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黄褐斑又称黧黑斑、肝斑、面尘、蝴蝶斑、妊娠斑等,好发于颧部、面颊、额部、鼻部和口周等处,呈淡褐色至深褐色色素斑,大小不一,边界多清楚,表面光滑,抚之不碍手,无鳞屑及炎症表现,无自觉症状,日晒后皮损颜色可加深。男女均可患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特别是育龄期或服用避孕药者[1-2]。虽患者无自觉症状,但因其严重影响美观,又因其治疗疗程较长,疗效有限,因此给患者的精神及生活方面带来  相似文献   

2.
黄褐斑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付丹丹  张毅 《河南中医》2005,25(5):83-86
黄褐斑是以面部色素沉着为特征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学认为本病是“弥漫性过度色素沉着,常伴内分泌失调,在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时,也分泌过量的黑色素细胞刺激素,因而皮肤黑色加深。”常见于青春期到绝经期的妇女。临床表现为黄褐色或淡黄色斑片,不规则分布在两颊和前额部,无炎症及鳞屑,无自觉症状。由于影响容貌,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近10a来,中医药对其的报道较多,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中医药治疗黄褐斑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褐斑是常见的面部色素代谢障碍性皮肤病 ,以女性多见 ,对面容影响较大 ,是皮肤科的疑难病症之一。目前国内外治疗本病尚无特效药物 ,中医药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 ,本文就近几年中医治疗黄褐斑作一综述。1 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多与脏腑 ,尤其是肝、脾、肾的功能失调以及由此引起的气血不和有关。1.1 肝气郁结 钟以泽[1] 认为忧思抑郁 ,肝气郁结 ,肝木克土 ,致脾虚失运 ,痰湿凝聚 ,秽浊之气循经上熏于面、凝滞肌肤可导致本病发生。周继刚[2 ] 认为本病可由肝郁气结 ,郁久化热 ,灼伤阴血而成。张青山[3] 将本病实证归结为肝郁气滞 ,气血不畅…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褐斑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色素代谢异常性皮肤病,此病多见于皮肤较白的成年女性。1 黄褐斑发病原因的探讨 到目前为止,黄褐斑的发病原因和产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现代医学认为其与妊娠、遗传、内分泌、代谢、感染、慢性疾病、精神因素等有关,常见于慢性盆腔炎、卵巢囊肿、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人工流产、卵巢及子宫切除术后、口服避孕药、乳腺增生等与性激素失调有关的疾病,习惯性便秘、胃肠功能紊乱、肝胆病、肾脏病、结核病、疟疾等慢性病以及酒精中毒、甲状腺或垂体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肥厚  相似文献   

5.
黄褐斑属中医“黧黑斑”、“肝斑”、“面尘”范畴。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好发于面部,呈蝶翅状,轻者呈淡黄色或浅褐色,点片状散布于面颊两侧,以眼部下外侧多见;重者呈深褐色或浅黑色,似面罩般遍布于面部,其发病率越来越高。笔者就近几年国内中医药治疗黄褐斑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田蕊 《吉林中医药》2013,33(3):241-242
黄褐斑的病机主要与肝郁、脾虚、肾亏而导致的血瘀有关,所以治疗上采用疏肝解郁、补益脾肾、活血化瘀等法,可采用逍遥散、六味地黄汤、归脾汤、血府逐瘀汤等加减.治疗上除内治法还有各种外治法,例如外用面膜、针刺、拔罐等.虽然中药治疗黄褐斑效果显著,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客观指标,临床疗效不易评价,治疗疗程较长,效果缓慢,患者依从性较差等.  相似文献   

7.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病情较顽固,且近几年来发病有增多的趋势。本病相当于中医的黧黑斑、黧黑皮干黑曾、皮皮干、面尘。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多为气血虚衰,血气不和,血脉凝涩,不能荣华面部而致,与肝、脾、肾功能及痰饮、风邪有密切关系。故其治疗应依据证候而定,从疏肝、补肾、健脾、养血、活血、滋阴、祛风、化痰等不同方面着手。辨证论治一般肝气郁结证应疏肝解郁,应用加味逍遥丸、柴胡逍遥散加减;脾虚痰湿证宜化痰利湿,常用除湿胃苓汤、二陈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参苓白术散加减;肝肾阴虚证宜滋补肝肾,常用六味地黄丸…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粤 《中医药研究》1998,14(3):55-57
本文概述了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现状,大体包括五个方面:辨证治疗,专方应用,外治法,中西医结合治疗,针灸治疗。在取得一定疗效上尚存在不足之处,如疗效标准不统一,远期疗效观察少,及时确实有效的药物,穴位的筛选不足等。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国内外治疗黄褐斑尚无特效药物,中医药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从病因病机、中药内、外治法,内外合治法,耳压法,背俞穴及针刺疗法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黄褐斑概况,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燕晨 《河北中医》2005,27(1):70-72
黄褐斑是发生于面部的常见色素沉着性皮肤病 ,其主要表现为颜面部出现局限性淡褐色或褐色斑片 ,境界清楚 ,表面光滑 ,呈对称性分布 ,似蝶状又称蝴蝶斑。严重者可蔓延至前额、口唇等处 ,日晒后症状可加重 ,男女均可发生 ,以中年女性较多 ,经期及孕期加重 ,属中医学面尘、肝斑、黧黑斑、妊娠斑、晦黯等范畴。本病发生的机制 ,传统医学认为与肺、肝、脾、肾等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有关。如《灵枢·经脉篇》曰 :“血不流则髦色不泽 ,故其面黑如漆柴者。”又如宋·《太平圣惠方》谓 :“夫面黯者 ,由脏腑有痰饮 ,或皮肤受风邪 ,致气血不调 ,则生黑。”…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近况湖南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郭爱枝,黄炎辉(415003)黄褐班在《外科正宗》中称“黑斑”;《医宗金鉴》称“黑黯”;现代称“黄褐社”、“妊娠斑”、“蝴蝶斑”。是一种常见的色表沉着性皮肤病.表现为黄褐色、暗褐色、深咖啡色.多发于中青年女性...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1995-2001年中药内治、外治疗法及针灸治疗黄褐斑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0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中药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25例黄褐斑患者采用中药治疗,有效率为96%,受试者主观感觉良好,血液生化指标均正常。结论:中药治疗黄褐斑高效、安全,对试验者身体健康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季叔 《河北中医》2006,28(12):954-956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颜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以对称分布的黄褐色或深褐色斑片为特征,多分布于颧颊部、额部、眼眶周围、上唇及鼻部,一般边缘清楚,表面光滑,无自觉症状。本病男女均可发生,女性多见,尤其育龄期妇女最多,与日晒、季节、妊娠、长期服避孕药以及内分泌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还伴有其他慢性疾病。目前对黄褐斑的研究越来越多,笔者现将近年来中医对黄褐斑的诊治情况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黄褐斑在古代文献中有面尘、黧黑斑、肝斑、面上杂病之称。“有诸内必形诸外”,其病位在皮肤,病因在内。《医宗金鉴》总结为:“原于忧思抑郁,血弱不…  相似文献   

15.
黄褐斑是一种好发于青年女性的色素代谢障碍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面部出现淡褐色或深褐色斑,大小不定,形态不一,抚之不碍手,常对称分布于双颊、前额,无明显自觉症状,无炎症表现及鳞屑,属于难治性慢性皮肤病之一.中医治疗黄褐斑疗效较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黄褐斑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小燕 《辽宁中医杂志》1996,23(11):526-527
本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黄褐斑概况进行了总结,认为体针、耳针(压)、耳穴刺血、刺络拔罐结合耳压及穴位注射法,均是针对本病常见的“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肾亏损、脾胃虚弱”等主要病因,进行补虚泻实,调理阴阳,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其中内分泌、皮质下等耳穴的应用,可调节内分泌的功能,恢复体内性激素的平衡,减少黑色素的分泌。笔者根据本病的病因病理及各疗法的临床疗效认为,若本着整体观念、辨证求因的原则,将上述5种方法结合或交替使用,会取得更佳疗效  相似文献   

17.
黄褐斑属中医"肝斑"、"黧黑斑"、"面尘"范畴,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特征为色素对称性沉着,呈蝶翅状,轻者为淡黄或浅褐色,点片状散布于面颊两侧;重者呈深褐色或浅黑色.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因素、日晒、妊娠、化妆品使用不当、口服避孕药及抗癫痫药等均为本病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18.
黄褐斑属中医“肝斑”、“黧黑斑”、“面尘”范畴,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特征为色素对称性沉着,呈蝶翅状,轻者为淡黄或浅褐色,点片状散布于面颊两侧;重者呈深褐色或浅黑色。  相似文献   

19.
李燕红 《河北中医》2014,(3):476-478
黄褐斑是一种面部出现褐色斑的色素异常性皮肤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特点是面部对称性色素斑,无自觉症状,常于日晒后加重。中医文献中又称之为黧黑斑、面皯、面尘。由于黄褐斑发于面部,影响面部美观,给部分患者带来了严重的思想负担。现代医学对此病尚无满意疗法,而中医药在黄褐斑的治疗上有其独特的特色与优势。现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面部的获得性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发生于日晒部位,并于日晒后加重。对称分布于面部,以颧部、颊部及鼻、前额、上唇为主。损害为淡褐色到深褐色的斑片,大小不一,边缘清楚或呈弥漫性,有时呈蝴蝶状,表面光滑,无炎症表现及鳞屑,无自觉症状,男女均可罹患,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