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不同地区蛇床子中微量元素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测定了12个不同产地和8个商品中药蛇床子的微量元素,并将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产蛇床子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与产地有一定的关系,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马毅  丁永辉 《中药材》2006,29(2):101-103
甘肃三个不同产地、不同性状的6份当归与“莲花归”样品,采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技术,结合UVIpro凝胶成像与分析系统和聚类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同一产地不同性状当归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不同产地当归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因此,当归与“莲花归”不存在遗传背景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产地的柴胡药材性状及显微上的不同,为不同产地的药材的鉴别和区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原植物性状观察、粉末观察等常规的生药实验方法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不同产地的柴胡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不显著。结论:本研究对于鉴别区分不同产地的柴胡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楮实子及伪品的近红外漫反射指纹图谱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宝康  朱斌  郑汉臣  秦路平  张巧艳 《中药材》2002,25(12):874-875
目的:对不同产地楮实子及其伪品进行指纹图谱鉴定分析。方法: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及聚类分析方法对楮实子药材及其伪品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楮实子之间指纹图谱存在一定差异,与伪品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楮实子药材的指纹图谱鉴定,快速方便。不同产地楮实子之间的差异与药材性状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5.
邵镪钎  李丹  蒋攀  漆冬梅  陈欣宇  曹阳  刘雷  杨玉霞 《中草药》2018,49(14):3389-3396
目的综合评价不同产地川明参资源的产量和品质,为川明参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对25份来源于不同产地的川明参栽培居群8个主要农艺性状及2个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进行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结果供试材料的茎叶鲜质量、茎叶干质量、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多糖量的变异系数较大,株高、主根长及主根粗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主成分分析表明,10个主要性状可用4个主成分来表述,其累积贡献率达87.304%,分别归纳为高产因子、品质因子、株型因子和株高因子。样品1的综合得分最高,为矮杆高产优质型材料;样品13的综合得分最低,为高杆低产优质型材料。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样品分为5类,分别为长根高产优质型、根重劣质型、低产劣质型、高杆低产优质型及矮杆高产优质型材料。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对川明参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可靠;四川川明参资源丰富,可从中选择优质资源,为川明参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佛手指纹图谱,利用模式识别方法比较不同产地佛手的差异。方法: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个产地25批佛手建立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利用相似度评价技术、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从已建立的佛手指纹图谱中确定26个共有峰,指认出4个共有峰,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可区分佛手产地。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位置佛手药材相似度存在一定差异,地理位置相近的佛手药材相似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独活中蛇床子素和欧前胡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液-质联用)方法,测定4种不同产地独活中蛇床子素和欧前胡素的含量。液相色谱条件:甲醇-水(体积比,85∶15)作流动相,流速为0.3 m L·min-1,柱温30℃,进样量5μL。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源(ESI),阳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检测。采用外标法测定蛇床子素和欧前胡素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独活中蛇床子素含量范围为1.11~5.02μg·g-1,欧前胡素的含量范围0.85~9.54μg·g-1。结论不同产地独活中蛇床子素和欧前胡素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该法可为不同地区独活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R型因子与神经网络两种聚类分析方法对收集到得不同产地来源的赤芍药材样品HPLC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建立对赤芍进行质量判别的分类模型.方法:收集不同产地来源的赤芍样品40个,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含量,结合传统的经验对赤芍进行分类并获得HPLC图谱,运用获得R型因子与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对不同产地赤芍进行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形成判别函数.结果:两种分析方法结果比较仅19,27,34号样品判别结果有所差异,相似度达91.4%.结论:两种聚类分类方法互相验证,所建立的模型能够为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一个快捷、准确、可行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9.
赵丽茹  蔡广知  贡济宇  王洋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116-1118
目的:鉴定和分析不同来源和产地的大黄与洋铁酸模药材。方法:应用红外光谱技术,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大黄和洋铁酸模进行鉴别。结果:不同产地洋铁酸模的红外光谱图非常相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大黄与洋铁酸模样品被分为两类。结论:应用红外光谱技术可无损、快速的鉴别大黄与洋铁酸模药材。  相似文献   

10.
中药蛇床子的粉末X衍射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对3种及不同产地12个样品的中药蛇床子进行了粉末X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蛇床子的衍射图说 其几何拓扑性质大致可分为4类相似衍射模糊图形,与TLC分析的基本一致,为中药鉴别提供了新的谱学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果形栀子药材的HPLC和IR指纹图谱,分析其差异。方法:将48批不同果形栀子药材进行产地加工,建立HPLC及IR指纹图谱,并采用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及聚类分析对福建、河南、江西六、七棱栀子进行分析。结果: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22个共有峰,48批样品中六棱栀子相似度在0.789~0.896,七棱栀子的相似度在0.598~0.103,六、七棱栀子果实相似性较差,所含成分差异较大;运用主成分及聚类分析,将六,七棱栀子分为两大类,福建六棱与河南六棱栀子归为一类,河南七棱与江西七棱栀子归为一类;不同产地相同果形归为一类。IR指纹图谱运用聚类分析,当类间距离为1.35时,栀子药材被分为两大类,六棱栀子归为一类,七棱归为一类;当类间距离为0.875时,福建六棱与河南六棱栀子归为一类;当类间距离为0.756时,河南七棱与江西七棱栀子归为一类。结论:该研究表明不同果形栀子所含化学成分差异较大,采用中药指纹图谱分析,能全面综合评价不同果形栀子药材,为不同果形栀子药材在中医药临床应用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魏宝阳  曹亮  李顺祥  黄丹  卢向阳 《中草药》2011,42(12):2523-2528
目的 分析不同产区吴茱萸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应用SRAP技术对吴茱萸的遗传背景进行研究,试剂盒提取吴茱萸幼嫩叶片基因组DNA,构建SRAP试验体系,筛选引物并对35份样品进行遗传背景的研究,用NTSYS-pc2.1软件对SRAP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从100对SRAP引物中优选10对用于吴茱萸遗传背景的研究,其中两对引物可有效鉴别吴茱萸品种,分别为Me4+Em1和Me9+Em10.10对引物共扩增得到清晰条带188条,其中共有条带43条.多态性条带145条,多态性比率为77.1%.聚类结果显示在相关系数为0.52时,吴茱萸与密果吴萸分居两群;在相似系数为0.62时,共分为3大类群.吴茱萸中的石虎变种比吴茱萸原变种的遗传差异更显著;石虎品种呈现出较强的地缘相关性,特别是受海拔因素影响明显.结论 吴茱萸遗传背景差异明显,SRAP分析可有效鉴别不同品种的吴茱萸,并检测到地区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枳壳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探讨岭南特色炮制工艺中枳壳挥发油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按照不同工序分别制备枳壳炮制品(生枳壳、麸炒枳壳、清蒸枳壳、单纯发酵枳壳及广东制枳壳),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通过GC-MS鉴定不同枳壳炮制品中挥发油成分,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分析枳壳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油成分及其含量。结果:从生枳壳、广东制枳壳、单纯发酵枳壳、清蒸枳壳、麸炒枳壳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化合物54,44,25,31,32种。其中岭南特色制枳壳的挥发油中新增化合物最多,且挥发油主要成分含量较生枳壳和麸炒枳壳升高。结论:提示发酵与清蒸相结合的岭南特色炮制方法对改变枳壳炮制品的质量并增强其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消炎洗散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燕  李希  张嵩  冯建安  邹俊波  黄嫣 《中成药》2011,33(4):629-633
目的 建立消炎洗散(苦参,黄柏,蛇床子,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处方中苦参、黄柏、蛇床子、紫草、冰片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HPLC测定苦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以及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结果 薄层色谱均检出苦参、黄柏、蛇床子、紫草、冰片;苦参碱在0.2008~2.008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1.氧化苦参碱在0.2084~2.084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85;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为1.408%.盐酸小檗碱在0.2048~1.024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2;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为2.660%.结论 该方法 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5.
乳欣安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欣安胶囊(淫羊藿、蛇床子、全蝎)中活性物质淫羊藿苷、蛇床子素的测定及蛇床子、全蝎鉴定。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复方中蛇床子、全蝎药材进行色谱鉴别,HPLC法测定乳欣安胶囊中淫羊藿苷和蛇床子素的含量。结果:该制剂中,蛇床子、全蝎有良好的展开系统,不存在阴性干扰。淫羊藿苷在61.7ng~740.4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为0.82%;蛇床子素在57.4ng~688.8n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55%,RSD为0.71%。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可做为乳欣安胶囊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妇科栓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妇科栓剂的质量标准,以更好控制产品质量。方法:建立黄连、黄柏、苦参、蛇床子的薄层色谱法(TLC)和龙胆苦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结果:TLC法可检出黄连黄柏、苦参、蛇床子,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龙胆苦苷在0.688~6.880μg线性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91%,RSD为2.00%(n=6)。结论:试验方法定性、定量方法简单、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张自萍  廖国玲  郭荣 《中成药》2007,29(11):1566-1570
目的:建立宁夏枸杞黄酮类化合物和甜菜碱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鉴别不同来源的宁夏枸杞提供依据。方法:以10批宁夏不同产地的枸杞主栽品种"宁杞Ⅰ号"样品建立枸杞黄酮类化合物和甜菜碱提取物指纹图谱共有模式,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15批不同来源的枸杞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建立的方法重现性较好;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枸杞样品黄酮类化合物和甜菜碱提取物指纹图谱存在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枸杞黄酮类化合物、甜菜碱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鉴别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枸杞。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风丸中蛇床子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风丸中蛇床子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 ODS1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mol/L硫酸铵溶液(70:30),用硫酸溶液(1→5)调pH为2.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322nm。结果蛇床子素在0.101-0.808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r=9.964406×10^-3X-1.355684×10^-3,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RSD=1.40%(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测定结果重复性好,是大风丸中蛇床子素定量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