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具有刺激性化妆品的类型分布特点,比较皮肤和眼刺激性试验的敏感性,并分析这两项试验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动物试验对140份化妆品样品的皮肤和眼刺激性进行检验,比较和分析试验结果。结果:在140份样品中,对皮肤具有轻刺激性和中刺激性的样品分别占10.7%和5.7%;对眼有轻刺激性、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样品分别占11.4%、4.3%和2.9%。对皮肤和眼刺激性最强的化妆品类型是洗发类,其次是沐浴类,再次是护发类、面膜类和洗面类,护肤类刺激性最弱。眼刺激性试验比皮肤刺激性试验敏感性高(Z=-6.67,P0.01),两种试验结果之间存在较弱的正相关性(r=0.414)。结论:洗发类是对皮肤和眼具有较强刺激性的化妆品类型,一般眼刺激性试验比皮肤刺激性试验敏感性高,两项试验的结果之间存在较弱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化妆品的急性眼刺激损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分析发用类等5类化妆品的急性眼刺激卫生安全状况.方法 于2005-2007年采用急性眼刺激性试验对发用类、眼霜类、面膜类、肤用清洁类、彩妆类共计846种化妆品样品进行测试.结果 受试各类化妆品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眼刺激性.发用类(47.5%)、肤用清洁类(20%)中检出一定比例具有轻刺激性及以上刺激性的样品;除发用类中有20种样品(均为染发剂)眼损伤持续21 d以上外,其余化妆品引起的眼损伤能够在观察期限内恢复.结论 本次测试的5类化妆品眼刺激性损害特点不尽相同,发用类、肤用清洁类急性眼刺激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化妆品多次皮肤刺激试验结果,了解化妆品对动物皮肤的刺激作用,并进行安全性的评价。方法按《化妆品卫生规范》中的“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2004年共对797份化妆品进行了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总合格率为98.62%。其中防晒类、祛斑类和健美与美乳类化妆品的合格率均为100%。国产化妆品合格率为99.40%,进口化妆品的合格率为98.04%。所有受检样品中,无刺激性的占61.10%,轻刺激性的占37.52%,中刺激性的占1.38%。结论部分化妆品对动物皮肤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即具有潜在危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芳香类等化妆品的急性皮肤刺激性损害特点,了解其卫生安全状况。方法于2005—2007年采用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对洁蕊类、面膜类、芳香类、发用类、浴液类、卸妆类、按摩类、磨沙祛角质类共计917种化妆品样品进行测试。结果各类受试化妆品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急性皮肤刺激性损害效应。洁面类、发用类、浴液类、按摩类和磨砂祛角质类在试验中出现较高的皮肤刺激性样品检出率(轻刺激性为58.8%~69.3%,中刺激性为0%~5.9%)和引发皮肤红斑损伤(明显红斑占5.7%~9.8%,中度及以上红斑占0%~4.3%);面膜和芳香类化妆品样品试验中引发皮肤刺激性损伤主要在72 h 内恢复者为主(>90%),洁面类(0.8%)、发用类(0.7%)和浴液类(5.9%)样品中各有不同比例样品引发皮肤刺激性损伤可延续至14 d 以上。结论该次调查的具有急性皮肤刺激性损害的化妆品较为常见,需加强对化妆品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提升化妆品卫生安全水平,保障化妆品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判定洗发类化妆品对皮肤、粘膜的刺激性,来确保消费者使用安全可靠的产品。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度和方法》中,急性皮肤刺激试验方法、眼刺激试验方法和多次皮肤刺激试验方法。结果:三种类型的洗发香波对试验兔的皮肤一次刺激反应积分均值为零,属无刺激性。其中单纯型洗发香波的急性眼刺激试验属无刺激性,而止痒型和三效合一型洗发香波的急性眼刺激试验属轻刺激性。通过多次皮肤刺激试验,可见三种类型洗发香波均出现皮肤增厚、变硬等症状。结论:使用洗发类化妆品,应防止误入眼内,用后应彻底清洗干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评价两种化妆品原料短期毒理学安全性,探讨测试与评价方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方法以家兔14 d皮肤连续涂抹试验、家兔眼刺激试验评价原料的急性眼刺激性与多次皮肤刺激性;以豚鼠光毒性试验测试豚鼠皮肤一次接触原料,继而暴露于紫外线照射下所引发的皮肤红斑、焦痂和水肿等毒性反应;以体外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评价原料的致突变性。结果 1号原料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为中刺激性;家兔眼刺激试验(不冲洗及30 s冲洗)结果为不可逆眼损伤。将其用维生素E油稀释至20%(v/v)、0.5%(v/v)后,其家兔眼刺激试验(不冲洗)结果为轻刺激性。2号原料的多次皮肤刺激试验结果为轻刺激性;豚鼠皮肤光毒试验、体外哺乳动物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短期试验测试表明1号化妆品原料有潜在的急性刺激性危害,未发现2号化妆品原料具有强皮肤刺激性、皮肤光毒性和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清洁类化妆品对皮肤的急性刺激性损害特点,了解其安全卫生状况。方法于2009年7月-2011年6月,采集面膜类、洁面类、发用类、浴液类、卸妆类、磨沙祛角质类等6大类共计364种清洁类化妆品样品,并对其进行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测试;试验数据分析采用CHM方法。结果各种化妆品均对皮肤显示出急性刺激性损害,但轻重不一,程度有较大的不同。A(面膜类)、B(洁面类)以及D(浴液类)化妆品对皮肤的刺激强度均较大;各类化妆品样品均被检测出引发皮肤红斑反应,其中A(面膜类)、B(洁面类)、C(发用类)和D(浴液类)比较严重,其有较多的样品可引起中度及以上的皮肤红斑反应,F(磨沙祛角质类)化妆品样品也引发皮肤红斑反应,程度却较其他的轻;试验中,F(磨沙祛角质类)化妆品引发的刺激性反应大多数能在72小时内恢复,也有部分样品引发的皮肤刺激性反应延续至14天以上,主要是B(洁面类)和D(浴液类)。结论本次测试结果显示各类清洁类化妆品中均能不同程度的引发急性皮肤刺激性损害效应,应加强化妆品的监督,提升其卫生安全水平,切实保障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2010年化妆品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化妆品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了解化妆品对动物皮肤的刺激作用,并进行安全性的评价.方法 按《化妆品卫生规范》中的“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2010年共对269份化妆品进行了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总合格率为98.14%.除防晒类和芳香类,其他化妆品的合格率均为100%.国产化妆品合格率为100%,进口化妆品的合格率为97.38%.所有受检样品中,无刺激性的占84.76%,轻刺激性的占13.38%,中刺激性的占1.86%.结论 大部分化妆品对动物皮肤不具刺激性,表明有较高的安全性,但任有一部分化妆品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即具有潜在危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清洁类化妆品中的急性皮肤刺激性损害特点,了解其卫生安全状况。方法:采用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对洁面类等5大类共计562种清洁类化妆品进行测试;试验数据采用CMH方法统计分析。结果:各种清洁类化妆品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急性皮肤刺激性损害效应。C(沐浴类)化妆品的皮肤刺激强度较大;A(洁面类)、B(洗发类)、C(沐浴类)和D(磨砂祛角质类)化妆品样品中具有比较明显的引发皮肤红斑反应样品检出率,其中A(洁面类)、B(洗发类)、C(沐浴类)中各包括一定数量的能够引起中度及以上皮肤红斑反应的样品,E(卸妆类)化妆品样品皮肤刺激性反应和引发皮肤红斑反应较轻;B(洗发类)和D(磨砂祛角质类)化妆品样试验中引发皮肤刺激性反应主要在72小时内恢复者为主,A(洁面类)、C(沐浴类)两类样品中各有不同比例样品引发皮肤刺激性反应可延续至14天以上。结论:各类清洁类化妆品中存在程度不同的急性皮肤刺激性危害效应,应根据化妆品各自的皮肤损伤特点及其分布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监督管理措施,以提升该类化妆品卫生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无“三苯”鞋用胶水和溶剂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急性眼刺激试验,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和皮肤过敏试验进行急性毒性研究。结果:各样品的急性毒性均为低毒,有3份样品对家兔眼粘膜有轻刺激性,6份样品对皮肤刺激作用表现为轻刺激,其余均为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除1份样品为轻度致敏外,其余均表现为弱致敏作用。结论:目前使用的无“三苯”鞋用胶水和溶剂为低毒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防脱育发精华露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为其提供毒理学安全性实验依据。方法依照《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对防脱育发精华露进行急性眼刺激性、多次皮肤刺激性、皮肤变态反应、皮肤光毒性、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及Ames试验。结果防脱育发精华露的急性眼刺激性试验结果为轻刺激性,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为无刺激性,未见皮肤变态反应和皮肤光毒性,Ames试验阴性,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阴性。结论防脱育发精华露呈现轻度的眼刺激性,未见其他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2.
进口化妆品的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 90 2份进口化妆品皮肤刺激性试验的分析结果表明 ,进行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的 175份化妆品中 114份 (6 5 1% )未呈现刺激性 ,6 1份 (34 9% )呈现轻度刺激性 ,进行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的 72 7份化妆品中 2 34份 (32 2 % )未呈现刺激性 ,呈现轻度刺激反应的 493份 (6 7 8% ) ,以唇膏、眼影、粉底液和粉饼类化妆品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用于餐饮具和果蔬消毒的消毒剂进行安全性评价,为制定用于餐饮具和果蔬消毒的消毒剂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36个用于餐饮具和果蔬消毒的消毒剂,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有关急性经口毒性、微核试验、皮肤刺激试验方法进行动物实验,并对产品的主要成分进行记录汇总。结果36个产品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均为实际无毒级,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结果为无刺激性的占72.2%,属于轻、中刺激性分别占25.0%、2.8%。结论用于餐饮具和果蔬消毒的受检消毒剂属实际无毒级,无致突变性,对皮肤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某中生菌素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了解其毒性。[方法]根据《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分别利用大鼠和新西兰白兔对该样品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和急性眼刺激试验。[结果]该样品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急性经皮毒性试验结果均表明该样品属低毒,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结果为无刺激性。急性眼刺激试验结果为轻刺激性。[结论]该中生菌素具有一定毒性,要更全面了解其安全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防晒类、祛斑类化妆品的质量,为化妆品的监督评审提供参考。方法: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中皮肤光毒性试验方法。结果:169份防晒类化妆品中,7份样品具有原发性刺激,皮肤光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合格率为98.8%,进口化妆品合格率略高于国产化妆品;41份祛斑类化妆品中,6份具有原发性刺激且全部是国产产品,光毒性试验合格率为100%。结论:应加强对国产防晒类、祛斑类产品的配方及市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重组人乳铁蛋白作为化妆品新原料对哺乳动物局部皮肤、眼睛的刺激作用或腐蚀作用,以及皮肤光毒性的作用。方法通过家兔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和急性眼刺激性试验考察重组人乳铁蛋白的多次皮肤刺激和眼刺激损伤状况,通过豚鼠皮肤光毒性试验考察重组人乳铁蛋白接受光照射后安全性。结果重组人乳铁蛋白对家兔局部皮肤和眼睛均无刺激性。豚鼠皮肤局部涂抹重组人乳铁蛋白后进行UVA照射,未引起皮肤光毒性反应。结论重组人乳铁蛋白安全,对皮肤和眼睛均无刺激性且无光毒性。  相似文献   

17.
吴俊  俞萍  梁婕  张颖 《现代预防医学》2020,(8):1505-1509
目的 研究育发产品的毒理学安全性,为相关产品开发利用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 通过急性眼刺激试验、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皮肤光毒性试验、Ames试验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进行毒理学评价。结果 新西兰白兔急性眼刺激反应和多次皮肤刺激性反应均为轻刺激级,豚鼠的皮肤变态反应、皮肤光毒性反应均为阴性,Ames试验中各剂量组4种菌株的回变菌落数均小于相应的阳性对照组的2倍,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各剂量组致畸变率小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该育发产品仅造成轻微眼刺激和皮肤刺激,无致突变和致畸性,在本试验剂量和观察指标范围内,其作为化妆品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纳米银复合醋酸氯己定消毒凝胶杀菌效果及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以醋酸氯己定和纳米银为主要成分的消毒凝胶的杀菌效果及毒性.方法: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皮肤消毒现场试验和动物试验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该消毒凝胶作用2.5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杀灭对数值均>3.00;作用5.0 min对白色念珠菌杀灭对数值>3.00;皮肤消毒现场试验结果,擦拭右前臂内侧皮肤,作用1 min,对皮肤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为2.17,每次的杀灭对数值均为>1.00;对雌、雄NIH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级;对新西兰家兔的多次皮肤刺激、一次破损皮肤刺激、眼刺激试验均属无刺激性,多次阴道黏膜刺激属于轻刺激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未发现该受试样品对体细胞有诱变作用.结论:该消毒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有一定的杀灭效果,毒性较低,对皮肤无刺激性,对阴道黏膜刺激有轻刺激性,可用于皮肤消毒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济南市生产的消毒剂的毒性情况,对30份消毒剂进行了毒理学测试。急性毒性试验:21份皮肤消毒剂中无毒类18份,低毒类3份;口腔消毒剂6份、空气消毒剂3份均为无毒类。皮肤刺激试验:21份皮肤消毒剂中无刺激性物质为18份,轻刺激性为3份;口腔消毒剂6份、空气消毒剂3份均为无刺激性物质。蓄积性毒性试验:含氯类、高锰酸钾类和其它类消毒剂各1份均为弱蓄积性,而30份消毒剂的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20.
含对氯间二甲苯酚消毒水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对氯间二甲苯酚 (PCMX5 % )消毒水对哺乳动物的毒性 ,并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用SPF级NIH小鼠、SD大鼠、新西兰家兔、白化豚鼠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 0 0 2年版 ) ,分别进行急性经口毒性 (LD50 )、一次破损皮肤刺激、多次皮肤刺激、眼刺激试验、多次阴道黏膜刺激试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微核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PCMX(5 % )消毒水对雌、雄NIH小鼠和SD大鼠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级 ;对新西兰家兔的多次皮肤刺激、一次破损皮肤刺激、眼刺激均属无刺激性 ,多次阴道黏膜刺激属于极轻刺激性 ;对白化豚鼠的致敏强度为未见皮肤变态反应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 ,未发现该受试样品对体细胞有诱变作用 ;亚急性毒性试验 ,一般生理体征无异常 ,对大鼠生长曲线无影响 ,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正常 ,脏体系数无异常 ,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 PCMX(5 % )消毒水毒性较低 ,对皮肤、黏膜刺激小 ,可用于皮肤、黏膜、家居消毒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