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C反应蛋白(CRP)基因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1130864和rs3093059与缺血性脑卒中(I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中国汉族IS患者158例为病例组,同期体检的健康者290例为对照组。基因分型用PCR-RFLP技术,应用多因素1ogistic回归分析各SNP对IS发生的易感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CRP基因2个SNP位点rs1130864和rs3093059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rs1130864和rs3093059位点各单体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基因2个SNP位点rs1130864和rs3093059及其组成的单体型与中国汉族人群IS的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130864和rs1800947)和环境交互作用与缺血性脑卒中(IS)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收集IS病人236例和非IS对照者270例,采用PCR-RFLP对CRP基因SNP(rs1130864和rs1800947)进行基因分型。应用χ~2检验分析CRP基因SNP与IS及其亚型的相关性。采用unPHASED软件进行单体型分析。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NP与环境因素间交互作用对IS发生的影响。结果 IS组与对照组rs1130864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组rs1800947-GC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OR=2.205,95%CI(1.251,3.887),P=0.005]。两个SNP构建单体型分析显示,IS组与对照组单体型C-C频率分布存在统计学意义[OR=2.392,95%CI(1.325,4.320),P=0.00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人群携带rs1800947-GC基因型IS发生风险升高[OR=6.276,95%CI(2.288,17.221),P0.001],饮酒人群携带rs1800947-GC基因型IS发生风险亦升高[OR=9.207,95%CI(2.489,34.056),P=0.001]。结论 CRP基因rs1800947-GC基因型、单体型C-C可作为人群IS的遗传标志物,rs1800947与吸烟、饮酒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而rs1130864与IS的发生风险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磷酸二酯酶4D(PDE4D)基因SNP83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缺血性脑卒中(IS)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NKI、CBM、Wanfang Data和VIP,搜集关于探讨PDE4D基因SNP83多态性与中国人群IS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1月。由两人独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数据提取,并对纳入研究按照NOS量表进行质量评价,然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病例-对照研究,中文文献9篇,英文文献5篇,包括4119例IS和4286例对照。总体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中国汉族人群,PDE4D基因SNP83多态性与IS发病风险无相关性(C vs.T:OR=1.13,95%CI:0.95~1.33,P=0.17;CC vs.TT:OR=1.12,95%CI:0.80~1.57,P=0.52;CT vs.TT:OR=1.22,95%CI:0.91~1.63,P=0.23;CC vs.CT+TT:OR=1.10,95%CI:0.81~1.49,P=0.56;CC+CT vs.TT:OR=1.14,95%CI:0.93~1.41,P=0.21)。结论当前研究证据显示,PDE4D基因SNP83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IS发病风险无相关性。由于纳入研究数量的限制,该结论尚需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
李楠  何志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2508-2512
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PDE)4D基因多态性与辽宁省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IS)潜在的遗传发病机制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检测PDE4D基因多态性位点SNP83、SNP 87、SNP219和SNP220在病例组、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布。结果病例组SNP83位点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布均高于对照组(CC:P=0.001;OR=1.788;95%CI:1.280~2.497;C:P=0.003;OR=1.368;95%CI:1.115~1.678)。SNP219位点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AA:P=0.029;OR=1.444;95%CI:1.037~2.010;A:P=0.048;OR=1.228;95%CI:1.001~1.505)。经条件Logistic回归校正后,SNP83CC基因型分布频率仍然高于对照组(P=0.036;OR=1.603;95%CI:1.032~2.489),SNP219AA基因型分布频率也仍然高于对照组(P=0.046;OR=1.567;95%CI:1.008~2.436)。由SNP219、SNP220位点构建的单体型中,AA单体型频率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13;OR=1.296;95%CI:1.056~1.591)。GA单体型频率病例组低于对照组(P=0.005;OR=0.650;95%CI:0.482~0.878)。结论 PDE4D基因SNP83、SNP219位点可能与辽宁省汉族人群大血管性IS具有相关性,而在由SNP219、SNP220位点构建的单体型中,AA可能是危险性单体型,GA可能是保护性单体型。  相似文献   

5.
Lange  LA  Carlson  CS  Hindorff  LA  彭晋湘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28(3):507-507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炎症蛋白,其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为了评价CRP基因多态性与血浆CRP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心血管事件(CVD)是否存在相关性,现进行一项基于人群的前瞻性心血管健康研究。研究者对3 941名白人参试者(A组)的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包括1919A/T、2667G/C、3872G/A和5237A/G)进行了测定,并测定了700名黑人参试者(B组)的5个SNP(附加790A/T)。参试者年龄均≥65岁,入选前均无心肌梗死(MI)或卒中史。对CIMT基值、MI、脑卒中发生率和CVD死亡率进行随访,平均随访13年(1989~200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内皮素受体(EDNR)A和EDNRB基因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缺血性脑卒中(IS)的相关性。方法检测EDNRA基因的3个位点:rs1801708、rs5333、rs5335和EDNRB基因的2个位点:rs3818416、rs5351在对照组、IS组中的多态分布。结果在男性群体中,EDNRA基因rs5335位点突变纯合型CC发病危险度明显降低(P=0.016;OR=0.52;95%CI=0.31~0.88);在女性群体中,EDNRA基因rs1801708位点中,突变纯合型AA发病危险度明显高于G基因携带者(P=0.019;OR=2.65;95%CI=1.18~6.00)。结论 EDNRA基因rs5335位点的C等位基因能够降低北方汉族男性人群IS的发病风险,rs1801708位点的A等位基因能够增加北方汉族女性人群IS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及胰岛素 (IS)在冠心病 (CH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比色法、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 6 4例不同病情的 CHD患者血 NO、TNF-α和 IS水平。结果 :CHD患者血清 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 ,TNF-α和 I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均 P <0 .0 1) ,且 NO与 TNF- α、IS呈负相关 (r=- 0 .73,P<0 .0 1和 r=- 0 .5 9,P<0 .0 5 ) ,TNF- α与 IS呈正相关 (r=0 .72 ,P<0 .0 1)。结论 :NO、TNF- α和 IS在 CH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并存在相互联系。NO降低、TNF- α和 IS升高的程度与病情具有一致性趋势。动态检测 CHD患者血中 NO、TNF- α和 IS水平可望成为临床判断病情和疗效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CHD)是发达国家人口发病与死亡的首要原因.在我国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也呈增长趋势.近年来CHD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其病因学与发病机制的研究仍无突破性进展.C反应蛋白(CRP)是机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CRP与CHD关系的研究报道甚多,逐渐揭示了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作用.本文就CRP与CHD的关系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缺血性脑卒中(IS)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理机制复杂,涉及能量代谢障碍、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反应、细胞内钙超载、自噬、血脑屏障破坏、细胞凋亡等[1]。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研究不断深入,环状RNA(circRNA)在IS发生、发展及预后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circRNA概述、circRNA与IS相关性及circRNA作为竞争性内源RNA(ceRNA)在急性IS发生发展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C反应蛋白(CR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缺血性脑卒中(IS)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Springer、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CRP基因SNP(rs1800947和rs3093059)与IS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年限自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月1日。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信息。采用RevMan 5.1软件计算病例组和对照组显性模型、隐性模型和等位基因模型比较的合并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I),采用Stata 10.0软件Egger检验进行发表偏倚评价。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文献9篇,其中涉及rs1800947位点共纳入病例组721例,对照组1 043例,两组显性模型[OR=1.30,95%CI(0.74,2.26),P=0.36]、等位基因模型[OR=1.25,95%CI(0.72,2.18),P=0.42]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涉及rs3093059位点共纳入病例组1 790例,对照组3 065例,两组显性模型比较,病例组(TC+CC)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OR=0.88, 95%CI(0.78,0.99),P=0.04],两组隐性模型[OR=1.09, 95%CI(0.77,1.55),P=0.62]、等位基因模型[OR=0.91, 95%CI(0.82,1.02),P=0.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显示CRP基因rs1800947多态性与IS的发生风险无关,rs3093059位点携带(TC+CC)基因型较TT基因型IS的易感性下降。  相似文献   

11.
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脂联素基因 (apM1)多态性与胰岛素敏感性 (IS)及胰岛 β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 方法 运用PCR 直接测序验证的方法在 2 2 1例无亲缘关系的上海地区汉族人群 (糖代谢正常者 10 8例 ,异常者 113例 )中检测apM 1基因 2号外显子及内含子的多态性。并结合Bergman微小模型技术探求它与IS和胰岛 β细胞急性反应能力 (AIRG)之间的关系。  结果 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apM 1基因 45和 2 76位有T/G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存在。SNP4 5位为T/G者发生胰岛素抵抗 (IR) (ISIOR =0 389,95 %CI =0 188~ 0 80 3,P <0 0 5 )、低AIRG(AIRGOR =0 2 98,95 %CI =0 12 0~ 0 74 1,P <0 0 5 )、高血糖 (OR =0 4 4 6 ,95 %CI=0 2 2 0~ 0 90 4 ,P <0 0 5 )的危险度明显较T/T者低 ;SNP4 5位为T/T者的体质指数 (BMI)和胰岛素水平较高、IR程度较重、高密度脂蛋白 (HDL)水平较低 (P <0 0 5 ) ;在血糖水平正常的人群中 ,随着SNP2 76位G等位基因含量的增加 ,脂联素和HDL水平降低 (P <0 0 5 )。 结论 apM1基因 2号外显子SNP4 5T/G变异与肥胖度、IR及AIRG相关 ;2号内含子SNP2 76G/T多态性与血清脂联素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探讨其在缺血性脑卒中(IS)与出血性脑卒中(ICH)的差异和病理机制。方法选择发病1 2 h内入院的脑卒中患者65例,依据头颅CT或MRI分为IS组37例和ICH组2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 ,检测发病<12 h,3、14 d时血清GFAP含量。结果除外IS组第3天,IS组和ICH组患者发病<12 h,3、14d血清GFA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IS组患者发病<12 h,3、14 d血清GFAP含量明显低于IC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依据ROC曲线不同临界值,GFAP对IS诊断敏感性为81.1%,特异性为46.7%;对ICH诊断敏感性为78.6%,特异性为80.0%;血清GFAP含量呈现不同的动态变化趋势;血清GFAP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瘫痪程度、出血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密切相关(P<0.05,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血清GFAP含量明显升高,IS与ICH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可以作为脑卒中的辅助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CRP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含量变化,探讨炎症因子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抽取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3d内、7d和14d时的空腹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IL-1β的水平,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并与30名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3d内、7d和14d时血清IL-1β、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发病3d内水平最高,随时间推移及治疗的介入,炎症因子水平逐渐下降;3d内测定的不同梗死体积患者血清IL-1β、CRP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CRP水平明显升高,并与急性脑梗死的体积密切相关,对炎症反应的干预治疗可能有利于减轻缺血性脑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基因多态性与广西汉族人群冠心病(CHD)及缺血性脑卒中(IS)易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患者1134例,根据诊断分为CHD组565例、IS组569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541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资料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ABCA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2066715和rs2740483的基因分型,探讨其与CHD及IS易感的相关性。结果 3组rs2066715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SNP与CHD及IS的易感无相关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CHD组和IS组rs2740483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该SNP与CHD及IS的易感有相关性(P<0.05)。结论 ABCA1rs2740483与广西汉族CHD和IS易感相关,携带野生型等位基因的个体有更高的罹患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基因rs6928、rs13515、rs1063311多态性及MAPK1基因mRNA表达与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assarray SNP基因分型技术对MAPK1基因的rs6928、rs13515、rs1063311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运用qRT-PCR实验技术测定MAPK1基因mRNA表达水平,使用NIHSS量表对IS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校正性别、年龄之后,在加性模型、隐性模型中,rs6928多态性与IS患者NIHSS评分具有相关性(P 0. 05)。MAPK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IS患者NIHSS评分无相关性(P 0. 05)。结论 MAPK1基因rs6928多态性可能会影响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WD重复结构域(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IS)中医证候及临床标志物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IS患者及同期健康对照共1 567例。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的基因分型运用MassARRAY SNP基因分型方法。依据《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I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 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与IS风证[等位(A/G):P=0.037;显性(AA+GA/GG):P=0.043;加性(AA/GG):P=0.041]发生风险的关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性别、年龄后,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与IS风证[显性(AA+GA/GG):P=0.032;加性(AA/GG):P=0.032]发生风险显著相关。调整性别、年龄后,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与IS患者的餐后2 h血糖、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可能影响IS风证的发生风险,且WDR5B基因rs1067多态性可能影响IS患者餐后2 h血糖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rowth arrest-specific gene 6,Gas 6)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及其亚型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IS患者119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随机抽取无心、脑及周围动脉粥样硬化史的健康体检者217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既往研究的阳性结果及HapMap数据库,选择Gas6 rs8191974及rs7400722位点分析。采用PCR-RFLP技术进行2个SNP基因分型。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IS及其亚型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2个SNP基因型(P=0.80、0.79)、等位基因频率(P=0.57、0.50)及不同模型基因频率(显性:P=0.93、0.58;隐性:P=0.51、0.5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连锁不平衡系数>0.5为判断标准,共构建4个单体型(G-C,G-T,A-C,A T),2组4个单体型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相关危险因素后,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s6 rs8191 974及rs7400722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单体型与IS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F10基因即凝血因子X(FX)rs3093261、rs563964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IS)痰瘀证和冠心病(CAD)痰瘀证及其凝血标志物的关联性。方法纳入IS痰瘀证、CAD痰瘀证、对照组各550例。采用qRT-PCR技术测定外周血F10基因mRNA表达水平,运用MassARRAY SNP基因分型实验技术对F10基因rs3093261、rs563964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IS痰瘀证、CAD痰瘀证患者的F10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10基因rs3093261、rs563964多态性与IS痰瘀证、CAD痰瘀证发生风险的关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F10基因rs3093261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痰瘀证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水平显著相关(P0.05);F10基因rs563964多态性与CAD痰瘀证患者的血小板(PLT)水平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10基因表达水平可能影响了IS痰瘀证、CAD痰瘀证的发生,F10基因遗传多态性可能影响IS痰瘀证、CAD痰瘀证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基因型在两种类型炎症中的差异探讨其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方法免疫比浊法检测4组受试者共410人血清高敏CRP含量,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检测其CRP1059G/C基因型。结果3组人群CRP比较:炎症组CRP水平:感染性炎症组13.15±7.21;自身免疫性炎症组26.93±22.44,冠心病组7.75±6.69,两类炎症与冠心病组CRP水平作方差分析及q检验,显示自身免疫性炎症与冠心病发病关系更密切(P<0.01)。4组人群CRP1059G/C基因型表现为GG、GC、CC三型,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且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基因型CRP水平比较:GG型高于GC、CC型(P<0.01)。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CRP基因型关系:GG型冠状动脉狭窄更严重(P<0.01)。结论无论是炎症反应强度还是持续时间,自身免疫性炎症都较感染性炎症对机体血管系统损害更大,在冠心病发病中可能占有更重要的位置。不同基因型间CRP升高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GG基因型CRP水平高于GC、CC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CRP基因型相关。冠心病发病可能受CRP基因型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C反应蛋白(CRP)在脑梗死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8例急性初发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行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临床分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在发病48 h内、第7、14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MMP-2水平,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MMP-2、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增高幅度在OCSP不同临床分型中表现不同。血清MMP-2和CRP与脑梗死体积、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血清MMP-2与CRP呈直线正相关(r=0.829,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发病48 h内的血清MMP-2、CRP水平是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血清MMP-2和CRP可能参与脑梗死后缺血再灌注脑损伤,而且两者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