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酮联合前列地尔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临沂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64例慢性肾衰竭并发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患者给予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和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只给予与治疗组一样的基础治疗,疗程28d ,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水平,超声检查测定左心室重量指数及 E/A。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治疗组血肌酐由(454.3±76.9)μmol/L降至(263.7±87.8)μmol/L ,尿素氮由(20.7±7.8)mmol/L 降至(13.6±5.4)mmol/L ,肾小球滤过率由(20.8±9.3)ml/min 升至(28.5±9.2)ml/min ;对照组血肌酐由(460.8±84.7)μmol/L降至(326.4±71.3)μmol/L ,尿素氮由(21.8±7.2)mmol/L 降至(16.5±6.7)mmol/L ,肾小球滤过率由(19.7±8.7)ml/min升至(23.3±9.6)ml/min ;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左心室重量指数由(158.26±47.44)g/m2降至(142.57±41.36)g/m2,E/A 水平由(0.81±0.27)升至(0.98±0.33)。治疗后两组肾功能和左心室肥厚改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丹参酮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左心室肥厚病变。  相似文献   

2.
曾洪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3):17-17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慢性肾衰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并就其作用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慢性肾衰竭患者24例,每日口服缬沙坦80mg,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肾功能、血一氧化氮及尿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时血压为17.2±0.7/11.2±0.5kPa,比治疗前的18.8±0.7/12.0±0.4kPa降低(P〈0.05);血清肌酐治疗8周时为334±188μmol/L,比治疗前的436±195μmol/I.降低(P〈0.01);血清一氧化氮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8周时662±42ng/L,比治疗前的864±46ng/L降低(P〈0.05)。结论:缬沙坦能延缓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减退的进展,从而改善预后,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肾脏局部肿瘤坏死因子α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舒血宁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两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0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两周后,观察组的血清BNP及hs—CRP为(77.2±23.9)ng/L、(6.0±2.9)mg/L均低于对照组血清BNP(101.4±22.5)ng/L、hs—CRP(9.5±3.4)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两周后,观察组斑块大小、斑块厚度及IMT分别为(0.06±0.01)cm^2、(1.84±0.46)mm、(1.29±0.64)mm均低于对照组斑块大小(0.07±0.02)cm^2、斑块厚度(2.02_-q).41)mm及IMT(1.58±0.6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可靠,不但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BNP、hs—CRP水平,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斑块大小及斑块厚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一定的阻断和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盐酸丁咯地尔加舒血宁注射液组(31例)和对照组舒血宁注射液组(33例),静脉滴注1次/d,治疗14d。结果盐酸丁咯地尔加舒血宁注射液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8%,两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丁咯地尔组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单纯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联合应用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对其血压、蛋白尿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41例,给予贝那普利治疗;B组42例,给予缬沙坦治疗;C组45例,给予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24h尿蛋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值等指标。结果三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三组24h尿蛋白和血钾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24h尿蛋白为(0.41±0.05)g,低于A组的(0.67±0.11)g和B组的(o.64±o.08)g(P〈0.05);三组Scr、Ccr和BUN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Scr和BUN分别为(71.69±3.32)μmol/L和(6.21±0.13)mmol/L,低于A组的(88.42±3.50)μmaol/L、(8.19±0.17)mmol/L和B组的(87.95±4.13)μmol/L、(7.92±O.11)mmol/L(P〈0.05);C组治疗后Ccr为(86.35±3.30)ml/min,高于A组的(76.33±3.55)ml/min和B组的(75.87±3.62)ml/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贝那普利和缬沙坦均可降低机体血压和尿蛋白,对肾脏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二者的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治疗或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入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按是否合并糖尿病肾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56例)和糖尿病肾病组(64例)。选择同期1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肌酐浓度分别为(3.56±1.45)mg/L、(1.05±0.23)mg/L、(17.79±2.35)μmol/L、(88.19±10.06)μmol/L,对照组分别为(1.06±0.28)mg/L、(0.76±0.36)mg/L、(8.89±2.35)μmol/L、(66.88±15.34)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肌酐浓度分别为(2.50±1.64)mg/L、(0.85±0.23)mg/L、(15.70±4.05)μmol/L、(65.19±10.06)μmol/L,糖尿病肾病组分别为(7.35±4.34)mg/L、(2.49±0.36)mg/L、(20.20±8.05)μmol/L、(150.30±30.23)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均呈正相关(r=0.605、0.840、0.601,P〈0.05);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肌酐、胱抑素C呈正相关(r=0.521、0.672,P〈0.05);血肌酐与胱抑素C呈正相关(r=0.593,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血清胱抑素C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能反映糖尿病患者早期的肾损害,为临床判定糖尿病肾病比较敏感的指标,可为临床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舒血宁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氧疗、改善通气与控制感染等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前后监测血气分析、平均肺动脉压力、血凝指标、肺功能指标,治疗后评估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肺平均动脉压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氧分压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纽(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功能指标(FEV1.O)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病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对于缓解症状、降低血粘度、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肺功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梁崇上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0):903-904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空腹血糖(FPS)、餐后血糖(PPS)、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24小时尿白蛋白(UAE)、血肌酐(Cr)、尿素氮(BUN)的影响,并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TG、TC、Cr下降,(P〈0.05),24小时尿蛋白明显减少(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对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友明  徐建峰  江东俊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9):72+74-72,74
目的探讨舒血宁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用药20d。结果临床疗效:两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心电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60.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小勇 《医学文选》2006,25(4):605-606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为前列腺素E1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均采用非透析治疗。治疗组在同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1注射液100μg,1次/d,总疗程14d。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3.91,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均下降,下降幅度治疗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能使病人尿量增加,血肌酐、尿素氮和尿酸下降,慢性肾功能衰竭过程延缓,推迟开始透析时间,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HBV携带者血清胆汁酸(TBA)、前白蛋白(PA)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152例慢性HBV携带者(观察组)及1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胆汁酸、前白蛋白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TBA、PA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1);观察组血清TBA水平(19.78±7.24)μmol/L,PA水平(178.30±59.25)mg/L;对照组TBA水平(5.02±3.03)μmol/L,PA水平(291.80±29.35)mg/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1)。结论联合检测慢性HBV携带者血清TBA和PA有助于发现肝脏合成及代谢功能的早期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合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优质低脂低蛋白饮食,根据病情给予对症处理(包括降血压、抗感染、纠正酸中毒等),加用中药合剂肾衰1号,每次30ml,每日3次,疗程为2个月。观察其临床症状及作用机制。检查血、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尿肌酐、肝功能、血肌肝(Scr)、血尿素氮(BUN)、血清TNF-α、NO水平。结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60例CRF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为13.07±1.67,治疗后症状积分值为6.42±1.56,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TNF-α、NO正常参考值分别为〈100pg/ml、76.1±17.1μmol/L,60例CRF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NO均明显高于正常值。患者Scr与TNF-α(r=0.658)、TNF-α与NO(r=0.757)呈正相关(P〈0.01);Scr与NO无明显相关性(r=0.470,P〉0.05)。结论:肾衰Ⅰ号合剂有降低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9例,与常规治疗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明显高于对照组77.8%,(P〈0.01);改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65.5%和44.4%,(P〈0.05)。提示舒血宁注射液可通过改善冠脉血流,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脂等功效从而使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血清尿酸水平在慢性肺心病(CCP)心衰程度评估的价值。方法:将100例CCP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法分为三组,采用尿酸酶法检测血尿酸水平,并将检测结果与30例健康者比较。结果:CCP组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为58.00%,高于健康组的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S);CCP组尿酸水平为(462.7±109.5)肚mol/L,高于健康组的(341.8土102.1)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组尿酸水平为(491.5±112.6)μmol/L,高于I-Ⅱ级组的(351.2±102.8)μmol/L(P〈0.01)、III级组的(421.8±107.1)μmol/L(P〈0.05);血尿酸与LVED呈正相关(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CCP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衰程度呈正相关,血尿酸水平检测可作为评估心衰程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厄贝沙坦联合舒血宁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1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滴,治疗组58例给予厄贝沙坦口服联合舒血宁注射液静滴。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观察收缩原(SBP)、舒张压(DBP)、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24h尿蛋白定量(UAE)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SBP、DBP、SCR、β2-MG和UAE均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旺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厄贝沙坦与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较单用舒血宁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等程度限制蛋质对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进展抑制的价值。方法对41例符合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且能坚持12个月以上接受低蛋白饮食治疗的患者,根据Moroni推荐的公式计算得出每天实际蛋白质的摄入量,保证蛋白摄入量和处方指示量的差异限定在±10%以内,在低蛋白饮食期平均13蛋白摄入量为0.74g/kg。根据血清肌酐(Scr)检测值将41例分为三组:A组6例,Scr〈114.92μmol/L,B组19例,176.8〉Scr≥114.92μmol/L,C组16例,Ser≥176.8μmol/L。结果Scr在114.92μmol/L以上的B组和C组,肾功能减退速度有有意义的降低(P〉0.01);Scr〈114.92μmol/L的A组,肾功能减退速度有降低倾向,总体上肾功能的进展被抑制(P〉0.01)。对血糖、胆固醇及血浆白蛋白没有影响。结论在Scr114.92μmol/L左右开始实施每天0.8g/kg蛋白质这样中等程度限制蛋白质对伴有肾功能损害的临床期2型糖尿病肾病是可采用的饮食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注射剂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3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前列地尔注射剂基础上予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并观察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及尿量的变化。结果 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及尿量在治疗前后两组均有明显变化(P〈0.05),但治疗组作用尤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蛋自治疗组下降显著(P〈0.01),对照组则不明显(P〉O.05)。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剂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梁耐意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188-190
目的观察68例长效心脏选择性B。一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氨酰心安缓释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氨酰心安缓释片25~50mg/d,12周。治疗前后测量坐位血压,监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31.50±12.75)mmHg和(17.60±6.45)mmHg(P〈0.05),62例患者血压〈140/90mmHg,降压达标率为91.1%。心率、肝功能和血糖、血脂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肌酐显著下降(112.63±6.87)μmol/Lvs.(75.32±5.43)μmol/L(P〈0.05.结论氨酰心安缓释片能有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郝明  曲延才 《当代医学》2009,15(25):100-100,29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CL YMPuS Au 2700全自动生化仪以酶法测定血清尿酸水平。结果测得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尿酸值为(448.22±1828)μmol/L,其中轻型组、中型组及重型组的尿酸值分别为(389.88±20.44)μmol/L,(45867±19.54)μmol/L及(479.11±22.77)μmol/L,与对照组(225.16±8.87)μmol/L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轻型与中、重型脑梗死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中型与重型脑梗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尿酸与急性脑梗死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1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伤的3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静息心率将所有患者分为Ⅰ、Ⅱ、Ⅲ组(Ⅰ组:静息心率〈70次/min,Ⅱ组:静息心率在70-80次/min之间,Ⅲ组:静息心率〉80次/min),用患者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以及肌酐清除率来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分析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Ⅰ、Ⅱ、Ⅲ组平均血肌酐值分别为(86.5±22.6)μmol/L、(90.3±22.4)μmol/L、(105.1±19.9)μmol/L,平均肾小球率过滤为(84.4±11.1)mL/min、(77.3±10.5)mL/min、(66.5±10.2)mL/min,平均肌酐清除率为(74.0±17.1)mL/min、(68.7±17.5)mL/min、(61.9±20.2)mL/min,三组之间肾功能有统计学差异,P〈0.05;静息心率与肾小球率过滤(r=-0.310,P=0.013)及肌酐清除率(r=-O.457,P〈0.001)呈负相关,血清肌酐与静息心率无明显相关性,计算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静息心率与肾功能的损害有一定的相关性,高血压肾功能受到损坏与否及程度可以静息心率的快慢作为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