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效果。方法:98例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对比两组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以及相关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4.08±15.7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9.65±11.30)U/L、血清总胆红素(26.08±7.23)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14.65±2.80)μmol/L以及腹膜炎发生率、肾功能衰竭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血淀粉酶升高率、死亡率较对照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7.40±15.4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9.65±11.30)U/L、血清总胆红素(66.20±10.40)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32.23±7.50)μmol/L以及腹膜炎发生率、肾功能衰竭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血淀粉酶升高率、死亡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等相关指标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7,(1):37-38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双盲法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胆管减压术术后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胃管注入茵陈蒿汤。记录患者手术术后以及茵陈蒿汤治疗一周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移酶、总胆红素的数值,并记录其变化情况,同时分析药物治疗后患者的预后。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移酶、总胆红素下降明显(P0.05);在预后方面,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高(P0.05)。结论:茵陈蒿汤单汤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较传统疗法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术后肝、肾脏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将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术后12h使用参麦注射液的治疗组,分别测定其手术前后外周血水平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Cr)。结果自术后24h开始,AST、ALT、Tbil、Dbil及C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c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使用参麦注射液可促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术后肝、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茵陈蒿汤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肝功能及肝脏iN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对阻塞性黄疸大鼠i NOS表达异常引起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为临床围手术期合理应用中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组为1阻塞性黄疸再通模型组(OJR组)24只;2阻塞性黄疸再通模型+中药组(OJRC组)24只。分别于胆道梗阻7 d后解除梗阻,并于解除梗阻后1,3,7 d每个时相点处死大鼠8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观察肝组织i NOS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茵陈蒿汤能够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LT,TBIL含量(P<0.05),抑制肝组织i NOS mRNA及i NOS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茵陈蒿汤可抑制肝脏i NOS的表达,从而促进阻塞性黄疸大鼠梗阻解除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乙型肝炎病毒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常规西医治疗)和观察组(1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凉血解毒化癖法辨证用药),均治疗8周。检测治疗前,治疗第4周及第8周时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 E)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ALT、TBIL降低,ALB、PT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时两组间TBIL、DBIL、P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两组间TBIL、ALT、AST、ALB、PTA、I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慢加急性肝衰竭可以取得更加明显的临床疗效,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联合西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梗阻性黄疸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针静脉滴注;治疗A组给予中药茵陈蒿汤;治疗B组给予茵陈蒿汤口服联合甘草酸二铵针静脉滴注。3组均治疗7 d后判定疗效。结果:在ALT、AST、TBIL、DBIL、CRP、TNF-α方面对比,治疗后治疗B组均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茵陈蒿汤联合西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肝功能有良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胰汤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胃管注入清胰汤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改善症状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白细胞以及血清脂肪酶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ALT、AST、TBI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消炎利胆汤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肝胆湿热证)肝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抗休克、抗感染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消炎利胆汤,14d后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碱酯酶(CHE)、直接胆红素(D-Bil)与间接胆红素(I-Bil)等肝功能指标,血清白介素-6(IL-6)与白介素-10(IL-10)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水平,并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14d后,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黄疸减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ST、ALT、D-Bil和I-Bil均低于对照组,但CHE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IL-10高于对照组,IL-6、PCT、TNF-α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消炎利胆汤可改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肝胆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黄对胆汁淤积幼龄大鼠的保护效果。方法:将42只幼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UDCA)组,地塞米松(DEX)组,大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其余组分别给予UDCA、DEX、及大黄灌胃。第5天各组动物(正常组除外),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50 mg/(kg·d)一次性灌胃建立肝内胆汁淤积模型,ANIT灌胃后48 h分别处死各组动物。比色法检测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于光镜下观察各组肝脏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血清TBIL、DBIL、TBA、ALP、GGT、ALT、AST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UDCA组血清TBIL、TBA、ALP、GGT、AST水平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P0.05)。DEX组血清TBIL、TBA、AST水平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P0.05)。大黄各剂量组血清TBIL、DBIL、TBA、ALP、GGT、ALT、AST水平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P0.05)。大黄高剂量组血清TBIL、DBIL、TBA、ALP、GGT、ALT、AST水平较UDCA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P0.05)。大黄中剂量组血清TBIL、TBA、ALP、GGT、ALT、AST水平较UDCA组明显降低(P0.01)。大黄低剂量组血清TBIL、TBA、ALT、AST与UDCA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P0.05)。大黄不同剂量组血清TBIL、DBIL、TBA、ALP、GGT、ALT、AST水平较DEX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P0.05)。大黄低剂量组血清DBIL,TBA,ALP,ALT,AST水平较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P0.01)。中剂量组血清DBIL,TBA,ALP,ALT,AST水平较高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最重,UDCA组、DEX组、大黄不同剂量组肝脏病理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其中大黄高剂量组病理改善最明显。结论:大黄可以缓解ANIT诱导幼龄大鼠肝内胆汁淤积,其效果优于UDCA和DEX,高剂量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不同经典方剂对肝外胆汁淤积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平生  王兵  龙爱华 《中医杂志》2011,52(4):319-321,348
目的比较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大柴胡汤对实验性肝外胆汁淤积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行胆总管三段结扎术复制大鼠肝外胆汁淤积模型,造模1周后各药物干预组每天分别灌胃给予1ml/100g体重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和大柴胡汤,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至造模3周时检测肝肾功能。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胆固醇(CHO)、尿素氮(BUN)含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显著增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和大柴胡汤均可显著增加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降低TBiL、TBA含量,ALT、AST、LDH、ALP、GGT活性(P<0.01);茵陈蒿汤在降低TBiL含量、ALP活性方面显著优于茵陈五苓散组(P<0.01);茵陈蒿汤在降低ALT、AST、LDH、GGT活性,TBA含量方面显著优于大柴胡汤组(P<0.01)。结论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和大柴胡汤均能有效改善BDL所诱发肝外胆汁淤积大鼠模型肝肾功能改变,茵陈蒿汤综合疗效较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胆糖浆加常规西医治疗对胆总管结石所致的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胆红素和酶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胆总管结石所致的阻塞性黄疸患者60例,均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探查加T管引流术,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围手术期采取清胆糖浆加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术后连续应用清胆糖浆6天。术前和术后第4天、第7天检查患者的胆红素指标,将两组患者的胆红素和酶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胆红素和酶学指标均下降,但治疗组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BIL(总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ALP(碱性磷酸酶),两组均降至正常,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清胆糖浆有明显的保护肝脏、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尤其对肝功能中ALT、AST、TBIL、DBIL等的改善作用尤为明显;胆道手术术后应用清胆糖浆,具有可靠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6,(7):1410-1413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人工肝治疗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单双日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予以人工肝支持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加减,监测两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变化,记录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蛋白(ALB)、肌酐(Cr)、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的变化,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统计治疗不良反应。结果: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2两组治疗后ALT、AST、TBIL、DBIL、Cr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ALB均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HBV DNA、PTA降低,PT缩短,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减联合人工肝治疗亚急性重型肝炎,可显著改善患者肝肾、凝血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胰汤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治疗组2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经胃管注入清胰汤,疗程7d,疗程结束后晨起空腹留取静脉血,观察患者血清ALT、AST、TBIL、DBIL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ALT、AST、TBIL、DBI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ALT、AST、TBI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DBIL舍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清胰汤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ALT、AST、TBIL水平.从而起到保护肝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湿热内蕴、肝肾阴虚、肝郁脾虚、气滞血瘀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白蛋白(ALB)、球蛋白(G)等临床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慢性乙型肝炎这4种常见证型与上述生化检测指标之间相关性及差异性。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9例,对患者中医证型、生化指标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其特点及规律。结果:湿热内蕴和肝肾阴虚证患者血清ALT、AST、GGT活性低于肝郁脾虚和气滞血瘀证;湿热内蕴、肝肾阴虚、肝郁脾虚、气滞血瘀4种中医证型的TBIL、DBIL、IBIL、ALB、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ALT、AST、GGT活性有明显差异,TBIL、DBIL、IBIL、ALB、G含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用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PTCD)术后退黄的影响。方法:在PTCD术后加用中药疏肝利湿方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4例,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DB)、ALT、AST,皮肤、巩膜黄染及皮肤瘙痒变化与单纯PTCD组14例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B、DB、ALT、AST均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术后。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术后应用茵陈术附汤能加速黄疸的消退,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全身症状缓解、消失更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减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黄疸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一般肝炎的护肝、降酶、退黄等治疗,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减茵陈蒿汤口服,以10d为1疗程,比较一月内肝功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20d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下降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使用加减茵陈蒿汤能加强退黄,改善肝功能,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分析蒿芩清胆汤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行PTCD胆道引流,术后予以抗感染、护肝、利胆等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胃管注入或口服蒿芩清胆汤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GO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黄疸减轻时间、腹痛减轻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前GOT、ALT、TBIL、DBIL、IL-6、IL-8、TNF-α、PCT、hs-CRP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各肝功能相关指标、各炎症因子指标及PCT、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肝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及PCT、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药结合介入方法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在PTCD或ENBD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疽患者20例,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DB)、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治疗后每日胆汁引流量并与单纯PTCD或ENBD组20例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B、DB、TBA、ALP、GGT、ALT、ALP均明显下降;在降低TB、DB、GGT、TBA、ALT及增加每日胆汁引流量方面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中药能显著降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TB、DB、GGT、TBA、ALT水平。  相似文献   

19.
大柴胡汤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血清TBIL,ALT,AST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丙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及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影响。方法:将手术后的36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1例、对照组16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口服大柴胡汤(柴胡30 g,大黄15 g,枳实12 g,黄芩15 g,半夏12 g,芍药15 g,大枣6枚,每日2次,100 mL/次),从术后第2天开始,连服7 d;对照组行梗阻性黄疸术后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5~7,12~14 d血清TBIL,ALT及AST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血清TBIL,ALT及AST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TBIL,ALT及AST降低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5~7 d,12~14 d血清TBIL,ALT,AST,对照组TBIL(138.3±20.4)μmol.L-1,ALT(124.5±17.9)U.L-1,TBIL(128.1±17.9)μmol.L-1,ALT(120.0±17.3)U.L-1,AST(54.5±4.9)U.L-1;治疗组TBIL(132.6±18.7)μmol.L-1,ALT(119.1±17.7)U.L-1,TBIL(121.0±17.2)μmol.L-1,ALT(114.3±17.1)U.L-1,AST(53.1±5.0)U.L-1,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柴胡汤能有效降低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血清TBIL,ALT及AST,起到促进肝脏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左璐  崔付超 《河南中医》2023,(3):350-353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蒿汤治疗湿热内蕴型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热内蕴型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当飞利肝宁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茵陈蒿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脏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脾静脉内径、肝功能指标[血清胆红素(total bilimbin, 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白蛋白(albumin, ALB)]及肝纤维化指标[血清Ⅲ型前胶原蛋白(ProcollagenⅢ,PCⅢ)、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73.3%,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水平低于本组前,ALB、TBil水平高于本组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