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窥镜下心房间隔修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5月~7月我科采用股动、静脉体外循环,右侧胸壁打孔,电视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房缺)修补术4例,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 对象全组4(男2、女2)例,年龄16~25(平均19.5)岁,体重47~65(平均 56.5)kg。全组均为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其中混合型2例,中央型1例,上腔型1例。房缺大小2.8~3.2(平均3.1)cm。 方法静脉复合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左肺单肺通气。股动、静脉插管。于右腋中线第7肋间做第1切口,长1.0cm,分离助间肌肉,入电视胸腔镜;于右锁骨中线第4肋间做第2…  相似文献   

2.
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重型肝炎(S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0例SH,32例慢性肝炎(CH)患者外周血ET和NO代谢物NO-2的水平,并用NO合成酶底物左旋精氨酸(LArg)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SH患者外周血ET和NO-2水平(139ng/L±14ng/L,127μmol/L±40μmol/L)明显高于CH组(85ng/L±15ng/L,63μmol/L±25μmol/L,P<001).合并有Ⅲ,Ⅳ期肝性脑病与肝肾综合征患者外周血ET和NO-2水平(149ng/L±13ng/L,162μmol/L±34μmol/L)明显高于非肝性脑病患者(115ng/L±12ng/L,88μmol/L±24μmol/L,P<001)和Ⅱ期肝性脑病患者(136ng/L±10ng/L,122μmol/L±26μmol/L,P<001);LArg静脉滴注后血浆ET水平和平均动脉压(MAP)显著下降,而肌酐清除率(cCr)和尿钠含量明显增加.结论ET和NO水平升高是引起SH多脏器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LArg长期治疗可能促进SH患者脑水肿形成和肝肾综合征发生.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8例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进行9次VT起源点标测与电消融及手术治疗,其中1例直流电导管消融手术(DCCA)后15个月复发,再次行消融术。8例中,1例为开胸术中心外膜标测,1例由体表ECG定位,其余均为导管电极心内膜标测。8例共标出9个VT起源点,左室4个,右室5个。1例在开胸术中施行心外膜DCCA,2例手术切除VT起源点,其余5例6个起源点施行DCCA,其中3例次先行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不成功者而改用DCCA。结果显示,1例心内膜DCCA后15个月VT复发,进行第2次心内膜DCCA后控制(术中先施行RFCA无效),2例分别施行心外膜与心内膜DCCA后仍发VT,分别服美西律与维拉帕米即可控制。前者随访19个月、后者12个月未再发作,其余5例随访14~34个月(21.6±7.6)均未服药而无VT发作。这提示,对于顽固性VT患者,只要准确定位VT起源点,电消融或外科手术可望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经内镜结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在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硬化剂注射治疗(EVS)经验的基础上,于1994年始开展了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EVL),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治疗对象:患者男23例,女7例。年龄33~60岁(47.83±8.66)。乙肝后肝硬化22例,先天性肝纤维化、化学药品中毒、免疫性疾病所致肝硬化各2例,酒精性肝硬化和Budd-Chiari综合征各1例。Child分级:A级5例,B级16例,C级9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中度8例,重度22例。每例曾出血1~5次(平均3.2次),其中2例出血10余次。2…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的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6例急性心肌梗(AMI)患者发病后恢复期(2~4周)行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分为两组,梗塞后心绞痛组6例,梗塞后心功能不全组1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其梗塞相关冠状动脉均处于完全闭塞及次全闭塞状态。15例为单支,1例为双支。术前平均狭窄度(92.5±5.1)%,平均狭窄长度(19.5±5.3)mm。共植入19枚支架。手术成功率100%,1例术后3天发生亚急性血栓形成。术后造影显示平均狭窄度为0~10%,梗塞后心绞痛组临床症状消失,梗塞后心功能不全组的超声心动图提示左房内径(36.8±3.4)mm,左室内径(55.10±3.73)mm,左室射血分数0.61±0.08,优于术前的左房内径(39.40±4.12)mm,左室内径(59.60±5.25)mm,左室射血分数0.52±0.10。随访1~20个月无1例死亡,无再梗塞,心功能均在Ⅰ~Ⅱ级。本文说明AMI恢复期冠脉再通是增加冠脉血流,维持正常心功能和降低死亡率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5例经皮冠状动脉(简称冠脉)腔内球囊成形术(PTCA)患者的冠脉内心电图(IC-ECG)与体表心电图(S-ECG)的对比分析,评价PTCA时的心肌缺血预适应。IC-ECG、S-ECG显示:①球囊第1次扩张时S段分别上抬21.1±15.3和3.3±1.9mm;第2次扩张时上抬13.1 9.6和2.3±1.2mm;第3次扩张时上抬7.7±7.2和1.9±1.2mm;第4次扩张时上抬4.5±3.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Apo)E基因多态性对心肌梗塞发生、发展及预后的作用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方法,测定104例心肌梗塞患者(心肌梗塞组)和18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Aop E基因型;并按常规方法测定血脂水平。 结果:共检测出 5种 Apo E基因型,分别为 Apo E3/3、Apo  E3/2、Apo E4/3、Apo E4/2及 Apo E4/4。心肌梗塞组Apo E4/3基因型和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肌梗塞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梗塞组泵功能Ⅲ~Ⅳ级患者ApoE4/3基因型频率高于泵功能Ⅰ~Ⅱ级患者(P<0.05);Apo Eε4等位基因具有升高TC、LDL-C的作用,Apo Eε2等位基因则有降低TC、LDL-C的作用。 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塞的发生、发展和血脂的代谢水平密切相关;Apo Eε4等位基因可能是心肌梗塞重要的遗传标记,Apo E4/3亦影响心肌梗塞泵功能分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新型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MTEE)测量房间隔缺损(ASD)面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在23例ASD患者中进行了MTEE检查。利用心电图门控于心动周期的P波顶点、P-R段、R波顶点、J点、T波起点、T波顶点、T波终点等7个时相,以MTEE技术每隔10°扫查角度测量ASD直径,由此绘出心动周期每一时相的ASD图形,并计算其面积,然后与手术测量的ASD面积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ASD面积在心动周期中呈动态改变;(2)MTEE于P波顶点测量的ASD面积与手术测值相关最佳(r=0.92),余心动周期时相MTEE与手术测值亦相关良好(r=0.82~0.88),表明MTEE为ASD面积的测量提供了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内膜结核在临床上并非少见,若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最终可能导致不可逆的支气管狭窄。我院自1993年1月~2000年8月经痰细菌学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3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和结果1.1一般资料:30例患者EBTB病人中,男性18例(60%)、女性12例(40%)。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49.6岁,其中60岁以上5例(16.7%)。1.2临床表现:就诊时3个月以下17例,3个月以上13例。主要症状为咳嗽25例(其中干咳13例,刺激性干咳2例),发热1…  相似文献   

1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病:附240例监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240例患者行整夜多导睡眠图监测及睡前、醒后肘部血压测定,呼吸紊乱指数(AHI)>5的100例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OSAS组),140例AHI≤5的为对照组,发现OSAS组由睡前血压17.6±3.0/11.8±1.9kPa(132.3±22.5/88.2±14.6mmHg)至醒后血压19.7±31/13.1±2.2kPa(147.8±23.4/98.6±16.2mmHg)明显增高(P<0.001),较对照组睡前血压15.5±1.5/10.5±1.0kPa(116.2±11.6/78.4±7.6mmHg),醒后血压15.0±1.5/10.5±1.3kPa(112.4±11.2/78.6±10.0mmHg)明显升高(P<0.001),OSAS组最低血氧饱和度60.6±18.2%较对照组86.2±5.0%明显降低(P<0.001),OSAS组68%确诊为高血压病,且OSAS经有效治疗后血压也下降接近正常或部分下降,提示OSAS患者夜间反复呼吸暂停引起的低氧血症可能是部分高血压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近年发现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多种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均明显升高。本文采用ELISA法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儿血清sIL-2R水平,以了解其在该组患儿中的变化及其意义。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①AL组:1997年6月~1998年4月住院患儿60例,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8.68±4.09(9.5~15)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9例,初治13例,复发7例,缓解期巩固治疗9例。发病期患儿中,标危型17例,高危型3例,经化疗完全缓解10例,死亡3例。急性非淋…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在慢性缺氧过程中大鼠肺内内皮素(ET)-1mRNA是否表达及变化,采取体外转录并用地高辛-UTP标记ET-1和c-fosRNA探针进行组织原位杂交,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肺组织匀浆ET-1浓度。结果显示,缺氧3周大鼠肺内ET-1mRNA表达增加,主要阳性反应部位位于血管内皮和支气管上皮细胞。c-fosmRNA主要位于血管平滑肌和支气管平滑肌细胞。缺氧3周大鼠静脉血浆ET-1浓度为3.85±1.52ng/L(与对照组比较,P<0.05),动脉血浆为4.72±1.66ng/L(P<0.05),肺组织匀浆中为2.05±0.68ng/g(P<0.05)。认为慢性缺氧可引起大鼠肺动脉压力升高,同时伴有肺血管的重建以及右心室的肥厚;随着肺动脉压的改变,其血浆和肺组织匀浆中内皮素水平显著升高。肺内ET-1的表达和产生主要位于肺血管内皮细胞以及支气管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3.
尿转铁蛋白排泄率测定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52例健康人和76例无临床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2小时尿微量白蛋白(Alb)和微量转铁蛋白(TRF)的排泄率(AER和TER)。结果:1.糖尿病组AER和TER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在糖尿病组中,32.9%的患者AER升高,43.4%的患者TER升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TER和AER呈明显正相关(r=0.93,P<0.01)。3.在AER升高和TER升高糖尿病组中,其血压分别稍高于AER正常糖尿病组和TER正常糖尿病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空腹血糖水平无此变化(P>0.05)。与无视网膜病变组相比,有视网膜病变组AER、TER升高的阳性率增加,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TER做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可能与AER具有相同的意义,甚至较其敏感。  相似文献   

14.
动态检测35例老年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SB)、丙氮酸转氨酶(ALT)、总蛋白(T)、白蛋白(A)和球蛋白(G),并与35例青中年患者比较。结果表明:老年人重型EHF中SB(29.9±11.8μmol/L)和ALT(132.9±61.4U/L)增高,T(60.0±8.1g/L)和A(29.1±5.1g/L)降低,与青中年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恢复期末老年人EHF的SB(21.9±9.1μmol/L)、ALT(80.2±36.6U/L)、T(64.2±9.1g/L)和A(32.3±7.1g/L)均异常(P<0.01或P<0.05),而青中年患者仅ALT(49.9±20.5U/L)稍高;EHF的肝脏损害主要与病型、病期和年龄有关。提示动态检测老年人EHF的肝功能有助于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5.
1 资料与方法患者女性,38岁。活动后胸闷、气短,于1991年11月入院。心率90/min。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胸片:左室轻度增大,主动脉结突出。彩超(UCG):室间隔(IVS)20mm,左房(LA)42mm,左室(LV)舒张末期内径45mm,左室后壁(LVWP)14mm,射血分数(EF)0.58。心电图(ECG)SV1+RV5=7.2mV,V1~V5ST段低平,T波倒置。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异常。心肌活检:心肌柱状肥大,肌原纤维分布紊乱,心肌细胞线粒体增生及变性,部分肌原纤维丧…  相似文献   

16.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性封堵术27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评价应用AGA Amplatzer闭合器对非开胸手术闭合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 27例ASD住院患者,男7例,女20例。年龄3 ̄49岁,平均31.9岁。体重18 ̄88kg,平均58.2kg。ASD病理分型;中央型24例,中央偏上型2例,下腔型1例。其中单一ASD25例,多发性ASD2例(2处缺损1例,3处缺损1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S)和合并房间隔膨出瘤各1例,ASD直径1.0 ̄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观察了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一、对象与方法已确诊的高脂血症患者50例,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43~70岁,平均51.2±3.2岁。50例中属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总胆固醇(TC)<5.95mm...  相似文献   

18.
1995年1月至1998年3月 ,我们对37例胆囊切除术后反复发作性上腹痛、并经内科治疗无效的病人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 ,近期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EST选择标准 :(1)胆囊切除术后 ;(2)典型的胆绞痛症状 ;(3)肝功能示血AKP、rGT升高 ;(4)ERCP示胆总管直径≥12mm ,胆管无结石 ,下端呈鸟嘴状狭窄 ,ERCP后造影剂排空延迟。以上标准中 ,(3)为参考标准,其它各项为必备条件。二、一般资料 :37例中男12例 ,女25例 ,年龄19~78岁。胆囊切除术后3个月~14.5年 ,平均32.1个月…  相似文献   

19.
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后心房颤动复律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后心房颤动(Af)同步直流电复律20例患者的复律过程进行观察和随访,探讨复律的影响因素及窦性心律的维持。结果表明:复律时出现心律失常组的年龄(43.4±3.1岁)、Af持续时间(50.7±16.8月)、心瓣膜病程(160.7±30.2月)、左房内径(48.2±7.3mm)等均高于未出现心律失常组(依次为:34.7±4.5岁、21.6±10.2月、101.5±23.5月、42.1±4.5mm),P<0.05。经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复律放电能量与病人年龄、Af持续时间、转复时心率、左房内径等因素有关。复律时除应注意上述影响因素外,还应适当调整放电能量以使复律易于成功。对窦性心律的维持认为以口服胺碘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二甲基硫脲对心肌细胞抗过氧化氢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二甲基硫脲(DMTU)保护心肌细胞抗过氧化氢(H2O2)损伤。32瓶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4组,每组8瓶:(1)对照组;(2)H2O2(5mmol)组;(3)DMTU(20mmol)组;(4)H2O2(5mmol)+DMTU(20mmol)组。在37℃、5%CO2的MEM培养4小时。结果发现:(1)与对照组比,H2O2组乳酸脱氢酶(LDH,U/100ml)释放多(282.38±47.28比77.25±18.25,P<0.01)、TBA反应物(TBARS,nmol/mgPr.)产生多(2.25±0.53比0.79±0.36,P<0.01);(2)与H2O2组比,H2O2+DM-TU组LDH释放少(99.25±41.88比282.38±47.28,P<0.01);TBARS产生少(0.59±0.18比2.25±0.53,P<0.01);此外,我们还发现DMTU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μg/mgPr.)比对照组高(8.49±3.65比1.92±1.40,P<0.01)。DMTU能保护心肌细胞抗H2O2损伤,机制与灭活羟自由基(·OH)、保护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