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HCC)的外科治疗特点及预后因素,以期进一步提高HCC外科疗效。【方法]56例病理诊断为HCC患者,其中采用联合肝叶根治性切除21例,肿瘤局部切除11例,单纯引流24例。【结果】不同手术方法术后累计生存率差异显著(P〈0.001)。根治切除组1、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姑息切除组和单纯引流组,手术切除组较非手术切除组存活时间显著提高(P〈0.001)。术前T分期和Bithmuth分型能指导手术切除率及术式选择。不同的T分期的手术切除率及切缘阴性率差异显著(P〈0.001)。分别对16个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表明肿瘤大小、门静脉侵犯、局部浸润及转移、手术方法、UICC分期、改良T分期、淋巴结转移对预后有影响,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表明手术方法、UICC分期是两个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根治性切除是最重要预后因素,扩大手术范围能获得较好切缘无癌率,术前的T分期和Bismuth分型综合评估将有助于进一步在安全的范围内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83例NSCLC的MMP2表达.并以Kaplan-Meier曲线描述生存率,Cox单、多因素分析MMP2表达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83例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中。MMP2过表达者60例,非过表达者23例,过表达率为72.3%。MMP2的过表达与肿瘤类型、病理分级、性别、年龄、吸烟史无明显关系;MMP2在肿瘤组织的过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状态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MMP2过表达者预后较非表达患者差,5年生存率分别为7.4%、18.5%。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MP2对判断NSCLC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能否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有待进一步多中心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Ⅲ期肺癌胸部CT表现与手术切除可行性的关系。方法:全组140例Ⅲ期肺癌患者分别以CT-TNM分类 、不同术式及术后淋巴结大小分组,分别测量各组胸部CT肿瘤瘤体直径、术后切除的淋巴结直径、纵隔肺门淋巴结受侵CT层厚。结果:术后切除的淋巴结直径≥2.0cm时,转移经为75%,与直径<2.0cm组比较,P<0.01;CT-TNM分类组肿瘤直径T2N2组与T3N1组比较,P<0.01,纵隔肺门淋巴结层厚3组间比较P>0.05。不同术式组瘤体直径3组间比较P>0.05,纵隔肺门淋巴结层厚根治性切除组与手术探查组比较P<0.05。结论:术后CT-TNM分期,特别是当Ⅲ期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受侵后,CT纵向厚度改变是影响手术切除的重要因素。CT可区分瘤体和淋巴结大小,但对评估手术的可行性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生存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的150例病理诊断为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生存情况,并对其预后及影响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因素为 T 分期、淋巴血管侵犯、N2阳性淋巴结数目、N2淋巴结转移站数( P <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提示,T分期(T3/T1)、淋巴血管侵犯、N2淋巴结转移站数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T 分期(T3/T1)、淋巴血管侵犯、N2淋巴结转移站数均是肺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留肿瘤^99Tc^m-MIBI显像估计患者预后因素的价值。方法:50例乳腺癌患者接受术前化疗(环磷酰胺+氨甲喋呤+5氟尿嘧啶3个疗程或环磷酰胺+表阿毒素+5氟尿嘧啶2个疗程),均进行^99Tc^m-MIBI早期和延迟乳腺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测定肿瘤部位(T)与对侧正常乳腺组织(N)早期、晚期放射性摄取比值(T/N(e)、T/N(d),计算滞留指数(RI)。手术切除乳腺癌组织和腋窝淋巴结做病理分析,尺量切除下肿瘤的最大长径。分析^99Tc^m-MIBI摄取与病理化疗反应程度、残留腋淋巴结转移数、残余肿瘤大小的关系。结果:残余乳腺癌^99Tc^m-MIBI的T/N(e)及RI在病理反应Ⅰ级组明显高于Ⅱ级和Ⅲ级组,T/N(e)在Ⅱ级组明显高于Ⅲ级组(P均〈O.05)。T/N(e)在残余肿块最大长径≤2cm组明显低于〉2~5.9cm组和≥6cm(P均〈0.05).T/N(e)及RI存砖留转穆腑淋巴结数≥4个织明显高于1~3个组(P〈0.05)。^99Tc^m-MIBI早期摄取低且滞留少,提示患者预后良好,反之,预后不良。结论:新辅助化疗后残留肿瘤^99Tc^m-MIBI显像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因素,为术后制定化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pN0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微转移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方法:收集89例行肺癌根治术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pN0期NSCLC患者的淋巴结石蜡切片,使用抗细胞角蛋白抗体检测微转移,分析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pN0期NSCLC淋巴结微转移率为18.0%,其与肿瘤部位(P=0.030)、T分期(P=0.041)有关;N1区域淋巴结微转移度高于N2区域淋巴结(P=0.024),N2区域淋巴结跳跃性微转移率为5.62%;淋巴结微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无转移者(P=0.036)。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微转移是pN0期NSCL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N0期NSCLC的淋巴结微转移率较高,并可出现跳跃性微转移。术中应重视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淋巴结微转移预示pN0期NSCLC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将116侧N骶LC患者根据是否予以手术治疗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每组各58例。手术组予以手术根除性切除联合放疗和化疗治疗;非手术组则只运用放疗和化疗治疗。结果手术组总体有效率为79.31%,显著优于非手术组的2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均低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的局部复芡率、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并远处转移率均明显低于非手术组,且1、3、5年的生存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式可提高NSCLC患者生存率,降低毒副作用、局部复发和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淋巴结中角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快捷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Ⅰ期NSCLC患者和1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淋巴结中角蛋白表达情况。结果40例NSCLC患者中,有11例患者28枚淋巴结角蛋白检测阳性,阳性率为14.6%;而1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淋巴结角蛋白检测均阴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期NSCLC患者的192枚淋巴结中,应用快捷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8枚淋巴结有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率为14.6%;而常规病理检查无淋巴结微转移,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快捷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Ⅰ期NSCLC患者淋巴结中角蛋白的表达,有助于诊断淋巴结微转移,对预测患者术后复发、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脏层胸膜浸润的判定及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NSCLC患者,其中有脏层胸膜侵犯(VPI)患者22例(VPI组),无VPI患者65例(非VPI组),比较患者影像表现及临床特征、无疾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率(OS)差异。结果 VPI组肿物紧贴胸壁的比例为72. 73%,明显高于非VPI组(P 0. 05); VPI组和非VPI组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和表面皱缩纹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MSCT诊断VP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77. 17%、76. 67%、54. 84%和90. 20%。结论 MCST对发现脏层胸膜侵犯可提供较好证据,临床治疗时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化疗加放疗治疗N2、N3期鼻咽癌的价值。方法 90例N2、N3期鼻咽癌随机分为放疗化疗组(放化组)和单纯放疗组(单放组)。结果 放疗化疗疗组和单纯放疗组近期鼻咽部肿瘤完全消退率分别为91.8%和84.0%(P〈0.05);两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完全消退率为83.8%和64.9%(P〈0.05)。两组3、5年鼻咽部肿瘤控制率分别68.3%和43.6%(P〈0.05),54.8%和36.1%(P〈0.05);两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控制率分别是64.7%和40.90k(P〈0.05),54.1%和35.2%(P〈0.05):两组3、5年的远处转移率分别是19.9%和42.9%(P〈0.05),28.9%和48.9%(P〈0.05);两组3、5生存率分别是56.7%和32.9%(P〈0.05),45.5%和25.9%(P〈0.05)。放疗化疗组的消化道反应、血液毒性均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但病人可以耐受。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N2、N3期鼻咽癌有助于提高生存率,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1.
Chest wall invasion by bronchogenic carcinoma is found in 5% of all cases of pulmonary carcinoma. During the last 3 years, 11 cases of lung cancer with chest wall involvement have been encountered at the Jackson Veterans Administration Medical Center. We reviewed these cases to reassess the role of concomitant resection of the lung and chest wall. From this experience, we have concluded that (1) chest wall involvement is potentially curable; (2) chest wall resection adds little if any morbidity to the procedure; (3) resections of fewer than four ribs usually require only soft tissue coverage, without a prosthesis; (4) patients with squamous cell cancer have longer survival; (5) chest wall resection is highly effective in the relief of pain due to invasion of the chest wall; and (6) survival is greater than in other stage III lung carcinomas and is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nodal involvement than to chest wall invas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miR-200a与Yes相关蛋白1(YAP1)表达量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相关性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5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切除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RT-PCR方法检测并比较患者的miR-200a与YAP1表达量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相关性及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所选患者中miR-200a及YA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量显示,miR-200a与YAP1的表达量在病理类型、浸润深度、肿瘤分级、肿瘤数目中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200a与YAP1的表达量在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患者中miR-200a、YAP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表达量比癌旁组织较高,其中,YAP1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表达量水平明显高于miR-200a的表达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00a、YAP1对非小细胞肺癌ROC曲线显示,miR-200a的ROC曲线下面积0.689比YAP1的0.666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200a、YAP1表达量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提高手术切除率。方法 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行全肺切除、肺叶切除或袖式肺叶切除,术前两组均先行两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观察组采用GP方案,对照组采用MVP方案)。结果观察组近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采用GP方案新辅助化疗可以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减少手术时间和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显像对肺癌胸壁骨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临床确诊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比较MSCT与SPECT/CT融合显像对肺癌胸壁骨侵犯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SCT的敏感性为68.3%(28/41),特异性为100%(6/6),准确性为72.3%(34/47);SPECT/CT融合显像的敏感性为97.6%(40/41),特异性为33.3%(2/6),准确性为89.4%(42/47)。2种检查方法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P<0.05)。结论:SPECT/CT融合显像相对于MSCT检查,可明显提高对肺癌胸壁骨侵犯的检出率,降低MSCT的漏诊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切缘癌残留的相关形成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的340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切缘癌残留24例,对肺癌术后切缘癌残留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术后切缘癌残留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高分化组低于低分化组(P〈0.05);与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肺癌的分化程度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切缘癌残留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陈贵和  黄凯  李治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271-227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在Ⅰ/Ⅱ期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本院30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施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并清扫纵隔肺门淋巴结,同时与30例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的同期患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胸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术后镇痛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淋巴结清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适合于早中期肺癌,疗效确切,可以作为非小细胞型肺癌的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改变.方法 52例接受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列为观察组.另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外周血前梯度同源蛋白2(AGR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血清胸苷激酶1(TK1)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效为完全缓解(1级)0例,部分缓解(2级)16例,稳定(3级)19例及进展(4级)17例.化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AGR2、SIL-2R及TK1水平均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2周期后外周血AGR2、SIL-2R及TK1水平与化疗效果等级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AGR2、SIL-2R及血清TK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显著降低,且下降水平与化疗效果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与肺癌生物学行为以及血管形成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MMP-2的表达以及新生血管形成在肺癌侵袭、转移及预后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6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1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MP-2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值,并分析MMP-2的表达及MVD与组织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MMP-2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9%,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6.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MP-2表达明显升高,以及MVD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与肿瘤的大小、病理分型无关(P0.05)。MMP-2在NSCLC中的表达以及肿瘤MVD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MMP-2的表达及MVD对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估计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氨基酸代谢变化的特征 ,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氨基酸代谢失衡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日立 835 5 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检测 6 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 6 3例健康人血清中 19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  6 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总游离氨基酸有明显降低趋势 (P<0 0 5 ) ,支链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偏低 (P <0 0 5 ) ,色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苏氨酸减少非常显著 (P <0 0 0 1) ,而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升高明显 (P <0 0 5 )。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游离氨基酸谱有特征性变化 ,可视为非小细胞肺癌氨基酸代谢紊乱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20.
Roentgenographically occult bronchogen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ROCs) are very small hilar type lung cancer that grow superficially and localize mainly in the bronchial wall, and these patients are expected to have an excellent prognosis after resection. When a ROC is limited within bronchoscopic visibility and less than 10 mm in longitudinal extension and its bronchoscopic findings are slight thickening and flat or wavelet, the tumor is a good candidate for photodynamic therapy. When a ROC is limited within bronchoscopic visibility, the tumor is a good candidate for segmentectomy with curative intent. The tumor invading beyond bronchial wall and/or nodal involvement should be treated by standard op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