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上消化穿孔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72例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后是否采用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治疗(术后48 h内)分为观察组(EEN,n=32)及对照组(非EEN,n=40)。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外周血炎症介质、营养指标及肠功能障碍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2.5±3.5 vs.15.6±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88,P<0.01)。两组患者术后1周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均呈现降低趋势,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外周血血红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外周血内毒素(endotoxin,ET)及D-乳酸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ET及D-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显著改善上消化道穿孔术后患者系统性炎症反应、营养状况及肠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胃癌术后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并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接受胃癌手术后转入ICU的患者76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则给予非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26%(2/38)、10.53%(4/3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05%(8/38)、28.95%(1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分别为(55.2±15.3)h、(8.4±2.2)d、(1.76±0.5)万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4±15.8)h、(10.3±2.8)d、(2.55±0.9)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显著降低胃癌术后患者手术并发症以及感染率的发生,且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序贯性肠内营养(SEN)辅助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效果.方法 危重型HFMD患儿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SEN,对照组给予鼻饲配方奶,疗程7~14 d.在提供营养液前及第5天、出院时,检测两组Hb、白蛋白(ALB)、前蛋白(PA)、FBG水平,观察喂养不耐受、消化道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以及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随观察时间延长,两组Hb、ALB、PA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第5天及出院时试验组Hb、ALB、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各时间点FBG水平稳定,对照组FBG水平波动较大(P<0.05).试验组的喂养不耐受、消化道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EN能有效改善危重型HFMD患儿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护理理念下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营养指标水平以及免疫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排气、排便、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序贯性肠内营养在重症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重症脑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研究组采用序贯性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营养指标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生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治上消化道术后患者80例,均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选择合适的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输注。结果:本组80例患者经过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术后肠道恢复时间3~4天,切口甲级愈合78例,甲级愈合率97.5%,乙级愈合2例,乙级愈合率2.5%,无并发症和切口感染发生,患者术后1天白蛋白34.2±3.4g/L,实施肠内营养第7天36.8±3.6g/L,术后1天总蛋白61.3±4.4g/L,实施肠内营养第7天68.9±3.6g/L,实施肠内营养后患者的白蛋白、总蛋白明显升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9例。术后24小时起给予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A组予常规治疗加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B组予常规治疗加早期全肠外营养(TPN)。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运动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营养指标、平均住院日。结果:EE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41.63±15.58)h较TP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64.32±18.64)h要早(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前后营养指标变化值、平均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肠道功能尽早恢复,改善了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是胃癌根治术后一种重要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11.
12.
上消化道手术尤其是食道手术后,营养状况是病人能否顺利恢复的关键所在。而这类手术又多为消化道恶性肿瘤,在临床有一半以上病人就诊时即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使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下降,是手术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降低手术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率,我院自2000年1月开始将营养管及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在上消化道手术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道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病人营养及肠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0例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与肠道术后肠外营养(对照组)各25例进行比较,通过观察两组恢复排气、排便时间、不良反应,并测定营养支持前后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K+、Na+、Ga2+等指标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K+、Na+、Ga2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肠道术后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促进肠功能恢复,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术后8小时即可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并且安全可靠,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基于全球营养领导人营养不良倡议(GLIM)标准营养评定后的序贯营养治疗在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2例),分别按常规围术期健康教育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序贯营养治疗策略进行营养管理,观察患者主观感受、一般住院指标和营养状况指标。结果 患者术前、术后饥饿感和口渴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3 d疼痛VAS评分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46.9%vs. 75.0%,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体质指数(BMI)、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及C反应蛋白(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质量下降率均低于对照组[(1.79±0.39)%vs.(3.48±0.44)%,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的ALB、PA、...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肠内外营养序贯性治疗对神经外科ICU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 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甲组患者予肠内外营养序贯性治疗,乙组患者予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对比2组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甲组患者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分化簇3及分化簇4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给予神经外科ICU患者肠内外营养序贯性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清胰汤和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21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肠外营养治疗,治疗组采用清胰汤和肠内营养序贯治疗。观察2组患者腹部症状及体征,记录肠功能恢复时间,观察胰周脓肿/假性囊肿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分别于入院24 h内及治疗后7 d、14 d,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评分、血清白蛋白水平检测,并行上腹部CT检查,评定CT严重度指数。结果:治疗组肠功能恢复时间、血常规WBC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7 d、14 d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评分和CT严重度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且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胰汤和肠内营养序贯治疗,明显促进病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上消化道疾病的病人术前通常会由于疾病的原因造成饮食减少或进食无规律.而术后又有一段时间不能进食。手术前后常伴有胃肠功能障碍.易有吸收不良或丢失过多且得不到有效营养补充,导致营养不良而影啊康复。以往多采用传统经静脉输液补充液体及能量,待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吻合口愈合后才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但已有研究证明,小肠的蠕动消化吸收功能在开腹术甚至结肠术后几小时可恢复啪。因此,近年来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倡应尽早实施肠内营养。现就这方面的应用现状及护理要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结肠癌根治术术后康复的影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结肠癌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其中42例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的方法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同期30例患者按传统方法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免疫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胀、腹痛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前各项免疫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治疗组术后IgA、IgG、IgM,CD3+及CD8+等免疫学指标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4+高于术前(P〈O.05)。治疗组术后除CD8+外(P〉0.05),其他免疫学指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早期予以肠内营养营养支持治疗,不仅安全,而且能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问,同时能较好的维持术后早期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对7例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适量热能的肠内营养支持。7例患者顺利度过代谢紊乱期,达到良好的营养支持效果。表明肝移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经济、安全、有效,是一种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