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综述了护生职业情感的影响因素,包括带教教师的工作方式及学习行为、职业意愿、突发事件、就业压力、实习过程、情绪体验、自身身体状况。阐述了护生职业情感对护生的自主学习、临床见习、技能、职业态度、实习效果的影响。认为实施反思见习案例教学、实践技能教学交流、工学结合,加强社区护理实习教学环境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职业情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护理》临床见习新模式,以提高护生临床见习的质量。[方法]选择2007级护生46人为对照组,2008级护生96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模式,观察组采用改革后的见习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平时考核、期末考试和学期总成绩,评价见习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平时考核、期末考试和学期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见习新模式能有效地激发护生后期理论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并能促进护生职业情感、职业态度和临床专业思维的培养,教学效果优于传统见习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护理》临床见习新模式,以提高护生临床见习的质量。[方法]选择2007级护生46人为对照组,2008级护生96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模式,观察组采用改革后的见习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平时考核、期末考试和学期总成绩,评价见习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平时考核、期末考试和学期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见习新模式能有效地激发护生后期理论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并能促进护生职业情感、职业态度和临床专业思维的培养,教学效果优于传统见习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教师模拟标准化患者(teacher as standardized patient,TSP)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生临床见习的效果。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2010年进入我院进行护理临床见习的大专以上学历护生62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内、外科系见习护生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即讲解-示教-练习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TSP的教学模式。见习结束后发放调查表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生对TSP持肯定态度,在临床沟通技巧、提高职业情感度和提高学习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护生(P<0.05),同时案例分析题及操作考试中人文关怀部分得分亦优于对照组护生(P<0.05)。结论 TSP教学模式是护理临床见习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优质护理服务与护理人文教学结合,构建护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模式。[方法]选取护理本科生212人,按班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试验组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和培养,建立"优质护理服务"及护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工作坊,采用小组讨论、情景设置、角色扮演、临床见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采用自设优质护理服务知识问卷、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生优质护理服务知识、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评价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该模式能让护生了解临床动态,增加情感体验,可引导护生建立积极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提升护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学院-医院联合导师制见习教学模式,提高护生临床综合能力。[方法]选取本科见习护生12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安排在两所医院见习,试验组采用学院-医院联合导师制模式见习,对照组按照传统带教方式见习,应用护生自评见习效果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见习成绩。[结果]试验组护生自评见习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生,带教(导师)老师评价的见习成绩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院-医院联合导师制见习模式的应用能够提高见习效果,提升护生临床综合能力和职业情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深入了解护生首次专题临床见习后的心理感受。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第二军医大学2012级41名护理本科生首次专题临床见习后的心理感受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共归纳出5个主题:护患关系比想象中融洽;护理职业认同感和价值感加强;有利于将所用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感觉自身知识储备不足,今后需更加努力;护患沟通很重要。结论首次专题临床见习有助于护生正确认知医疗环境和护患关系,帮助护生巩固专业思想和发现自身不足,从而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激发其学习动机。应适当增加早期临床见习机会,充分发挥专职老师和临床带教老师的协同作用,并加强护生职业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见习模式在护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了解其对护生护理胜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进入我院外科进行护理学临床见习的本科护生122人,将其分为试验组(59人)与对照组(63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见习模式完成见习计划。见习结束后采用见习质量评价表了解两组护生对不同见习方式的评价,同时采用护理标准化病例对两组护生进行护理综合能力考核。[结果]试验组护生对见习教学形式、促进临床思维、培养应用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促进知识理解与掌握6个条目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试验组护理综合能力考核成绩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理临床见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护理职业胜任力。  相似文献   

9.
陈卫军  张美娟 《护理研究》2012,26(8):753-754
见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培养职业能力的启蒙阶段,培养能力的有效载体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1-3].课题组制定具体明确细化的基础护理见习能力目标以及适合护生认知特点,与临床护理真实情景相关的过程知识、技能与情感价值观为主的任务,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反思见习,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提高综合能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 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见习模式在护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了解其对护生护理胜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进入我院外科进行护理学临床见习的本科护生122人,将其分为试验组(59人)与对照组(63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 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见习模式完成见习计划。见习结束后采用见习质量评价表了解两组护生对不同见习方式的评价,同时采用护理标准化病例对两组护生进行护理综合能力考核。[结果]试验组护生对见习教学形式、促进临床思维、培养应用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促进知识理解与掌握6个条目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试验组护理综合能力考核成绩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理临床见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护理职业胜任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教学干预对手术室护生术前访视护理记录规范的影响。方法将术前访视记录表作为护理记录资料应用于2001级的36名护生,干预前后护生各完成护理记录10份,共计720份,带教老师对其术前访视护理记录情况进行评估、干预和总结。结果干预后护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合格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教学干预对护生术前访视护理记录有效,临床带教中需要强化护生的法律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提高其对护理记录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研究性学习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探索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方法实验组除按实习大纲要求外,还应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教学;对照组按实习大纲进行临床教学,无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结果病人对学生的满意度,学生护理个案分析能力、专业理论考核平均成绩、论文撰写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性学习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课题研究的兴趣,同时教师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学仿真综合实验>课程的构建并评价其教学效果.方法 在医院调研的基础上,以护士职业岗位上作过程和上作任务为导向,构建了独立的<临床护理学仿真综合实验>课程并在四年制护理本科第三学年第二学期(毕业实习前)组织实施,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开设<临床护理学仿真综合实验>课程,可以有效增强护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临床护理实践的能力,有利于护生角色的转变和提高临床实习满意度.结论 在护理本科学生毕业实习前开设<临床护理学仿真综合实验>课程切实可行,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血液病患者对护生临床工作接纳度的现状。方法自行设计血液病患者对护生临床工作接纳度调查表,对105例血液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103份,接纳度好42例、一般50例、差11例。结论血液病患者对护生临床工作接纳度一般,因此要重视护生的素质教育,师生共同努力,争取患者的信任和支持,以提高患者对护生的接纳度。  相似文献   

15.
《护理技术》教学中加强护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的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加强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方法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培养细则、修订技能考核评分标准、巧用授课方法对护生加强培养。结果训练后护生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增强(P<0.05)。结论加强护生语言、体态语言及情商的培养,可提高其人际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护生情感的激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激发护生情感的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2002届护理专业(1)班学生76人采用精设悬念、形象比喻、鼓励参与、以姿助讲、情景演示、见缝插例等激发情感教学方法作为实验组,(2)班学生71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护生毕业统考考试成绩:实验组成绩为(79.3±10.8)分,对照组成绩(72.1±10.6)分,t=4.1299,P=0.0001;实验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生对本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实验组平均秩和值为61.9474,对照组平均秩和值为86.9014,u=3.7399,P=0.0002。结论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激发护生情感的教学方法能活跃课堂气氛,促使护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效果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护理大专生临床观察思维能力。方法以临床常用消毒剂、无菌物品灭菌方法和带教情况等为主要内容设计问卷,对35名临床实习大专护生进行调查,了解“教”与“学”情况;加强对带教老师的管理和教学相关知识培训,选择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通过教学查房、术中护理记录书写和考试评价带教效果。结果对带教老师教学态度满意度由82.9%上升到97.1%,护生考试和临床观察思维能力考核优秀率达94.3%。结论培训优秀的临床带教老师,选择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法是提高大专护生临床观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运用发展性教学方式培养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运用发展性教学方式培养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法以我校2004届选修《护理教育学》课程的57名护理本科生为实验组,在该课程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式、研究性教学方法;2003届选修《护理教育学》课程55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程结束时采用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评价护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结果2004届与2003届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4届护生较2003届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在其3个维度上除自我管理能力没有差别外,2004届护生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均优于2003届护生(P<0.01)。结论运用发展性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护生对带教老师评估的实施与成效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目的 动态了解带教老师的带教质量 ,以满足护生实习过程中的需求。方法 采用定期召开护生会议及自行设计调查表对 10 5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及时反馈及解决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了带教老师的整体素质 ,提高了护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 ,评估前后结果对照有显著意义 (P <0 .0 1) ,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 90 .4%上升到实施后的 95 .8%。结论 要提高护生的临床实习效果 ,必须提高带教老师的整体素质 ,加强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适应培养护理人才的需要。方法对护理实习生实施目标教学法,制定科目标、周目标,进行一对一带教,分3个阶段进行,第1周为适应期,第2~3周为学习实践期,第4周为评价期。结果改进教学方法后护理实习生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成绩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实习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采用目标教学法改变以往教学的随意性,较好地满足了护理人才的需求,为护理临床教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