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征  周蓉  杨晓 《家庭护士》2007,5(1):12-13
[目的]预防和减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应激性溃疡、口腔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观察组经过监测及护理,术后各种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观察组经过监测及护理,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的呼吸道得到了有效监测和护理,22例恢复良好,3例存在语言功能障碍伴肢体活动力下降,1例原发性脑干伤病人因中枢衰竭死亡,4例发生肺部感染经及时处理后症状消失,无一例因肺部并发症死亡。[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4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入院后给予常规止血、脱水等基础治疗,急诊行手术治疗,同时加强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3例,肺部感染4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泌尿系感染2例,高血糖4例,低钠血症1例,肾衰竭3例,压疮1例,便秘2例;40例好转出院,5例死亡。[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瑞瑛  陈娟  汪李宏 《全科护理》2008,6(34):3147-3148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的呼吸道得到了有效监测和护理,22例恢复良好,3例存在语言功能障碍伴肢体活动力下降,1例原发性脑干伤病人因中枢衰竭死亡,4例发生肺部感染经及时处理后症状消失,无一例因肺部并发症死亡。[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贾晓玲 《全科护理》2012,(35):3274-327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行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11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同时做好入舱前、入舱后、出舱后的护理,对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及肺部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67%、85.71%;观察组、对照组肺部感染率分别为1.67%、10.71%,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及治疗期间有效的护理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减少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致昏迷病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实施后加强观察,重点是营养过程中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病人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对颅脑损伤病人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7.
廖媛媛 《全科护理》2013,(18):1643-1644
[目的]通过观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表现,提出护理措施,减少病人的痛苦与负担。[方法]观察并治疗80例因重型颅脑损伤而入院的病人。[结果]经手术或其他方法治疗后,8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有20例完全康复,41例病情好转,有4例病人植物生存,7例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在经过手术治疗,并且在术后给予全面的观察护理,大部分病人都能够得到较好的恢复,明显减少了死亡人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补血、脱水等基础治疗前提下进行手术治疗,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90例患者中并发颅内再出血、肾功能衰竭各6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泌尿系感染、高血糖、便秘各4例,并发肺部感染8例,其他4例。经过精心护理后,80例患者好转出院,10例死亡(其中颅内再出血6例,肾功能衰竭4例)。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加强术后并发症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熊洋 《全科护理》2011,9(25):2272-2273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病人进行观察与护理。[方法]对3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病人进行观察与护理,包括病情观察、低氧血症的护理、体位护理、高热护理、预防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感染、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恢复期护理等。[结果]死亡8例,其余病人手术后10 d~30 d拔管,无肺部并发症。[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因中枢衰竭死亡,发生肺部感染4例,经及时处理后症状消失,无一例因肺部并发症死亡.[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膀胱温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亚低温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将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亚低温联合AT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膀胱温监测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过程中亚低温联合膀胱温监测的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神经外科收治的2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去骨瓣减压术,给予全面的护理,包括脱水和抗感染治疗,监测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给予骨窗护理、气道护理、引流管护理、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等。[结果]24例病人经积极的手术治疗和术后的精心护理,有18例存活、2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2例植物状态。[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病人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病情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过程,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112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中,康复出院78例,好转29例,死亡5例。[结论]科学严密的观察和完善的护理措施,对保证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减少并发症,改善其预后和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韩平 《全科护理》2013,11(12):1086-1087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监护及护理经验。[方法]通过90例病人的救治过程分析总结严密监测和精心护理对病人预后的重要性。[结果]9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和及时认真的专科护理,康复出院47例,好转38例,死亡5例。[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对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任云华  李芬 《全科护理》2010,8(5):387-388
[目的]探讨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病情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过程,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112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中,康复出院78例,好转29例,死亡5例。[结论]科学严密的观察和完善的护理措施,对保证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减少并发症,改善其预后和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联合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病人采取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采取护理干预联合营养支持,比较分析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干预后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15d观察组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恢复良好、中残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重残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营养支持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颅脑外伤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ICU收治的124例重型颅外伤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2例。对比分析两组术后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切口感染、颅脑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前后器官功能障碍评分(SOFA)、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格拉斯哥评分(GCS)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病人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切口感染、颅脑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SOFA评分、APACHE评分Ⅱ、Murray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而GC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ICU重型颅外伤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病人预后,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观察组行常规术后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比较两组肢体恢复水平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半年,观察组肢体功能康复总有效率为92.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6%(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7%,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的康复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胡小萍  刘彩萍 《全科护理》2009,7(23):2086-208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并发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便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为10%,对照组便秘发生率为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重型颅脑损伤痛人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首诊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资料。32例术前留置PICC导管,纳为PICC组;46例留置传统中心静脉导管(CVC),纳入CVC导管组,比较两组病人导管堵塞、血栓形成以及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并探讨其护理策略。[结果]CVC导管组发生堵管率低于PICC组,PICC组导管相关感染率低于CVC导管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与CVC导管相比,PICC导管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输液管理中可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