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电休克疗法(ECT)是治疗重性抑郁障碍最快速起效的疗 法,但其相关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本文总结ECT治疗抑郁症的核磁共振结构相和功能相的研究进 展,为探索ECT 相关神经生理改变及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波谱在脑肿瘤中的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目前对人体惟一无创、用以研究组织代谢、生化改变及化合物分析的方法,目前在脑肿瘤的研究中以1H—MRS应用最为广泛。本文重点综述当前MRS在脑肿瘤中研究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波谱(MRS)是一新兴无创性检查手段,已应用于癫痫的诊断及疗效评价。与MRI及PET相比,MRS 可更敏感的发现病灶。目前,1H MRS应用最广泛,颞叶癫痫患者病灶内NAA浓度、NAA/(Cho+Cr)比值明显降低, 部分单侧病灶患者会出现双侧NAA改变,是继发还是原发仍有争议;全面发作性癫痫患者额叶或丘脑也出现NAA/ (Cho+Cr)比值降低。癫痫发作后,还可观察到病灶内Glu含量升高、GABA含量降低,有效的抗癫痫治疗后,各指标 恢复到正常水平。31P MRS中Pcr/Pi比值降低、PME减少和pH值升高也见于癫痫发作后。总之,MRS可在生化代谢 水平来反映和评价疾病,已显示出极大地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不同时期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是目前唯一能无创性观察组织代谢及生化变化的技术,可以安全有效地研究人体许多部位的生化和能量代谢变化.目前临床中较常用到的MRS分析方法是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和磁共振磷波谱(31P-MRS),其中1H-MRS临床应用技术最成熟,应用也最方便、最广泛.  相似文献   

5.
<正>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病率最高的肿瘤,预后不佳。其代谢机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代谢的特异性越来越被人们认识。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技术,是研究胶质瘤代谢的重要工具。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小分子化合物受磁场作用产生的化学位移值来测定其浓度[1]。活体内进行MRS检查,可以无创测定正常脑组织和肿瘤的代谢情况,并提供传统影像学技术无法提供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目前唯一的、无创性的测定活体组织代谢与生化指标的技术[1],它能够反映细胞内物质和能量代谢状态,近年来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7.
花生四烯酸代谢与脑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花生四烯酸(AA) 代谢的生化机制及其代谢产物——血栓烷素(TXs)和前列环素(PGs)以及白三烯(LTs) 的生物学作用,有助于探索脑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并为寻找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脑缺血的新方法提供了重要的指标。近年来,有关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AA的生化代谢过程脑组织细胞和血小板等胞膜上含有丰富的不饱合脂肪酸,在磷脂酶A_2和磷脂酶C的作用下,分解成为游  相似文献   

8.
正电休克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通过人工诱发脑部皮层放电来治疗各类精神疾病。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在传统ECT技术基础上引入肌松剂及麻醉剂,避免了肢体抽搐等并发症,ECT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治疗精神疾病的常规手段之一。躁狂发作是双相障碍躁狂相的表现形式,以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活动增多为主要特点。除药物治疗外,ECT是治疗躁狂发作的重要手段,尤其在治疗急性期躁狂患者时ECT具有起效快且疗效显著的特点。但ECT存在神经认知功能损伤的副反应,并且其确切的疗效机制也尚未阐明。因此本文就近年来有关ECT治疗躁狂发作的研究进展作综述,以期进一步理解ECT的疗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磁共振波谱(MRS)与18F-乙基酪氨酸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18F-FET-PET)联合应用在诊断幕上非强化胶质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8例MRI诊断疑似胶质瘤患者的幕上非强化病灶在治疗前行MRS和18F-FET-PET代谢影像学检查.当18F-FET-PET或MRS检查结果达到预设阈值时,则该病例的代谢影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对早期诊断帕金森(PD)的研究价值。方法选择原发性PD患者50例,Hoehn-Yahr分期<2期,给予磁共振波谱扫描(MRS),进行活体定位脑组织的代谢、生化研究及定量分析。结果 PD患者脑黑质、纹状体中的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NAA/Cr)胆碱/乳酸(Cho/Cr)等比值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0.05。结论 MRS对早期诊断PD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尽管ECT对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其治疗过程对生化的影响,看法却不一致。本研究较为详细地测定了ECT对脑脊液(CSF)中胺代谢物浓度的影响。方法:入组病人12例,都符合Feighner等人(1972)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均用过ECT治疗。有4人从未用过神经阻断药。在研究开始的前一天,用曼彻斯特量表(Krawiecka,1977)和Wing氏病房行为量表(1961)对所有病人进行基础评分。在第一天上午的9点至10点,做腰穿,采集CSF。第二天,行首次ECT(均采用双侧额颞部电极的无抽搐疗法)。第三天采集第二次CSF。ECT每周二次,直到每例病人都接受了6次治疗。在第二、四、六次治疗后的第二天,再用量表作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在最后一次  相似文献   

12.
EEG监护的电抽搐治疗抑郁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CT是治疗抑郁症最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本文概述了近几年来有关ECT在治疗抑郁症中的地位、ECT引起的EEG改变、EEG改变与ECT的抗抑郁效果和影响EEG发作时间因素的研究结果。当然本文所谈的是麻醉下的改良ECT。  相似文献   

13.
磁抽搐治疗(MST)是一种新型的精神障碍物理治疗手段,利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设备诱发类似于电抽搐治疗(ECT)的抽搐发作而达到治疗目的。初步的动物和人体研究表明MST与ECT疗效相当,且MST产生的认知功能副作用较少。本文对MST的刺激模式、机制、疗效及副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代谢影像引导立体定向活检在颅内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6月基于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引导立体定向活检患者23例,术前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扫描分析病变组织的生化及代谢情况得出影像学诊...  相似文献   

15.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左旋多巴是目前治疗PD最有效的药物,但长期应用导致的运动并发症可使PD患者的病情加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PD常见的运动并发症包括症状波动和异动症,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左旋多巴药物代谢、间歇多巴胺刺激、脑组织及神经生化改变等因素有关;临床治疗比较困难.现对PD运动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预防和治疗PD运动并发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帕金森病(PD)的病理和生化研究已明确黑质-纹状体区多巴胺(DA)能神经通路的变性是确定本病的重要依据.PD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到DA神经元突触前和突触后的复杂改变,既存在黑质-纹状体系统DA合成功能的减退,也有突触后DA受体活性和突触前多巴胺转运体(DAT)释放、回收DA功能的改变.临床上常通过以下方法对PD患者取得这些改变的依据: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基底节核素显像(DA代谢、DAT、DA受体等)、局部脑血流、葡萄糖代谢测定及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测量黑质一纹状体体积、磁共振波谱(MRS)分析.在上述众多方法中纹状体区的PET和SPECT核素DA能系统显像能在PD早期提供诊断帮助,此时仅有病变区域功能障碍而无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无抽搐电休克(MECT)与传统电休克(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兴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精神分裂症兴奋患者71例随机分为MECT组(治疗组)和ECT组(对照组),共治疗5次,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兴奋因子(PANSS-EC)的变化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评定血、尿、生化常规及心电图、血清CPK.结果 MECT组的PASS-EC总分明显降低,PASS-EC减分率(71±27)%,临床总有效率52.7%;ECT组PANSS-EC减分率(67±24)%,临床总有效率45.7%,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ECT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ECT组为54.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T组的头晕、头痛、肌肉酸痛发生率明显高于ME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垂体前叶释放催乳素实质上是受下丘脑的控制,ECT诱发抽搐发作引起血清催乳素浓度增高,可能反映了下丘脑受刺激的程度。本文作者为了验证ECT治疗忧郁症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下丘脑的假说,对16例优郁症的男性病人进行了研究,探讨ECT时的催乳素反应。ECT治疗每周三次,治疗前给予阿托品,琥珀酰胆碱等药物,随机采用双侧或单侧电极。在治疗过程中,仅允许使用巴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催乳素 (PRL)水平及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电抽搐治疗 (ECT)精神分裂症 ;在治疗前后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脑脊液PRL含量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评定。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ECT前脑脊液PRL测定均值 (0 98±0 32 )ng/mL ,女略高于男 (P >0 0 5) ;患者ECT后脑脊液PRL水平 [(1 .41± 0 .47)ng/mL]显著升高 (P <0 0 1 ) ,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P <0 0 5)。结论 提示ECT具有抗DA能神经阻滞剂样作用 ;ECT后PRL释放值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种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对一系列特定原子核及其化合物进行分析的方法,是一种无创性活体检测脑组织代谢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