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黄山市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经病理证实为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Ⅱ~Ⅲ级。腹腔镜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膀胱切除, 男性患者切除前列腺及精囊腺,女性患者子宫次全切除。结果 7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390~570 min,平均(451.47±103.03)min;术中出血量200~1 100 mL,平均(514.28±318.48) mL;术后3~6 d肠道功能恢复,未出现尿瘘及肠道并发症;患者随访5~19个月,生存率为100.0%,肾功能检查均正常,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9,(21):262-264
目的探析ERAS(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41例/组。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治疗理念管理,观察组则实施ERAS理念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首次大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生理功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以及情感职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应用ERAS理念管理患者可获得理想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且并发症少,预后佳,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总结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6月~2008年10月,1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男9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65.8岁;回肠新膀胱术9例,Bricker术1例。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5h(5.5~11h),术中平均出血量210ml(150~400ml)。术后3~4d恢复肠蠕动。1例出现术后尿漏,引流6d后停止。未出现感染、肠粘连和出血等并发症。平均随访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术后排尿基本正常。结论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膀胱癌15例,其中男13例,女2例;年龄47~69岁,平均61.5岁。均采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60min,术中平均出血440ml。原位回肠新膀胱控尿、排尿良好,术后静脉尿路造影、B超检查未见上尿路扩张,膀胱造影未发现输尿管反流,血生化检查正常,未发现新膀胱或尿道肿瘤复发。结论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确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术联合回肠膀胱尿道改流术在膀胱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62例膀胱癌患者,均行全膀胱切除术。术中31例采用回肠膀胱术进行尿道改流(观察组),31例采用原位新膀胱术进行尿道改流(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定期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稍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全膀胱切除联合回肠膀胱术操作较简单,对机体创伤小,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较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指南》2017,(30)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38例膀胱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均给予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联合回肠代膀胱术进行治疗,并于围手术期采取护理干预处理措施,进一步评价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结果 38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治愈出院,手术时间4.4~5.3 h,平均(4.8±0.2)h;住院时间18~36 d,平均(27±4)d;术后排气时间2~8 d,平均(5.9±1.1)d;置管时间14~27 d,平均(19.8±0.2)d;术后盆腔引流时间4~15 d,平均(11.8±0.4)d;引流量82~329 mL,平均(182.6±21.9)mL。手术后均没有感染、尿瘘以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出院后经6个月~1年随访,复查患者肾功能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且无复发者。结论针对膀胱癌患者,采取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联合回肠代膀胱术治疗有效,但在围手术期需注意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以此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进而促进手术成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和回肠通道术治疗肌层浸润型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1例肌层浸润型膀胱癌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15)采用开放根治术治疗,观察组(n=16)则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通道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发现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发现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两组的术后复发情况上来看,观察组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肌层浸润型膀胱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通道术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能够减少患者的出血量,优化术后指标,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强化排尿功能训练在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膀胱癌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均分为两组,每组45例。奇数编号为对照组,偶数编号为观察组。全部患者均接收根治性膀胱全切+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将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术后排尿功能强化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第一次排尿时间、排尿状态及尿潴留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结果 将两组患者第一次排尿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将两组患者排尿顺利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将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采取排尿功能强化训练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第一次排尿时间,改善患者症状情况,对于降低尿潴留发生风险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应用两种尿流改道术式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8例接受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膀胱癌患者,分为:Ⅰ组,予以回肠膀胱术,共33例;Ⅱ组,予以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共3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Ⅱ组相比,Ⅰ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较多(P<0.05);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则明显减少(P<0.05),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中两种尿流改道术式各有利弊,应个体化取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38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正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正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优越性。方法:38例患者在全麻下行膀胱全切,并淋巴清扫,取末段回肠40~50cm去管化后制作成球形储尿囊,置于原膀胱处,与尿道吻合,输尿管与储尿囊吻合。结果:38例手术顺利,1例于术后第3天死于糖尿病心脏神经病变导致的心跳骤停。其余37例术后随访6~36个月,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日间尿失禁2例,夜间尿失禁4例,经括约肌训练1~12周后恢复完全控尿,排尿可控率达100%。复查B超2例术后轻度肾积水,随访观察积水无进展,复查肾功、电解质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尿道残端肿瘤复发患者。结论:膀胱全切术是治疗复发性、多发性及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正位回肠新膀胱更加符合人的正常生理特性及生活习性,有正常的排尿过程,术后生活质量高,较之传统的手术方式更具优越性,是膀胱重建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14.
全膀胱切除术后原位回肠代膀胱术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全膀胱切除术后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行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并发症、新膀胱储尿量、术后控尿排尿情况。结果2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6.3h,术中平均出血量950ml,18例患者白天均能控尿,夜尿1—3次;夜间遗尿1例,尿漏1例;代膀胱容量大,压力低;B超检查无上尿路扩张、积水。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4个月,膀胱镜检查无尿道肿瘤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全膀胱切除术后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一个较好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总结该手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我院实施的17例行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膀胱肿瘤病人的术前、术后病情的密切观察、强化护理、并发症以及术后排尿情况、远期疗效的的观察,进行经验交流。结果 1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均能由尿道排尿,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变了自身形象,康复出院;但有3例尿失禁,2例肠梗阻,1年后3例出现维生素B12缺乏症,3年后有4例出现夜间尿失禁和排尿失败,需导尿处理。结论加强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病人的护理可最大程度地帮助患者取得手术成功的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及设备的改进,包括肾部分切除术、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肾盂成形术以及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等复杂手术在内的腹腔镜下器官切除及重建手术已经可行。与传统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在术中和术后具有很多优点Ⅲ。近2年来,单孔腹腔镜技术作为腹腔镜泌尿外科的一个方向迅速发展,单孔腹腔镜技术因减少套管数可进一步减少创伤,增加术后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式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1月~2011年12月因浸润性膀胱癌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采用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全膀胱切除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白天排尿控制良好率为95.6%,夜间排尿控制良好率为88.2%,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自主控尿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全切联合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应用腹腔镜技术对4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术联合回肠膀胱术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4例患者膀胱根治均切除成功,手术时间400~540 min。腹腔镜下失血量500~1 200 mL。输注浓缩红细胞2~3 U。术后3~5d恢复肠蠕动并拔除耻骨后引流管,5 d开始进食。住院时间21~35 d,4周后拔除输尿管支架管。随访4~12个月,4例患者均无漏尿,无尿路感染及肾功能损害,无肠梗阻、肠瘘。4例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膀胱全切术及回肠代膀胱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