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用乳内动脉 (IMA)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桥血管的远期通畅率 (10年通畅率 >90 % )明显优于大隐静脉 (SV)桥 (10年通畅率 5 0 %~ 60 % ) [1] ,已被公认。但有限的IMA不能满足多支病变时动脉化的需要 ,桡动脉 (radialartery ,RA )作为第 2种理想的替代动脉 ,逐渐被多数学者重新应用 ,且远期通畅率与IMA相当[2 ] 。 2 0 0 2年 1~11月我科共应用桡动脉为移植物行CABG 2 8例 ,早期临床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2 0 0 2年 1~ 11月 ,我院自体桡动脉 (RA)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2 8例 ,男 2…  相似文献   

2.
用乳内动脉(IMA)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桥血管的远期通畅率(10年通畅率>90%)明显优于大隐静脉(SV)桥(10年通畅率50%~60%)[1],已被公认.但有限的IMA不能满足多支病变时动脉化的需要,桡动脉(radial artery,RA)作为第2种理想的替代动脉,逐渐被多数学者重新应用,且远期通畅率与IMA相当[2].2002年1~11月我科共应用桡动脉为移植物行CABG 28例,早期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全动脉化冠状动脉血运重建(TACR)是近年来冠状动脉外科临床的主要进展。由于动脉桥血管可用移植血管长度的限制等原因,传统的血管吻合方式难以满足三支病变患者TACR的需求。合理的复合动脉桥设计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常用的复合动脉桥有人字桥、丁字桥、兀字桥、吊索型桥、乂字桥、飞字桥、众字桥等。本文针对以上复合动脉桥TACR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完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目前较为推崇的搭桥手术[1]。随着钙通道阻滞剂的应用和采用免接触手术技术,近年来,使用动脉作为动脉桥材料越来越多,且畅通率大大提高。动脉血管腔具有很好的收缩性和舒张性,作为冠状动脉搭桥的桥管远期通畅率高。但是,动脉肌层较厚,易发生痉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全内镜下机器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冠状动脉微创手术的发展激起了人们对冠状动脉吻合装置的兴趣[1-3]。这一方面是由于在内镜等微创手术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再次发作心肌缺血事件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45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复发心绞痛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糖尿病患者为156例(28.6%),较非糖尿病患者搭桥术后心绞痛复发时间短(P<0.05).266例患者药物治疗(48.8%).247例接受再次介入治疗(45.3%),32例行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1个月内复发症状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乳内动脉闭塞37.5%,1~12个月大隐静脉桥狭窄16.3%,闭塞15.2%,左乳内动脉狭窄15.3%.>1年后症状复发桥血管闭塞以静脉桥为主.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搭桥血管的类型影响再次冠状动脉治疗的必要性和倾向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左侧乳内动脉及桡动脉Y型桥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采用左侧乳内动脉及桡动脉作为移植物.术后利用Medi-stim Butterfly流量计进行桥血管流量测定,并记录血流量及搏动指数.结果:全组36例共行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149支,平均4.1支/例.桥血管流量测定均通畅,左乳内动脉干的流量为(31±6)mL/min,搏动指数为2.0±0.5,桡动脉的流量为(45±12) mL/min,搏动指数为1.9±0.7.36例中,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因胸骨后出血而开胸止血1例,术后4例诉手背外侧感觉异常、麻木,无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梗死、脑部并发症,无胸骨、纵隔感染.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左侧乳内动脉及桡动脉Y型桥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达到完全心肌血运重建目的,手术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乳内动脉游离法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43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术中不同乳内动脉游离方法分为研究组74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采用带蒂游离法获取乳内动脉,研究组采用骨骼化游离法获取乳内动脉。对比分析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随访情况。结果研究组乳内动脉血流量多于对照组,游离乳内动脉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胸腔积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94%(P0.01)。术后随访1年,两组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脑卒中发生率及动脉桥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骼化游离法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获取乳内动脉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较为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1966年,西方国家采用乳内动脉、大隐静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获得成功.2006年1月~2010年10月,我们对74例高龄冠心病患者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CAB),做好体外循环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用乳内动脉(IMA)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桥血管的10 a通畅率>90%,明显优于大隐静脉(SV)桥的通畅率[1]。但是,有限的IMA不能满足多支病变时动脉化的需要,桡动脉(RA)可作为第2种理想的替代动脉,远期通畅率与IMA相当[2]。2002年1月-2004年11月,我院应用桡动脉为移植物行CABG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胃网膜右动脉(RGEA)应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RGEA应用于OPCABG的护理特点。方法 38例应用常规移植血管(左乳内动脉、桡动脉、大隐静脉)外加REGA的OPCABG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全面严密监护,突出胃肠道和抗痉挛护理的特点,总结经验。结果 38患者手术顺利,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RGEA是OPCABG良好的移植血管,高质量护理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手术效果,是OPCABG治疗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综合临床》2000,16(7):486
审定名词非规范名词审定名词非规范名词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食管炎单侧膈肌麻痹单侧膈肌瘫痪拉斯泰利手术心外管道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主动脉冠状动脉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主动脉冠状动脉大隐静脉搭桥术主动脉冠状动脉胸廓内动脉旁路移植术主动脉冠状动脉胸廓内动脉搭桥术主动脉冠状动脉动脉管道旁路移植术主动脉冠状动脉动脉管道搭桥术胸廓内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胸廓内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主动脉冠状动脉桡动脉旁路移植术主动脉冠状动脉桡动脉搭桥术主动脉冠状动脉胃网膜动脉旁路移植术主动脉冠状动脉胃网膜动脉搭桥术主动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比较经左胸小切口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MIDCAB)与正中开胸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相似文献   

14.
早在19世纪80年代,相关的血管造影研究就显示了左侧胸廓内动脉(LITA)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短期与长期的通畅率明显高于隐静脉(SV)而受到广泛的认可[1]。CABG10年后LITA通畅率接近90%,而SV的通畅率仅为50%~60%。与此同时桡动脉(RA)作为CABG时除LITA之外的第二选动脉桥血管获得了广泛的应用[2]。一、回顾RA首次被用于CABG是在1974年,但2年后因血管造影显示有35%的RA发生狭窄或闭塞,其发生率明显高于SV而被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 ary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已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之一。动脉血管作为移植血管材料有其自身优势,但是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自体大隐静脉仍然是最常用的移植血管材料。然而由于新生内膜的增厚和随后发生的静脉粥样硬化,使用大隐静脉进行旁路移植术后一年和十年移植血管的再狭窄率高达15%和5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和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对23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总分为(86. 11±9. 88)分,自我效能评分为(6. 56±0. 99)分;自我管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 0. 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自我管理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效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自我效能的改善,以提高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不同移植血管材料的远期通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5 a以上患者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情况以及移植血管的通畅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共移植血管231支,其中移植左乳内动脉71支,右乳内动脉11支,桡动脉15支,胃网膜右动脉9支,大隐静脉125支;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移植血管通畅157支(通畅率67.97%),狭窄19支(狭窄率8.23%),闭塞55支(闭塞率23.81%);左乳内动脉通畅率83.10%,右乳内动脉通畅率63.64%,桡动脉通畅率73.33%,胃网膜右动脉通畅率66.67%,大隐静脉通畅率59.20%.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移植左乳内动脉有良好远期通畅率,明显高于大隐静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7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术前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采用左乳内动脉和(或)大隐静脉作移植血管。结果 死亡3例(4.3%),术后随访1个月-10年,心胶痛消失率为94.3%。心功能改善至I级61例,Ⅱ级6例。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能有效地改善心肌缺血,对解除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我院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资料,探讨此类手术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的时机选择.方法 总结6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其中31例术前应用了主动脉球囊反搏术;3例死亡,62例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危重冠心病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应用IABP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体外循环的建立,增加动脉移植血管的使用比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目前几种常用旁路材料的临床应用。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3月连续 5 6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旁路材料包括左乳内动脉 (5 6根 )、游离右乳内动脉 (2 1根 )、桡动脉 (3 2根 )和大隐静脉(4 3根 )。回顾分析不同旁路材料的手术结果。结果 :桡动脉移植后旁路血管“线样征”1例 ;无胸骨、前臂并发症 ;下肢切口感染 2例 ,均为糖尿病、大体重患者 ,治疗后痊愈 ;死亡 3例 ,与旁路材料无关 (非体外循环手术因循环状态不稳死亡 1例 ,鱼精蛋白过敏 1例 ,顽固性心律失常 1例 )。结论 :注意旁路材料的取制技巧 ,针对不同病变冠脉血管选取应用不同旁路血管 ,以及术后及时监护处理是保证良好手术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