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目的 评价微创小切口治疗严重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31例严蓖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微创小切门撬拨,骨折复位后植骨.结合点状复位钳复位经皮钢板内同定.结果 3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患者胫骨平台均达到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膝关节功能按Rasmussen评分标准,优良率达87%.结论 微创小切口治疗严重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而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多因高能量钝性损伤所致,保守治疗不能恢复关节结构,多需手术治疗[1]。由于胫骨平台骨折是典型的关节内骨折,其处理与预后将对膝关节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按关节内骨折治疗原则应达到解剖复位,如果复位不良往往导致膝关节不稳、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回顾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1例,对所有病例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获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奇  李红  章池  刘建 《江西医药》2011,46(2):136-138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关节镜监视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Ⅱ型~Ⅲ型)中空螺钉内固定32例。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经随访9个月~15个月,骨折均愈合,疗效满意,无并发症。结论经关节镜监视下行胫骨平台骨折中空螺钉内固定,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3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病史、X线片及CT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按Schatzker分型进行骨折程度分型并制定相应的手术复位和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全部达到骨性愈合,采用Rasmussen评分,优12例,良16例,可7例。结论通过术前的全面检查,适当的手术时机、入路方式和正确的内固定能对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的5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12‐36个月,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评分系统评定骨折复位满意程度,Rasmussen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的功能, X射线片评价骨折愈合效果。结果术后X射线片示骨折均达满意复位与稳定固定。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6个月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评分为9‐16分,平均13.2分,其中优38例,良14例。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为17‐29分,平均26.2分,其中优35例,良14例,可3例。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创伤小、骨折复位满意、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能早期发现和处理半月板、关节软骨、侧副韧带及交叉韧带的损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自2003年4月-2007年8月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5例,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Ⅳ型10例,Ⅴ型16例,Ⅵ型9例,均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随访35例,随访0.8~2年,优良率85.7%。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根据不同骨折类型而选择,要做到良好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关节镜辅助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组)28例;传统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B组)32例。术后随访6月,对比分析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术后6个月,A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优于B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关节镜辅助下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存在创伤小、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依据三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经验。方法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Ⅴ型2例,Ⅵ型7例。依据三柱分型均为三柱骨折。用三切口、三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9例,达到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术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于术后1、3、6、12个月等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3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4-20周。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79-97分,平均88.7分。结论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采用三钢板复位固定可同时达到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有效防止了术后骨折再移位、关节面再塌陷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多能达到非常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2001年9月至2006年9月,18例胫骨平台骨折在关节镜监视下通过胫骨开窗撬拨复位、植骨,并经皮内固定。结果18例术后3个月都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无感染和严重骨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复位直观、固定可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近5年来收治的38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38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病人术后功能恢复良好,随访2年优良率达95%。结论: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和塌陷骨折复位后的植骨是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同时,术后早期CPM锻炼对防止关节粘连,恢复关节功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Schztzker分型IV、V和VI型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03~2006年在本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术后获得10~23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19例,良11例,可4例。优良率83.3%。结论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满意。术前结合螺旋CT检查制定详细手术计划,术中力争解剖复位,足量植骨,坚强固定,术后完备的康复计划是手术成功的关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8年5月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内外侧两个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内侧采用小钢板,外侧如用加长钢板潜行分离插入,术中植骨。术后强调早期康复锻炼。结果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6个月,平均14个月,按雍氏评分标准评定,优17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满意。合适的手术时机和切口选择、解剖复位、植骨和可靠固定,以及术后正确的康复锻炼是提高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总结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原因,提出有效防治措施。方法白2002。2007年对57例胫骨平台骨折行切开复位支持钢板内固定.对术后并发进行分析。结果按膝关节评定标准优良率达到84.3%,术后2例切口感染,2例术后再塌陷。结论手术内固定是治疗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应强调术前,术中,术后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伴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29例伴有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患者采取了从前侧手术入路开窗复位植骨固定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l3个月至6年,平均42个月.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疗效:总分优8例、良13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72.4%.本组无腓总神经,胫后血管损伤,无皮瓣坏死、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前侧手术入路开窗复位植骨固定术在治疗伴有胫骨平台侧骨折的手术中,操作安全简单,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辅助下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微创治疗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关节镜监视下对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Schatzker Ⅰ~Ⅳ型)进行复位固定。结果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4~39个月。术后3~6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未出现关节内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关节强直等并发征。术后9个月关节功能按HSS评分:优25例,良7例。结论在关节镜辅助下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复位和微创钢板接骨术损伤小,复位固定确切,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90.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32例。骨折按Schatzker分类,Ⅰ型4例,Ⅱ型20例,Ⅲ型3例,Ⅳ型3例,Ⅴ型1例,Ⅵ型1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32例获得随访,随访期3~18个月,平均11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按Hohl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6%。结论: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手术方法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而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骨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解剖复位、骨缺损植骨、稳定的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术前必须重视软组织损伤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及合并膝关节周围组织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分析各种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不同类型软组织损伤的相互关系,探索其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对47例胫骨平台骨折及合并组织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患者均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骨缺损者予以植骨,伴周围软组织严重挫伤者待软组织条件改善后再手术,对不同类型软组织损伤同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术后随访45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于12周内愈合,所有患者均恢复了患肢的正常力线,患肢稳定。结论强调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复位固定与合并软组织损伤治疗并重,对合并损伤的诊断必须早期、全面、详细、明确,在稳定内固定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软组织损伤必须正确处理,术后早期、合理功能锻炼,最大程度挽救膝关节功能,减少晚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和总结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方法 本文拟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文献,汇总、归纳,探讨和分析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损伤机制、辅助检查和诊断、分型与治疗、内固定物进展等方面.结果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其中,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在损伤机制和诊断治疗上,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平台骨折.后柱骨折主要累及胫骨内、外侧髁的后三分之一.传统分型方法不能准确分型,临床易漏诊.手术入路主要采用后侧入路(后正中入路、后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临床应用应掌握各入路指征,目前尚缺乏被广泛接受的胫骨平台后柱内固定材料.结论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在分型、手术入路、内固定材料选择上仍有争议,尤其是研制出符合胫骨平台后侧解剖学形态的内固定物是目前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急切需求,制定手术方案、选择手术入路及内固定的选择上,应正确判断膝关节韧带和半月板损伤情况,充分考虑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各病例间不同的损伤机制、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软组织损伤情况.患者全身情况不同,制定的手术方案也不尽相同,以争取最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内固定手术治疗不稳定性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分析内固定手术治疗不稳定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5例不稳定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骨缺损者植骨,术后早期进行功能恢复训练。结果 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22个月。膝关节功能参照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 优11例,良10例,可10例,差4例。优良率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