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的治疗关键就是严格控制血糖,使血糖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即空腹血糖水平为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为7.8毫摩尔/升。良好的血糖控制需要适度频率的血糖监测,因此,对于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验血糖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那么,验血糖当天要停服降糖药吗?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门诊糖尿病就诊患者统计其餐后血糖的监测情况,结合其目前的降糖方案,给予合理化调整,尽早使其餐后血糖达标。方法统计2014年上半年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年龄在30~70岁,病史在2年以上,观察他们餐后血糖的监测情况,控制情况,同时给予调整降糖方案,使其餐后血糖达标。结果在这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只有16例患者平时监测三餐后血糖,34例患者只做到偶尔监测早餐后血糖,50例患者不知道监测餐后血糖,甚至拒绝测餐后血糖,而且,在这100例糖尿病患者中只有65例患者空腹血糖在7 mmol/L以下,有85例餐后血糖在10 mmol/L以上,32例糖化血红蛋白在6.5%以下,仅10例空腹及餐后血糖均达标。给予调整降糖方案后2周,餐后血糖均达标。结论目前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对餐后血糖的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了解,应该加强对他们的糖尿病教育工作,而且,因为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对餐后血糖不监测,他们的降糖方案仅针对空腹血糖进行反复调整,故加用阿卡波糖或格列奈类降糖药调整餐后血糖,从而全面控制血糖,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住院T2DM患者不同血糖监测频次对住院天数、医疗花费及血糖控制情况方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1000例,根据住院期间血糖监测频数,分为5点血糖监测组和7点血糖监测组。所有患者在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0.0mmol/L,血糖平稳2d后出院。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花费及血糖控制情况方面的不同。结果 7点血糖监测组患者较5点血糖监测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总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治疗费用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检查化验费用及日治疗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糖控制方面,7点血糖监测组较5点血糖监测组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平稳达标,减少血糖波动。结论住院T2DM患者每日7点血糖监测明显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花费,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从进餐第1口开始计算及从进餐结束开始计算2小时,所测得的静脉血糖值的差异,了解其对糖尿病诊断及血糖监测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糖尿病病人30人,对同一受试对象测定上后2小时血糖2次,第1次以进餐第1口开始计算2小时,第2次以进餐结束开始计算2小时,所得结果用配对设计的差值均数与总体均数0比较的t检验作统计学处理。结果:P<0.000001,有极显著性差异,故可认为不同的测定时间所得血糖值得差异,即餐后2小时血糖计算时间的不同对餐后2小时血糖值有影响。结论:血糖的测定是糖尿病诊断和控制监测的最重要指标,以进餐第1口开始计算2小时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更符合血糖和胰岛素分泌的规律,临床上应强调餐后2小时血糖应从进餐第1口开始计算。  相似文献   

5.
浅谈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护理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护理人员指导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了解血糖水平的波动调整做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参考。方法每次餐前、睡前、每次餐后1~2h、半夜时,如凌晨2点或者3点,1周至少进行1次半夜的血糖监测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动态监测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状况. 方法 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42例HbA1c<6.5%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 d血糖监测. 结果 42例患者中,12例(28.6%)发生低血糖(血糖≤3.0 mmol/L),其中8例低血糖发生于凌晨0:00~3:59,4例为无症状低血糖;18例(42.9%)发现高血糖(血糖>11.1 mmol/L),17例发生于三餐后. 结论 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发现有高血糖和无症状性低血糖存在,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CGMS了解血糖控制良好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波动。方法: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90例空腹血糖〈7.0 mmol.L-1、餐后2 h血糖〈10.0 mmol.L-1、糖化血红蛋白(HbA1 c)〈7.0%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 d血糖监测。结果:①本组患者中,36例(40.00%)发生低血糖(血糖≤2.8 mmol.L-1),其中29例(80.56%)低血糖发生于凌晨0~4时;44例(48.89%)餐后血糖〉11.1 mmol.L-1。②CGMS血糖值与自我血糖监测(SGMS)血糖值相关性良好。③根据CGMS检查结果,针对性调整治疗方案,并且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于以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 c判断控制良好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方法可及时发现血糖波动,便于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并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51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42~77岁,平均(49.1±5.5)岁,病程半年~20年。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动态血糖监测组26例,常规血糖监测组25例,两组均选择诺和锐胰岛素皮下注射2次/d,两组在性别、年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经过个体血糖监测的结果再调整胰岛素治疗后15d,两组均行72h的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治疗后动态血糖监测组患者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都比治疗前测定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血HbA)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根据个体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末梢血糖监测组,能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取代末梢血糖监测成为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水平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全天不同时间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三餐前30min、餐后2h及晚上睡前共7次血糖水平,并计算平均血糖水平(MBG),同时测定HbA1C。直线回归相关分析总体及各组HbA1C与MBG、全天7次血糖及餐后血糖漂移幅度(PPGE)的相关性。结果MBG非空腹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P〈0.01);HbA1C与全天7次血糖水平除空腹外,其余时间点以及时间段血糖与HbA1C均呈正相关,其中中餐前、MBG餐前、MBG餐后、MBG5、MBG非空腹、及MBG7与HbA1C均显著正相关,且随着血糖监测次数增加,平均血糖与HbA1C的相关性越密切。结论T2DM患者HbA1C与MBG非空腹水平的关系最密切,而日内血糖的漂移变化主要归因于餐后及夜间血糖的漂移,尤其早餐后2h和中餐前血糖的检测。因此,T2DM的血糖监测及干预治疗应针对全天血糖谱。早餐后2h和中餐前血糖及睡前血糖在预测血糖控制方面优于其他时间点的血糖,在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时,可作为HbA1C的一个补充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监测时间差对血糖值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各15例。A、B、C、D组分别进行餐后115、110、105、100min血糖检测,4组均进行餐后120min血糖检测,作为各自对照血糖。观察血糖监测时间差对血糖测定值的影响。结果 A组试验检测血糖与对照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试验检测血糖与对照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餐后血糖监测时间差应控制在5min以内,若时间差〉10min,则会影响监测结果,且时间相差越多,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1.
徐丹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435-436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糖化血红蛋白这标(HbAIC≤7%)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方法采用CGMS对50例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d的血糖监测,分析血糖动态变化信息。结果50例患者中,有11例(占22%)发生了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值为3.0~3.8mmol/L;6例(占12%)发生有症状性低血糖,血糖值为2.1~3.8mmol/L。在17例无症状和有症状性低血糖患者中,有10例(占20%)患者低血糖发生于凌晨1:00~4:00。25例(占50%)餐后2h血糖〉11.1mmol/L,其中8例发生早餐后高血糖,血糖值11.2~14.6mmol/L;6例发生午餐后高血糖,血糖值11.8~15.6mmol/L;11例发生晚餐后高血糖,血糖值12-3~16.0mmol/L。结论对于应用空腹血糖、餐后2h、糖化血红蛋白来判定血糖控制良好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全天多点血糖监测,了解任意时间的血糖情况,作为临床治疗方案调整的基础,达到精细化降糖目的。  相似文献   

12.
黄慧  邢寅  陈艳 《哈尔滨医药》2010,30(3):50-50
目的通过血糖监测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判断降糖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指导临床用药,还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低血糖尤其夜间低血糖可以及时发现并予纠正,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自2007年10月~2008年12月来我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病人,均明确诊断为糖尿病。根据病情情况由医生决定将血糖仪借给病人共100例。用罗氏诊断公司生产的罗康全活力型血糖仪及配套检测试纸测血糖.常用的有六点法即: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清晨2时血糖。结果空腹血糖小于4mmol/L有7例,控制差大于7 mmol/L有48例。早餐后血糖小于4mmol/L有1例,控制差大于10mmol/L有50例。中餐后血糖控制差大于10 mmol/L有46例。晚餐后血糖控制差大于10 mmol/L有43例。睡前血糖小于4mmol/L有6例,控制差大于10 mmol/L有31例。清晨2时血糖小于4mmol/L有9例,控制差大于10 mmol/L有27例。结论自我血糖监测可以直接了解自身的血糖值是否控制在一个理想水平、也是了解疾病控制情况是否良好、饮食、运动、药物综合治疗方案是否到位的一个简单而精确的指标。能为糖尿病病人健康状况提供专业信息,以便进行饮食控制,锻炼和药物治疗,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糖监测数据化管理应用于社区糖尿病(DM)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常规治疗后出院的DM患者90例,出院后进入社区服务中心通过血糖监测进行DM管理。比较血糖监测后6个月的血糖波动情况、相关生化指标以及生活满意度。结果血糖监测后DM患者空腹血糖在4.0~6.0 mmol/L,餐后2 h血糖在8.3~9.5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2%~7.4%。经过社区血糖监测后,DM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较之前明显降低(P<0.05)。通过血糖监测管理后,DM患者对DM相关知识的了解也有所提升,对饮食控制、运动治疗的情况掌握明显提高。结论血糖监测数据化管理应用于社区DM患者,不仅保证了血糖的良好控制,而且节约了患者的住院费用,提高患者自身DM管理依从性,改善DM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张磊  包玉倩 《药品评价》2009,6(3):94-96
血糖监测是进行糖尿病管理的有效手段,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规律地进行血糖监测有助于鼓励患者积极地参与糖尿病管理,为医护人员做临床决策提供所需的数据,并可帮助医护人员确定干预治疗的有效性。血糖监测选择的时间通常是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及夜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多次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检测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均不能确诊糖尿病的患者23例,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监测患者血糖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23例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结果示:空腹血糖正常或略高,三餐后1.5 h左右血糖高峰,最高达1213 mmol/L,可确诊糖尿病。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较好地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在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帮助确诊临床上单纯靠静脉采血不能确定诊断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研究探讨实施健康教育管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1~2012.1社区糖尿病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经过患者的知情同意,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在干预前及干预后3、6个月分别测定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3、6个月,干预组的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均显著降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健康教育措施管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血糖水平。方法选择236例2型DM患者作为对象,分别监测每位患者清晨空腹和餐后2h血糖值,对测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36例中有60.17%空腹血糖控制不良,有89.83%餐后2h血糖控制不良。结论 DM患者对血糖控制不理想,而DM血糖控制的好坏与并发症是否发生是有相当密切的关系的,因此,对于2型DM患者应进行积极血糖控制,尤其不能忽视餐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家庭血糖监测频次与综合管理对患者血糖、血脂控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了165例2型糖尿病患者13年家庭血糖监测频次,以及综合管理措施对血糖、血脂控制的影响.结果 2000年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患者仅为14%,到2012年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率达98%.2000年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达标率分别为,17%、12%、18%、25%、24%、25%;到2012年165例患者以上指标达标率分别为,65%、63%、49%、54%、61%、59%;HbA1c和TG在不同的监测频次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家庭血糖监测频次对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情况均有很大的影响;一体化中心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管理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续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采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CGMS)进行连续72 h的监测。结果监测结果与指端血糖及血浆血糖值呈正比关系,三餐后2h是患者一天中血糖最高时段,其中早餐后2 h血糖浓度明显大于午餐及晚餐(P〈0.05),血糖高峰最集中时段为早上6~11时,血糖最低值主要集中在早晨1~6时,其中早上3时达到最低值。结论连续动态血糖监测能够对各时段血糖水平动态变化进行准确反应,从而为临床制定合理科学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韩春花 《现代医药卫生》2009,(21):3263-3264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静脉血糖与手指血糖检测的比较结果,为糖尿病血糖检测提供良好的方法。方法:对52例糖尿病患者,用快速血糖仪测定手指血糖的同时抽静脉血测定静脉血糖。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的均值比较和相关分析,虽然静脉血血糖含量比末梢血血糖含量高,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相关性好(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测定手指血糖可以准确反映糖尿病患者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