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万恒静  董萍 《上海护理》2012,12(6):18-20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对人文关怀理论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月在上海市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工作的护理人员100名,采用关爱行为评价量表(CBI)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保证维度、知识与技能维度、尊重维度和联系维度。结果精神科护理人员关爱行为自我评价总体得分跨度较大,各维度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保证、知识与技能、尊重和联系维度。在保证维度得分上,护龄1~5年组的得分最低,护龄大于15年组的得分最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知识与技能、尊重及联系维度得分上,护龄6~15年组得分高于其他两组(P<0.01);总得分上,护龄1~5年组最低,护龄6~15年组最高。结论精神科护理管理者要转变在职教育的观念,重视认知、行为、职业心理能力培养,把握护理与人文的内在和谐性,提供更好、更合理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关爱行为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江西省某精神病院护士120名,采用关爱行为问卷(CBI)进行信息收集,内容涵盖保证维度、知识与技能维度、尊重维度和联系维度4个方面。分析总体得分和各维度得分的特征,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索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该院精神科护士关爱行为的总体得分和各维度得分虽有一些差异,但均处于较好水平。影响总体得分的因素为护龄(P=0.008)和文化程度(P=0.001)。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关爱行为存在一定差异,并受护龄和文化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住院手术患者对护理人员实施关爱行为的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关爱行为评价量表对78例外科、泌尿外科和骨科病房的住院手术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护理人员关爱行为评价总分为(77.90±11.10)分;不同科室患者对护理人员关爱行为在总分、知识和技能、尊重、联系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三级医院护士职业延迟满足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整群抽取怀化地区某三级医院281名在职护士为调查对象,用职业延迟满足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整体职业延迟满足得分为21.78分±2.86分;不同年龄和护龄护士职业延迟满足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配偶者职业延迟满足得分均高于有配偶者(P<0.01);文化程度低者职业延迟满足及工作延迟满足维度得分高于本科及以上护士(P<0.05);临时聘用护士职业延迟满足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合同制和在编护士(P<0.05);普通护士职业延迟满足各维度得分均高于职称护士(P<0.05);月总收入<1 000元的护士职业延迟满足及各维度得分高于收入较高者(P<0.05)。[结论]护士职业延迟满足整体水平中等,职业延迟满足各维度在一般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和护龄的增长、学历和职称的提高,护士更不愿意延迟满足。  相似文献   

5.
陈南娥  陈宇  黄菲 《护理研究》2013,27(14):1328-1331
[目的]了解辽宁省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结构现状及养老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方法]采取整群抽样和等比例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养老机构护理人员2 004人,采用自行设计的养老相关知识测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养老护理相关知识总分为(18.15±4.07)分,得分最高的维度是生活照料知识(3.18分±0.90分),得分最低为道德法律知识(2.20分±0.94分);护龄、职称、聘用方式、文化程度、月薪对养老护理知识掌握有影响(P<0.05),护龄、职称、聘用方式、文化程度、月薪与总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制定养老护理培训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护理人员护龄、月薪、职称、聘用方式、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制定出合理的分级培训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护士的人格特质特点,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本市东区5所二级以上医院258名护理人员运用艾森克(EPQ)个性问卷。结果 本组护士人格特质以外倾向稳定型为主,内外向标准T分(57.36±8.73);低龄、低护龄护士内外向和精神质得分高于高龄、高护龄组(P<0.01);已婚护士内外向和精神质得分低于未婚组(P<0.05);急诊、监护室护士精神质方面的得分高于其它科室(P<0.01);而不同文化程度护士的人格特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组群护士的人格特质存在差异。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人格差异,因人适用,有效配置,提高护士的岗位适应能力,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逆向思维健康教育在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照自身随机交叉对照设计,将2018年6月1日~2021年3月31日收治的9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逆向思维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及生活质量[采用肠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C)]。结果:干预后,两组HPLP-Ⅱ中体育运动、健康责任、压力管理、营养、人际关系、精神成长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后,两组ESCA中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知识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FACT-C中生理、社会/家庭、情感、功能、附加关注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逆向思维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直肠癌患者健康行为,促进自护能力有效提高,对提升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市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能力,为医院开展循证护理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徐州市三甲三级甲等医院732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评价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的知识技能、态度及实践情况。结果EBPQ问卷总分均分为3.28±0.82,实践行为、态度、知识各维度平均分分别为2.92±0.90、3.58±1.74;不同的年龄组别的研究对象在EBPQ问卷总分、实践行为、知识技能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态度得分在不同的年龄组别之间无差异(P〉0.05)。21—30岁年龄组在实践行为维度得分最低,显著低于31—40岁年龄组(P〈0.05),而其他组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1~30岁年龄组在知识技能维度得分最低,显著低于31~40岁年龄组、41岁以上年龄组(P〈0.05),其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1~30岁年龄组在问卷总分低于31~40岁年龄组和41~50岁年龄组(P〈0.05),其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的学历在EBPQ问卷的实践行为维度、态度维度、知识技能维度及问卷总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本科学历护士在循证实践行为、循证知识技能的得分最高,显著大专组(P〈0.05);职称不同,循证护理实践行为、态度、知识技能和EBPQ问卷总分得分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级职称的护士得分高于中级职称护士,中级职称护士的得分高于初级职称护士的得分(P〈0.05),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者要采用多层次、多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循证护理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训,以促进护理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护理伦理的认知情况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广西地区388名护理人员发放"护士对护理伦理认知情况调查表",对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士的护理伦理认知总得分为(48.04±7.07)分,其中医疗最优化原则、知情同意原则、保密原则和生命价值原则平均得分分别是(12.97±2.37)分(、11.45±2.63)分、(11.74±3.05)分、(11.87±3.34)分;不同职称、护龄的调查对象对护理伦理的认知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管理人员与非管理人员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护士学习护理伦理知识的途径过于单一。结论:要加强低年资及低职称护士的护理伦理知识学习,实现护理伦理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从而提高护士的护理伦理知识,为临床护理实践和临床护理人员营造有利的护理伦理氛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护理人员延续护理知信行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采用“问卷星”电子问卷的形式,应用肿瘤专科护理人员延续护理知信行调查问卷对肿瘤医院155名注册护士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肿瘤专科护理人员延续护理知信行总均分为(2.39±0.92)分,其中知识维度得分为(2.43±0.93)分,态度维度得分为(2.03±0.81)分,行为维度得分为(2.71±1.03)分,处于较差水平;除不同性别的护士在延续护理知识、态度及行为方面、不同职务的护士在延续护理知识、不同层级、不同学历的护士在延续护理行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不同特征护士在延续护理知信行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医院护理人员延续护理知信行水平亟待提高,需加强相关培训,不断提高肿瘤专科护理人员延续护理服务意识及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急诊护士工作-家庭冲突的现状,探讨工作和家庭平衡策略.[方法]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进行调查对130名急诊护士和130名普通科室护士进行工作家庭冲突情况调查.[结果]急诊护士工作-家庭冲突方向的得分及工作家庭冲突总分均高于普通科室护士(P<0.05);急诊护士工作-家庭冲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家庭-工作冲突得分(P均<0.05);急诊护士工作-家庭冲突中时间维度得分最高,其次为压力维度得分.[结论]急诊护士感知的工作家庭冲突高于普通病房护士,且主要来自于工作-家庭冲突方向;急诊护士感知的工作-家庭冲突较家庭-工作冲突更显著;在急诊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中,时间因素占首位,其次为压力和行为因素.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急诊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平衡策略以降低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冲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急诊护士工作-家庭冲突的现状,探讨工作和家庭平衡策略。[方法]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进行调查对130名急诊护士和130名普通科室护士进行工作家庭冲突情况调查。[结果]急诊护士工作-家庭冲突方向的得分及工作家庭冲突总分均高于普通科室护士(P〈0.05);急诊护士工作-家庭冲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家庭-工作冲突得分(P均〈0.05);急诊护士工作-家庭冲突中时间维度得分最高,其次为压力维度得分。[结论]急诊护士感知的工作家庭冲突高于普通病房护士,且主要来自于工作-家庭冲突方向;急诊护士感知的工作-家庭冲突较家庭-工作冲突更显著;在急诊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中,时间因素占首位,其次为压力和行为因素。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急诊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平衡策略以降低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冲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心理弹性与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为护理人才队伍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量表及职业认同感量表对天津市某2所医学院校的34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并分析心理弹性与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30份,有效回收率为97.9%。实习护生心理弹性总分为(66.35±15.57)分,处于一般水平;职业认同感总分为(65.61±11.37)分,处于一般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志愿填报护理专业、是否选择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职业认同感量表总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实习护生心理弹性、职业认同感处于一般水平。为培养具有高素质和高度职业认同感的护士队伍,学校和医院应在专业教育阶段和临床教学阶段注重实习护生的心理弹性培养和心理干预指导,开展护士职业情感教育,帮助其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提高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急诊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分析其离职意愿产生的原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急诊科82名护士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离职意愿调查表(TIS)进行调查。结果:离职意愿均值为(14.79+4.19)分,处于较高水平。社会支持总分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P〈O.05);社会支持各维度与离职意愿均呈负相关(P〈O.05),其中对支持的利用度影响最大(B=-0.826)。结论:针对社会支持三维度的薄弱点,增加急诊护士的社会支持,培养其主观感受性,增进对支持的利用,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降低急诊护士的离职意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定向多维度培训模式对新聘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年内新聘护士178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对照组护士给予常规培训,观察组护士给予定向多维度培训。培训前及培训1年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和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CIRN)对两组护士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护士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的差异。结果培训前两组护士GSES评分和CIRN评分的总分和各维度评分以及护士护理理论及技能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1年后,两组护士GSES评分和CIRN评分的总分和各维度评分以及护士护理理论及技能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护士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定向多维度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2年内新聘护士的综合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三级医院护士科研能力水平状况,为加强护士的科研培训提供资料及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法,运用护士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湖北省4所教学医院50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06名护士科研能力自评能力高等水平14名,自评能力一般水平76名,自评能力低等水平416名。506名护士科研能力评价总分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111分,中位数为29.00分。不同职务、性别、学历的护士科研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湖北省教学医院护士科研能力水平较低,需加强统计软件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女性、普通护士、低学历护士科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非精神科护士对精神疾病病人的歧视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精神卫生知识问卷、歧视精神疾病病人评估量表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非精神科47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非精神科护士在隔离维度、危险维度、能力维度及歧视总分均高于常模人群(P0.001)。对歧视量表总分的影响因素为精神卫生知识掌握程度、是否参加过精神/心理知识讲座。[结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护士对精神疾病病人歧视程度较高,精神卫生知识问卷得分越高、参加过精神/心理知识讲座的护士对精神疾病病人歧视程度越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对护士关怀照顾行为的评价。方法 2014年2-3月,便利抽样选择某市9所三级医院共344名住院患者,采用《关怀照护行为评价表》调查其对护士关怀照顾行为的评价。结果住院患者对护士关怀照顾行为评价总分均分为(3.50±0.50)分。住院患者对护士真诚、同情、尊重行为的评分为(3.52±0.49)分,对其专业照顾行为的评分为(3.46±0.54)分。男性,大学或以上教育程度的住院患者对护士真诚、同情、尊重行为的评分低于女性,高中、初中或以下教育程度的住院患者(均P0.05)。内科住院患者对护士真诚、同情、尊重及专业照顾行为的评分低于外科住院患者(均P0.05)。结论某市三级医院住院患者对护士关怀照顾行为的评价较高。护士应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个体化、精细化的护理服务,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工作压力源的现状,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对273名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士工作压力源总分为2.97分±0.69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目的有关;护士工作满意度总分为58.84分±12.78分,满意度与工作目的有关;护士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压力呈负相关(P<0.01)。[结论]管理者和临床护士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设法减少或消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提高工作满意度,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周晓华  陈琪尔  谭坚铃 《全科护理》2012,(16):1529-1531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倦怠状况,分析其人口学因素对工作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和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MBI)对496名肿瘤专科医院护士进行护士工作倦怠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肿瘤专科医院护士的工作倦怠中情绪枯竭维度得分为20.78分±9.86分,属于中等倦怠;去人格化倾向维度得分为4.66分±5.05分,属于低度倦怠;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33.48分±9.23分,属于高度倦怠,其中去人格化倾向及个人成就感维度均低于Maslach常模(P<0.05);不同劳动人事关系的护士在去人格化倾向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的护士在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同制、初级职称的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倦怠较严重;护理管理者应重视肿瘤专科医院护士的工作倦怠情况,积极改善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