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导用615纯系小鼠的脾细胞进行E及EAC两种玫瑰花结试验,共检测了20—22克体重正常615小鼠24只,其E及EAC玫瑰花结的数值分别为21.3±7.1%及38.5±9.4%(均值±标准差),性别差异不显著。对操作过程中影响实验结果及其稳定性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用抗正常615纯系小鼠肝细胞抗体处理的H615瘤细胞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细胞融合、以间接免疫荧光法和细胞ELISA二种方法检测、建立两株分泌抗H615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两杂交瘤细胞系所产生的单克隆抗体与正常615小鼠的肝、脾、肺、肾、心肌、横纹肌、胸腺的组织细胞和小鼠肿瘤细胞及人肝癌细胞无交叉反应,证明两种单克隆抗体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对两种单克隆抗体进行亚类检定均属IgG_1。  相似文献   

3.
我所于1961年5月用昆明种(?)和C_(57)BL系(?)小鼠杂交,经连续近亲交配培育而成的615系小鼠至今已繁殖57代,各项生物学性状已相对稳定.为了解该小鼠的生理特性,测定了全身血液容量以及循环血红细胞的比积,兹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动物本所饲育的第56代正常615系小鼠,2-3月龄,体重18-25克,雌雄各半.并以20克左右的昆明种和年龄在1年以上的老年615系小鼠作为比较.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己培育的615近交系小鼠,已广泛地用于免疫学及实验肿瘤学的研究。迄今未见有关615系小鼠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活性的报道。本文报道正常615系成年小鼠脾细胞对~(125)I-udR标记的肿瘤靶细胞的体外NK效应。材料与方法一、动物:615系小鼠,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引入,在本室繁殖饲养,鼠龄2~2 1/2月,雌雄均有。二、脾细胞(效应细胞)制备:按常规方法制备  相似文献   

5.
我院病理生理教研室于1978年将—615近交系小鼠的自发性肝癌移植成功,建立了我国第一株小鼠可移植性肝癌模型(H615),并在建株过程中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重庆医学院范维珂等取其第9至20代瘤源进行了H615生物学性状的研究。迄今H615已传至34代,接种成功率为85.6%,已稳定建株。我们对建株后的H615进行了较系统的电镜观察,现将其超微结构形态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来源: 1.取常规接种后30~50天H615瘤株小鼠4只(30代、32代各2只),颈椎断离快速活杀后取其新鲜瘤组织。  相似文献   

6.
目前利用培养细胞进行的研究工作日益增多,特别是肿瘤细胞的体外培养或建株更受到重视。建国以来,我国自建了不少人肿瘤细胞系,而动物肿瘤细胞系却比较少。H615是本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建立的国内第一株可移植性小鼠肝细胞性肝癌模型,为了观察H615体外培养的特性,摸索其生长条件,并进一步建立H615细胞系供实验研究用,我们从1980年10月起,用多种方法对H615进行了原代培  相似文献   

7.
转输小鼠脾细胞对小鼠白血病(L615)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转输正常小鼠脾细胞对615系小鼠白血病(L615)攻击的保护效应。如果在攻击前7天转输,五种具有不同遗传学背景的正常小鼠脾细胞都有明显的保护效应;但若在攻击前28天转输,其保护效应则因供者品系而异;随着E/T(效应细胞数/肿瘤细胞数)比值降低其保护效应也有降低的趋势。如果将相同数量的正常小鼠脾细胞装入扩散盒,然后将其植入小鼠腹腔,则不能诱导保护效应。转输正常肾细胞或注射正常脾细胞匀浆对L615白血病细胞攻击也无任何保护效应。实验组大多数存活小鼠都能耐受剂量递增(10~4—10~6)的L615白血病细胞的反复攻击。在继承性化学免疫治疗实验中这些存活小鼠的免疫脾细胞能延长晚期L615病鼠的中位存活时间,甚至能使50%(5/10)的小鼠获得治愈。  相似文献   

8.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正常615小鼠与患癌615小鼠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谱,发现在正常小鼠肝组织及患ARS淋巴瘤小鼠瘤细胞中,仅有LDH5酶带;在615胎鼠肝及患肝癌(H615和H22)小鼠的癌细胞中,除LDH5酶带外,出现明显的LDH4酶带。提示肝癌细胞中LDH酶谱的胚胎化倾向。可以此作为H615可移植性肝癌的定型指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学科学院某院从1958年大跃进以来,先后培育出615纯系小鼠及其两株可移植性白血病 L615与 L7212模型,它们在抗癌药筛选及肿瘤的实验研究方面都是很有用的工具。但615小鼠一直缺乏可移植性实体瘤(肉瘤及癌)的模型,这也是肿瘤科研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1975年5月,我院肿瘤研究组病理生理小组将一只615小鼠腿部自发肿瘤移植成功,建立了一株615纯系小鼠的可移植性实体瘤模型,定名为遵医肿瘤_(755)(TM_(755)),  相似文献   

10.
用抗615纯系小鼠的正常肝细胞抗体处理的H_(615)瘤细胞免疫BALB/c系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以间接免疫荧光法和细胞ELISA两种方法检测,建立两株分泌抗H_(615)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8A58和12C_6。两杂交瘤细胞系所产生的单克隆抗体与正常615系小鼠的肝、脾、肺、肾、脑、心肌、横纹肌、胸腺组织细胞以及小鼠肿瘤细胞、人肝细胞性肝癌细胞均无交叉反应。证明两种单克隆抗体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两种单克隆抗体均属IgG_1。  相似文献   

11.
为证实抗白血病生物活性物质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物效应,我们对正常615小鼠和L615小鼠及用活性物质处理过的615小鼠—“命名为8011小鼠”的骨髓细胞染色体进行了C带分析.结果表明L615小鼠的染色体中存在有大量的Bj染色体,占总数的47.6%,同时Bj染色体的出现频率随着接种癌细胞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在8011小鼠的染色体中Bj染色体则基本消失,只占观察总数的0.8%,两者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检测了不同免疫缺陷的纯合子615-nu、615-bg、615-nu/bg、Ba1b/c-nu和表现型正常的杂合子615/PBI小鼠的巨噬细胞细胞毒活性、吞噬功能,并与它们的NK细胞活性和T、B细胞功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这些不同免疫缺陷的615小鼠其相应的免疫缺陷的性质是确定的。615-nu、615-nu/bg、Ba1b/c-nu的巨噬细胞毒活性与615/PBI无明显差别,但吞噬指数较正常升高,而615-bg的巨噬细胞细胞毒活性和吞噬功能则都显著低于615/PBI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紫杉醇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和对白血病小鼠生存期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肿瘤机理。方法:以小鼠肉瘤(S180)、小鼠肝癌(H22)瘤株及小鼠网状细胞白血病(L615)瘤株造模,设空白对照、正常对照、(高、低剂量)给药四组,分别考察紫杉醇对各组小鼠抑瘤率和生存期的影响。结果:紫杉醇对S180、H22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50.69%、41.46%以上,对L615白血病小鼠生命延长率达到53.24%以上。结论:紫杉醇是抗肿瘤、抗白血病的有效成分,可干扰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4.
615系小鼠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及血液学研究所将昆明种(雌)杂种小鼠与C_(57)BL(雄)近交系小鼠杂交后,进一步培育而成的一株灰褐色近交系小鼠,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学的实验研究中。但是关于615系小鼠自发瘤的发生率,迄今未见有公开报道。为了获得有关615系小鼠的某些生理学或和病理  相似文献   

15.
(一)615近交系小鼠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615近交系小鼠于1961年5月开始用我所饲养的昆明种白化小鼠和由苏联引进的C57BL黑色近交系小鼠进行杂交,获得杂交第一代后,严格按同胞兄妹连续交配20代以上得到一系棕色小鼠。按培育的年月命名为615近交系小鼠,现已培育20年、57代。在培育过程中其毛色和某些生物学特性已表现相对稳定。通过同系异体皮肤移植试验、毛色等位基因检测、混合淋巴细  相似文献   

16.
三种小鼠骨髓细胞辐射抗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IRM-2、ICR及615小鼠骨髓细胞体外照射后细胞损伤进行比较研究,探讨IRM-2小鼠的抗辐射损伤机制.方法用常规法进行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 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不同剂量γ射线对小鼠骨髓细胞活力的影响;用PA法 (FITC-Annexin V和PI标记法) 检测骨髓细胞凋亡.结果 IRM-2小鼠骨髓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于ICR、615小鼠,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显著性 (P<0.01).经1 Gy、4 Gy 照射后6 h,IRM-2、ICR、615小鼠骨髓细胞相对活力分别为86.6%和79.3%,77.5%和70.4%,77.4%和68.7%,IRM-2小鼠与ICR、615小鼠比较,细胞活力有所提高,IRM-2小鼠骨髓造血细胞死亡率及凋亡率低于ICR及615小鼠.结论 IRM-2小鼠有较强的免疫及造血功能,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率低于ICR及615小鼠,其抗辐射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我们对白血病小鼠(L_(7811))及其接种传代的正常615纯系小鼠红细胞膜Na~+、K~+、Mg~(++)-ATP酶催化ATP生成ADP产生的无机磷进行测定比较,发现L_(7811)小鼠红细胞膜Na~+、K~+、Mg~(++)-ATP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  相似文献   

18.
615系小鼠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及血液学研究所于1981年5月培育的一株灰褐色近交系小鼠。20年来,它已在国内许多单位推广,应用,但关于615系小鼠的寿命及生育能力尚未见公开报道。我们于1979年4月~1981年11月,对100对繁殖用615近交系种鼠的生育能力和寿命进行了观察,统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SDS—不连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了L615可移植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小鼠脾细胞匀浆的蛋白质分子量。确定其组份为11条电泳区带。分子量为12,590~89,130并在半对数座标图上呈直线。正常纯系615小鼠脾细胞匀浆蛋白质分子量为11,220~72,440。抗白血病实验小鼠蛋白质与615小鼠相同,  相似文献   

20.
作者用盐酸胍法从615系小鼠原发性可移植性肝癌(H651、H22)实体瘤组织及正常615系小鼠肝组织(N615)中制备总RNA,经Oligo(dT)纤维素亲和层析法纯化得到 poly(A)~+RNA,再经兔网织红血球溶胞物体系测活及电泳鉴定后,作Northern 印迹和经α-~(32)P-标记的H-ras、Ki-ras及C-myc癌基因分子探针杂交,发现:仅H615中有H-ras基因的明显表达信号,N615中仅有弱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