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囊造瘘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方式。方法:对胆囊造瘘术后2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1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成功率达91.3%。结论:对胆囊造瘘术后胆囊结石复发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然是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是开腹胆囊切除术.1987年法国的Mouret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逐渐成为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主要手术方法.但是急性胆囊炎患者由于胆囊周围的炎症和周围脏器的粘连、解剖关系不清楚,中转开腹手术的比率高,因此直接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情况较多.韩国朝鲜大学医院外科从1999年开始对急性胆囊炎胆汁淤滞明显的患者行经皮胆囊造瘘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得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胆囊造瘘术的应用体会张名瑜(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241000)自1988年元月至1989年底我院共施行胆囊手术282例,其中胆囊造瘘12例,占手术病例总数4.3%,12例中男性3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27岁,平均年龄61岁。术式为单纯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胆囊穿刺造瘘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亚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涪陵中心医院肝胆外科2010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43例亚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5例 采用经皮胆囊穿刺造瘘联合LC治疗,68例采用急诊LC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急诊LC组相比,联合 组术中胆囊炎症水肿明显减轻(P<0.01),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中出血明显减少(P<0.01),中 转开腹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经皮胆囊穿刺造瘘术能有效减轻胆囊的炎症水肿,使亚 急性胆囊炎患者的LC手术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经皮穿刺和经皮、经肝穿刺二种途径的胆囊造瘘术。穿刺针和导管有三种,以自行设计的塑料套鞘带囊的穿刺针效果最好,拔出穿刺针芯后剩留塑料套鞘可以引流,囊充液可以起预防胆汁漏入腹腔和套鞘导管脱落的作用,本组共处理22例。效果良好,通过导管造影,全部明确诊断,是比传统胆囊造瘘术更为简便,创伤小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B超引导下行胆囊穿刺造痿术(PC)处理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8月接受下行PC治疗的53例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6个月至3年.53例均穿刺置管成功,4例因引流管脱落或堵塞而再次行PC.52例(98.1%)获得有效的胆囊引流,1例患者术后病情转坏,术后1 d行紧急胆囊切除术. 41例于急性胆囊炎治愈后两周至3个月择期行胆囊切除术,全组无1例因PC引发的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PC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一项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它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1995年至2010年收住的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局麻下造瘘引流术、胆囊造瘘术的治疗效果。结果:29例患者手术顺利,无术中死亡。1例术后4天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5天死于再发脑出血,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局麻下对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胆囊取石、胆囊粘膜化学性切除、胆囊底固定于皮下的胆囊造瘘术,手术造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8.
刘光地 《中外医疗》2008,27(26):159-159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改善,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多.老年患者常有许多伴随病症,治疗上颇为棘手.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胆道疾病269例,其中60岁以上胆道外科患者56例,占20.8%,实施老年胆囊造瘘术22例,占老年胆道手术的39%,我们发现胆囊造瘘术的病死率最低,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经皮胆囊穿刺造瘘处理高危急性胆囊炎5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B超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造瘘(percutaneous cholecystostomy,PC)处理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有效性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5年8月接受PC治疗的53例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均穿刺置管成功,4例因引流管脱落或堵塞而再次行PC.52例(98.1%)获得有效的胆囊引流,1例患者(1.9%)术后病情转坏,术后1 d行了紧急胆囊切除术. 41例于急性胆囊炎治愈后2周至3个月行择期胆囊切除术,全组无1例因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引起的并发症死亡.随访分别达6个月至3年.结论 经皮胆囊穿刺造瘘术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一项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它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直肠癌造瘘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外科28例直肠癌造瘘术后的护理资料进行系统回顾。结果:28例患者护理效果满意,随访6个月无造瘘口并发症的出现。结论:根据直肠癌造瘘术后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灵活运用造瘘口护理学知识,可促进术后的早期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评价胆囊结石患者救治中施以开腹胆囊切除术或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胆囊结石患者118例,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58例,选择开腹胆囊切除术对其施以治疗;治疗组60例,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其施以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征和预后情况.结果 评定疗效,发现治疗组术后排气时长以及住院时长、出血量等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60例患者中有3例(5.00%)出现并发症,常规组58例中有17例(29.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都可以充分切除患者胆囊组织,但腹腔镜手术在创伤性、安全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优势,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防止出现并发症,因此建议在胆囊结石患者救治中持续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后产生黄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我院1992年8月至1998年8月1832例胆囊切除术病例。结果:经B超、CT、手术、肝功证实:①胆道损伤造成的黄疸7例;②胆道内残余结石所至黄疸8例;③引流物造成黄疸4例;④肝细胞性黄疸12例。结论:明道损伤、胆道残余结石、不恰当的引流及术前肝功不良等是胆囊切除术后黄疸常见的原因;因此,合理的手术方式、术中必要的检查、恰当的引流及围手术期保肝等是预防胆囊切除术后黄疸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及防治措施。方法: 综合分析9例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残余胆囊结石6例,腹腔出血1例,胆管损伤1例,胆漏1例。9例再手术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对胆囊切除术后仍有症状者应做全面检查,找出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绝大部分的再次手术通过术前评估及术中各种方法的应用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7.
邹勇 《中国现代医生》2013,(25):127-12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的临床疗效及胃肠动力的恢复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行胆囊切除术患者174例,其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4例,开腹胆囊切除术90例。比较两组术后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止痛药使用例数、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治疗后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止痛药使用例数、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腹腔镜组均低于开腹组(P〈0.05)。②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比较,腹腔镜组均低于开腹组(P〈0.05)。③两组发热发生率比较,腹腔镜组低于开腹组(P〈0.05);胆管损伤、胆汁漏、肠粘连、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快,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多瑞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效能和安全性.方法 择期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20例,均分为3组.罗哌组(A组):缝合切口前向胆囊床喷洒及切口局部浸润0.5%罗哌卡因;多瑞吉组(B组):入手术室时胸前贴多瑞吉贴膜;联合组(C组):入手术室时胸前贴多瑞吉,缝合切口前向胆囊床喷洒及切口局部浸润0.5%罗哌卡因.术中3组均采用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术后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呼吸、血压、心电图,进行VAS评分、Ramsay评分,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瘙痒、眩晕、呼吸抑制等副反应.结果 镇痛效果:A组术后6 h内、B组术后6~48 h内镇痛效果满意,C组在术后48 h内镇痛效果满意;呼吸影响:3组病例均未出现血氧饱和度低于90%;副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3组相似.瘙痒、眩晕发生率B、C组略高于A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多瑞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 relieves symptomatic cholelithiasis (SC) but may facilitate postoperative gluttony. Aim To examine changes in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general health of a cohort of patients three years after uncomplicated LC for SC. Methods Patients were studied three years after uncomplicated LC and compared to age- and gender-matched controls who had undergone non-biliary surgery.Results Forty-two patients and 42 controls were studied. The mean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55 years (range 29–82) versus 54 years (25–82) for controls. Patients undergoing LC increased their mean BMI by 1.8kg/m2. Females were particularly likely to gain weight (mean change in BMI=+2.1),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ing found between pre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 Of the 24 LC patients who claimed to continue their low fat diet, the mean BMI changed from 27.6 to 29.6kg/m2. The mean BMI of the 17 people who claimed regular exercise changed less markedly (+1.4) than those who admitted infrequent exercise (+2.1). Conclusion Selection for LC may identify patients at risk of continuing or resumed aetiological contributors to obesity. Follow-up long after the surgery may therefore be necessary to facilitate additional healthcare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门诊与住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多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符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指征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实施门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PLC),对照组实施住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PLC),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调查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手术成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及总治疗费用分别为(29.1±7.2)h和(6578.3±420.1)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3±14.5)h和(7689.4±560.3)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6.7%及9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及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住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且安全性高,能提高床位周转率,有效改善住院难等问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