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意图:时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初步建立幼儿的时间观念,让幼儿充分做好上小学的身心准备,基于幼儿的兴趣需要,我设计了本次科学活动。《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指出:5~6岁幼儿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的前后变化。  相似文献   

2.
设计意图: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考虑到园里的大部分孩子来自农村,种植和孩子们的生活很密切,因此幼儿园里设有专门的种植区域。根据当地习俗,春分是播种的最佳时机,因此,我们以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为切入点,带领孩子们开展关于种植的主题活动。“立春蛋”活动是种植主题活动下的一个子活动,本来我们只想让孩子们了解春分的习俗,但是在设计时发现竖蛋这个游戏很符合孩子们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设计意图:“走夜路”这件事,相信每个孩子都经历过。孩子们对于黑暗充满了害怕和恐惧,为了帮助他们克服这项弱点、锻炼他们的胆量和勇气,我选择了《夜黑黑》这本绘本,开展了语言活动一一“夜黑黑”,设计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4.
设计意图:3~4岁幼儿喜欢玩娃娃家,喜欢快点长高、长大,喜欢体验做哥哥姐姐、爸爸妈妈的乐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中指出:3~4岁幼儿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等量方面的词,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结合幼儿的兴趣以及《指南》要求,我设计了本节活动。活动目标:1.掌握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的掌握而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有趣的桥面"是一节充满童真、童趣的科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故事情境中认识、了解了不同桥面带来的速度变化,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最终答案。  相似文献   

6.
设计意图:囍是民间剪纸中最常见、最具代表性的连续对称剪纸,且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剪纸经验,本次活动在折剪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拓展,可以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中国的传统艺术美。  相似文献   

7.
秋天到了,孩子们对幼儿园里大树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经常听到他们交流和讨论大树的秘密,于是在阅读区投放绘本《树真好》,以引发孩子对大树深层次的探究和思考。绘本《树真好》让我们感受到人与大树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打开绘本,我们可以重温生活中有关树的一切美好记忆和体验。彩色与黑白相间的插画韵律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艺术体验,让我们在欣赏中产生一种亲切而又温情的阅读体验,树让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  相似文献   

8.
设计意图: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两个宝宝。对于家庭中出现的新成员,有的孩子会高兴自己多了一个玩伴,但更多的孩子却觉得因此失去了很多……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孩子不会或是不愿意和他人分享周围世界对自己的关爱.为了能够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与弟弟妹妹或者哥哥姐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设计意图: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喜欢在垫子、长凳上攀爬,其中部分幼儿已有匍匐爬行的经验,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我们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结合本班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确定手脚撑地、膝盖悬空爬为本次活动的新经验。  相似文献   

10.
设计意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蹦蹦和闹闹》是一个能促进幼儿语言学习的很好载体——故事中蹦蹦和闹闹形象鲜明,对话生动有趣,能很好地激发幼儿想象和讲述的兴趣。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我主要引导幼儿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相似文献   

11.
设计意图:将一根纸带扭转180度,两头再粘起来做成纸带圈,立刻便拥有了魔术般的神奇特质,这就是德国科学家莫比乌斯和约翰•李斯丁发现的“莫比乌斯”圈,也叫“怪圈”.这种多变且神奇的“怪圈”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应用,如立交桥、过山车、轨道玩具等等。那么如何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何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幼儿搭建原有经验与科学新知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应该具备一定的时间意识,学会自己安排时间。针对这一阶段幼儿的特点,我设计了本节科学活动——我的一天,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认识时钟,初步学习如何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3.
设计意图:4~5岁是幼儿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帮助他们养成互相分享的道德品质至关重要。棉花糖深受孩子们喜欢且贴近他们的生活,本活动围绕故事《白云棉花糖》展开整节活动——通过讲述故事、想象棉花糖的制作、分享棉花糖等过程感受棉花糖不同的样式、味道以及捏在手里的不同感觉,从而充分丰富幼儿的词汇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分享增进幼儿与同伴.  相似文献   

14.
设计意图:有一天,我在家和五岁的儿子一起听了《神笔马良》的故事,儿子感叹:我要是有一支神笔就好啦!想要啥就画啥。假如我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班的孩子们听,假如每个孩子都有一支神笔,假如有神笔的孩子看见了需要帮助的人……这些口齿伶俐、想象丰富的小精灵们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由此产生了本节语言活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  相似文献   

15.
设计意图: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少出门、不聚会的要求憋坏了活泼好动的幼儿,戴口罩、勤洗手的命令让幼儿紧张不安。开学后,教师该怎么"有尺度"地回应孩子:为什么开学晚?外面的世界发什么了什么?该如何保护自己?为了用合理、科学的方式向幼儿传递疫情信息,引导幼儿了解疫情知识、缓解紧张情绪并且学会保护自己,我结合自制绘本故事设计本次活动。绘本用生动有趣的图片,以新型冠状病毒自述的口吻向幼儿介绍病毒的宿主、传播以及防护等科学知识,让幼儿通过直观的方式认识病毒。  相似文献   

16.
设计意图:国庆节过后,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谈论着节日里的所见所闻,有的孩子说:“我去参加'爱祖国,绘画大赛了.”有的孩子说:“我去看升国旗了!”……孩子们都被节日的气氛深深感染着,从他们的眼神中无不透露着对祖国深深的爱,我想这不正是引导幼儿用歌声和肢体语言表达对祖国的爱恋、进而激发他们爱国之情的好契机吗?于是,我结合主题活动“爱祖国”设计了本次艺术活动。  相似文献   

17.
设计意图: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通讯工具、联络方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信件的使用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本活动中的“绘画信”对幼儿来说较为新奇。在活动中,我精心制作了绘画信,通过猜猜、读读、画画,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感受朋友之间的美好情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设计意图: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或无意地会发现周围存在排序的现象。如:教室窗帘上的图案、衣服上的花纹、地毯的花边、围栏的颜色以及瓷砖排列的图案等,这些正是吸引大班孩子探索科学活动的内容,激起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我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排序",提供多元的排序材料,通过"感知规律、发现规律、补充规律.  相似文献   

19.
设计意图:牙齿对于小朋友来说并不陌生,平时刷牙、吃饭、漱口等,都和牙齿有关。绘本《没有牙齿的大老虎》讲述了一个情节有趣、线索清晰、动物形象鲜明的童话故事——狐狸想办法拔掉大老虎牙齿的过程。通过阅读绘本内容,幼儿了解了大老虎没有牙齿的原因,知道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在看一看、学一学、说一说的过程中,用大胆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了遇事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20.
设计意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谈话活动我能为幼儿园做什么中,孩子们觉得幼儿园可以装扮得更美丽,于是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