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娜  陈钧  朱大元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3):2478-2481
目的:研究蛇足石杉原土壤微生物对其扦插生根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蛇足石杉分别扦插于原生境土壤和灭菌土壤上,调查其生根率,测定生根过程中吲哚乙酸(IAA)、酚类化合物(儿茶酚、槲皮素、绿原酸、阿魏酸)、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原生境土壤微生物能够提高蛇足石杉的生根率,增加生根条数,提高生根过程中IAA、儿茶酚、绿原酸、阿魏酸的含量,影响了PPO,POD的活性。结论:原生境土壤上蛇足石杉扦插生根率高的重要原因是土壤微生物提高了蛇足石杉生根过程中IAA和儿茶酚、绿原酸、阿魏酸等酚类化合物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蛇足石杉中筛选分离能产生生物活性物质石杉碱甲及其类似物的内生真菌。方法:从蛇足石杉新鲜植株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采用HPLC-DAD筛选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结果:内生真菌DSJ5代谢产物的色谱峰与石杉碱甲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保留时间相同,且紫外光谱相近;DSJ5经形态特征鉴定为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结论:HPLC结合紫外光谱特征可用于检测内生真菌中微量的代谢产物;蛇足石杉内生真菌DSJ5可能产生石杉碱甲。  相似文献   

3.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分离及其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分布及其多样性,并筛选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内生真菌.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和ITS-rDNA序列分析鉴定内生真菌;并采用DTNB显色法,对分离获得的内生真菌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筛选.结果:共分离到127株内生真菌,分属于Penicillium,Aspergillus,Podospora等19个属;根、茎、叶中内生真菌的分布存在一定的组织差异性,茎中内生真菌的分离率和定殖率最高,叶中次之,根中最少.共有来自巧个属的39株内生真菌显示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且11株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其中7株来源于叶中.结论:药用植物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不同组织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种类及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同时蛇足石杉蕴含着大量抑制乙酰胆碱酷酶活性的内生真菌,为寻找和开发具有乙酰胆碱醋酶抑制活性的药用资源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产生物碱和石杉碱甲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筛选产生物碱和石杉碱甲的内生真菌。方法 以分离自健康蛇足石杉植株组织中的14株内生真菌为材料,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筛选产生物碱的菌株;在此基础上,对内生真菌发酵液进行HPLC测定,分析是否产生石杉碱甲;并利用形态学和rDNA ITS序列分析进行菌种的初步鉴定。结果 筛选出8株产生物碱的菌株,并从中筛选出一株产生石杉碱甲的内生真菌SY-02,初步鉴定内生真菌SY-02为1株炭角菌。结论 在分离自蛇足石杉的内生真菌中,能产生生物碱的真菌比例较高,内生真菌菌株SY-02能在发酵条件下产生石杉碱甲。以产生物碱的菌株为出发菌株,结合活性及结构检测,可以使产石杉碱甲内生真菌的筛选更具有方向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相对湿度对蛇足石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设置不同相对湿度,测定蛇足石杉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90%相对湿度条件比较适合蛇足石杉生长。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蛇足石杉规范化种植(GAP)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ex Murray) Trevis.内生真菌中筛选具有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菌株.方法:利用乙酰胆碱酯酶水解α-萘乙酯的产物和固蓝B盐发生显色反应的原理,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法对59株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发酵产物进行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筛选,并通过18s rDNA和5.8s rDNA序列分析结合形态学特征对目标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蛇足石杉内生真菌LQ2F01在抗乙酰胆碱脂酶活性筛选中呈现阳性颜色反应,18s rDNA和5.8s rDNA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分类表明该菌株属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结论:蛇足石杉内生真菌LQ2F01表现出和宿主植物相同的抗乙酰胆碱脂酶活性,在天然药物开发以及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关系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蛇足石杉茎尖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足石杉茎尖组织培养条件,建立组织快繁体系。方法: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蔗糖及植物激素改良基础培养基,考察其对蛇足石杉茎尖诱导丛生芽和GGB(绿色小体),GGB的分化以及丛生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诱导茎尖发生丛生芽和GGB的最适宜培养基分别为MS+2%蔗糖和MS+4%蔗糖;将GGB转接在MS+2%蔗糖培养基中,平均每团GGB可分化出16株丛生芽;在改良MS+10 μmol·L-1IBA生根培养基中,全部丛生芽再生健壮的根系,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可达80%。HPLC检测表明,组织快繁的蛇足石杉植株具有石杉碱甲合成能力,其含量为60740±3075 μg·g-1,与野生植株相当。结论:初步建立蛇足石杉组织快繁体系,扩大了蛇足石杉种质资源,并为石杉碱甲的合成途径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蛇足石杉内生真菌菌株。方法采用DTNB显色法,优化条件后筛选;对蛇足石杉的29株内生真菌菌株发酵液醇提物进行了酶抑制活性的初步筛选。结果xg,g8,g5,xgc2,xy7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较高的抑制率,其IC50分别是285.62,293.53,434.17,668.82,856.21μg/ml。结论蛇足石杉内生真菌xg,g8,g5发酵醇提物能够较为显著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为寻找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的药用资源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筛选野生蛇足石杉引种驯化的优质种质资源,并建立其分子鉴别方法。方法 对来自福建大田、三明市郊、南靖3个不同种质资源野生蛇足石杉引种驯化,HPLC法分析不同种质资源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Hup A)量;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不同种质资源蛇足石杉差异蛋白。结果 种质资源来自大田的蛇足石杉适应性较强,植株长势好,成活率为65.5%,且茎叶Hup A量也较高,分别为197.80和87.54 μg/g;遮阳成活率为77.8%,远高于未遮阳的成活率(7.1%);黄土地成活率为75%,远高于水田沙壤土的成活率(18.8%)。不同种质资源蛇足石杉共有15个差异蛋白质点,不同种质资源蛇足石杉的差异蛋白质点丰度差异较大。结论 人工引种栽培时,土壤选择以黄土质为佳,并需要给予必要的遮阳;种质资源来自福建大田的蛇足石杉可以作为蛇足石杉优质种质资源进行引种驯化;利用蛇足石杉差异蛋白质点的丰度差异,可以作为鉴别不同蛇足石杉种质资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马英姿  张慧  宋荣  王志毅 《中草药》2013,44(2):224-228
目的 研究蛇足石杉的最高耐受温度及耐受时间,为人工栽培蛇足石杉提供温度调控参考.方法 通过在25、30、35、40℃的不同温度下胁迫处理蛇足石杉,测定其叶片中的可溶性糖量、可溶性蛋白质量、游离脯氨酸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不同处理时间的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随着温度的升高,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度的变化,可溶性糖和游离可溶性脯氨酸的量呈上升的趋势,可溶性蛋白质量呈下降趋势,POD和SOD活性均呈现下降的趋势.35℃高温胁迫达8d后,对蛇足石杉的各项生理指标有较大影响,外部形态表现轻度失水,继续处理至12d后,叶片发黄,植株基本死亡;40℃高温胁迫6d后,蛇足石杉的各项生理指标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SOD活性显著下降,叶片发黄,第8天植株完全死亡.结论 高温对蛇足石杉的生长有明显影响,其生长温度在25~30℃为宜,长时间持续超过35℃对其生长有明显的影响,40℃为极限高温,短期内会引起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11.
不同内生真菌对菊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利用内生真菌促进菊花生产的措施。方法:以内生真菌球毛壳菌(编号C4)、葡萄孢真菌(编号C1)共生培养菊花,检测其产量和品质。结果:与对照相比,C4菌处理组鲜菊花和干菊花产量分别增加24.81%、7.59%,C1菌处理组鲜和干产量分别增加17.08%、6.87%。C4、C1菌处理组菊花中总黄酮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31.79%、8.55%,且C4菌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达到显著水平。菊花中粗挥发油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13.21%、18.19%。经气相色谱检测发现内生真菌C4、C1菌处理组样品中占总挥发油含量大于1%各组分含量总和分别比对照增加10.42%、8.90%,且内生真菌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各组分含量存在差异。结论:内生真菌与菊花建立共生关系后,可以提高菊花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灰毡毛忍冬扦插繁殖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雪  李隆云  杨宪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1):1378-1381
目的:探讨灰毡毛忍冬扦插繁殖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从而为灰毡毛忍冬扦插繁殖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保障。方法:对扦插繁殖过程中插条叶片及基部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总氮及全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插条叶片及插条基部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插条叶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变化趋势也是先下降后上升,而插条基部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则呈下降趋势,后期下降较缓和。插条叶片及基部的总氮含量均是先下降后趋于稳定。叶片中全磷含量先降低后有所回升,插条基部全磷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不定根的发生与营养物质的水平状况有密切关系,营养物质对灰毡毛忍冬扦插生根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影响何首乌嫩枝扦插生根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何首乌嫩枝扦插生根的因素。方法以野生何首乌嫩枝为材料,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扦插基质等处理对何首乌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1)ABT2(生根粉2号)、IBA(吲哚丁酸)和NAA(奈乙酸)处理嫩枝插穗的平均生根率分别为89.86%、85.30%和81.05%,均优于对照的49.25%。(2)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均能促进插穗生根,其中以150mg·L^-1的ABT2效果最好,与其它各浓度处理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次为150mg·L^-1IBA,150mg·L^-1NAA效果最差。(3)在田园土+腐殖质土+厩肥(2:1:1)和细沙+珍珠岩(3:1)两种基质中,扦插生根率无明显差异,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和平均根干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并以基质B中最高。(4)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嫩枝插穗的生根率极显著高于当年生硬枝,生根率达89.86%。结论在田园土+腐殖质土+厩肥的基质中用150mg·L^-1ABT2处理何首乌嫩枝,其生根率及生根数最高。  相似文献   

14.
王艳  常帆  程虎印  贾凤安  程江雪  王汉屏 《中草药》2019,50(5):1232-1237
目的寻找能促进宿主植物活性代谢产物合成的微生物,为后续功能菌群的建立及功能基因的发掘,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应用IlluminaMiseqPE25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重楼根际土壤真菌、根及根茎内生真菌ITS1区进行序列测定,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测序结果共获得154228条序列,这些序列对应的根际土、根茎、根分别被聚类为408、119、57个OTUs。结论重楼根际及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关系为根际土根茎根,在重楼药用部位根茎中发现Mucoromycota门较非药用部位根中的门为特有门,Ascomycota门为优势门,Roseodiscus属真菌为重楼根茎内生真菌优势菌群,根茎和根部的特有种群及优势菌群可能与重楼活性产物合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何首乌人工繁育和更深一步研究何首乌生根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何首乌嫩枝为材料,进行2号生根粉(ABT2)不同浓度的对比试验,研究水培繁殖及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类(ZRs)、脱落酸(ABA)含量及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和结论:50mg·L(-1)ABT2处理何首乌插条,平均生根率到达了94%,10,25 mg·L(-1)ABT2处理插条生根率为75%,88%,而对照只有46%生根.何首乌水培生根过程可分为根诱导期、露白期和伸长期3个阶段.内源激素含量、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插条不定根生长过程密切相关,不定根诱导期需要低含量的内源激素IAA,ZRs,ABA和较高活性的IAAO;不定根形成露白期需要高含量内源激素IAA、较高活性的PPO、低含量的ZRs,ABA和低活性的IAAO;不定根伸长期需要一定含量的IAA,ZRs,ABA和较高活性的PPO,IAAO.生根过程中,50mg·L(-1)ABT2的处理增加了插条内IAA含量和PPO活性,降低了插条内ABA,ZRs含量和IAAO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4种药用半红树植物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旨在获得有良好抗菌活性的菌株,以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方法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为试验菌株,用琼脂块法对分离的真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从4种植物中共分离到52株内生真菌,其中有18株真菌对至少1种试验菌株有抗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34.6%。结论海洋植物的内生真菌中存在着丰富的抗菌天然活性物质,这可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