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p53、nm23基因在喉鳞癌中的异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华  李海刚  关中  陈洁珠 《癌症》1999,18(5):560-561,572
目的:探讨p53 、nm 23 基因在喉鳞癌中的异常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9例喉鳞癌石蜡标本进行p53 蛋白、nm 23 蛋白检测。结果:18 例(46-1 % ) 喉癌呈p53 过度表达;29 例(74-4% ) 喉癌呈n m23 阳性表达。p53 蛋白的阳性过度表达与n m23 阳性表达与喉癌的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及5 年生存率密切相关。结论:p53 蛋白、nm 23 蛋白表达可作为临床预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大肠癌组织中nm23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罗文安  张涛 《实用癌症杂志》2000,15(4):371-372,375
目的 探讨nm23和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nm23和p53蛋白在56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nm23蛋白和p53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7.7%(18/65)和52.3%(34/65),两者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γ=-0.31,P〈0.05);nm23蛋白和p53高表达均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及预后有关,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3.
胃癌p53,c—erbB—2和nm23癌基因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Wei Z  Wu Y  Zhai Z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5):378-381
目的利用胃癌生物学恶性信息,探讨术前检测p53、c-erbB-2和nm23蛋白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胃癌手术标本141例,胃镜活检标本93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53、c-erbB-2和nm23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53阳性率为45.8%~56.3%,c-erbB-2为18.3%~30.2%,nm23为72.9%~81.3%,在非胃癌组织中无表达;c-erbB-2的表达与肿瘤组织的大小、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及Laurén分型有关,且c-erbB-2表达阳性组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组;nm23的表达与肿瘤的生长方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三种癌蛋白的阳性率在胃癌的胃镜活检标本和手术标本中无显著差别。结论对胃癌组织进行p53、c-erbB-2和nm23蛋白的检测,有助于胃癌的诊断、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非手术临床分期的判断和评估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p53基因异常,nm23表达与化疗敏感性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p53基因异常、nm23表达与抗癌药耐药性关系。方法用MTT法测定17种常用抗癌药对74例恶性肿瘤的体外敏感性,并用聚合酶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分析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其p53基因异常、nm23表达情况。结果与p53基因正常、nm23(+)组比较,其余三组抗癌药抑制率较小,其中p53基因正常、nm23(-)组抗癌药抑制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53基因异常、nm23(+)组对两种抗癌药抑制率存在显著差异;p53基因异常、nm23(-)组对7种抗癌药抑制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当恶性肿瘤中存在p53基因异常或nm23表达(-)时,抗癌药耐药性增加。  相似文献   

5.
吴小华  蔡树模 《肿瘤》1997,17(3):134-136
本研究旨在结合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探讨癌蛋白nm23Hl,p185。p21,p53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卵巢癌腹膜后淋巴转移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石腊包埋标本中nm23Hl,p185,p21和p53的表达,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它们的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在31例患者中nm23Hl蛋白表达阳性,p21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及残留癌相磁。病理证实49例有淋巴结转移;nm23Hl蛋白表达阳性的LNM率低(35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胃癌p53和nm23基因异常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素—生物素(SP)免疫生化技术行p53和nm23免疫组化染色,研究了209例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p53和nm23基因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49.76%和57.42%,p53及nm23异常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无关。随着TNM分期的进展p53基因异常表达率升高(P=0.009),Bormann4胃癌nm23异常表达率高(P=0.026),p53在粘液腺癌低表达(P=0.0186),p53及nm23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8,P=0.002)。p53及nm23与术后生存时间有关。结论p53及nm23基因异常表达能反映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并与胃癌的预后有关。nm23更能提示胃癌转移,但p53提示预后的能力比nm23强。  相似文献   

7.
p53和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6例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p53和n23基因表达,分析p53和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p53和nm23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显示p53蛋白阳性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类和病人年龄无关(P〉0.05)。nm23阴性表达与乳腺癌洒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类和病人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p21蛋白和nm23蛋白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p21蛋白及nm23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对206例大肠癌标本进行p21蛋白和nm23蛋白表达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nm23-H1和p53基因杂合性缺失与大肠癌临床关系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了大肠癌nm23-H1和p53杂合性缺失情况。结果本组病例nm23-H1和p53杂合性缺失率分别为25%和45.8%,nm23-H1杂合性缺失与大肠癌Dukes分期及远处转移相关;p53杂合性缺失与大肠癌远处转移相关。两基因杂合性缺失在大肠癌中呈明显正相关。结论nm23-H1和p53基因杂合性缺失均可能参与大肠癌恶性进展及转移过程的调节,并相互协同促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53基因蛋白与分化性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6例分化性甲状腺癌组织和37例良性甲状腺病变组织中p53基因蛋白。结果分化性甲状腺癌组织中p5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75%,良性甲状腺病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7%,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p5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与分化性甲状腺癌的发生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P53及nm2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研究P53和nm23表达变化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发现P53及nm23的阳性率分别为61%、60%。P53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关系密切(P<0.01)。nm23低表达与胃癌侵袭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明显关系(P<0.01)。P53过表达和nm23低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中可能起协同作用。提示检测P53蛋白及nm23基因表达状况可作为临床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2.
p53、nm23和VEGF与肺癌患者生存期及脑转移预后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与目的:肺癌脑转移较常见,其预后较差。肿瘤标志物及分子生物学指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关p53、nm23和VEGF与肺癌脑转移预后相关性的研究未见有详细的报道。本研究拟就肺癌组织中p53、nm23和VEGF的蛋白表达和脑转移生存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5年本院92例肺癌术后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二步法)检测肺癌手术标本中p53、nm23和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进行Log-rank时序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肺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0个月和11.9个月,其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5.71%、22.86%、18.29%和49.55%、16.12%、8.89%(P=0.5179),nm23蛋白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0个月和10.1个月,其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20%、21.51%、16.45%和32.0%、12.0%、4.0%(P=0.1075),VEGF蛋白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5个月和12.2个月,其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2.20%、0、0和50.0%、25.41%、16.57%(P=0.0231)。结论:肺癌组织中p53和nm23的蛋白表达和脑转移预后未见相关,而VEGF的蛋白表达和脑转移预后相关,阳性表达者生存期较短。VEGF的表达可以作为肺癌脑转移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nm23-H1和CD44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中nm23-H1和CD44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收集NPC蜡块标本,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nm23-H1和CD44基因蛋白的表达,其中前者48例,后者40例,37例同时进行了上述两种检测,将两种基因蛋白表达结果与其临床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结果:nm23-H1阳性表达率60.42%,其与颈淋巴结转移无关,但与转移之颈淋巴结大小有关;nm23-H1的表达与放疗后  相似文献   

14.
肺鳞癌中MDR1基因产物P-gp、p53及nm2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红  孙国强  姜卫国  何安光 《癌症》2000,19(3):259-261
研究肺鳞癌中P53蛋白、nm23蛋白以及药基因MDR1产物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探讨它们在肺鳞癌发展,预后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肺鳞癌及其癌旁正常肺组织中P53蛋白nm23和P-gp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5.
寻找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可靠性分子指标,建立一种能被临床普遍应用的简易方法。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具有随 171例胃癌标本中p53、nm23、c-erbB-2、EGFR和E-钙粘蛋白(E-cadherin,简写为E-cad)的表达。结果:(1)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p53,c-erbB-2,EGFR和E-cad是影响胃癌预后的因子;p53、c-erbB-2及EGFR表达的胃癌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53和nm23蛋白的表达对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42例喉癌病人标本中p53和nm2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53和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62%和57.1%.p53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nm23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突变型p53基因阳性表达和nm23基因阴性表达的喉癌,多见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组.结论突变型p53基因阳性表达和nm23基因阴性表达的喉癌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7.
CD44V6、nm23蛋白、p53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D44V6、nm23蛋白、p53的过度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82例胃癌标本进行CD44V6、nm23蛋白、p53的测定。结果胃癌中CD44V6、nm23蛋白、p53阳性率分别为61.0%、56.1%、68.3%;CD44V6、p53过度表达及nm23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胃癌中CD44V6和nm23表达呈负相关(P<0.05)。CD44V6的表达与p53的表达之间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CD44V6、nm23蛋白、p53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D44V6与nm23蛋白和p53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可为临床预测转移和估计预后提供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旨在结合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探讨癌蛋白nm23H1,p185,p21,p53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卵巢癌腹膜后淋巴转移(LNM)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石腊包埋标本中nm23H1,p185,p21和p53的表达,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它们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结果在31例(31.6%)患者中nm23H1蛋白表达阳性;p21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及残留癌相关。病理证实49例(55.1%)有淋巴结转移;nm23H1蛋白表达阳性的LNM率低(35.7%vs63.9%,P=0.012);p21表达与LNM正相关(P<0.001);p185(~)病例LNM率(64.4%)高于p185(+)或p185(-)的转移率(45.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3表达与LNM无关。与LNM相关的临床因素是伴有腹水、组织分化不良、残留灶和分期晚。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是nm23H1蛋白阴性表达,p21的阳性表达、有残留灶和分化差。结论在卵巢恶性肿瘤中,nm23H1蛋白和p21的表达对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有独立的联合作用,而p185和p53的表达则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5 3、Bcl 2和nm 2 3基因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5 6例NSCLC组织中 p5 3、Bcl 2和nm2 3基因蛋白的表达。 结果 p5 3、Bcl 2和nm2 3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5 1.8%、3 2 .1%、5 3 .6% ;在肺鳞癌、腺癌中p5 3阳性表达随病理分级升高而增加 (P <0 .0 5 ) ,而Bcl 2阳性表达则随病理分级升高而降低 (P <0 .0 5 ) ;NSCLC淋巴结转移阳性组nm2 3阳性率显著低于淋巴结无转移组 (P <0 .0 5 )。结论 p5 3、Bcl 2和nm 2 3基因蛋白的检测对预测NSCLC淋巴结转移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乳腺癌手术标本中bcl2 基因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手术标本中bcl2 基因产物的表达。同时检测雌二醇、p53 基因及cerbB2 基因的表达。 结果 105例乳腺癌原发灶中,bcl2 基因表达阳性率为48.6 % ,p53 基因、cerbB2 基因及雌二醇表达率分别为32.4 % 、52.4 %和55.3 % ;bcl2 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程度无关( P> 0.05) ;bcl2 基因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分期进展及肿瘤大小呈负相关(P< 0.05 ,P< 0.005) ,而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正相关( P< 0.005) ;bcl2 基因表达与雌二醇密切正相关( P< 0.001) ,而与p53 基因,cerbB2 基因负相关( P< 0.05,P< 0.005) 。bcl2 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三年、五年生存率显著高于bcl2 阴性者( P< 0.005) 。 结论 bcl2 基因参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检测bcl2 基因表达状况,可以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并有助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