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社会与情志社会是人类聚居、生活、生产和团体组织的一个整体和场所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工作生活、社交等问题 ,直接影响到人的相互关系、精神面貌、心理状态与生命健康 ,因此也渗透到医学方面来。拿“七情”做例子 ,如暴怒伤肝 ,过喜伤心 ,悲哀伤肺 ,忧思伤脾 ,惊恐伤肾 ,由于七情内伤 ,情志不舒 ,气机郁滞则可致睡眠障碍。《丹溪心法》分六郁之后 ,更进一步指出 :“气血冲和 ,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故一身诸病多生于郁 ,如在旧社会 ,因七情所伤致发各种疾病 ,不能尽终其天年者 ,比比皆是。因此 ,气滞则出现胁胀、眩晕、心悸、…  相似文献   

2.
逍遥散治疗郁证临证举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 ,气机郁结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临床常表现为心情抑郁 ,情绪不宁 ,胁肋胀痛 ,太息或心烦易怒善哭 ,失眠等。《丹溪心法·六郁》中云 :“气血冲和 ,万病不生 ,一有怫郁 ,诸病生焉 ,故人身诸病 ,多生于郁。”临床中笔者常以逍遥散为基本方治之 ,效果满意。郁证与情志怫郁的关系极为密切 ,首先是气机失调 ,然后影响至血 ,气血失调与肝的疏达有着密切的关系。郁证的病理基础是肝气郁结 ,气机不畅。肝性喜条达 ,主疏泄。肝以愉悦舒畅为德 ,忧愁恼怒为病。七情的变化 ,首先肝失条达之性 ,疏泄失职 ,气机郁结不畅。所谓“当升不升…  相似文献   

3.
轩岐精言(5)     
<正>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元代医家朱丹溪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他还提出气、血、痰、热、湿、食之"六郁"理论,分别进行系统阐发。对于郁证脉象的特点,提出郁脉多沉;对于病因,提出六气及情志皆可致郁;在证候方面总结了"六郁"的病位、各自主证及预后转归。中医治郁的方药多端,但当首推逍遥散方,临证根据虚实寒热可进行适  相似文献   

4.
治郁调为要     
郁者,抑而不伸之义.<黄帝内经>中提出"五郁"之说,认为五运之所乘可致郁.<丹溪心法>中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乎郁."郁,即气血郁阻,积滞不通,正如<医经溯洄集>中所言:"凡病之起也,多由乎郁,郁者,滞而不通之意".  相似文献   

5.
病因病机 眩晕的发病机制复杂,但归结起来不外风、火、痰、虚、瘀五个方面。临床常见的眩晕类型,其病因病机可归纳为:①肝阳上扰清窍,导致眩晕;②气血亏虚,血虚不能上荣于脑,发为眩晕;③肾精亏虚,不能生髓充脑,而致眩晕;④痰湿中阻,多因于饮食不节,或忧思劳倦,伤及于脾,健运失司,水谷不化,湿聚生痰;或肝气郁结,气郁湿滞,酿生痰浊;⑤痰瘀交阻上扰,久病津血亏耗,继而留滞而生痰瘀,瘀血内阻,经络不通,气血不能上荣于脑,而致眩晕。  相似文献   

6.
<正> 郁证发热,乃属于内伤发热范畴。朱丹溪谓:“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弗郁,诸病生焉”。无论气、血、痰、食、诸郁为病,郁而化热,临床表现发热证候。此时,必须审证求因,辩证施治,辩清标本,不要盲目的见热投凉,标本不分,非但热不退,极易导致疾病缠绵,经久难愈。治当谨守病机,勿犯虚虚实实之诫。 食郁发热证多见于幼儿,由于脾常不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伤脾,导致水湿内停不化,阻滞脾胃、郁而化热,故发热。食郁发热的特点,发热以暮夜为甚,胸腹胀满,嗳腐吞酸,手心及腹皮发热,夜卧不安、  相似文献   

7.
皮肤病虽多发于浅表皮肤,实根源于内,与脏腑气血关系密切。心主血其华在面,肝主筋其华在爪,肾主骨其华在发,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一旦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利,皆可导致皮肤病发生,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因此治疗皮肤病亦需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否则只着眼于局部皮肤,而忽略内调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中医理论,运用越鞠丸加减治疗妇科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妇科诸疾,多与精神因素有关,正如《内经》所云:“百病生于气也”,丹溪也明确指出:“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气、湿、痰、热、血、食六郁之中,气郁是关键,属诸郁之首,故在治疗中当以调畅气机为主,通过调畅气机,疏肝解郁,健脾燥湿,达到气血调和之目的,正是根据这一理论,使用“趟鞠丸”治疗妇科诸疾,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并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临床表现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言语动作减少,并伴有食欲减退、睡眠障碍、性功能减退等躯体症状,其发病主要由于思虑过度引起的,中医认为,抑郁症的病位主要在肝,但文章认为其病位与脾亦有密切关系,脾失健运在抑郁症的发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血不足,以及心失所养、心脾两虚从而加重抑郁状态,文章旨在探讨脾失健运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0.
疏肝法在郁证中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郁证病人常见。郁者 ,烦闷抑郁不畅之义 ,与情志密切相关。言其情志 ,宜和悦 ,宜舒畅。《丹溪心法·六郁》中提出“气血冲和 ,万病不生 ,一有怫郁 ,诸病生焉” ,故人身诸病 ,多由此生。可见情志活动失其常度 ,则气机郁滞 ,日久不愈 ,故百病生焉。现以疏肝法从舒通肝经 ,疏散郁结治之 ,以恢复肝主疏泄的正常功能 ,用于治疗肝气郁结所引起的病证。汉代张仲景首创“四逆散” ,明代张景岳的“柴胡疏肝散” ,以及《和剂局方》的“逍遥散”在今日郁证中皆行之有效 ,今总结于下 ,以供参考。1 疏肝健脾多因脾虚气弱 ,运化失健 ,肝木乘虚 ,横…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医将其归为"眩晕""头痛"范畴。中医认为情志失调伤肝,可出现肝阳上亢高血压。先天不足或生活失节致肾阴虚,出现阴虚阳亢高血压。忧思劳倦伤脾或劳心过度,心脾受损,致痰浊上扰,土壅木郁,肝失条达而成高血压;或脾阴不足,血失濡养,肺失肃降,肝气横逆而发高血压。其病机要点为虚、火、风、痰、气、瘀等六个方面,治疗时要分清病邪性质、脏腑虚实、证候之间的兼夹转化,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12.
郁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郁证为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心情忧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善悲易哭等多种复杂症状.祖国医学认为本证的病因病机为:肝失疏泄,气滞郁结;心血失养,神失所藏;久郁伤脾,气血不足;久郁化火,耗伤肾阴.因此本证与肝、心、脾、肾四脏关系密切.现代医学中的抑郁症、神经衰弱、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等与本证相关.  相似文献   

13.
睡眠障碍往往是指中医学中惊悸、怔仲、眩晕、耳鸣等证的一种临床表现,也是单独的一种疾病.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学习前贤心法,结合个人体会,略陈管见如下.  相似文献   

14.
浅谈抑郁症之病因病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抑郁症不能等同于中医郁症,抑郁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思虑过度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肾精亏虚,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元神失养。病位在脑,涉及心、肝、脾、肾多脏,中医辨证以虚证为纲。  相似文献   

15.
已故家祖李巽芳老中医医历六十余年,原系重庆市巴县人民医院中医眼科医师对于外障眼疾辨证颇有体会,现根据部份资料结合口授心传进行收集整理,以资探讨临症见解和用药规律。〔一〕慎用寒凉,开郁为先《丹溪心法》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百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家福根据临床实践认为:外障眼疾虽多责于风火炽热,但风、寒、湿邪为患亦不可忽略,因风为百病之长,寒为百病之始。即是因为寒为阴邪,寒邪外束则气血失其宣通活畅之性,郁结火化上冲于目酿成。《临证指南》有:“郁则气  相似文献   

16.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给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很大困扰,也会导致进一步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发生.中医药治疗失眠有独特的优势,探讨失眠的中医证治具很大的临床价值.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中称为"不寐".历代医家对于失眠论治颇详,大多认为失眠主要病位在心,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神不守舍而失眠,主要与肝、脾、胆、胃、肾的阴阳气血失调相关,发病病因为肝郁、胆怯、脾肾亏虚、胃失和降等.如<素问·逆调论>曰:"胃不和则卧不安." <古今医统大全·不寐候>说:"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阳独亢,亦不得眠.有脾倦火郁,夜卧遂不疏散,每至五更随气上升而发躁,便不成寐,此宜快脾发郁、清痰抑火之法也."现行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将失眠归纳为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  相似文献   

17.
探讨分析脂肪肝发病的中医病因及病机。脂肪肝属中医学的"胁痛""痰浊""痞满""积聚"等范畴,其发病多与酒食过度、情志不遂、贪逸少劳、先天禀赋、药毒、疫毒伤肝等诸多因素有关,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水湿不化,滋生痰浊,气滞血瘀,其病位在肝,涉及脾胃胆肾诸脏,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为主,标实主要与气滞、痰湿、血瘀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失眠2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是指病人感到睡眠不足,包括睡眠时间、深度或恢复体力不足为特征的一类病证,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中医运用整体观念的理论,从失眠产生的病因、病机出发,运用辨证论治的原则,用中药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能明显改善睡眠状况,且不引起药物依赖,更不会引起医源性疾患,现就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老年性失眠的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病位在胃脾,与胆肝密切相关,其病因可从“六郁”而论,六郁结于中焦,有碍中焦升降运动,当升而不升,当降而不降,气机升降运动失调,脾之健运失常,肝失疏泄,胆随胃逆,肝随脾升,则BRG的临床表现随之而生.且“六郁”为病,又可相继生焉,“六郁”致病在BRG发病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证治以疏肝理气解郁法、化痰降浊解郁法、清中降逆解郁法、化瘀通络解郁法、消积导滞解郁法等.  相似文献   

20.
越鞠丸,又名芎术丸,为丹溪心法之方。本方由苍术、香附、川芎、六曲、栀子所组成。丹溪认为: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所以立此方以“总结诸郁”即,气、血、痰、火、湿、食六种郁症的总称。王节斋曰:“丹溪先生治病,不出乎血、气、痰三者,故用药之要有三,气用四君,血用四物,痰用二陈。”又说:久病属郁,立治郁之方为越鞠丸。盖气、血、痰三病,多有兼郁者,或郁久而生病,或病久面生郁,或误药杂乱而生郁。故予每用此三方治病,时以郁法参之,故四法治病,用药之大要也(《古今名医汇择.诸郁症》)。所以在临床上,尊崇越鞠丸解诸郁的立予,以辩证治疗内、妇、杂病等多种疾病,只要辩证准确,加减得当,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