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睑眼袋畸形大多好发于 40岁以上的中老年 ,是由于下睑皮肤、眼轮匝肌及眶隔筋膜松弛 ,眶内脂肪膨出。青年人单纯眶内脂肪膨出及眼轮匝肌肥厚者也可形成眼袋。作者于 1989年 1月~ 1999年 10月对 15 6例眼袋行手术整复 ,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 6例 ,年龄 2 5~ 71岁 ,以 35~ 5 0岁居多。其中皮肤松弛型 45例 ,眶脂肪膨出型 36例 ,混合型 75例。1.2 整复原则及术式选择 眼袋整形有下睑皮肤和下睑结膜径路两种方法 ,前者适用于皮肤、眼轮匝肌及眶隔松弛的中老年 ,后者适用于无皮肤松弛的青年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对不同类型的睑袋选择不同术式的整复效果,提高术后满意率。方法:对212例睑袋患者进行临床分型:(1)先天遗传型:①眶隔内脂肪增多型;②服轮匝肌肥厚型。(2)衰老退变型:①单纯皮肤松弛型;②皮肤及眼轮匝肌松弛型;⑧皮肤、服轮匝肌松弛并眶内脂肪疝出型:又分眶下线非凹陷型和眶下线凹陷型。根据不同临床分型选择结膜径路眶脂去除术(38例)、单纯眼轮匝肌整复(12例)、皮肤径路的眶脂去除及下睑支持结构加固术(148例)、保留眶脂的睑袋整复术(24例)进行整复。结果:3例患者出现轻度睑球分离,2例切口不平整,1例下睑皮肤淤斑,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消失,其余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对睑袋患者进行病因分析,结合临床表现系统分型,根据患者所属分型来选择相应的术式,术后满意率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论述眼袋的分型及相应的术式选择。方式:作者结合69例成功的下睑成形术的体会,探讨下睑松弛的产生原因。结果:眼袋分为单纯脂肪膨出型、皮肤眼轮匝肌松弛型、皮肤肌层合并眶脂膨出型及混合型。结论:只有把下睑松弛从整体考虑才能收到更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焦俊光 《医学文选》1999,18(3):404-405
眼袋通常是指下睑皮肤松弛,眶隔脂肪堆积较多造成的下睑皮肤下垂而且臃肿的征象。老年人眼袋的主要原因是睑组织松弛,伴眶隔脂肪膨出[1],临床上表现为下睑呈袋状臃肿,且皮肤皱纹明显。手术方法是在下睑缘切开,适当去除多余脂肪及皮肤,收紧眼轮匝肌。中青年眼袋表现为下睑眼轮匝肌下方有一皮肤袋状隆起,其原因为脂肪膨出,无明显皮肤松弛及皱纹。对这些人的眼袋若采取传统方法手术,会破坏下睑皮肤的正常外形,使下睑略显呆板,失去了一定的生动美感。而睑结膜入路单纯除脂去眼袋则可取得天衣无缝的美学效果。作者1996~199…  相似文献   

5.
臃肿的眼袋给人以苍老的感觉,年纪大的人还会因此产生倒睫,因此眼袋整形术是当今美容外科开展较多的手术之一。跟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以下四型:单纯皮肤松弛型、眼轮匝肌肥厚松弛型、脂肪膨出型、脂肪膨出臃肿下垂型。对于下睑皮肤松弛型及眶隔脂肪膨出型单纯去除松弛皮肤或膨出脂肪即可达到满意效果,针对眼轮匝肌肥厚型眼袋如果单纯行眼轮匝肌去除,使皮肤失去肌肉的支撑反而产生更多的细小皱纹,为此我们于2012年2~10月,应用酌情去除部分跟轮匝肌结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唐爱东 《黑龙江医学》2005,29(10):800-801
下睑眼袋主要因下睑皮肤松弛,眶隔脂肪脱出,眼轮匝肌松弛所致。治疗以手术为主,其目的是使松弛的各层组织得以修复和加强。所以,术式应根据下睑局部解剖组织结构特点及不同患者眼袋的轻重来选择。术式虽然各有特点,但所出现的并发症则适得其反,甚至丑容,给手术者带来痛苦。所以,加强预防和及时治疗并发症至关重要。本人结合30例眼袋术,将其术后并发症及处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60眼。女20例,44眼;男10例,16眼。年龄26~70岁。2手术方法2·1内路法眼外皮肤切口适合于中、老人,皮肤松、眼轮匝肌松弛,眶脂肪膨出。2·2内路法(经结…  相似文献   

7.
睑袋是指下睑皮肤肌肉眶隔退行性变松弛,眶隔内脂肪堆积向前膨出而形成的下眼睑松垂臃肿征象,睑袋的出现是中面部衰老的标志之一[1]。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作者采用结膜入路及皮肤入路整复睑袋64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4例(128眼),女51例,男13例,年龄27~55岁。按丁芷林[2]分型标准,单纯眼睑部皮肤松弛型15例,单纯眼轮匝肌肥厚型8例,眶隔脂肪增多型18例,下睑皮肤松弛合并眶隔脂肪疝出型23例。1.2手术方法1.2.1术式选择:单纯下睑眶脂肪疝出而皮肤和眼轮匝肌不松弛者采用结膜入路整复,对于下睑皮肤松弛、眼轮匝肌肥厚及下睑皮肤松弛合并眶隔脂肪疝出者均采用皮肤入路整复睑袋。本组结膜入路整复眼袋18例,皮肤入路整复睑袋46例。1.2.2手术操作:术前检查判定睑袋类型、睑袋范围、皮肤松弛量。结膜入路:下睑皮肤用10~20g/L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地卡因结膜表面麻醉,下睑皮肤缝合做牵引,翻转下睑板于结膜最隆起部位略偏内侧做长约1~1.5cm切口,深达结膜下,眼科钩牵拉创缘,眼科剪于结膜下分离达眶下缘,将眶隔筋膜打开,眶内脂肪会自动脱出,轻按眼球,适度切除突出内、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根据不同年龄及下睑老年化程度差异,提出相适应的下睑年轻化整形术。方法 对350例30~68岁下睑老年化者进行了加强下睑支持结构的整复术,根据个体差异,选择膨出眶脂或肥厚眼轮匝肌去除;眶隔筋膜及眼轮匝肌纵横重叠缝合;眶脂释放保留眶缘填充固定;眼轮匝肌瓣及外眦赶忙带悬吊固定以及膨体聚四氟乙烯眶缘凹陷充填等手术方式。结果 术后及随访结果表明,施行适应于不同介体的加强下睑支持结构整复术,年轻化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在外路法眼袋整复术中,同时行眶隔脂肪释放填充下睑眶缘凹陷和眼轮匝肌再造眼台综合术式的效果。方法对25例36~58岁眼袋伴下睑眶缘凹陷、眼台退缩的患者,采用经皮肤入路切口,沿眶下缘剪开眶隔,释放眶内脂肪,若脂肪过多,予以部分切除,将眶隔脂肪缝合固定于眶下缘下方骨膜上,以缩紧眶隔以及填充眶下缘凹陷,达到重塑下睑外形的效果。同时将多余睑缘皮肤去除之后,将睑缘多余轮匝肌适度折叠固定重塑眼台。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眼袋消失,眶下缘凹陷改善,形成自然眼台,无下睑外翻、下睑退缩、血肿等并发症,随访24个月以上,有2例患者对眶缘下凹陷填充效果不满意,经吸取自身腹部脂肪再次填充凹陷处后,均获得良好疗效。结论外路法祛眼袋术中,同时行眶隔脂肪释放并转移填充眶下缘凹陷以及眼轮匝肌眼台成形综合术式,对伴有下睑眶缘凹陷以及眼台退缩的眼袋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眼袋通常是指下睑皮肤松弛,眶隔脂肪堆积较多造成的下睑皮肤下垂而且臃肿的征象.老年人眼袋的主要原因是睑组织松弛,伴眶隔脂肪膨出[1],临床上表现为下睑呈袋状臃肿,且皮肤皱纹明显.手术方法是在下睑缘切开,适当去除多余脂肪及皮肤,收紧眼轮匝肌.  相似文献   

11.
随年龄的增长,下脸皮肤松弛、眼轮匝肌肥厚、松弛、眶隔脂肪增多及眶隔筋膜出现退行性改变,从而导致睦袋形成。年育人的眼袋形成多为遗传性,其原因多为眼轮匝肌肥厚及眶隔脂肪过多。而在中、老年人几乎是各种因素同时出现,手术时以切除多余的皮肤,去除疝出的脂肪同时,也需要收紧松弛的眼轮匝肌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电凝在眶隔膨松征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眶隔膨松征的治疗方法,近2年来,在眶隔松垂膨出的重睑和眼袋成形术中,我们采用膨松的眶隔筋膜给予间断电灼凝固法治疗14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重睑67例,其中男3例,女64例。平均年龄29岁。眼袋75例,男4例,女71例,平均年龄34岁。1.2 眶隔膨松征诊断 眶隔松垂征诊断方法:上睑皮肤松垂即上睑皮肤松弛,臃肿饱满向前突出,呈单睑或隐双、“水泡状”。下睑皮肤松弛,有新月状膨出。术中轻指压眼球有脂肪外疝。1.3 手术方法 术前设计按常规进行,术中根据各类重睑及下眼袋情况对皮肤、轮匝肌及疝出的眶脂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眼轮匝肌提紧的眼袋整形方法。方法 本文进行眼轮匝肌提紧眼袋整形 4 6例 ,手术中应用下睑睫毛下 1mm做皮肤切口 ,摘除眶隔脂肪 2~ 3块 ,剥离出下睑切口处的眼轮匝肌肌瓣 ,调整切除多余眼轮匝肌 ,皮肤约 5~ 15mm。结果 解剖剥离出下睑缘的眼轮匝肌 ,眼轮匝肌深面是眶肌筋膜韧带 ,位于眶脂肪囊的外侧 ,剪断眶肌筋膜韧带 ,修整眼轮匝肌与外眦韧带或眶外缘骨膜固定 ,达到眼轮匝肌提紧 ,眶筋膜提紧 ,使下眼袋松弛得以矫正。本文 4 6例病人 ,经术后 6个月~ 2年的随访 ,满意率为 10 0 % ,近远期疗效较好。结论 眼轮匝肌提紧及眶肌筋膜提紧眼袋整形 ,既可避免少数人单纯眶隔筋膜提紧后造成的下睑缘僵直 ,又可避免留有暂时性下睑凹陷或睁眼易疲劳感  相似文献   

14.
崔爱田  王金珠 《农垦医学》1999,21(5):323-324
眼袋是由于眼睑皮肤松弛,眶隔薄弱或萎缩,眶隔脂肪膨隆,眼轮匝肌肥厚无力等诸多因素造成的下眼睑皮肤向前隆起使下眼脸呈袋状外观。眼袋的出现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可导致睑外翻、流泪、干眼症等功能障碍,所以及时手术修复是必要的。但术中眼轮匝肌,眶隔脂肪去除的多少,术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美容的效果及功能的恢复,所以严格掌握眼袋的分型及选择的手术方式是十分关键的。我科从1994年10月至1998年5月共实施限袋整复术148例,现就临床表现及术式选择初步探讨如下:临床资料148例中男52例,女96例。年龄20~40岁28例,41~60岁98例,61~70…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眼袋整形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眼袋整形的手术方式。方法:根据局部不同的病理解剖特点,对56例睑袋分别采用下睑皮肤入路,睑结膜入路和下睑皮肤入路眼轮匝肌皮瓣法进行矫治。结果:56例患者术后效果皆满意。结论:在眼袋整复术中应根据其不同的局部病理解剖类型,采用不同的眼袋整形术式,才能取得满意的整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廖小川  陈芳  敬群英 《西部医学》2006,18(6):707-708
目的探讨提高眼袋整复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00例实施眼袋整复术者,术前采用“皮肤夹捏法”确定去皮量,术中按照预先设计先切除皮肤。局麻药中加大肾上腺素浓度达1∶14300,使手术野清晰。术中解剖出眶内侧脂肪球动脉,电离子去除眶脂体,避免眶部打结,使下睑平整,减少或避免球后血肿发生。术后即刻冷敷3小时,减轻术后水肿、淤斑。结果术后发生暂时性睑外翻1例,淤斑2例,无球后血肿发生,受术者均达到下睑平整,肿胀轻微,下睑松弛皮肤去除满意的效果。结论通过对眼袋整复术者围手术期关键步骤的改变,可明显降低眼袋整复术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眼袋整复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下睑皮肤已有轻度松弛的25 ̄41岁中青年睑袋膨出者19例,探讨一种无下睑切口瘢痕的睑袋整复新术式。方法 利用其尚好的皮肤弹性,根据皮肤结构重塑原理,设计结膜入路摘除眶隔脂肪,辅助外眦小切口行下睑皮肤皮下分离,真皮内切割,同时提紧眼轮匝肌。结果 19例随访3 ̄6个月效果满意。结论对中青年这一特定年龄段本术式能在不留下睑切口瘢痕的条件下收缩下睑皮肤,提紧眼轮匝肌,避免单纯内切口可能遗留的下睑皮  相似文献   

18.
高锦越  李茂玉  涂建华 《西部医学》2014,26(11):1526-1527
目的 探讨眶肌筋膜提紧联合轮匝肌悬吊的眼袋整形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将60例需行眼袋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进行眶肌筋膜提紧联合轮匝肌悬吊眼袋整形;对照组25例进行单纯轮匝肌悬吊眼袋整形,实验组手术中应用下睑皮肤切口,进行眶隔疝出脂肪摘除或眶隔脂肪囊下移固定后,将眼轮匝肌深面的眶肌筋膜韧带中部剪断,提紧外眦韧带,同时将轮匝肌固定在外眦韧带上,去除适量皮肤,重建眼部紧致流畅的轮廓.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实验组受术者下睑形态良好,无外翻、凹陷、退缩现象,患者满意度高,明显优于时照组;实验组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结论 眶肌筋膜提紧联合轮匝肌悬吊的眼袋整形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切除下睑多余的松弛组织而不会发生睑外翻,使下睑轮廓更加紧致流畅,符合美学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下睑眼袋整形中去除眶隔脂肪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睑眼袋是由于下睑皮肤、眼轮匝肌、眶隔和眦韧带等结构的薄弱、松弛、张力减退 ,导致眶内脂肪球膨出 ,在下睑眶下缘处形成臃肿膨隆畸形。笔者近 5年来应用切除眶隔脂肪和不切除眶隔脂肪两种手术方式 ,共治疗和随访11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自 1997年 10月至2 0 0 1年 10月 ,收住下睑松弛及眶下脂肪疝出患者 116例。其中男性 12例 ,女性 10 4例 ,年龄 4 0~ 6 6岁。手术均采取了加固松弛的眶隔 ,提紧眼轮匝肌 ,切除松弛皮肤。其中 ,82例切除眶隔脂肪 ,对年龄较大眶脂突出不严重的34例不切除眶隔脂肪。1.2 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20.
下眼袋的类型临床上可分为皮肤松弛型、眼轮匝肌肥厚型、眶内脂肪膨出型,前者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后二者多发于40岁以下年青者。自1902年以来,我们采用经皮肤切口和结膜内切口两种手术方法近行眼袋整复术152例,均为门诊手术。观将随访和分析情况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152例中,男32例、女120例,年龄19—58岁。经皮肤切口手术者1333例,经结膜切口手术19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脸外翻2例,皮下血肿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