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东省阳江地区中、小学青少年儿童学生脊柱侧凸的患病率。方法:应用目前常用的脊柱侧凸三检筛选(体检、云纹照相、X线片),对广东省阳江市19646名7-16岁在校中、小学青少年儿童学生进行普查,体检及云纹照相阳性者行站立位全脊柱正侧X线片,采用Cobb法测量,Cobb角≥10。者确诊为脊柱侧凸。结果:19646名受检学生中一检阳性399人,阳性率2.03%;二检阳性175人,阳性率0.89%;三检阳性122人,阳性率0.65%;即广东省阳江地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凸的患病率为0.65%,其中男性患病率0.62%,女性患病率7.8%,两者的患病率之比为1:1.26;Cobb角10°-19°103人,20°-29°18人,30°-39°10人,40。及以上者5人。结论:脊柱侧凸在青少年儿童时期有较高的患病率,开展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凸普查对早期防治脊柱侧凸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甘肃省榆中县青少年脊柱侧凸现况,以冀为相关部门制定中小学生脊柱侧凸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甘肃省榆中县全县192所中小学共计36 728名6~18岁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三检法(体检、脊柱侧凸测量尺检查、X线检查)进行脊柱侧凸的筛查。结果研究对象中,经一检和二检后,判定为阳性者827人,阳性检出率为2.25%。而参加三检的人数为104人,三检阳性检出58人,检出率为55.77%。经计算,甘肃省榆中县中小学在校学生脊柱异常的患病率为1.26%。在三检的研究对象中,58人拍片显示脊柱异常:其中Cobb角大于等于10°的44人(Cobb角10°~20°的30人,Cobb角20°~40°的13人,Cobb角大于40°的1人)。确诊为脊柱异常的研究对象中,男生21人,女生37人。男女学生中脊柱异常类型最常见的为Cobb角大于等于10°(男生15人,女生29人),其次为休门氏病(男生3人,女生6人)。被确诊为脊柱异常的研究对象中,11~12岁年龄段检出最多,检出9人,其次为10~11岁年龄段,检出8人,第三为12~13岁年龄段,检出7人。结论在中小学生中进行脊柱侧凸筛查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对防治脊柱侧凸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辽宁省锦州地区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流行情况,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于2006年5月至2009年8月对锦州地区30所中小学12257名7~16岁的学生进行脊柱侧凸患病率的普查。结果共查出脊柱侧凸患者41例(cobb角≥10°),患病率为0.35%。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38例,占92.69%,女32例,男6例,经X^2检验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0.001)。先天性脊柱侧凸2例,神经肌肉源性脊柱侧凸1例。结论在青少年时期开展脊柱侧凸的群体普查是早期发现、及时防治脊柱侧凸的一种有效方法。而脊柱测量仪和前屈试验在普查中易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江苏省江阴市青少年人群脊柱侧凸流行情况,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9-12月,采用脊柱侧凸的三检筛查法,对江阴市76所学校的67 322名中小学生进行脊柱侧凸调查。结果检出脊柱侧凸患者200例,患病率为0.98%;其中女生(1.25%)高于男生(0.74%),初中生(1.37%)高于小学生(0.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市和农村学生患病率分别为1.06%、0.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患者中,特发性脊柱侧凸195例,先天性侧凸4例神经肌肉源性1例;轻度侧凸172例,中度侧凸23例,重度侧凸5例,均为初中生,其中男生1例,女生4例。结论江阴市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为0.98%,初中女生是重点监控人群。  相似文献   

5.
了解昆明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病率及相关行为危险因素,为预防AIS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5-7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昆明市主城区784名9~16岁的中、小学生进行脊柱健康筛查及腰痛、体质评定量表(Back PEI)问卷调查.结果 共有50名学生躯干倾斜角测试阳性,占总调查人数的6.38%,女生阳性率高于男生,15~16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结合放射学测试,有23名学生被诊断为AIS,占总调查人数的2.93%.不同倾斜角的有效性检验结果为:5.倾斜角的灵敏度为91.3%,特异性为18.5%,阳性预测值为48.8%,阴性预测值为71.4%;7.倾斜角的敏感性为78.3%,特异性为88.9%,阴性预测值为82.7%,阳性预测值为8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参加对抗性体育比赛(OR=2.06,95%CI=1.01~4.18)、≥10h睡眠时间(OR=3.04,95%CI=1.39~6.64)、睡姿(OR=2.29,95%CI=1.28~4.07)与特发性脊柱侧凸患病呈正性相关(P值均<0.01).结论 昆明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病率较高.需有关部门和家长重视.  相似文献   

6.
屈光参差是指同一患者两眼的屈光度相差1.00 D以上。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青少年屈光参差越来越多[1]。为探讨屈光参差的发生与青少年学习看书姿势之间的相关性,笔者于2005年6月-2010年10月对温州市33所中小学24 060名7~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脊柱侧凸筛查方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报道青少年脊柱侧凸(AIS)发病率为1.0%~1.17%,男女比例为1:2.1。脊柱侧凸如未能及时发现或处理,部分患者侧弯会逐渐加重而致畸形,严重的不仅会造成身体外观异常、脊柱运动功能障碍或骨盆倾斜后的跛行,还可因胸廓畸形而造成心、肺功能障碍,少数可造成脊髓压迫而致下肢瘫痪及二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发育。我国有4亿青少年,按发病率估计患病人数惊人,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意义深远,某些国家脊柱侧凸检查已列入学校卫生工作计划。本文根据2007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32280名中小学生脊柱侧凸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较为常见,表现形式多样,外科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为对其脊柱畸形予以矫正,并重建脊柱平衡.但因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如何最大限度对其生长发育能力予以保留的同时施以有效矫形,并有效规避术中或术后并发症,为当前临床关注重点.本文针对影像学与机器人辅助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非融合手术等进行文献查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广东省广州市中小学生特发性脊柱侧凸患病率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对广州市29 532名中小学生进行特发性脊柱侧凸普查。结果检出特发性脊柱侧凸240例(患病率0.81%),其中男104例、女136例,男性患病率显著低于女性(P<0.01)。24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中,小学、初中、高中组分别为60例、155例、25例,初中组和高中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小学组(P均<0.01),但初中组与高中组的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广州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病率为0.81%,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进入初中后尤为明显,应重点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0.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特发性脊柱侧凸在青少年人群中已占脊柱侧凸中相当高的比例(96%~97%)。这种畸形,如果没有及时诊断、矫正,势必影响学生的体型发育,引起心理障碍,有碍成年后的就业和婚姻。因此,已成为目前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Milwaukee和Boston支具不同佩戴方式对于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2004年2月至2009年3月间对85例骨骼发育未成熟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儿的诊治.支具治疗的57例患儿,分别接受颈胸腰骶支具( CTLSO) -Milwaukee支具(28例)和胸腰骶矫形支具(TLSO) -Bo...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CT扫描片测量正常人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胸椎椎弓根有关数据,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0例正常人、AIS患者侧凸凸向右侧Cobb角10°~35°之间10例及Cobb角≥35°10例,测量胸椎椎弓根的宽度、长度及椎体旋转度数据,进行比较。结果AIS患者椎弓根表现出不对称,且Cobb角≥35°组较Cobb角10°~35°之间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对脊柱CT扫描,能为每一个椎体椎弓根提供精确的进钉点和方向,以提高胸椎椎弓根置钉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本省儿童脑瘫的患病情况。方法  1998年 10~ 11月调查了 15个市县 66个乡 (镇、街道 ) 1~ 6岁儿童中脑瘫患病情况。先统一培训调查人员 ,后按筛查标准列出体检对象 ;然后进一步明确诊断。结果 调查地区共登记 1~ 6岁儿童 62 949人 ,诊断脑瘫 92例 ,患病率为 1 46‰ ,性别与年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城市与农村间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次调查的患病率低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 ,也低于国内江苏等的报道[1 ,2 ] 。  相似文献   

14.
硫酸镁对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唤醒试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硫酸镁对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唤醒试验的影响。方法行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50名,年龄10~25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R组(术中持续以0.4μg/(k·min)速率输注雷米芬太尼);M组(术中持续以0.4μg/(kg·min)速率输注雷米芬太尼,并在诱导前给予硫酸镁40mg/(kg·min)静脉滴注,继以20mg/(kg·h)的速率持续输注至术毕)。唤醒前约20min停用七氟醚。从停用所有麻醉药到病人动脚趾的时间记为唤醒时间,并记录唤醒质量、唤醒时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气管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组间的唤醒时间、质量、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组病人唤醒时的心率并口.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R组(P〈0.05)。结论脊柱侧凸矫形术中辅助使用硫酸镁,负荷剂量40mg/kg,继以20mg/(k·h)静脉输注,不影响唤醒的时间和质量、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可稳定唤醒时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3DUS)在诊断胎儿脊柱侧弯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胎儿脊柱侧弯的二维超声(2DUS)、3DUS声像图表现、引产后尸体X线表现、尸体解剖结果或宫内胎儿X线表现,总结胎儿脊柱侧弯及相关畸形的声像图特点。结果:3DUS胎儿脊柱侧弯的声像图比二维超声更直观、更准确,与引产后尸体X线图像一致、与尸体解剖结果一致。1例孕18周胎儿为胸腰段椎体旋转向右侧弯曲并胼胝体未发育、腹裂、内脏外翻、马蹄内翻足;1例孕27周胎儿为胸4和胸10脊柱向右侧凸,胎儿胸10半椎体、胸6和胸7椎体融合、胸9和胸10椎体融合、腰1蝶状椎体、第6和第7、第9和第10肋骨融合、单脐动脉;1例孕32周胎儿为腰段脊柱向左侧凸并颈椎前凸、枕骨缺矢脑膜脑膨出、左侧肾缺失、心脏畸形。结论:3DUS对胎儿脊柱侧弯及其相关畸形的诊断是较准确的,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聊城市1984年与1994年两次参加山东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项目,均在框架区内统一抽取莘县、阳谷、茌平县3个调查样本,两年分别调查6218人和4836人.本次抽样调查为WHO在山东省实施的精神卫生流调项目的一部分,旨在了解各类精神疾病的患病水平、分布特征、致残情况,为制定精神卫生工作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分析后路矫形、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的临床效果和手术策略.方法 对2003年5月至2009年5月行后路手术治疗的27例退行性腰椎侧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7例患者均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矫形,其中18例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9例因存在腰椎滑脱采用360°融合.结果 27例患者随访12个月,主观满意度为88.9%(24/27),Oswestry评分为(21.54±1.95)%;22例患者随访24个月,主观满意度为86.4%(19/22),Oswestry评分为(24.26±2.32)%.术后12、24个月Oswestry评分较术前的(57.83±2.71)%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弯冠状位Cobb角矫正率为47.2%;腰椎前凸角度从术前的23.6°±8.3°改善至术后的43.8°±9.1°.围手术期1例发生切口感染,2例出现心血管系统疾病,1例术后3个月出现螺钉松动.结论 在充分减压、改善腰椎前凸角度情况下,采用后路矫形、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选择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侧凸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超过3个节段的退行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09年7月,对52例超过3个节段的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后路选择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侧凸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追踪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腰腿痛缓解情况按Oswestry评分进行评估,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Oswestry评分分别为(25.91±9.05)、(26.75±8.37)、(26.90±8.45)分,与术前的(46.35±8.1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位Cobb角由术前的15.23°±3.35°矫正到术后1周的10.0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3、6、12个月X线复查均未出现内植物松动、断裂等情况,术后18~24个月椎间及椎板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 选择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侧凸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operative effect of selective decompressive laminectomy and long segment pedical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for degenerative scohosis beyond 3 segments. Methods During January 2003 to July 2009, 52 cases with degenerative scoliosis beyond 3 segments were treated by posterior selective decompressive laminectomy, intervertebral implanted bone fusion and long segment pedical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vetebral plate fusion seperately, and all the cases were followed up.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60 months after operation. The status of back leg pain relief were evaluated through Oswestry score system. The Oswestry score of 1 week,3 months and 12 months after operation were (25.91 ± 9.05), (26.75 ± 8.37), (26.90 ± 8.45) scores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mpared to the preoperative [(46.35± 8.12) scorns] (P <0.05). The average coronal Cobb angle was corrected from 15.23°± 3.35° to 10.02°± 3.26° 1 week after operation (P < 0.05). All the internal implant didn't appear loosing or fracture confirmed by X-ray at 3,6,12 months after operation. The intervertebral implanted bone fusion and vetebral plate fusion all got well in 18-24 months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 Selective decompressive laminectomy and long segment pedical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e degenerative scoliosis can get better operative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