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浆中致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抗炎因子转化细胞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10(IL-10)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 符合SIRS诊断48例,分别在入院后第1、8小时和第2、3、4天清晨空腹抽肘静脉血3mL,测定TNF-α、IL-6、TGF-β和IL-10,并设对照组。结果 TNF-α和IL-6各监测点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TGF-β和IL-10入院后第小时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第8小时以后各监测点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TNF-α和IL-6峰值出现早于TGF-β和IL-10,致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拮抗炎症因子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达到致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平衡是治疗SIRS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头针治疗闭塞性脑动脉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致炎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6 年 7 月 ~2017 年 10 月 收治的闭塞性脑动脉炎患儿 8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4 例。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电头针治疗。 对比两组 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 Barthel 指数评分、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血清致炎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治疗 4 周后,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3.2% ,高于对照组的 81.8% ( P <0.05 );治疗后研究组 Barthel 指数评分、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 对照组( P <0.05 );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 -6 、 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 -α 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电头针能显著改 善闭塞性脑动脉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减轻炎症水平,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GLP-1类药物利拉鲁肽对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抗炎因子水平影响。方法 LADA患者40例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n=20)和胰岛素组(n=20),并纳入性别和年龄相符的非糖尿病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综合分析入组时和治疗后1个月时促炎因子(TNF-α、IL-1β以及IL-6)和抗炎因子(IL-10、TGFβ以及IL-4)等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LADA患者治疗前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1β以及IL-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利拉鲁肽组患者TNF-α、IL-1β和IL-6水平下降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组仅见IL-6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A患者治疗前血清抗炎因子(IL-10、TGFβ以及IL-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组IL-4和TGFβ水平上升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组未见明显上升(P0.05)。利拉鲁肽与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抗炎因子△IL-10和△TGFβ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以有效调节LADA患者体内促炎-抗炎系统平衡的作用,改善体内慢性炎性因子损伤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对脓毒症大鼠肝组织致炎与抗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致脓毒症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脓毒症组和BPI治疗组。分别于CLP后12和24小时处死动物,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mRNA及其蛋白表达以及肝功能指标的改变。结果:脓毒症动物肝组织TNF-α及IL-10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其中CLP后12小时组织TNF-α蛋白水平升高幅度明显大于IL-10的改变。BPI治疗12小时组TNF-α基因及蛋白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而IL-10则不同程度地升高;同时,治疗组12小时肝功能指标亦明显改善。结论:脓毒症早期应用BPI治疗可明显抑制肝组织TNF-α等致炎细胞因子表达,并上调局部组织IL-10等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有助于恢复体内炎症反应平衡与减轻脓毒症所致肝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抗炎症细胞因子对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符合SIRS诊断42例,分别在入院当天和第2、4天清晨空腹抽肘静脉血3ml,测定转化细胞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10(IL-10)和CD3^ T细胞、CD95^ T细胞,并设对照组。结果:TGF-β和IL-10入院第1天起持续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D3^ T细胞和CD95^ T细胞入院当天即降低,第2天后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TGF-β与CD3^ T细胞、CD95^ T细胞具有显著的相关性(γ=-0.715,-0.672);IL-10与CD3^ T细胞、CD95^ T细胞呈显著的相关性(γ=-0.597,-0.604)。结论:抗炎因子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增加,总数减少和免疫功能紊乱;适度拮抗抗炎症细胞因子,使致炎因子与抗炎因子达到平衡,可能有利于SIRS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血清致炎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遂平县仁安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4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全麻,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过氧化氢酶(CT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清致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 h,观察组血清CTA、GSH-Px、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疲劳不是一种单一致病因素疾患。脑卒中后疲劳一般认为系中枢性疲劳的一种,而影响基底节、丘脑、边缘系统和高级皮质中枢通路的代谢性和结构性病灶均可参与中枢性疲劳的发生,目前尚没有证据明确疲劳源于哪些脑区的受累。致炎因子,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与疲劳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认为脑卒中后疲劳的产生与致炎因子促发的疾病行为有关;其物理方面的疲劳机制可能源于致炎因子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的活化作用;其心理方面,有推断提出致炎因子通过减弱星形神经胶质清除细胞外谷氨酸的能力参与精神疲劳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十几年的研究表明 ,由多种致病因素诱发机体出现的失控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 MODS最重要的病理学基础和形成的根本原因。众所周知 ,炎症的本质即为机体免疫系统对外来异物抗原或自身破碎坏死组织细胞进行清除的过程。适度的炎症反应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但当机体经受感染如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发的脓毒症及非感染损伤动因如严重烧伤、创伤 (包括大的外科手术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刺血拔罐对老年患者骨折术后疼痛及应激激素、致炎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5月诊治的骨折术后老年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刺血拔罐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刺血拔罐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刺血拔罐治疗。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术后7 d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应激激素和致炎因子表达情况。结果:刺血拔罐组术后1、3、7 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刺血拔罐组术后7 d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低于对照组的27.3%(P<0.05)。两组术后7 d血清皮质醇、儿茶酚胺含量均低于术后1 d,且刺血拔罐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 d干扰素-γ(血清IFN-γ)含量高于术后1 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琢(TNF-?琢)含量低于术后1 d,且刺血拔罐组IFN-γ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TNF-?琢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血拔罐在老年患者骨折术后应用能抑制血清皮质醇、儿茶酚胺的表达,调节致炎因子的表达,有效促进疼痛缓解,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CB)对患者血清致炎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34例C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67例。两组均给予以盐酸氨溴索、氨茶碱为基础的用药。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致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和肺功能指标[潮气量(TV)、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达峰时间比值(t PTEF/t E)]。分析治疗2周后,两组治疗效果差异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TNF-α、IL-6、IL-8及TV、PTEF、t PTEF/t 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 0. 05);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2周内,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使用左氧氟沙星及阿奇霉素联合治疗CB疗效明确,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具有安全性,可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对流感患儿血清致炎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流感患儿,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奥司他韦颗粒治疗,研究组采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致炎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热、咳嗽、头痛、咽部不适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MCP-1、CRP、SAA、TNF-α水平均下降,而IgA、IgG、IgM水平均上升,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可能通过降低致炎因子水平,缓解流感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SIRS新生儿中应用1,6-二磷酸果糖(fluctose-1,6-diphosphate,FDP)对炎症因子或抗炎因子的影响.方法:SlRS新生儿62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29例,FDP治疗组33例,并将同期20名健康新生儿设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头孢类抗生素及青霉素抗感染治疗和支持疗法.FDP治疗组在采用常规治疗组相同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FDP.于确诊SIRS后立即开始使用,剂量为250 mg/(kg·d),用输注泵静脉匀速输注.速度为4~6 mg/(kg·min),连续用药5 d.记录FDP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日体温、呼吸、心率变化;检测FDP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确诊SIRS的第1、4、7日的外周血CRP、白细胞计数、TNF-α和白介素-10水平,对照组检测上述指标1次.结果:于确诊第4日,常规治疗组的体温,呼吸及心率明显高于FDP治疗组(均为P<0.05),2组上述生命体征于发病第7日均恢复正常.于确诊第1日,常规治疗组与FDP治疗组的CRP、白细胞计数、TNF-α升高,白介素.10下降,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于确诊第4日,2组CRP、白细胞计数、TNF-α明显升高,但FDP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FDP治疗组白介素-10下降也不如常规治疗组明显;确诊第7日,2组上述指标恢复情况相似.结论:在SIRS新生儿中应用FDP可控制炎症网络的失衡现象,抑制TNF-α的异常升高及防止白介素-10异常下降.  相似文献   

13.
14.
15.
正六神丸是我国传统名方,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尤其对急性鼻咽疾病有奇特效果。同时,六神丸在其他炎症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就六神丸的抗炎临床应用及机制作一综述:1六神丸在各类炎症疾病中的应用1.1耳鼻喉科疾病王国强[1]应用六神纱条敷于外  相似文献   

16.
潘宇红  黄璇  丁羚涛  陈江  龚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9):2510-2511,2513
目的检测严重烧伤患者血清中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探讨严重烧伤患者体内免疫状态变化的特点。方法选取烧伤总体表面积(TBSA)〉30%的患者64例,按烧伤面积将严重烧伤患者分为2组:Ⅰ组39例(TBSA 30%~50%),Ⅱ组25例(TBSA〉50%);同时选取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烧伤患者伤后1、3、7和21d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6、IL-8、TNF-α和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G-CSF的浓度。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烧伤患者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6、IL-8、TNF-α和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G-CSF在烧伤后不同时间点均显著增高(P〈0.01)。(2)烧伤Ⅱ组IL-6水平在伤后7d明显高于烧伤Ⅰ组(P〈0.05或P〈0.01),并持续较长时间。烧伤Ⅱ组血清中IL-8和TNF-α水平在伤后1d就显著高于烧Ⅰ组(P〈0.01)。(3)烧伤II组IL-4、G-CSF水平在伤后3d明显高于烧伤Ⅰ组(P〈0.05或P〈0.01),并持续较长时间。烧伤Ⅱ组血清中IL-10水平在伤后1d就显著高于烧伤Ⅰ组(P〈0.01)。结论严重烧伤患者体内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处于失衡状态,并且不同烧伤面积的烧伤患者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早期监测严重烧伤患者的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伟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11):2713-2718
目的:银离子凝胶联合切削痂植皮术及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致痛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山西省汾阳医院收治的100例深度烧伤创面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切削痂植皮术治疗,对照组在切削痂植皮术后,联合VSD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离子凝胶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至创面愈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肉芽长出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CRP、TNF-α、I...  相似文献   

18.
刘震 《临床医学》2012,(12):21-23
目的探讨甲磺酸加贝酯对大鼠Ⅲ度烧伤后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大白鼠60只,随机分为烧伤脓毒血症对照组(A组)、烧伤脓毒症实验组(B组)、未烧伤脓毒血症对照组(C组)和未烧伤脓毒症实验组(D组),每组15只。制作烧伤模型,并单次腹腔注射脂多糖(5μg/g),造成脓毒症。实验组分别于烧伤后的第1天开始给予甲磺酸加贝酯股静脉注射30 mg/kg,1次/d;对照组同期给予等量生理盐水,3 d后测定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及其肺、脾中嗜中性多形核粒细胞(PMN)表达情况。结果 IL-1、IL-6、TNF-α表达在A组高于B、C、D组(P<0.05),C组高于D组(P<0.05),B组低于D组(P<0.05);PMN在各组肺、脾中的表达存在着差异,A组高于B、C、D组(P<0.05),B组低于C、D组(P<0.05),C组高于D组(P<0.05)。结论甲磺酸加贝酯能够有效减轻Ⅲ度烧伤后炎性反应,从而降低致炎因子对组织、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观察尿路清的抗炎抑菌实验疗效。方法 利用二甲苯致炎 ;大鼠肩胛区注入松节油致炎 ;大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角叉菜胶致炎 ;并利用炎性肿胀足 ,剪碎离心 ,提取上清液测定PGE2 的含量 ,体外抗菌实验测定MIC、MBC。体内抗菌实验分别观察尿路清对金葡菌、大肠杆菌抑菌作用。结果 尿路清高中低组均可明显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大鼠耳肿胀 ;明显抑制松节油导致的气囊肉牙增生 ;对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胀有显著疗效。尿路清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肿胀足组织中PGE2 的含量。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球菌、表皮球菌、金黄色球菌 (ATCC)、大肠杆菌 (ATCC)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尿路清 ( 16 g/kg)对金葡菌、大肠杆菌感染的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结论 尿路清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