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龙骨味甘,性微寒,归心、肝二经;牡蛎味咸,性微寒,归肝、肾二经。二者均有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之功。龙骨尤善镇静安神,牡蛎长于软坚散结。临床常常相须为用,以治疗多种病证。笔者多年来以龙骨、牡蛎为主药,配伍于不同的方剂中,用以治疗眩晕、心悸、带下、不寐等病,均取得较?..  相似文献   

2.
龙骨牡蛎之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宁  李耀 《陕西中医》2008,29(3):352-353
龙骨,其味甘涩,性平微凉,入心肝肾经;牡蛎、性味咸平微寒,入肝胆肾经.二药皆有平肝潜阳,镇心安神,收敛固涩之功用.其不同者,惟牡蛎又具软坚散结之效.余遵循先贤诸论,结合本人多年之治疗经验,对龙骨牡蛎之临床应用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茏骨为古代巨型脊椎动物的骨骼化石,味甘而涩,性平,入心、肝二经,有镇肝潜阳、宁心安神、收敛元气、涩精止汗、固冲止滞之力。牡蛎为牡蛎科动物牡蛎的贝壳,味成而涩,性微寒,入肝、肾二经,擅软坚化痰、敛阴潜阳、固阴精降逆气、敛汗治冲止带。二者相伍不温不寒,应用于临床,每具下列功效。  相似文献   

4.
龙骨、牡蛎均有平肝潜阳、重镇安神、收敛固涩之功,其中,龙骨主入心经,长于镇静安神;牡蛎偏入肝经,善于平肝潜阳,并有软坚散结作用。近年来,笔者重用龙骨、牡蛎,通过巧妙配伍,用以治疗多种疑难顽症诸如哮喘、高血压、银屑病、精神分裂症、面肌痉挛等,均取得了显著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师会 《湖南中医杂志》2005,21(3):102-103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首见于《金匮要略》,系由桂枝汤加龙骨、牡蛎等7味药物组成,具有调和营卫,摄阴补阳,安神固涩的作用。笔者使用本方加减治疗室性早搏及心房纤颤各1例,临床取得较好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张仲景经方中含龙骨方剂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各家方论和文献资料,揭示张仲景辨证组方中龙骨的配伍特点,其中以配桂枝最为常见,占含龙骨方的85.74%,二药配伍可以在补阳固阴、解外安内等方面起到协同促进疗效的作用;其次是以之配牡蛎,占含龙骨方的71.4%,二药配伍可以在镇惊安神、收敛固涩、平肝潜阳等方面相须为同;还有以龙骨配蜀漆者,其配伍之奥义足以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龙骨,牡蛎是临床应用中经常配伍使用的药对。龙骨优于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牡蛎擅于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煅后收敛固涩。临床两药配合使用,治疗多种疾病效果甚佳,本文浅谈该药对临床运用经验。  相似文献   

8.
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内含碳酸钙、磷酸钙、铁、钾、钠等。性味甘、涩、平,入心、肝、肾经。有镇惊安神、平潜肝阳、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等功能。牡蛎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及同属动物的贝壳。内含碳酸钙、磷酸钙、镁、铝、硅及氧化铁等。性味咸、涩微寒。入肝、胆、肾经。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软坚化痰等功能。两药合用,相得益彰。今将两药的运用,结合临床经验分述如下,以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9.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其药物组成是:桂枝、芍药、生姜各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龙骨、牡蛎各3两.本方实由桂枝汤加龙骨、牡蛎而成.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乃张仲景治疗阴阳两虚遗精、梦交之要方,具有调和阴阳、潜阳入阴、收敛固涩的功效.临床还用于治疗惊悸、脏躁、奔豚气以及功能性早搏、夜游症等病,均可收到较好的"异病同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龙骨性味甘平(微寒),入心肝经,功能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收敛固涩;牡蛎性味咸平(微寒),入肝肾经,功能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二药(以下简称龙、牡)功能相似,大多相须为用。《神农本草经》视为上品,久服能轻身强骨,延年而通神明。实为众多药对中之一对珠玑。其在妇科运用之广泛,效果之卓著,已为医家所赞赏,临床虽说非君臣之品,然而佐使之用可获回天之功。尤为可取的是其价廉效高,堪称潜阳固涩之二宝。今笔者就二药在妇科临床运用,简单归纳如次。  相似文献   

1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由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龙骨、牡蛎组成。此方不仅有调和阴阳,固肾摄精的作用,尚有调和营卫,温通心阳,潜镇安神,固涩收敛等功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于遗精、惊悸、奔豚气、汗证、流涎、带下、经漏等证。兹举例如下:1遗精[例1...  相似文献   

12.
龙骨、牡蛎,临床常用于滋阴潜阳,收敛固涩。《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各用龙骨三方,牡蛎五方。其应用范围远非如此,试初探如下。不当处,望指正。一、重镇安神:伤寒衰邪未解而误用火、下法,发汗太过,损伤心阳,证见烦躁、惊狂、谵语、卧起不安者,仲景每用龙、牡,如救逆汤以龙。牡镇太阳经火逆之神乱;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以龙、牡镇少阳经因误下之烦惊。  相似文献   

13.
龙牡,即龙骨、牡蛎。《神农本草经》将之列为药中上品,用以滋补强壮、延年益寿。龙骨、牡蛎均属质重介石之类,有沉降收敛之性,功可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尤为治疗心悸失眠、头目眩晕、滑移带下诸证的常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我院临床确诊为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服用龙骨牡蛎汤加桂枝甘草。6周后复查临床症状,患者自我感觉判定疗效。结果: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对心血管神经症有效率治疗组为67.7%,对照组为27.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临床疗效确切,为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症病治篇》,由桂枝、白芍、生姜、龙骨、牡蛎、甘草、大枣七味药组成,具有调和阴阳、镇潜回阳、固涩的功效。主治遗精、梦交、眩晕、盗汗、自汗等,兹将临床运用例举如下。  相似文献   

16.
龙骨、牡蛎配伍为中医临床经典药对之一,总结李浩教授运用龙骨牡蛎药对的临床经验。即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借鉴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取其安魂镇惊、镇静止痒、潜镇肝阳、敛阳入阴、收敛固涩、强筋健骨之效,治疗多种相关疾病,并列举两则医案加以佐证,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龙骨、牡蛎是张氏最常用的对药之一,因二味能补能泻,能收能开,质皆重镇,性最粘涩,故用途甚广,凡心悸怔忡,多汗淋漓,吐血便血,遗精白浊,大便滑泄,小便不禁,女子崩带,痰饮咳喘等,皆能治之。尤对忽然中风肢体不遂之证,其脉甚弦硬者,“恒用龙骨同牡蛎加于所服药中以敛戢  相似文献   

18.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病劳》篇,系由桂枝汤加龙骨、牡蛎等7味药物组成,具有调和营卫、摄阴补阳、安神固涩的作用。仲景用于治疗虚劳病阴阳两虚而致"男子失精,女子梦交"之症。本人将本方应用于临床治疗阴阳虚损之杂症,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研究王阶教授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的用药经验与组方规律,传承王阶教授临床诊疗频发室性早搏的经验。方法:收集并整理王阶教授2016-2020年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医案处方,采用改进的互信息法、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对处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应用频次、药对组合等进行统计、关联规则分析与新方发现。结果:共收集王阶教授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处方122则,中药110味,多为辛、甘药物,归经则以脾经为主,兼有心、肾、肝、肺、胃经。使用单药频次最高的桂枝、白芍、生牡蛎、生龙骨、炙甘草、大枣,高频对药为桂枝-白芍116次(占95.08%);常用角药为桂枝-生龙骨-生牡蛎108次(占88.52%),桂枝-白芍-生龙骨106次(占86.89%),桂枝-白芍-生牡蛎106次(占86.89%)。常用药对为木香-砂仁等。核心处方药物为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生龙骨-生牡蛎-牛膝-党参-黄芪-肉苁蓉-茯苓-酸枣仁。结论:王阶教授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用方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为主,药物以桂枝、白芍、生牡蛎、生龙骨、炙甘草、大枣等为主,临床诊疗时随病、证、症进行用药加减。  相似文献   

20.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遗精4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遗精的疗效。方法:采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龙骨、牡蛎、)加减治疗遗精49例。结果:治愈45例,显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9%。结论:本方具有调和阴阳,固涩敛精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