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气钡双对比造影俯卧左侧抬高位数字图像对早期贲门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 2 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早期贲门癌 ,用青岛Ⅲ型双对比用硫酸钡 ,5 0 0mA岛津IDR - 70 0遥控透视数字胃肠机 ,实时采集贲门区多种部位图像 ,着重采集俯卧左侧抬高位胃底贲门区像。结果 :2 8例早期贲门癌在俯卧左侧抬高位像上均能清晰显示该区微小病变。结论 :俯卧左侧抬高位胃底贲门区数字化图像能清晰显示该部位的异常X线征象 ,对早期贲门癌的诊断有积极的价值 ,尤其是癌肿未侵及食道下段时 ,显示病变优于其它摄影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对贲门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贲门癌患者行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并结合胃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作出诊断。结果 45例患者在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中,主要X线表现有黏膜异常增粗、紊乱、肥大,钡剂通过贲门缓慢、贲门痉挛,黏膜纠集、中断,局部呈结节样或大小不一的颗粒状影阴等。结论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经济、方便、无创,是贲门癌最直接、有效的检查方法,如果结合胃镜及病理学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郭瑛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0):233-234
目的:探讨贲门癌气钡双对比造影的X线征象。方法:收集我院2002~2007年经手术病理或内镜活检证实的124例贲门癌病例,对其气钡双重造影的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贲门区软组织肿块72例,胃底溃疡64例,食管下段受累48例,钡剂分流118例。结论:贲门癌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传统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对中晚期贲门癌易检出。早期需要结合胃镜及CT扫描。  相似文献   

4.
孙永康 《中外医疗》2009,28(31):188-189
目的研究分析贲门癌的气钡双对比连影的X线表现,提高对贲门癌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本文对39例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贲门癌的胃双对比钡餐造影X线表现分析。结果贲门部软组织肿块(35例),表现为结节状、分叶状、半球形;贲门区龛影(5例),多数为浅龛影;食道下段浸润(32例),呈索条状粘膜下浸润;胃体小弯侧僵硬(9倒),小弯侧胃壁僵硬,与正常胃壁闯形成小切迹或凹陷,粘膜变平.消失。结论X线气钡双重造影是诊断贲门癌的首选方法。良好的双对比钡餐造影,取多体位、不同角度,全方位观察,可以提高贲门癌的X线捡出率。  相似文献   

5.
贲门区X线检查必须摄片:贲门癌是常见消化道的恶性肿瘤之一,正确的检查方法和认识X线征象,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目的,对患者的预后有可重要的意义。气钡双重对比造影能使胃底贲门区壁松弛扩张,较好的显示出贲门区组织结构,易发现肿块,提高贲门癌的检出率和发现早期微小的癌。以笔者经验,首先向患者阐明给药的用途,  相似文献   

6.
马秀华 《中原医刊》2005,32(5):16-16
目的分析贲门癌气钡双对比造影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贲门癌,并对其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早期贲门癌12例(20%),中晚期贲门癌48例(80%)。典型X线表现:①食管下段改变42例(占70%)。②贲门区溃疡24例(占40%)。③胃底贲门区块影32例(占53%)。④胃底变形胃体小弯受累10例(17%)。结论贲门癌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运用气钡双对比造影不但能诊断出中晚期贲门癌也能发现和诊断早期贲门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气钡双对比在早期食管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应用数字化X线胃肠机行食管气钡双对比造影多轴位快速摄影诊断早期食管癌的表现。结果早期食管癌病变较局限及隐匿,主要表现为黏膜纹破坏中断,局限性食管壁毛糙及小钡斑形成,局限性食管壁僵硬。结论应用数字化X线造影机结合气钡双对比造影技术,多轴位快速摄影,利用计算机存储能力和图像后处理功能,提高了图像质量及病变检出率,对早期食管癌的检出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贲门癌由于局部解剖等多方面的原因 ,X线检查常常造成漏诊和误诊 ,早期贲门癌就更是如此 ,扬中是全国贲门癌高发区之一[1] ,本文收集了经X线检查、胃镜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贲门癌 58例 ,作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影响早期贲门癌X线诊断的几个因素 ,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 ,男 34例 ,女 2 4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4 5岁 ,平均 58.71岁 ,全部病例术前均作了X线、胃镜检查 ,确诊为贲门癌 ,其中 30例先作胃镜检查 ( 6例为普查发现 ) ,再作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 ,部分病例作了气钡双重低张造影 ,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早期癌症 ,对…  相似文献   

9.
李茂山  方军 《农垦医学》1998,20(1):19-20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贲门癌是消化道一种常见恶性肿瘤,约占整个消化道恶性肿瘤的35%左右。因贲门部结构和功能复杂,且正常形态变异较大,并且位于肋弓后方,历来X钱钡餐检查是一个难点,漏诊率比较高。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的广泛开展,CT可提供壁内和壁外影像学的改变,故对确定诊断,选择治疗方法,判断疗效和愈后等均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早期贲门癌的诊断,成为食道低张气钡造影研究的热点,故搜集200例哈萨克族贲门癌,分析如下:一、资料和方法本文收集我院1976年2月~1997年3月间经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胃底贲门癌的X线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提高胃底贲门癌早期诊断率。方法搜集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胃底贲门癌40例患者的完整资料,对其临床及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有黏膜或黏膜皱襞的改变,有5例表现为贲门上抬,29例表现贲门部位黏膜增粗、紊乱、中断及消失;32例患者侵犯食管下段,食管下端变窄;16例胃底部见软组织肿块;6例变病向下侵犯胃小弯垂直部。结论采用X线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可明显提高胃底贲门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