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便秘型IBS和正常人体血循环中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的表达差异,寻找潜在的IBS异常miRNA表达谱.方法:按罗马Ⅲ标准临床诊断IBS,根据临床特点分为腹泻型IBS和便秘型IBS.分别选取3份腹泻型IBS、3份便秘型IBS和3份正常人的混合血清标本,miRNA表达芯片检测血清标本中miR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miRNA表达芯片分析发现,与正常人相比较,腹泻型IBS血循环中2种miRNA表达下调,2种miRNA表达上调;便秘型IBS血循环中4种miRNA表达下调,59种miRNA表达上调;只在腹泻型IBS血循环中差异表达的miRNA有1种,只在便秘型IBS血循环中差异表达的miRNA有60种,miR-23b在两种IBS血循环中都表达显著下调,hcmv-miR-US5-2、hsv2-miR-H11都表达显著上调.与腹泻型IBS相比较,便秘型IBS血循环中1种miRNA表达下降,26种miRNA表达上调.结论:IBS血循环具有异常的miRNA表达谱,提示血循环miRNA可作为IBS潜在的诊断标志.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没有统一的理论能解释IBS的发病,也没有单一的药物能缓解IBS的所有症状。此文就肠易激综合征与肠道微生态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炎性细胞因子的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BS)患者肠黏膜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8和IL-13的表达,探讨Th1及Th2淋巴细胞在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随机抽取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50例,其中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23例,非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non-pIBS)患者27例,另设结肠息肉电切术后复查者2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对照组回盲部、直肠黏膜IL-6、IL-18、IL-13的表达。结果感染后IBS患者IL-6、IL-18的黏膜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及非感染后IBS组(P0.05);非感染后IBS患者IL-6、IL-18的黏膜表达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IL-13在感染后IBS及非感染后IBS患者回盲部及直肠的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以Th1反应为主,促炎细胞因子可能诱发Th1/Th2的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缓解期肠易激样综合征(IBLS)患者肠黏膜组织中miR-196b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肠易激样综合征[IBS(+)UC]中的意义。[方法]选取IBS(+)UC患者16例,并同时配对UC缓解期无肠易激样综合征[IBS(-)UC]患者及肠易激样综合征-腹泻型(IBS-D)患者各16例,采用qRT-PCR方法检测直肠黏膜组织中miR-196b的表达水平。[结果]IBS(+)UC患者直肠黏膜组织中miR-196b正常表达,水平为0.58±0.09,IBS(-)UC组直肠黏膜组织中miR-196b低表达,水平为0.41±0.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D组miR-196b高表达,水平为0.64±0.11,与IBS(+)U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BS(-)U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黏膜组织中miR-196b水平在IBS(+)UC表达上调,可以作为区分IBS(-)UC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5.
肠道感染和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近年来,肠道感染、肠道菌群与IBS关系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此文探讨IBS与肠道感染、肠道菌群的关系以及微生态制剂治疗IBS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腹痛或腹部不适及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病变。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隆病(CD),其与IBS之间存在许多相似的临床表现,许多研究认为IBS与IBD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在初始诊断为IBS病人随访中发现IBD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了,近年认为肠道微生态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IBS患者存在肠道菌群改变,干预肠道微生态对IBS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就肠道微生态通过改变黏膜通透性、激活免疫反应、改变胃肠动力和影响脑-肠轴等参与IBS发病的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胆囊运动功能情况,协助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我们通过对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肠易激综合征患者(IBS组)用核素显相测定胆囊排空功能。结果 IBS组23例中有13例(56.5%13/23),对照组16例中有4例(25%4/16),餐后1小时胆囊排空指数(GBEF)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餐后30、40、50和60minGBEF IBS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IBS组胆囊排空率下降,排空功能不良。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同时予利胆促动力剂治疗。  相似文献   

9.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一部分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发生在急性肠道感染之后,也有少数研究报道小肠细菌滋生与IBS 的症状发作有一定联系,这部分患者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好转.这些研究提供了采用肠道菌群调节药物治疗IBS的可能性.益生菌是一类具有调整宿主肠道微生物群生态平衡而发挥生理作用的微生物制剂,已用于包括IBS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有关益生菌治疗IBS的研究设计还存在不少问题,难以提供益生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循证医学依据.本文从(1)正常肠道菌群和益生菌防治策略的概念、(2)益生菌用于IBS治疗的流行病学基础、(3)益生菌在IBS治疗中的应用及(4)益生菌治疗IBS的问题和展望4个方面总结了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得舒特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56例根据罗马标准诊断为IBS的患者进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在服用得舒特治疗前一周服用安慰剂6天。安慰剂治疗无效的47例患者随后进入得舒特治疗,50mg,每日3次口服,疗程4周。结果:得舒特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痛、腹泻和便秘单项症状的有效率分别为85.1%(40/47)、89.2%(33/37)和93.3%(14/15),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总有效率为85.1%(40/47)。治疗期间除2例诉头晕外,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得舒特治疗1BS疗效确切、副反应率低,临床上可作为治疗IBS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