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针刺拮抗肌运动点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拮抗肌运动点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常规腧穴治疗,每组30例。两组均每10 min行针1次,每次行针约1 min,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周六周日休息)。连续治疗6周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刺拮抗肌运动点的临床疗效显著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拮抗肌腧穴治疗偏瘫患者上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78例脑卒中致上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疗法,治疗组采用针刺拮抗肌腧穴疗法。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6.9%,治疗组有效率92.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拮抗肌腧穴治疗脑卒中致上肢肌痉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针刺拮抗肌群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家轩  陈奕雄  吴思平 《当代医学》2009,15(19):151-152
目的探讨针刺拮抗肌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针刺主动肌与针刺拮抗肌组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shworth、CSI、Fugl—meyer、ADL评分值,组前后及组间比较均P〈0.05。结论针刺主动肌与针刺拮抗肌对中风后偏瘫均有一定疗效,但二者相比,针刺拮抗肌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2月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75例,采用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组(治疗组)38例及传统针刺组(对照组)37例。两组治疗前,治疗1、2个疗程后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偏瘫肢体痉挛程度、总体痉挛状态综合疗效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判定。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改善Fugl-Meyer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改良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Fugl-Meyer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改良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及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优于对照组(75.68%)(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究电针拮抗肌腧穴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83例,按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41例予以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42例予以电针拮抗肌腧穴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0d,分析比较2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结果:2组治疗前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拮抗肌腧穴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可促进其运动功能恢复,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观察肌筋膜松解手法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 纳入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试验组(23例)。2组均给予针刺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肌筋膜松解手法治疗。为期6周的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康复疗效,观察相关指标变化。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定屈膝肌群肌张力大小,降低即为治疗有效。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of lower extremity,FMA-LE)评定下肢运动功能;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CSI)评定痉挛程度;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屈膝肌群MAS得分、血清Hcy水平显著降低,FMA-LE评分、CSI评分显著增高(P<0.05);试验组患者MAS得分、血清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MA-LE评分、CSI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肌筋膜松解手法联合针刺可有效降低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肌张力,减轻痉挛程度,改善下肢运动功能,降低血清Hcy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接受针刺与PNF治疗,对照组接受针刺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分级、Fugl-Meyer 运动功能(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MAS分级明显降低,FMA评分及MBI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和MBI评分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于MAS分级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结合PNF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确切,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偏瘫肢体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另加针刺治疗(头针+肢体穴位电针)。每周治疗6 d,休息1 d,每天1次,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改良Barthel评分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Ashworth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状态,而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在缓解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痉挛状态,降低肌张力,改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易化技术在偏瘫上肢康复训练中的疗效。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被随机分成针灸配合易化技术组(治疗组)40例和常规康复组(时照组)40例。采用Fugl-Meyer(FMA)积分评测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Barthel(BI)指数评测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后,2组FMA积分、B1积分都有提高,但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FMA、BI积分改善的差值比较P〈0.01。结论针灸配合易化技术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对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尤其是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方面)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15.
拮抗肌推拿结合Bobath疗法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Bobath疗法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推拿治疗,双侧上肢都以阳明经穴为主,健侧下肢取穴仍以阳明经穴为主,患侧下肢则通过刺激拮抗肌上的穴位,治疗前后对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肌张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肌张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和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均有较好疗效,但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比单纯康复训练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应象刺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采用应象刺血和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巴氯芬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上肢肌张力的变化、运动功能的变化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FMA、ADL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肌张力均有所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肌张力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应象刺血可缓解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状态,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8.
雷迈  吕泽平  谭威  黄东挺  卢斌  吴旻  李千穗 《广西医学》2012,34(12):1613-1615,1618
目的探讨推拿点穴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痉挛模式的影响。方法首发脑卒中患者87例,按住院号单双随机分为推拿点穴组46例和对照组41例,推拿点穴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推拿点穴,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对偏瘫上肢功能进行评定,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对肩内旋肌、肘屈肌及屈腕肌张力水平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FMA上肢功能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推拿点穴组FMA上肢功能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推拿点穴组总有效率为52.17%(24/46),高于对照组的29.27%(12/4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内旋肌、屈肘肌、腕屈肌MAS评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推拿点穴组肩内旋肌、屈肘肌、腕屈肌MAS评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点穴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抑制痉挛模式的形成,帮助患者顺利度过痉挛期,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恢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偏瘫痉挛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上肢偏瘫痉挛的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分类方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恢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巴氯芬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结果:恢刺治疗对脑卒中后上肢偏瘫痉挛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肢体功能均优于口服巴氯芬(P〈0.05)。2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功能状况在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结论:恢刺结合康复训I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优于口服巴氯芬。  相似文献   

20.
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状态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痉挛患者分为经筋刺法组(治疗组)和传统针刺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3周后,以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状态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