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波动性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损伤后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Rho/Rho激酶Ⅰ(ROCKⅠ)mRNA含量影响的机制。方法将HUVEC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的培养基中加入5.50 mmol·L-1葡萄糖200μL,培养48h;损伤组的培养基中先后加入5.50,20.00 mmol·L-1葡萄糖200μL,培养48h;丹参酮ⅡA低、中、高浓度组在损伤组的基础上,加入10.00,30.00,50.00μg·mL-1丹参酮ⅡA 200μL,培养48 h;阳性对照组在损伤组的基础上,加入100.00 mg·L-1维生素C 200μL,培养48 h。比较6组细胞的MDA、SOD、NO、NOS、ROCKⅠmRNA等指标。结果正常对照组、丹参酮ⅡA低、中、高浓度组及阳性对照组的SOD、NO、NOS含量均较损伤组增高,MDA及ROCKⅠmRNA含量均较损伤组降低,但除丹参酮ⅡA低浓度组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述指标以丹参酮ⅡA高浓度组最为明显(P<0.05)。结论丹参酮ⅡA对波动性高糖体外诱导的HUVEC损伤有保护作用,可增强其SOD、NO、NOS活性、降低MDA及ROCKⅠmRNA表达,并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活性氧、降低脂质过氧化、提高内皮细胞抗氧化酶体系的活力,通过Rho/Rho激酶系统抑制NOS表达,进而影响NO分泌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敖曼  熊怡  刘佳 《中国药业》2014,(23):4-5
目的 观察花天胶囊对前列腺增生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药理作用。方法 应用甲睾酮8 mg/kg灌胃给药,构建前列腺增生模型,各组大鼠(对照组,模型组,前列康组,花天胶囊高、中、低剂量组)连续28 d给予相应药物或0.9%氯化钠注射液。检测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 给药后花天胶囊高剂量组大鼠SOD活力为(110.58±31.87)U/mgprot,中剂量组大鼠SOD活力为(115.70±45.76)U/mgprot,均比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且高剂量组的MDA含量为(112.22±32.75)nmo L/mg,明显减少(P<0.01)。结论 花天胶囊可明显增加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可能是其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之一,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调节自噬对人滋养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氧化应激组、低剂量CsA(2μmol/L)组和高剂量CsA(4μmol/L)组。流式细胞仪检测HTR-8/SVneo滋养细胞凋亡,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化学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化学荧光法检测活性氧(ROS),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氧化应激组、低剂量CsA组和高剂量CsA组HTR-8/SVneo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4%±0.72%、38.15%±4.63%、27.24%±3.16%、18.45%±2.28%,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A组细胞MDA和ROS显著低于氧化应激组(P<0.01),且高剂量CsA组低于低剂量CsA组(P<0.01);CsA组细胞SOD显著高于氧化应激组(P<0.01),且高剂量CsA组高于低剂量CsA组(P<0.01)。对照组、氧化应激组、低剂量CsA组和高剂量CsA组HTR-8/SVneo细胞自噬蛋白LC3Ⅱ表达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23±0.05、0.11±0.02、0.38±0.07、0.75±0.13,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sA可以增强滋养细胞自噬,对氧化应激损伤诱发的滋养细胞凋亡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PC12细胞自噬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即氧糖剥夺/复氧复糖组)、黄芪甲苷组、自噬抑制剂+黄芪甲苷组。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透射电镜和MDC荧光染色检测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检测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性降低(P<0.05),MDA含量增多、SOD和GSH-Px活性下降(P<0.05),可见自噬小体,Beclin1表达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组细胞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减少、SOD和GSH-Px活性升高(P<0.05),自噬小体数量增多(P<0.05),Beclin1表达增多(P<0.05);当给予自噬抑制剂处理时,自噬抑制剂在减轻自噬的同时,可明显拮抗黄芪甲苷的抗氧化作用。结论黄芪甲苷可通过上调自噬减轻氧糖剥夺/复氧复糖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韩敏珍  冉群钗 《中国药房》2012,(23):2125-2127
目的:研究川芎嗪联合丹参酮ⅡA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等容生理盐水)、假手术(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地塞米松(5mg.kg-1)和川芎嗪+丹参酮ⅡA高、中、低剂量(40+12、20+6、10+3mg.kg-1)组。于肺缺血前3d灌胃给药,每天1次。测定大鼠血浆丙二醛(MDA)含量、肺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湿重/干重比值(W/D)和肺通透指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肺匀浆MPO活性显著增强(P<0.01),W/D、肺通透指数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丹参酮ⅡA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浆MDA含量显著减少(P<0.01或P<0.05),肺匀浆MPO活性显著减弱(P<0.01或P<0.05),W/D、肺通透指数显著减小(P<0.01或P<0.05)。结论:川芎嗪+丹参酮ⅡA联合用药对肺缺血再灌注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过氧化物代谢产物、减少中性粒细胞生成、增加肺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脐静脉细胞融合细胞EA.hy926 TLR4/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细胞融合细胞EA.hy926;观察丹参酮ⅡA低、中、高剂量组对LPS刺激EA.hy926细胞的保护作用,RT-PCR和Western bolt法检测TLR4、NF-κB、TNF-α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LPS刺激组TLR4、NF-κB和TNF-αmRNA和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与LPS刺激组相比,丹参酮ⅡA低剂量组TLR4、NF-κB、TNF-αmRNA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而丹参酮ⅡA中、高剂量组TLR4、NF-κB和TNF-αmRNA及蛋白质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丹参酮ⅡA抗AS的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干预TLR4/NF-κB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类叶升麻苷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1,10,100μmol·L-1)的类叶升麻苷作用于oxLDL诱导的HUVEC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ax)和E1A激活基因阻遏子(CREG)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CREG mRNA表达水平。转染CREG过表达载体或CREG小干扰RNA至HUVEC细胞,构建CREG过表达或CREG表达抑制的HUVEC细胞。oxLDL诱导CREG过表达的HUVEC细胞,或类叶升麻苷作用于oxLDL诱导的CREG表达抑制的HUVEC细胞,上述相同方法检测MDA含量、SOD和GSH-Px活力、细胞凋亡率、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oxLDL诱导HUVEC细胞后,MDA含量、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水平升高,SOD和GSH-Px活力、Bcl-2蛋白及CREG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0.05)。类叶升麻苷或过表达CREG可降低oxLDL诱导的HUVEC细胞MDA含量、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提高SOD和GSH-Px活力及Bcl-2蛋白表达(P<0.05)。类叶升麻苷可促进oxLDL诱导的HUVEC细胞CREG mRNA和蛋白表达(P<0.05),抑制CREG表达降低了类叶升麻苷对oxLDL诱导的HUVEC细胞MDA含量、SOD和GSH-Px活力、细胞凋亡率及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P<0.05)。结论:类叶升麻苷通过上调CREG表达降低oxLDL诱导的HUVEC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减轻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对缺氧诱导下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VEGF表达及NO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 实验设常氧对照组、缺氧组(CoCl2处理进行缺氧诱导)和实验组(CoCl2缺氧诱导加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处理).丹参酮ⅡA浓度分别取0.5、1.0、2.0、5.0mg/L,处理时间分别为12h、24h和48h;MTT法检测丹参酮ⅡA对CNE-2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方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分泌水平.结果 MTT实验表明,丹参酮ⅡA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缺氧诱导下CNE-2细胞的增殖(均P<0.05),5.0mg/L丹参酮ⅡA处理48h后其抑制率达到52.79%.ELISA实验发现丹参酮ⅡA可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缺氧诱导下CNE-2细胞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剂量大于1.0mg/L后均P<0.05),5.0mg/L丹参酮ⅡA处理24h后VEGF表达水平降低37.21%;丹参酮可呈剂量依赖性降低CNE-2细胞NO分泌水平.结论 丹参酮ⅡA可有效抑制缺氧诱导下CNE-2细胞的增殖,降低其VEGF蛋白的表达及NO分泌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体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海绵植入小鼠模型对丹参酮Ⅱ_A磺酸钠的促进血管新生作用进行研究。方法体外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12诱导模型,利用细胞迁移及小管生成实验评价丹参酮Ⅱ_A磺酸钠促血管新生的作用影响;体内实验采用海绵植入小鼠模型,通过QPCR测定不同剂量丹参酮Ⅱ_A磺酸钠对VEGF-A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不同剂量丹参酮Ⅱ_A磺酸钠对微血管生成及VEGF蛋白释放的影响。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40、80μg/m L剂量组的迁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丹参酮Ⅱ_A磺酸钠与形成的结节数目呈现一定剂量相关性,且丹参酮Ⅱ_A磺酸钠80μg/mL剂量组的小管生成节结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丹参酮ⅡA磺酸钠12、24mg剂量组VEGF-Am RNA相对表达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丹参酮Ⅱ_A磺酸钠12mg剂量组作用最强,优于阳性药丹参多酚酸盐。丹参酮ⅡA磺酸钠12、16、24mg剂量组的VEGF蛋白表达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丹参酮Ⅱ_A磺酸钠12mg剂量组,VEGF蛋白表达量最高,荧光面积最大,优于阳性药丹参多酚酸盐。结论丹参酮Ⅱ_A磺酸钠具有促血管新生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上调VEGF-A mRNA的表达来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伟  李慧颖  李丹 《河北医药》2023,(7):965-970
目的 探究普拉克索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心肌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CCK-8检测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LDH和CK-MB活性、MDA和SOD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ROS产生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p-p38、p38、p-JNK和JNK蛋白表达;qRT-PCR检测TXNIP 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OGD/R组心肌细胞活力、SOD含量明显降低(P<0.05),而LDH活性、CK-MB活性、ROS产生、MDA含量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TXNIP、p-p38/p38和p-JNK/JN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OGD/R组比较,Pra-50μmol/L组和Pra-100μmol/L组心肌细胞活力、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LDH活性、CK-MB活性、ROS产生、MDA含量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TXNIP、p-p38/p38和p-JNK/JN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普拉克索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与Pra-1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花青素(PC)对脂多糖(LPS)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脂多糖作用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其损伤,设置空白对照组、模型组(1000 ng/ml脂多糖处理)、不同浓度(100,50,25μg/ml)花青素组。使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NO、TNF-α和IL-6的浓度变化;特定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PX)含量;DHE荧光探针检测ROS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脂多糖损伤组能够降低HUVECs的活力,增加ROS的含量,LDH、MDA含量显著增加,SOD、GSH-PX活性显著下降,同时降低NO分泌,诱导TNF-α和IL-6分泌及增加了TLR4/NF-κB的表达(P<0.01)。不同浓度花青素和脂多糖同时作用HUVECs时,细胞活力逐渐上升,ROS含量逐渐下降,LDH、MDA含量逐渐下降,SOD、GSH-PX活性随之上升,同时NO分泌增加,TNF-α和IL-6分泌及TLR4/NF-κB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花青素能够提升脂多糖作用下HUVECs活力,恢复细胞分泌功能,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细胞的炎性反应;花青素可能部分地通过TLR4/NF-κB通路对血管内皮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单纯高甘油三酯血清(HTGB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损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观察不同浓度的HTGBS对血管内皮细胞活力(MTT法测吸光度A值)、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运用Western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中血红素氧化酶-1(HO-1)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碳氧血红蛋白(COHb)的含量。结果:5%浓度的HTGBS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的损伤作用,显著降低细胞活力、NO含量和SOD、NOS活性(P<0.01),显著升高血管内皮细胞中LDH、iNOS活性和MDA含量(P<0.01),并且5%HTGBS显著诱导细胞HO-1蛋白的表达并增加细胞培养液中CO的生成量(P<0.01)。结论:HTGBS体外诱导HUVEC氧化损伤,使细胞活力和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增加其通透性及脂质过氧化程度,影响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并能诱导HO-1蛋白表达代偿性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源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外源性AGEs与HUVEC共孵12 h,以组胺(Hi)和过氧化氢酶(CAT)为对照,检测内皮细胞的活性、单层通透性、凋亡率及细胞培养液生化指标,并且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外源性AGEs呈剂量依赖性(40 mg/L、120 mg/L、160 mg/L)地降低了内皮细胞的活性、增加了内皮细胞的单层通透性及凋亡率、增加了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MDA)含量,并降低了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均P < 0.05),与阳性对照组Hi的作用相当(均P > 0.05).CAT明显抑制了外源性AGEs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结论:外源性AGEs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木犀草苷对阿霉素诱导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木犀草苷(luteoloside)对阿霉素(adriamy-cin,ADR)诱导大鼠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新生SD大鼠乳鼠,差数分离提取心肌细胞,建立ADR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培养48 h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DR模型组、木犀草苷与ADR同时给药(12.5、6.25和3.125 mg.L-1)各剂量组及木犀草苷预孵育4 h后,与ADR同时给药(12.5、6.25、3.125 mg.L-1)各剂量组。观察木犀草苷对ADR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量效、时效关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内LDH含量降低,漏出量增加、SOD活性降低及细胞上清液中MDA含量增多。与模型组相比,木犀草苷各处理组心肌细胞存活率均明显增加(P<0.05);木犀草苷与ADR同时给药12.5、6.25 mg.L-1组(P<0.05)能明显降低LDH漏出量、增强SOD活力、降低细胞上清中MDA含量;预孵育4 h后,与ADR同时给药各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LDH漏出量(P<0.05)、增强SOD活力、降低MDA含量(P<0.01)。结论木犀草苷对ADR所致的心肌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且预孵育4 h后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优于未孵育组,其初步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减轻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的恒河猴脉络膜-视网膜内皮细胞(RF/6A)的损伤及姜黄素对此的保护作用.方法 RF/6A为3组培养(n=6):对照组(DMEM完全培养基+10%胎牛血清),高浓度葡萄糖组(DMEM完全培养基+10%胎牛血清+30 mmol/L葡萄糖),姜黄素-葡萄糖组(DMEM培养基+10%胎牛血清+30 mmol/L葡萄糖+30 μmol/L姜黄素).以噻唑蓝(MTT)法检测分组培养1、3、5 d后各组细胞活力的变化,检测培养5 d后各组细胞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高浓度葡萄糖组RF/6A活力逐渐降低,呈现明显的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葡萄糖组RF/6A活性降低明显(P<0.01).姜黄素-葡萄糖组RF/6A活力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氧化应激水平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分组培养5 d后,高浓度葡萄糖组MDA含量增加(P<0.01),SOD活力降低(P<0.01).姜黄素-葡萄糖组MDA含量及SOD活力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RF/6A氧化应激水平,防止高浓度葡萄糖对细胞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6.
瑞舒伐他汀与普罗布考抗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选择性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与抗氧化剂普罗布考(Probucol)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并研究其机制。方法 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5组,正常饮食组(A组),高脂饮食组(B组),瑞舒伐他汀组(C组),普罗布考组(D组),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组(E组),每组12只。以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VD3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第9周,C、D、E组大鼠在高脂喂养基础上给予药物干预。16周末处死各组大鼠,采血检测血脂,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的表达;光镜下观察主动脉血管壁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与A组比较,B、C、D、E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显著增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P<0.01),OX-LDL、VE-cadherin、MDA升高(P<0.01),而SOD降低(P<0.01),光镜下观察主动脉内膜厚度增加,内膜损害严重,动脉血管PECAM-1表达升高(P<0.01)。与B组比较,C、D、E组大鼠血清TC、LDL-C含量降低(P<0.01),OX-LDL、VE-cadherin、MDA明显下降(P<0.01),SOD升高(P<0.05),光镜下血管内膜较B组薄,内膜损害减轻,PECAM-1表达降低(P<0.01)。与C组比较,D组和E组OX-LDL、MDA降低(P<0.05),SOD升高(P<0.05)。结论 普罗布考降低TC、LDL-C作用,以及抗炎效用与瑞舒伐他汀疗效相似,普罗布考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抗氧化疗效优于瑞舒伐他汀,两药合用可减缓AS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对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根据高糖半数抑制浓度确定高糖诱导浓度。HUVEC细胞分为五组:A、B、C、D组建立高糖诱导细胞损伤模型后,A、B和C组分别采用两色金鸡菊提取物25、50和100μg/mL干预;E组作为空白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丙二醛(MDA)、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Western blot检测VEGF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结果 A、B和C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5.73±4.53)%、(72.32±0.88)%和(86.34±9.88)%,呈浓度依赖性升高(P<0.05)。C组细胞存活率高于B组(P<0.05)。与D组比较,A、B和C组MDA水平降低,SOD、CAT和GSH-Px水平升高(P<0.05)。与D组比较,A、B和C组VEGF和ICAM1蛋白表达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0.05)。结论两色金鸡菊通过改善氧化应激水平和下调VEGF和ICAM1表达发挥对高糖诱导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生理状况下不同剂量活性维生素D3(VD3)干预下老年大鼠是否发生细胞自噬,以及发生自噬的情况。方法 18月龄SD大鼠32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B组:低剂量活性VD3组[(0.01μg/kg)/d];C组:中剂量活性VD3组[(0.1μg/kg)/d];D组:高剂量活性VD3组[(0.4μg/kg)/d]。经过5个月灌胃不同剂量活性VD3干预后处死,取1mm3肝脏组织4℃保存,取其余肝组织,生理盐水冲洗,锡纸包裹-80℃保存。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肝脏细胞自噬情况。通过western-blot的方法测定自噬小体标志物LC3对细胞的自噬活性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在生理状况下不同剂量活性维生素D的干预导致大鼠细胞自噬泡与胞浆的比值:A、B、C、D四组大鼠自噬泡与胞浆比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A组与B、C、D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都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3II/LC3I结果与大鼠细胞自噬泡与胞浆的比值相同。结论在生理状况下长期大剂量给予不同剂量活性维生素D可对老年大鼠细胞自噬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对脂多糖(LPS)诱导入脐静脉细胞融合细胞EA.hy926 TLR4/NF-кB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细胞融合细胞EA.hy926;观察丹参酮ⅡA低、中、高剂量组对LPS刺激EA.hy926细胞的保护作用,RT-PCR和Westem bolt法检测TLR4,NF-кB、TNF-α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LPS 刺激组TLR4,NF-кB和 TNF-αmRNA和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与LPS刺激组相比,丹参酮ⅡA低剂量组TLR4,NF-кB,TNF-αmRNA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而丹参酮ⅡA中、高剂量组TLR4,NF-кB和TNF-αmRNA及蛋白质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丹参酮ⅡA抗AS的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干预TLR4/NF-кB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炎性刺激物脂多糖(LPS)刺激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生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物(SOD)及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分别用不同浓度LPS刺激,在50mg/L LPS刺激的基础上用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0.1、1.0、5.0、10.0μmol/L)及10μmol/L辛伐他汀 0.2mmol/L甲羟戊酸共育,用ELISA μmol/L法测定TNF-α的浓度,用化学比色法测定SOD活力和MDA的含量.结果 不同浓度LPS刺激内皮细胞24h后,培养上清TNF-α浓度和MDA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P<0.01和P<0.05),而SOD活力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在50mg/L LPS刺激基础上,加入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干预,培养上清TNF-α浓度和MDA含量显著低于LPS刺激组(分别为P<0.01和P<0.05),而SOD活力显著高于LPS刺激组(P<0.01).加入甲羟戊酸后,培养上清中TNF-α浓度、MDA含量和SOD活力与LPS刺激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辛伐他汀可以抑制LPS诱导的内皮细胞TNF-α的生成,提高SOD的活性,降低MDA的水平,从而发挥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被甲羟戊酸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