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爽  纪佳 《河南中医》2011,31(7):800-801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制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制剂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2010年10月320例中药制剂ADR所涉及的患者情况、给药途径、以及ADR的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320例ADR涉及机体各系统,发生率最高的是过敏反应;中药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月我院中药制剂不良反应(ADR)210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0例ADR涉及人体内多个系统,其中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引起ADR最主要剂型是中药注射剂;ADR多半发生在用药当天。结论:发现中药制剂ADR应及时上报,密切监测ADR,加强对ADR的深入研究,对降低中药制剂ADR发生率有促进作用,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3.
124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翎  臧熙  白玉国  张爱琴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2):1907-1908
药学监护是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内容之一,随着中药制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由此而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也逐渐显现出来。作者分析了本院2年上报的中药不良反应(ADR)病例124例,为临床安全使用中药制剂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来源ADR资料来源于北京安贞医院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收集的124例合格中药制剂ADR报告,对所有中药制剂ADR报告的年龄、性别、过敏史、药品剂型及所致ADR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2结果分析2·1年龄与性别分布124例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3):151-154
目的:本文探讨了中药制剂所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以促进中药制剂在临床的安全合理应用。方法:对某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上报109例中药制剂所致的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9例ADR涉及41个中药制剂品种。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全身性损害、循环系统,大部分ADR对原患疾病无明显影响,预后较好。结论:中药制剂引发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5.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市2006-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2995例中的401例中药制剂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97例中药制剂ADR中,中药注射剂占总例数的86.6%,2007年106例中药制剂ADR中,中药注射剂占总例数的75.5%;2008年99例中药制剂ADR中,中药注射剂占总例数的76.76%;2009年99例中药制剂ADR中,中药注射剂占总例数的63.64%。中药注射剂是引起ADR的主要剂型。结论:理性看待中药不良反应,讲究中医辨证论治,加强对其监测与研究,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中药制剂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95例中药制剂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95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临床表现、相关的药品及剂型、发生时间等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诱发不良反应的中药品种较多,主要为注射剂;年龄分布以老年人居多。结论:加强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定西市中药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定西市2012年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ADR),按年龄、性别、药物剂型、不良反应症状、涉及器官等类别考察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分析其特点。结果:388例中药ADR涉及53种中药制剂,占全年ADR报告的25.03%,在小于10岁的患者中,男性ADR(70.45%)明显多于女性(29.55%);11~50岁患者中,女性ADR(57.92%)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42.18%),51岁以上患者中ADR无明显性别差异;按剂型考察,注射剂最多(67.78%),按给药途径考察,静脉滴注最多(83.76%);ADR伤害涉及的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最多(43.04%);ADR居前的分别为清开灵注射液19.59%,双黄连注射液18.81%,生脉注射液6.76%等。结论:中药制剂ADR的发生,与患者个体差异、年龄、药品种类、剂型、给药途径、联合用药、超说明书用药等因素有关,应加强对中药制剂特别是中药注射剂ADR监测和合理使用中药制剂的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某院14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特点以及原因进行了解,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用药依据。方法:对某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上报的146例中药制剂ADR报告按照性别、年龄、用药方式、涉及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ADR报告类型、合并用药及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46例报告中涉及8类85种药品,其中严重ADR报告18例(12.33%),多发于中药注射剂,新的ADR有92例(63.01%);年龄阶段以40-60岁以上的人群为主;以口服为主要给药方式;临床多表现为胃肠道系统病变,为79例(54.11%)。结论:中药制剂ADR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治疗中,要对药物适应症进行严格掌控,加强对药物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中药针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针对中药针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预防措施。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针剂不良反应(ADR)的文献资料,结合临床上ADR报告,总结、归纳中药针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引起中药针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主要表现为,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临床使用环节及个体差异等方面。结论中药针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危害大,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必须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提高中药针剂使用安全性及临床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方法:对雅安市共17家医院在2009年1~12月期间收集到的63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典型病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雅安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分中心2009年1~12月共收到777例各类药品不良反应,中药制剂99例,占比12.7%,中药注射剂63例,占中药制剂的63.6%。结论: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的106例中药注射剂致ADR报告,分别按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疾病、ADR发生时间、涉及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描述性的统计分析。结果:106例中药注射剂致ADR报告中,男女构成比分别为48.11%和51.89%;年龄60岁患者发生ADR最多,占57.55%;用药后30min内发生ADR最多,占58.7%;涉及4个类别19种中药注射剂,以活血类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居多(占66.98%),又以红花注射液所致ADR例数最多,有27例;ADR累及器官/系统以全身性损害为主(占43.67%),主要表现为寒战、发热;106例ADR患者经及时停药、对症处理全部好转或痊愈,未出现药物后遗症或死亡病例。结论:重视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注重患者个体差异,根据中医辨证规范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用药监护,是减少ADR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促进其临床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提供的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各医疗机构上报的30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结果:30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患者,0~10岁的婴幼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23%;注射给药发生不良反应者230例,占76.67%,居首位;以喜炎平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14%。结论:各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监测,对于婴幼儿的静脉注射给药尤其要慎重,切实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市中药制剂发生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对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1年收集到的15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及其主要临床表现、所累及的器官等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在上报的153例中药制剂ADR中,以≤10岁和≥60岁年龄段患者的发生率最高,各有33例(各占21.57%);注射用双黄连引发的ADR例数最多,有42例(占27.45%);静脉滴注给药途径最易引发ADR,占92.81%;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143次(占53.56%)。结论:应重视并加强中药制剂ADR监测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尽量避免或减少中药制剂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7至2009年收集到的70例中药制剂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是引起ADR的主要剂型(91.63%);其中心脑血管用中药制剂引起的ADR所占比例最高(占中药制剂的60%)。结论:应及时报告中药制剂ADR,加强对其监测的意识,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屈成芳  刘传夫 《河北中医》2012,34(9):1396-1397
在临床上正常使用中药,其用法、用量一切符合规定,但是出现了意外或者五官有害反应,这种现象就是中药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随着中药制剂在临床上使用逐渐普及,屡屡发生中药不良反应,这种现象引起了相关医药工作者极大关注。在这种形势下,探析中药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科疾病治疗中注射中药及类中药注射剂中的不良反应及其特点,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50例中药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产生不良反应(ADR)患儿的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150例儿科中药及类中药注射剂ADR 1~3岁的发生率比例最高,达46.67%;注射方式以静脉滴注引起的比例最高,达53.33%。结论:临床治疗中应重视儿科中药及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合理使用中药及类中药注射剂,减少儿科治疗中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本院2008年174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174例ADR报告进行归纳、分析。结果60岁以上患者居多,占47.71%;引起ADR的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有147例占84.48%;抗感染药物ADR的发生率高达62.64%,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8.97%;ADR的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结论ADR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多样化,要加强ADR监测,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联合应用时应注意配伍禁忌,以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制剂的应用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10年上报的中药制剂ADR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43例ADR中,涉及10种中药制剂,其中以双黄连注射剂发生率最高(69.77%),儿童发生率居多(23.26%),静脉滴注导致ADR发生率最高(83.72%),ADR的症状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56.52%)。结论:应加强和重视中药制剂ADR监测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6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8—2021年上报的6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65例ADR中,男33例,女32例,10岁以下患者和50~59岁患者发生率最高;65例ADR共涉及10个品种,主要药物种类是热毒宁注射液18例和注射用血栓通(冻干)14例;65例ADR发生时间多数集中在用药后30 min内;65例ADR共累及9个系统,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65例ADR中有17例不合理用药,主要是稀释比例不合理8例,占47.06%。结论:规范中药注射剂临床用药,加强中药注射剂医嘱审核和点评,重视中药注射剂ADR的监测上报工作,加强对特殊人群和易于发生ADR中药注射剂品种的用药监测,减少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剖析中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合计67例中药ADR报告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发生中药ADR女性高于男性,60岁以上老人较为多见;按ADR评定标准等级和程度以"很可能"、"Ⅲ"为主;累计器官和系统为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依次为全身性损害、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双黄连注射液引发的中药ADR最多。结论重视中药ADR,实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保障合理用药,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