗透压及阴离子间隙等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所有产妇随机分为输液组(138例)及对照组(32例),输液组于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期间经母体静脉输入林乳液1000ml。结果表明,在胎儿娩出时输液组产妇及新生儿上述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两组产妇此时的血液生化指标与麻醉前相比也无显著变化。提示:林乳液可应用于健康产妇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术,对母婴的生化代谢状态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上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前禁食及术中输入林格氏液对血糖的影响刘菊英1骆明恩1傅南安2林文前1术中输液是麻醉管理的重要方面,为避免加剧因手术刺激引起的高血糖,近年来多主张输注无糖液。上消化道肿瘤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进食困难及消耗,为探讨术中单纯输注林格氏液能否...  相似文献   

13.
乳酸钠林格氏(Lactate Ringer's)液(以下简写为“LR 液”)的电解质浓度与血浆相似,故广泛应用于细胞外液的补充。手术出血量较大时应输入血液,为了迅速补充丧失的功能性细胞外液和血液,在一定条件下常需血液与“LR”液同路输入。这就面临着两者混合比例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确定复苏急救期使用高渗乳酸钠与乳酸林格液时液体容量和钠负荷方面的差别。 51例烧伤患者(男42例,女9例)平均烧伤面积36.7%BSA(20~74%),伤后12小时内入院,随机分别给予高渗乳酸钠液(HSL,Na250 mEq/L,514 mOsm)或乳酸林格液(LR,Na 130 mEq/L,268 mOsm)。烧伤面积达20~29%BSA组19例,5例给予HSL,14例给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应用低温林格液诱导亚低温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39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后立即快速静脉输注4℃林格液(20mL/kg,30~50mL/min)诱导降温,使患者核心体温降到目标温度(32~34℃);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体外降温法(如头部冰帽,颈部、腹股沟冰敷)诱导降温;两组均用亚低温治疗仪维持24h后开始缓慢复温。记录两组从开始降温到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3个月后的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未发生快速输液引起的肺水肿;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3个月后大脑功能级别评分良好的例数多于对照组。结论快速静脉输注低温林格液诱导亚低温治疗安全、有效;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预防肺水肿,降温过程中防治寒颤、缓慢复温是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犬内毒素性休克时琥珀明胶和乳酸钠林格氏液的容量动力学。方法健康杂种犬2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4组(n=10),乳酸钠林格氏液组(CL组)经30min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30ml/kg;琥珀明胶组(CG组)经30min静脉输注琥珀明胶10ml/kg;内毒素+乳酸钠林格氏液组(LL组)静脉注射内毒素250μg/kg,再经30min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30ml/kg;内毒素+琥珀明胶组(LG组)静脉注射内毒素250μg/kg,再经30min静脉输注琥珀明胶10ml/kg。补液期间每隔5分钟测定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记录血液动力学指标和总尿量。应用物质守恒定律和容量动力学理论,计算血浆容量增加、外周容量增加、容量扩张效率、目标容积(V)和清除率(Kr)。结果与CL组比较,CG组V和Kr降低,LL组V升高(P〈0.05);与CG组比较,LG组V和Kr升高(P〈0.05);与LL组比较,LG组V和K降低(P〈0.05)。与CG组和LG组比较,CL组和LL组血浆容量增加和容量扩张效率降低,外周容量增加升高(P〈0.05);与CL组和CG组比较,LL组和LG组血浆容量增加和容量扩张效率降低,外周容量增加升高(P〈0.05)。结论犬内毒素性休克时,乳酸钠林格氏液的扩容效率较琥珀明胶降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下老年患者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容量动力学的差异.方法 择期行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30例,年龄65~79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15):单纯全麻组(GA组)和硬膜外复合全麻组(GE组).GE组经T8.9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4 ml使阻滞平面达T4,然后硬膜外给予0.25%布比卡因8~10 ml.2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 mg、芬太尼3μg/kg、异丙酚1.5 mg,kg和琥珀胆碱1.5 mg/kg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麻醉诱导后2组经30min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30 ml/kg,随后以0.1 ml·kg-1·min-1的速率继续输注60 min.连续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脏指数、每搏量指数、胸内血容量指数及血管外肺水容量指数;桡动脉采血测定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尿量;应用容量动力学理论和物质守恒定律,计算中央容量稀释率、血浆容量增加、容量扩张效率、外周容量增加和清除率(K).尿量与Kr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GA组和GE组乳酸钠林格氏液分布均符合容量动力学二室模型.与GA组比较,GE组中央容量稀释率、血浆容量增加和容量扩张效率升高,尿量和Kr减少(P<0.05),外周容量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组尿量与Kr呈正相关(r=0.551,P<0.05);GE组尿量与K呈正相关(r=0.531,P<0.05).结论 与单纯全麻比较,老年患者硬膜外复合全麻下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的容量扩张效率增强.  相似文献   

18.
瑞典Uppsala大学医院急症室三年期间收治31例车祸引起的骨盆及长骨骨折,年龄18~60岁。本文前瞻性研究比较右旋糖酐70与林格氏醋酸盐液对创伤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复苏的效果。评价用这两种液体治疗方案时创伤诱发ARDS的发生率,以及对骨科决定性整复术前7~8天期间心脏指数的效应。病人分为两组:组Ⅰ 14例用右旋糖酐70、林格氏醋酸盐液和全血;组Ⅱ17例用林格氏醋酸盐液其量较组Ⅰ多3~4倍,需要时也给全血。两组的年龄、性别相仿,骨折指数均在12以上,创伤程度、血细胞压积均无显著差异,收缩期血压均低于70mmHg。在急症室  相似文献   

19.
取175只大鼠作实验,行小肠外置,并阻断上肠系膜血管75分钟诱发休克。然后注入白蛋白(ALB)10ml/kg和林格液(RL)44 ml/kg,可使血容量上升至休克前水平的80~90%,给与ALB(20 ml/kg),可使血容量上升至高于休克前水平。而未治疗休克组则出现血浓缩(Hct=58%),其血容量相当于休克前56%,而且动物于24 h内全部死亡。RL44ml/100g不能使血容量上升至休克前水平,24h存活率为32%。约占RL1/5的ALB剂量(10 ml/100g)时,24h存活率为46%,而当ALB剂量加大至20ml/100g时,血容量上升至休克前水平的115%,24h存活率为76%,高于小剂  相似文献   

20.
含乳酸晶体液对肝移植术中病人动脉血乳酸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晶体液输入对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中病人动脉血乳酸和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 全麻下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病人90例,男78例,女12例,年龄16-67岁,体重45~87kg,随机分为3组,术中分别静脉输入乳酸林格氏液(LR组)、生理盐水(NS组)和醋酸林格氏液(PA组)。术中胶体液和血液制品的输入根据血压(BP)、中心静脉压(CVP)和血红蛋白等进行调节。于麻醉前、门静脉阻断时、无肝期30min、门静脉开放前即刻和下腔静脉开放后5min、30min、手术结束时采动脉血测pH、剩余碱(BE)和乳酸(LA)。结果 三组晶体、胶体液和血液制品输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相比,三组pH于无肝期前均下降并持续至术毕(P〈0.05),BE在无肝期30min明显下降(P〈0.05),LA浓度自无肝期前开始升高并持续至术毕,新肝开放后升高尤为显著,约相当于麻醉前3倍水平(P〈0.01)。各时点三组问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中输入乳酸林格氏液,对动脉血LA升高的趋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