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苷磷酸化酶/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血管形成在肿瘤尤其是实体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功能性血管形成为其提供氧和营养成分 ,同时也为肿瘤细胞的扩散提供途径 ,除非新生血管形成 ,否则肿瘤生长很难超过 1~ 2mm3。许多事实已表明 ,肿瘤血管形成与肿瘤侵袭与转移密切相关。目前已发现很多影响血管生成的因子 ,如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αFGF和 β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血管生成素 (angiogenin)和胸苷磷酸化酶 (thymidinephosphorylase ,TP) ,即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endothelialcellgrow…  相似文献   

2.
内皮抑素及其基因治疗肿瘤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超  岑瑛 《四川医学》2003,24(1):84-86
1971年Folkman教授首次提出“肿瘤的生长依赖于血管生成 ,新血管的形成是体积 >1~ 2mm3 实体瘤生长和癌细胞转移的前提条件”。从此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成为肿瘤治疗学研究的新热点。 1997年O’Reilly[1] 首次从鼠的血管内皮细胞瘤 (Eoma)培养液中提取出内皮抑素———一种新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经过 5年的实验动物研究和Ⅰ期临床试验证明 :内皮抑素能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的增殖 ,促使肿瘤细胞的凋亡 ,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具有很强的抗肿瘤特性 ,而且无耐药性和毒副作用[1] 。本文就内皮抑素及其基因治疗肿瘤的研究应…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血管生成是实体肿瘤生长的必要条件 ,理论上如果没有血管生成 ,实体瘤生长直径不会超过 2 m m,只有血管化的肿瘤才能生长到具有临床意义的大小。新生的血管为肿瘤提供营养 ,带走代谢产物 ,为肿瘤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在肿瘤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血管因子 ,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转移生长因子 (T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等 ,刺激肿瘤周围血管的生长 ,其中VEGF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中最重要、最直接的因子 ,VEGF通过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发挥其促血管内皮增殖作用 ,它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起重…  相似文献   

4.
李安华  周建华 《当代医学》2008,1(21):145-148
1 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血管生成,即新生血管形成的过程,一个涉及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基底膜与细胞外基质降解、内皮细胞重塑及与周围细胞相互作用而形成管腔样结构的复杂过程,被认为是肿瘤生长的关键因素,不仅为肿瘤提供营养和氧气,更是肿瘤细胞进入系统循环和转移的的通路,与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内皮素-1与肿瘤的血管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肿瘤的增殖和转移依赖于血管形成[1 ] ,新生血管不仅为肿瘤组织生长提供营养及气体交换 ,并为肿瘤细胞的播散提供最直接的通道 ,是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其发生机制涉及到血管生成因子与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之间的调节失衡 ,还与其他因素如蛋白水解酶、黏附因子、细胞凋亡因子以及组织缺氧有关。近来研究发现内皮素 1 (ET 1 )参与肿瘤的血管生成 ,本文重点对ET 1在肿瘤血管生成中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促进血管生成内皮素 (ET)是由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的含有2 1个氨基酸残基的短肽 ,它具有 1、2、3、4四…  相似文献   

6.
淋巴结转移是最早发生的肿瘤细胞播散的现象之一,肿瘤淋巴道转移机制与肿瘤新生淋巴管(淋巴管新生)研究成为继血管生成机理研究的前沿领域[1].新近研究表明许多肿瘤存在新生淋巴管机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D(VEGF-D)及其受体VEGFR-3是重要的促淋巴管生成因子,与肿瘤淋巴管播散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都与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 (MVD)相关 ,1971年Folkman[1] 就证实 ,如果没有血管新生 ,实体瘤生长直径达 2~ 3mm时就会因缺血而发生萎缩、坏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实体瘤的生长、浸润、转移是血管依赖性的。血管新生受诸多促血管生长因素作用与调控 ,如纤粘蛋白、透明质酸、生长因子等等 ,其中生长因子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是作用最强的特异性促血管新生因子[2 ,3] 。近年来 ,国内外对VEGF与肿瘤生长、浸润、转移的关系有了较深入的研究 ,认为VEGF、MVD可作为监测肿瘤浸润、转…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表达色素上皮细胞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对肿瘤血管生成、生长及转移等的影响。方法管腔形成试验检测PEDF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在体外形成血管能力的影响;高表达PEDF的前列腺癌DU145细胞经皮下注射入SCID小鼠,用小鼠抗人CD31单克隆抗体经免疫组化检测原发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根据公式体积(立方毫米)=0.52×(宽)2×(长),计算原发肿瘤体积,以此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印度墨汁染色检测肿瘤肺转移。结果体外研究显示,PEDF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管腔形成。在鼠皮下接种高表达PEDF细胞的体内研究中,发现与对照比较,肿瘤微血管密度明显降低(35.17±8.42):(11±4.56)(p<0.01);肿瘤生长明显减慢;且肿瘤肺转移显著被抑制。结论PEDF抑制前列腺癌的生长和转移与其抗血管生成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表达色素上皮细胞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对肿瘤血管生成、生长及转移等的影响。方法管腔形成试验检测PEDF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在体外形成血管能力的影响;高表达PEDF的前列腺癌DU145细胞经皮下注射入SCID小鼠,用小鼠抗人CD31单克隆抗体经免疫组化检测原发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根据公式体积(立方毫米)=0.52×(宽)2×(长),计算原发肿瘤体积,以此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印度墨汁染色检测肿瘤肺转移。结果体外研究显示,PEDF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管腔形成。在鼠皮下接种高表达PEDF细胞的体内研究中,发现与对照比较,肿瘤微血管密度明显降低[(35.17±8.42):(11±4.56)(p<0.01)];肿瘤生长明显减慢;且肿瘤肺转移显著被抑制。结论PEDF抑制前列腺癌的生长和转移与其抗血管生成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0.
张君红  林瑶光 《医学文选》2005,24(3):416-418
肿瘤的生长有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即从无血管的缓慢生长期转为有血管的快速增殖期,血管的生成使肿瘤能获得足够的营养而完成血管切换期,如果没有血管的生成,原发肿瘤的生长不超过1~2mm,转移则无法实现。新生血管的形成涉及一系列形态学改变及生化改变,形态学改变包括内皮细胞降解母体小静脉的基底膜、内皮细胞的定向运动、发生有丝分裂、血管管腔形成芽式生长并形成血管襻、产生新的基底膜等多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血管生化的改变涉及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之间的调节失衡。目前已分离纯化了20多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至少15种抑制因子,研究较多的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bF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发现,白血病与其他实体瘤一样存在着显著的新生血管形成,影响血管形成的因素在调节血管形成中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这些血管生长因子同样作用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过程中.血管生长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肿瘤生长因子等,而VEGF是促进血管生成的关键因子,也是白血病生长、转移和存活的重要因子[1].  相似文献   

12.
1971年,Folkman最早提出肿瘤生长是血管依赖性的,并指出控制肿瘤生长的新途径一抗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已有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均依赖于肿瘤的血管生成。实体瘤的生长通常分为无血管期和血管期,肿瘤直径达到1~2mm时,肿瘤分泌若干因子刺激血管形成,获得血供的肿瘤继续增大乃至转移。因此,通过阻断血管形成治疗肿瘤的新策略,近年来倍受关注。肿瘤血管形成受许多因素的调节,其中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th factor,VEGF)。它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促进血管形成及血管内成分的泄露,也能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因此VEGF及其受体就成了肿瘤治疗的理想靶点。笔就这一方面的有关基础理论及目前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肿瘤抗血管治疗现状与血管生成抑制—细胞毒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发现无论肿瘤原发灶的生长,还是肿瘤的播散转移以及转移灶的生长均需要新生血管形成来提供氧气、营养和转移通道,呈血管依赖性[1~3]."饿死肿瘤,挽救患者"(Starve the tumor,save the patient)[4]的构思使血管生成抑制疗法成为颇有前景的新型抗肿瘤策略之一.本文就实体瘤血管生成的作用、血管生成抑制治疗的现状、作用特点以及血管生成抑制-细胞毒疗法等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年代,Folkman等[1]发现肿瘤可产生某些物质诱导新生血管生成,实体瘤中新生血管可以持续不断地给快速繁殖的癌细胞提供血液.研究发现新生血管生成的机制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表现在促血管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FGF,FGF-2)表达升高;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过度表达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增高等.  相似文献   

15.
孟祥朝  孙伟  孙惠军 《医学综述》2001,7(8):463-465
血管生成是指从已有的毛细血管或毛细血管后静脉发展而形成的新的血管。血管生成的基本过程包括血管内皮细胞(EC)的激活 ,细胞外基质 (ECM)的降解 ,EC的移行、增殖 ,管腔结构形成以及血管外膜的形成[1 ] 。在正常人 ,促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处于平衡状态。近 30年来 ,大量研究结果证实 :乳腺癌的肿瘤细胞接种到动物体内后 ,具有明显的促血管生成活性 ,乳腺癌的生长、代谢及转移需要持续的血管生长。其主要通过灌注作用、转移作用、相互旁分泌效应促进乳腺癌的生长、进展和转移[2 ] 。1 相关因子近 10年来研究发现有 7种生…  相似文献   

16.
肿瘤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肿瘤血管生成及侵袭是肿瘤转移的必要条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是肿瘤血管新生的核心和关键因子。VEGF与肿瘤血管生成、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VEGF能增强肿瘤的血管生成能力及侵袭能力。血清VEGF与肺癌患者的病程进展及生存期相关。非小细胞肺癌血清VEGF水平能反映肺癌的转移情况,是一种有用的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张谦  单岩  陈清江 《医学争鸣》2004,25(17):1631-1632
0 引言肿瘤的生长、转移、及其转移部位的生长都有赖于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的生成[1]. 肿瘤血管的生成有多种血管生长因子参与. 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转化生长因子(TGF),表皮生长因子(EGF). 其中,VEGF在肿瘤的血管生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直接或间接刺激宿主的免疫细胞或基质细胞,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或迁移,最终导致血管的生长[2]. 我们对35例Wilms瘤患儿血清VEGF含量检测,以探讨VEGF表达在预测Wilms瘤转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肝癌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对肝癌的发生、转移机制以及影响其预后因素的研究结果显示:新生血管形成决定了实体肿瘤细胞能否发展成为临床可测及的肿瘤、能否转移和导致宿主死亡[1].对肿瘤而言,获得并维持本身的血供,即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转移并具有致死性的先决条件,而肿瘤能够持续产生某种因子来诱导血管生成,从而使得肿瘤细胞得以增生.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是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其前提和基础是肿瘤细咆的不断增殖,而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必备条件是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及新生血管的形成,同时还可以增加血管通透性。近年来其在实体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现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实体肿瘤的生长有赖于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它的转移播散主要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两大途径。了解肿瘤组织中血管与淋巴管的生成状况以及相关因子的作用机制对判断肿瘤的生长、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血管生成及其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肿瘤组织内的新生血管是肿瘤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的基础。快速生长的新生血管结构异常、排列紊乱、基底膜不完整,是肿瘤细胞侵袭的首要目标,癌细胞可经内皮细胞间隙、血管幼芽开放末端进入血流,形成血行转移;同时,肿瘤细胞不管是在原发部位还是在转移部位均依赖于血管生成为其提供养分[1]。目前计算血管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