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几十年里积累的大量有效证据证明,炎症标志物及其他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组分有关.最近,慢性亚临床性炎症作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一部分被提出.论述炎症标志物预示糖尿病和糖代谢紊乱发展的流行病学证据也开始出现.基于上述观点,现将TNF-α、IL-6、NF-κB与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的关系略做讨论.1 IL-6在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IL-6是由多种不同细胞产生的多功能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包括免疫细胞、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肌细胞和脂肪组织,具有介导炎症和应激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炎症因子对正常个体向2型糖尿病(T2DM)的转化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是T2DM发生的重要预测因子。炎症因子可能通过干扰胰岛素信号转导,引起胰岛素抵抗(IR)和β细胞的功能缺陷,导致T2DM发生。炎症因子与T2DM关联的证据来自大量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到的炎症因子有TNF-α、IL-6、CRP、PAI-1等。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炎症相关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研究证实慢性炎症反应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和发展,而抗炎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糖、脂代谢异常、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本文仅就炎症相关因子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行综述。1 IL-6在炎症致IR及T2DM发病中的作用研究IL-  相似文献   

4.
龙艳  荀俊琼  苏珂 《山东医药》2011,51(8):111-112
细胞因子脂联素(AP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与胰岛素抵抗在代谢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们通过多种机制在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APN、TNF-α、IL-6与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脂肪炎症因子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个关键因素,但2型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炎症病因学理论倍受关注。该理论认为,2型糖尿病是一种自然免疫和低度炎症性疾病。由细胞因子介导的急性相反应属于先天性免疫反应,在正常个体该反应能促进遭受破坏的内环境恢复稳态;而在对急性反应高度敏感的个体,这种反应将导致疾病的发生,而非修复。这些细胞因子是导致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从而认为炎症是胰岛素抵抗的触发因素。目前炎症因子与2型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的证据主要来源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血清C反应蛋白(CRP)升高者2型糖尿病发病率增加2.3倍。另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  相似文献   

6.
男性激素与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全球范围内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增加,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中心环节,有证据表明睾酮是男性胰岛素敏感性的重要调节因素,低睾酮血症可能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作用。而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必须组分,内脏性肥胖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的关系更密切。目前认为脂肪组织是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多种脂肪源性的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敏感性有关,有研究证实某些脂肪源性细胞因子的合成、分泌及功能也受男性激素的影响。因此推测,男性激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可能由内脏性肥胖及脂肪源性细胞因子介导。  相似文献   

7.
慢性炎症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许多炎症因子,如TNF-α、IL-6、CRP、PAI-1不但直接参与胰岛素抵抗,而且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联系紧密,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与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70%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最近的观点将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都归为代谢综合征,具有全身性炎症的特点。在炎症中,一种被称为NLRP3炎性体的蛋白复合物对细胞因子白介素-1β有促进生成及成熟的作用。胆固醇结晶以及胰岛淀粉样多肽均可激活炎性体。炎症所导致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对大血管内皮及血管壁平滑肌亦有复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关系.2型糖尿病患者血IL-18和CRP升高,提示2型糖尿病为慢性炎症性疾病,且二者水平可反映胰岛素抵抗程度.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发病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的功能缺陷.胰岛素抵抗贯穿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β细胞功能缺陷是发病必要条件.胰岛素抵抗常合并一系列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现象又称为"代谢综合征".这些症候群的表现归结到底,均有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以及动脉粥样硬化(AS).随着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以及动脉粥样硬化(AS)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研究结果,发现了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机制参与了IR与内皮功能紊乱,并将IR、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与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并发症联系在一起,炎症反应成为其"共同的土壤".  相似文献   

11.
2003年6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第62届美国糖尿病学术年会上,炎症学说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并明确2型糖尿病也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试验也证实了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周围大量存在白介素(IL-2、IL-4、IL-6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转化生长因子(TGF)等细胞因子.而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等近年来也认为与炎症有关,作为2型糖尿病并发的血管疾病更有其特点,有证据表明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TNFα受到更广泛的关注,现将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3年6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第62届美国糖尿病学术年会上,炎症学说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并明确2型糖尿病也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试验也证实了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周围大量存在白介素(IL-2、IL-4、IL-6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转化生长因子(TGF)等细胞因子.而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等近年来也认为与炎症有关,作为2型糖尿病并发的血管疾病更有其特点,有证据表明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TNFα受到更广泛的关注,现将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白细胞介素-6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水平的炎症状态是胰岛素抵抗的病因之一,白细胞介素(IL)-6作为一种炎症介质,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和发展。IL-6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机制有:(1)IL-6与受体结合直接或通过诱导产生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间接作用于胰岛素信号转导系统,干扰胰岛素信号转导,降低胰岛素敏感性。(2)影响脂代谢及脂肪因子,降低胰岛素的作用。生活方式的干预和药物治疗可降低血浆IL-6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4.
肥胖、炎症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年来炎症学说在胰岛素抵抗、肥胖及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炎症因子与脂肪组织内分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结构与功能障碍,最终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在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研究中涉及到的炎症因子种类繁多,主要包括:(1)急性期反应蛋白,如C-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和血清hs-CRP、TNF-α、IL-6、IL-1β炎症因子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糖尿病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31)及糖尿病常规治疗联合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治疗组,n=3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F-κB、血清hs-CRP、TNF-α、IL-6、IL-1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外周血NF-κB水平、血清炎症因子、HOMA-IR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6.
<正>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系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胰岛受到巨噬细胞及T细胞所产生细胞因子、干扰素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作用后导致胰岛β细胞凋亡;而2型糖尿病与胰岛β细胞凋亡及胰岛素抵抗有关〔13〕。β细胞减少可导致血糖增高;而长时间高血糖作用能促使β细胞群数量逐渐减少。高水平葡萄糖所导致的胰岛炎症、氧化应激、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性及血清炎症指标(hs—CRP、TNF—α、IL-6)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筛选25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二甲双胍治疗前及血糖达良好控制12周时胰岛素原、胰岛素原与胰岛素比值、胰岛素敏感指数和HOMA-β、HOMA-IR及血清炎症指标变化。hs-CRP、TNF-α、IL-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结果血糖达标12周时,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HOMA-β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胰岛素原、胰岛素原与胰岛素比值则较治疗前下降;反映胰岛素抵抗的HOMA—IR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胰岛素敏感指数比治疗前升高;血清炎症指标hs—CRP比治疗前降低56%(P〈0.01);IL-6、TNF-α比治疗前分别降低30%、24%(P均〈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胰岛3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得到部分改善,炎症状态也有改善。  相似文献   

18.
代谢综合征(MS)主要以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代谢紊乱、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IR)、高血压、冠心病为特征,其中IR为重要中心环节.八十年代末,发现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导致外周IR,近年来,众多资料表明,炎症过程参与MS的形成,IL-6作为炎症标志物与MS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就近年来IL-6与MS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发病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的功能缺陷。胰岛素抵抗贯穿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β细胞功能缺陷是发病必要条件。胰岛素抵抗常合并一系列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现象又称为“代谢综合征”。这些症候群的表现归结到底,均有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以及动脉粥样硬化(AS)。随着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以及动脉粥样硬化(AS)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研究结果.发现了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机制参与了IR与内皮功能紊乱,并将IR、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与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并发症联系在一起,炎症反应成为其“共同的土壤”。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抵抗是发生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脂肪细胞分泌的多种炎症因子可以干扰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胰岛素受体的下游信号通路的抑制是炎症因子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